第601章 都是好事兒

字數:7175   加入書籤

A+A-


    林嵐玉對丁香她們本就十分親近,知曉幾人的打算之後,自是愈發倚重。
    是而這幾年下來,她身邊的人除了兩位嬤嬤,一直也沒有換過。
    大家都是相處熟悉了的,自然對林嵐玉的交友情況,也都十分清楚。
    林嵐玉如今仍留在京中,且會被她掛念的友人,也就那麽兩三位。
    薛寶釵現在還投奔了來,林嵐玉自己與京中那邊兒的聯係就更少了。
    好在有衛文清在,林嵐玉想要獲取什麽信息,直接去找衛文清,可比她們自己費勁探聽安全快速的多。
    再加上如今眼瞧著林如海仕途順遂,水溶與林黛玉也生活幸福,京中並沒有什麽事兒值得林嵐玉時時掛念的。
    就算消息遲滯一些,也並沒有什麽妨礙。
    林嵐玉如今跟友人們的往來裏,會主動打聽消息的時候就更少了,大部分時候隻純粹的互相報個平安,閑聊一下彼此最近做了些什麽,遇上了什麽有趣的事情。
    以及,互相送一些“特產”之類的東西,也算是一種禮尚往來。
    左右不管是趙婉蓉還是水寄薇,與林嵐玉往來的東西,隻要掏一筆費用,就能借官府的渠道送來,不用走商線,並不費什麽事兒。
    這會兒聽到林嵐玉催問,丁香算了算日子,也覺得這次的日子似乎晚了有小半個月了,急忙安排人去問。
    結果等到晚上的時候,來回話的人確實帶著書信回來了,帶回來的卻不是兩封,而是三封書信。
    這第三封書信,來自昔日她曾短暫相處過一段時間,但因著後來北靜王府忙著舉家離京,對方也忙著給孫女備嫁,而匆匆告別了的,大長公主殿下。
    說起來,這位還是林嵐玉與水溶的親姑姑。
    不過因著皇帝一心想要大長公主殿下的孫女與皇家聯姻,且又因著忌憚大長公主背後的魏國公府,可能會成為五皇子的助力,而遲遲不肯讓五皇子入朝辦差。
    以至於時至今日,五皇子都還是個“富貴閑人”,安安分分的在皇帝安排下修建皇子府,等待著迎娶大長公主的孫女。
    大長公主雖說早就知道自家這個侄子是個什麽德行,還是不可避免的有些氣惱,林嵐玉和水溶對皇帝這一行為,也是別提多嫌棄了。
    不過大長公主到底是經曆過許多風雨的人,在意識到皇帝鐵了心要做什麽後,她也什麽都沒說。
    隻是這之後,至少在明麵上,默默疏遠了北靜王府。
    也不知道是擔心連累他們,還是不想讓皇帝對他們兩家愈發忌憚。
    總之,因著種種原因,自打林嵐玉他們離開京都後,別說本就是跟大長公主剛認識且相處沒多久的林嵐玉了。
    就是水溶那邊,也隻在順利抵達北疆後,給對方去過一封報平安的信,並順帶附上了一些北疆特產作為孝敬。
    林嵐玉這邊,卻是一直不曾單獨跟這位姑姑聯係過的。
    尤其她過去這段時間,行蹤不定,就算是跟友人們的書信也斷了許久,更別說長輩了。
    是而這會兒收到大長公主的來信,她還真是又震驚又茫然。
    好在等她打開信後,裏麵寫的都是好事兒。
    大長公主的孫女與五皇子的婚期,總算是正式定下了。
    不過水溶身為鎮守邊關的王爺,自然是不能擅離職守的,也沒有辦法回京參加這場婚禮。
    就連魏國公府上,也隻有那位姑娘的嫡親兄長和如今的魏國公世子能來送嫁,其他人也是不能來的。
    這事兒說起來,也是無奈之舉,但到底大長公主一大家子常年久居邊關,在京中屬實沒有多少熟人。
    是而大長公主便想來信問一問林嵐玉,有沒有時間,能不能回京參加這場婚禮。
    倒不是圖別的,主要是如今人人都知道林嵐玉雖說是北靜王府出來的郡主,但卻是個似乎有些叛逆,且跟自家兄長的關係也“似乎不怎麽和諧”的主兒。
    這不,放著好好的北疆,沒待幾天內,就單槍匹馬的跑到吉安那小地方去了。
    甚至瞧著,還在吉安大肆置辦產業,完全就是一副打算日後長久在此定居的樣子。
    單就說這份能溜達的勁兒,也是皇家裏獨一份兒的。
    也幸好她是個姑娘,雖說有封號有榮寵,但北靜王府一支人丁單薄,林嵐玉置辦的產業又不是田莊就是果園的,鋪子也多是經營些平平無奇的生意。
    且她一沒大肆鋪張享樂,二沒四處拈花惹草,甚至日常除了衛文清這個水溶親自給她定下的未婚夫,也一向隻跟女子往來,一瞧就知道不是什麽有威脅性,也不會鬧出來什麽皇家醜聞的主兒。
    若是不然,那些已經暗中盯著北靜王府許久的人,勢必要參林嵐玉幾本。
    至於林嵐玉搗鼓出來的那個女學?
    當然已經有不少人知道,隻是一則不過是個林嵐玉自己貼錢貼力弄出來的女學,一沒占用資源,二沒強搶民女,甚至她第一批學員裏一半來自林氏族人,一半是林嵐玉路上“買下”的窮苦人家的姑娘。
    在大部分人眼中,這就是林嵐玉自己當初被關在宮裏讀書那麽多年,還沒過癮,如今有錢有閑,閑著無聊,弄了一群窮人家的小姑娘來陪著她讀書呢。
    左右不是什麽壞事兒,甚至若真傳揚出去,還是一件積德行善的好事兒。
    跟京中如今三五不時鬧出來一場動靜的幾位皇子比起來,簡直溫和無害又乖巧的讓人想多誇兩句。
    自然沒人會在這個時候,找林嵐玉的不痛快。
    大長公主也是衡量再三,才挑選出了林嵐玉這麽個人選來。
    左右林嵐玉也是個四處遊蕩慣了的,隻要她不性情大變,做一些令人覺得有辱斯文的事兒,就算再跑回京都來,也不會有什麽人覺得驚訝。
    而且林嵐玉這幾年四處亂跑,卻從來沒傳出過她生病或者舟車勞頓之後虛弱的消息來。
    反倒是她折騰出來的各種事兒,大長公主聽聞了不少。
    知曉林嵐玉身體好,就算再往京都跑一趟,最多也就是回來看看,耽誤些她在吉安這邊的事情,不會對她身體有什麽壓力,大長公主發出這個邀請的時候,自然沒有什麽壓力。
    左右她隻是作為一個希望自己孫女出嫁的時候,身邊能有親近的自家同齡人陪伴一二的祖母,去邀請一下林嵐玉。
    林嵐玉來或者不來,都行。
    林嵐玉收到這封信,還是糾結了好一會兒的。
    不過她不是在糾結自己要不要答應。
    回京一趟什麽的,雖然在她計劃之外,但她在京都也沒什麽仇敵,皇帝這個時候也顧不上搭理她,自然不會扣下她。
    還能順便瞧一瞧自己的兩位友人日子過得如何,若是有什麽不順心的,林嵐玉其實不介意上門虛張聲勢一下。
    反正她現在的名聲……咳!不用白不用!
    她糾結的是,姑姑的孫女,她應該怎麽稱呼來著?
    而且,她們雖說是同齡人,但當真沒見過幾次麵,也就是因著大長公主的這層關係,再加上雙方沒有任何利益衝突,是而相處的還算不錯。
    要說多親近,那是沒有的。
    她去給對方送嫁,當真不是去做一個擺設麽?
    還是說,大長公主當真稀罕她這麽個擺設?
    不能吧?
    畢竟雖說京中跟大長公主親近的晚輩不算很多,但皇家宗室大部分都在京中定居。
    如水寄薇她們這樣的人家,常年都是聚居在京都的。
    大長公主即便是老了,她身後的魏國公府也是不容小覷的,自然不會缺了主動上門來親近的宗室。
    更不會缺了那給自家外孫女充人數,湊熱鬧的適齡姑娘上門添妝送嫁的。
    林嵐玉撓頭,表示雖然她不理解,但一看裏麵就另有隱情。
    還是先放一放,等衛文清回來,問一問對方,這是個什麽情況吧。
    左右她若真是要回京一趟,這事兒不僅要告訴衛文清,還得告訴水溶才成。
    放下這一封意料之外的來信,並叮囑丁香她們將大長公主隨信送來的禮物先收好,這幾日看著置辦一下回禮。
    林嵐玉這才打開自己兩位友人的回信。
    看完信上的內容,林嵐玉才知道,之所以這封信來的晚了小半個月,一則是因為時值冬日,運河已經結冰,她們的回信和送來的東西都隻能走陸路,自然比之水路耽誤了不少時間。
    二則也是因為如今京中局勢複雜,她們家中雖說並不牽扯其中,但身在局中,多少還是會有一些影響的。
    水寄薇還好一些,畢竟她相公如今還未謀官。
    但趙婉蓉那邊,卻是多少有受到一些影響的。
    偏在這個時候,趙婉蓉查出來懷孕了。
    林嵐玉輕“咦”了一聲。
    趙婉蓉當初嫁的這人,是她父親親自挑選出來的,一位家族有底蘊,但因著家族遠在北地,且族中已經有兩代沒有高官,而漸漸有些沉寂下來的世家子弟。
    這人雖說算不得是她父親的“弟子”,但也確實有一點師徒情分。
    兼之對方如今雖說人還在翰林院中,做一個小小的翰林,但時常跟著趙婉蓉的父親身後,與對方探討一二。
    若是不出意外地話,等翰林院任職期滿,他便打算往大理寺考,日後能夠跟嶽丈公事,也算是安穩。
    且對方日後依舊在她父親手底下做事,自然對趙婉蓉這個嫡妻隻有敬重的份兒,旁的心思,便是有,也絕不敢過分的。
    對趙婉蓉來說,自然是一件極好的事情。
    或許也是因此,趙婉蓉成婚之後,雖說日子過得不似水寄薇那般小兩口好的蜜裏調油的,但也十分幸福順遂。
    甚至跟自己父親之間的關係,也愈發親近幾分,不似從前那般,看似和諧,實則暗地裏隱隱有幾分劍拔弩張。
    相比較起來,趙婉蓉那位庶妹自打進宮之後,就再沒了動靜。
    也不知道是因著對方沉寂了下去,還是趙婉蓉懶得提起。
    看到友人們日子都過得順遂,甚至相繼懷孕,林嵐玉雖說不至於像當初知道林黛玉懷孕的時候那般心情複雜,但多少還是有幾分感慨的。
    不知不覺,大家的年歲,就漸漸漲上來了,她也開始變成長輩了。
    就是不知道,水寄薇什麽時候懷孕?想來,也快了吧?
    想到當初自己跟趙婉蓉第一次見麵的時候,對方明明心中存著對父親妾室的怒意,卻還是盡可能的維持著自己身為家中嫡長女的氣度,即便是為了母親和其腹中的孩子求上門來,態度也不卑不亢的,又倔強又堅強樣子。
    再看看眼前書信中,即便隔著紙張,依然能看出來滿滿慈母之心的模樣,林嵐玉還是笑了。
    “好事兒,記得給婉蓉的回禮裏,多添些適合孕婦滋補身體的藥材。”
    林嵐玉如今雖說大部分藥材仍然留在空間之中,方便保存和攜帶。
    但也會拿出來一小部分,讓人炮製好了之後,收進庫房裏去。
    這樣不管是平日裏人情往來,或者急用的時候,都能方便丁香她們到庫房去取用。
    這會兒林嵐玉這樣說,便是讓丁香去尋白術,她們自己看著安排的意思。
    左右這麽多年下來,丁香白術幾個也都知道林嵐玉手上的藥材,是比外頭高價買回來的藥材品質要好上許多的。
    雖說她們不知道具體原因,但不妨礙她們將之歸結為“仙家之物,即便是種植出來的藥材,自然也會比普通凡俗之物要厲害許多”。
    甚至林嵐玉明明時常往各大寺廟庵堂溜達,跟慧通大師也關係極好,甚至跟賈家姐妹裏關係最親近的人就是惜春。
    但她自己卻從來不去求神拜佛,即便捐贈香火錢,也是帶著布施善意的意思而不是許願。
    也被丁香她們歸結為,林嵐玉自身攜帶有仙家之物,自然有她篤信的信仰,隻是這信仰並非世俗大家所信仰的,是而才如此與眾不同。
    林嵐玉起先是不知道她們的這些彎彎繞繞的腦洞的。
    但後來聽聞了之後, 沉默良久,覺得,嗯,也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