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陰晴不定的皇帝

字數:7178   加入書籤

A+A-


    京都如今的局勢,看似隨著大皇子與二皇子的敗北而塵埃落定,再次恢複寧靜。
    實則是個人都知道,這一切才不過剛剛開始。
    畢竟說到底,大皇子二皇子還年輕,出宮建府更是沒多久。
    可那些人不管是賣官鬻爵還是通敵賣國,都並非一朝一夕之間做下的事。
    說到底,大皇子與二皇子雖說與那些人確實勾結在了一起,那些人事發之事,也確實已經投靠了幾位皇子。
    但若認真追究起來,皇子們也能說得上一句不過是年輕單純,才被人蒙蔽,以至於受到了牽連。
    這也是皇帝將兩人關起來許久,卻遲遲沒有真正定下處置結果。
    甚至明明這件事裏麵皇後跟太子也不清白,最後還不得不捏著鼻子,幫太子請大夫,免得太子真的中毒而死,他這個皇帝爹還要落一個不慈的名聲。
    皇帝沒那麽在意自己的名聲,但也不樂意就這麽為了個不孝子背負罵名。
    所以,即便皇帝如今怒氣衝衝將幾個兒子都給摁了下去,但許多人仍舊對這幾個已經成年了的皇子抱有很高的期待。
    哪怕如今大皇子跟二皇子仍舊在被禁足,也不妨礙有些人暗中蠢蠢欲動。
    他們明麵上自然是不敢搞事情的,甚至不敢讓人知道他們背後暗中投靠了某位皇子。
    但這可不妨礙他們將“風險投資人”的目光,投向每一個值得他們關注的對象。
    這其中,不管大長公主還是林嵐玉這個郡主,顯然都是十分值得拉攏的。
    奈何大長公主年紀大輩分高,一身氣勢更是不輸人,身後的魏國公府雖然令人眼饞,卻沒有人敢隨便算計到她老人家頭上。
    但林嵐玉就不同了。
    如今北靜王府上下,就這麽一個小姑娘家在京都。
    雖說都知道林嵐玉已經定了親,且男方不僅深得北靜王水溶的信任,似乎他們這位陛下也對這人十分欣賞倚重。
    如今年紀輕輕,已經做到了都司的位置,且眼瞧著隻要他在這個位置上做的好,日後升遷也不是什麽難事兒。
    他們哪怕想推自家侄子出來,也得仔細衡量一下,就他們家那一事無成的小紈絝,能不能入了人家郡主的眼。
    萬一一個不小心,自家侄子親近佳人不成,反被對方暴打一頓,再一狀告到了陛下麵前,那他們可就要吃不了兜著走了。
    畢竟,這位康平郡主的性子可不是好惹的,即便林嵐玉離京數年,她昔年的輝煌戰績,但凡是個聰明人,稍微一打聽,也是能知曉不少的。
    但姻親的路子走不成,別的路子他們還是能夠走一走的嘛。
    尤其林嵐玉這些年下來,交好的貴女們不算多,卻也不算少。
    大家都知道康平郡主是個喜歡交友的,偏如今她最好的兩個朋友都抽不出空來,其他人也大多各自有各自家中的瑣事纏身。
    那可不就是他們這些人的機會?
    於是這幾日,林嵐玉出門,總是能在各種地方“巧遇”一些與她年齡仿佛的京都貴女或者年輕小媳婦們。
    偏這些人對她的態度還都熱情的很,一個個自來熟起來,都讓林嵐玉這個從前自覺一點兒也不社恐的人,對出門這事兒,有了那麽一點兒心理陰影。
    可人家好言好語的,即沒做什麽冒犯她的事兒,也沒幹什麽逾越的行為,甚至從頭到尾都客客氣氣的,隻是稍微熱情了那麽一點點,且熱情的人稍微多了那麽一點點……
    饒是林嵐玉自覺自己不是多講禮貌的人,卻也到底尋不到由頭翻臉,隻能暗自氣惱的不行。
    大長公主得知了這事兒,在一旁樂嗬嗬笑了很久,才給林嵐玉出主意。
    “我在京郊倒是置辦了幾個莊子,其中有兩個,還是從前你們家的莊子。既然在京中待的不開心,不如到城郊住幾日?”
    當初北靜王府搬家匆忙,雖說資產並不著急全部處置,但也確實出手了一部分。
    尤其是田產莊子這類,左右既然日後北靜王府的主人家們久不歸京,就沒必要霸占著這麽多近郊的莊子在手上。
    還不如與關係好的人家交易出去,也算換個人情。
    畢竟這些莊子最大的作用,也不過是栽種一些新鮮的蔬菜瓜果,再養一些雞鴨魚之類的,供給給主家家中平日裏的生活所需。
    這個時候,比起旁人,大長公主自然不管是從親疏上來說,還是從需求上來說,都是更好的選擇。
    這事兒當初是穆晚秋跟水溶商量著處置的,林嵐玉與林黛玉在一旁也都聽了一耳朵。
    是而這會兒聽大長公主提起來,林嵐玉倒是對那幾個莊子還有印象。
    “昔日你們幾個的院子,我可都還讓人留著呢。”
    聽到大長公主這麽說,林嵐玉心下感動之餘,便也不再交情,笑嘻嘻的應下了。
    其實那位魏國公府的孫小姐出嫁之後,林嵐玉明麵上進京的主要任務就已經完成了。
    如今武神醫也已經被她從宮中轉移到了大長公主府上,水寄薇與趙婉蓉的日子過得也都還算不錯。
    嚴格意義上來說,林嵐玉已經沒有了必須留下的必要。
    甚至最好早些離開這個是非之地。
    隻是……
    一則她仍有些不甘心,不放心武神醫如今的處境,畢竟太子那邊那一顆雷,究竟什麽時候引爆,還是一個巨大的問題。
    二則不管是大長公主還是水寄薇所用的藥材,實則有一半都是林嵐玉這裏提供的。
    雖說武神醫手上也有不少藥材,且便是短缺了,市麵上也不是買不到,最多藥效差一些罷了。
    但林嵐玉還是想多留下來觀望一陣子,確定兩人的身體穩定,不會有什麽大礙之後再離開。
    畢竟,吉安距離京都實在是太遠了,且京都畢竟是皇城,若無正經的理由,即便是她,也不可能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是而第二天,林嵐玉就打包了自己的行李和跟她一起進京的人手,呼呼啦啦的又跑城郊莊子上去了。
    林嵐玉突然帶著人手和車馬行李出城的消息,還真是震驚到了一大群人。
    不僅那些個暗中盯著林嵐玉,卻因著林嵐玉油鹽不進,始終沒能跟她進一步關係親近起來的人著急。
    就連宮中,都有人多少有些坐不住了。
    自來這後宮之中的暗潮洶湧,就半點兒不必前朝的要差到哪裏去,更別說如今皇子們一個個都長大了,就連昔日還隻是小蘿卜頭的公主們,也漸漸到了能夠想看駙馬的年紀。
    後宮一茬一茬的後妃進宮,穩坐釣魚台的老人們與著急上位的新人們之間的關係,亦是錯綜複雜。
    有人盯著林嵐玉想拉攏,自然有人巴不得林嵐玉趕緊走才好。
    有人對林嵐玉這個郡主過分自由恣意的人生羨慕嫉妒恨,自然有人不想林嵐玉瀟灑的來又瀟灑的走。
    於是,當天下午,便有人將消息暗搓搓捅到了皇帝那裏。
    皇帝起初對林嵐玉是留在京都還是早早離開這事兒,並不多在意。
    畢竟這丫頭鬧騰歸鬧騰,但隻要別人不主動招惹她,她也很少招惹別人。
    就連當初賈家那群人,這丫頭雖說明麵上跟他們家鬧騰的厲害,最後還不是沒少拉拔?
    真以為他不知道這丫頭私底下做的那些事兒呢。
    不過是看在賈家那個賈璉確實表現的還算可以,且平安州那邊,他如今也確實騰不出手去清理,若是這賈璉夠識相,能幫他省去許多事兒的麵子上,皇帝才對水溶的行為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至於賈家那幾個姑娘?
    皇帝壓根兒沒放在心上,隻當是林嵐玉小姑娘家心軟,經不起林黛玉央求,便出手幫了忙。
    但這會兒被人暗搓搓挑撥一番,皇帝想了想,又覺得這麽輕易放林嵐玉說走就走,確實便宜這丫頭了。
    畢竟這丫頭可是剛在他這兒得了好處,成功撬走了武學農這麽一個他廢了不少心思才弄到京都的人才。
    一點兒好處不出的就走了可不行。
    但皇帝也不可能費太大心思去追,於是便將這個事兒,丟給了陸永年和陸承澤父子倆。
    隻說讓兩人安排人快馬加鞭,追上林嵐玉的隊伍,告訴她,在周圍玩耍一陣子可以,但不許離京太遠,一旦宮中召見,三日內必須得應召。
    當然,聽命的事陸永年,幹活的人是陸承澤。
    誰讓陸承澤跟林嵐玉更熟悉一點兒呢。
    好在陸永年手底下的人很快就將林嵐玉她們一行人的行蹤打探明白了。
    知道林嵐玉隻是去大長公主在城郊的莊子上玩兒去了,沒真的一聲不響跑路,陸永年有些遺憾之餘,也鬆了一口氣。
    這丫頭行事,有時候莽的讓人摸不到頭腦,但他們當今如今的性子,也多少有些一天一個想法,讓人捉摸不透。
    他夾在中間,作為一個長輩的私心裏,當然是希望林嵐玉早早離開的好,免得沾惹上本不必要的是非。
    可作為天子近臣,陸永年也同樣清楚,皇帝不在意的時候自然無所謂,但如今既然皇帝改了主意,林嵐玉若當真一聲不響的就走了,此事必然會在皇帝那裏被狠狠記上一筆。
    甚至原本不被當做一回事兒的事情,都會一下子變得如鯁在喉起來。
    誰讓這位可是陛下,且隨著太上皇離世,皇後一黨的人勢微,皇帝如今越來越大權在握,獨斷超綱,這位的性子,也是越發小心眼兒起來了。
    知道林嵐玉隻是嫌在城中每日都有人換著花樣“偶遇”,惹得她煩不勝煩,才出城去玩。
    陸永年可不會好心的幫別人瞞著這些事情。
    自然是將林嵐玉出城的去向以及起因經過全都一股腦匯報了上去。
    聽到林嵐玉原本隻是帶著自己從吉安帶來的幾個姑娘們在京都“遊學”,帶著她們四處走走逛逛長見識。
    結果卻被某些個別有心思的人安排的人家中女眷日日打擾,煩不勝煩,才會帶著人跑了。
    皇帝心中暗自對林嵐玉滿意的同時,對那些個野心勃勃的家夥們的惡感,自是成倍增加。
    這些個混賬東西,他如今還活的好好地呢,一個兩個的,便已經開始惦記上從龍之功了!
    甚至先前那些事情的教訓,也是一點兒都攔不住他們的野心勃勃,居然還敢在他眼皮子底下搞動作,
    這才多長時間?
    大皇子跟二皇子身上的傷都還沒有好全呢,一個兩個的就有開始蠢蠢欲動起來了!
    再想到太子那邊如今搞得那些個烏煙瘴氣的糟心事,皇帝心裏就愈發煩躁了。
    相比較起來,別說是林嵐玉,就是如今正安心窩在北疆老婆孩子熱炕頭的水溶,都一下子變得無比順眼起來。
    當然,最主要的是,皇帝在將武神醫送到太子跟前之前,曾經親自見過這位據說算得上林如海的救命恩人的鄉野大夫,也親自讓武神醫給他診過脈。
    武神醫診脈之後,得出的結論雖說不像太醫院裏的禦醫給的那般輕描淡寫,一口咬定他的身體並無大礙。
    但也說了,隻要好好療養,他身上那點兒舊傷,不會妨礙壽數。
    最重要的是,他上個月宮中才剛剛誕下一個小公主。
    雖說隻是公主,但這無疑是皇帝還年富力強的有力證明。
    這個時候,這些皇子跟大臣們一個個野心勃勃的,惦記著自己屁股底下好不容易才到手,且還沒坐穩多少年的皇位,皇帝能夠不心梗才奇怪了。
    林嵐玉不知道自己有一次被皇帝盯上了,甚至十分難得的,皇帝還對她的“省心知趣”稱讚了一番。
    若是知曉了,怕是要笑死。
    什麽時候,她這個昔年在皇帝眼中隻會嬌縱任性的人,也能跟省心掛上鉤了?
    果然這人呀,最是經不起對比。
    但林嵐玉暫時不知道,陸永年也沒有將這件事兒說給她聽,隻回去後讓秋文韻多跟林嵐玉聯係,確保若林嵐玉有離京的念頭,自家要比皇帝更早一步知道。
    林嵐玉便仍沒心沒肺,快快樂樂的在莊子上休閑,卻不知京中新一輪的風雨,已有了漸起的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