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謀劃美裏發展
字數:3492 加入書籤
第194章 謀劃美裏發展
“弋江號”上運送來的貨物都已經搬運到基地,現在開始將火油運上船隻。
因為運力的問題,火油暫時還沒有大量開采,每次開采個三四天,就夠船隻回程裝滿了。
柴油還沒大規模生產和利用,火油運回去也是先儲存起來。
輪換回去的安保隊員已經都開始整理行裝了,等到貨物都裝好,“弋江號”就會啟程。因為,這裏並不適合“弋江號”這樣的柴油機船長期停靠,會被人發現。
隨著火油運送回去的,還有各種在附近可能屬於有用處的礦石,當然,這方麵也有過要求,必須是有一定量開采價值的成片礦石,才有帶回去研究的價值。
張大強則在辦公室裏奮筆疾書,將到來後了解的情況寫下來告知沈雲峰,另外提出了一些具體的要求。
一是要求下一次“弋江號”來要帶一些商品來,要嚐試開展貿易,列出了桅燈、玻璃、鐵製農具、麻繩和瀝青麻繩等等。
二是要沈雲峰出麵從田虎的情報部門調至少兩到三名有外派經驗善於溝通的情報人員來協助開展貿易和情報工作。
三是要加快新型武器裝備的生產,盡快裝備美裏基地。婆羅洲華人人數眾多,各個勢力都有人數不少的武裝力量,美裏基地必須依靠先進的武器裝備立足。
四是可以招募一些女性過來從事農業,現在基地的條件已經建設不錯,女性的生活條件可以滿足。
五是先進的生產工具比如輪胎平板車這些都需要,要提高基地的建設速度。
六是要增加火藥的供應,要用於開山石。
張大強將信紙塞進信封,他能猜到沈雲峰看過信會頭疼的皺眉頭,人力始終都是緊張。但既然勞資被你們推舉過來,你們想不煩神,嗬嗬!
目前,張大強需要有足夠的耐心來把美裏基地的基礎再打牢一些。
將信交給警衛員去送給“弋江號”的船長,張大強就開始在基地裏巡視起來。
作為後世現代人的眼光,肯定是要高於範有財的。
現在的基地雖然在守衛上很有優勢,但是在發展上還是有點缺陷,距離美裏河有點遠。
張大強向著北邊看著,以後基地的拓展方向還是要向北,盡可能接近美裏河,以後發展還是暫時要利用水力。
河邊可以開辟水稻田地,但是如果田地離基地太遠,容易被破壞。
這邊地勢低了一些,範有財考慮的是怕人家容易攻陷基地。
張大強的地位不一樣,能動用的資源也不一樣,他的考慮也不一樣,他準備動用火藥開山,用山石壘高城牆,這樣就把地勢低的缺陷解決了。
當然,工程肯定是浩大的,是有個相當長的過程和巨大的工程量。
不過,張大強心裏清楚,為了這裏石油資源,就是建築一座真正的城市都是值得的。在範有財眼裏,火油這個東西是不值得這樣巨大投入的,這就是後世人和當世人之間眼光的差別。
一路走到河邊,美裏河這個位置還是平坦寬闊的,一般的大船航行至此是不成問題的,以後這裏要尋址建立碼頭。
他看看上遊,以後還要順著河流上溯,看看上麵一直能航行到什麽位置,隻要航行能到的地方,都應該去開拓。
順著河流,肯定有土人的聚集區和行走路線,要沿著河流來開辟貿易。這種貿易不是掙錢,是要拉攏同化當地的土人,讓他們能聚集過來。
下一步要接觸土人,看看他們需要什麽樣的商品,可以迎合他們的需求。
從林樹賢談話中可以看出,華人在婆羅洲對國家的人身依附性並不像清朝那麽嚴格,也許可以招徠有些技能的華人。
這些華人隻要以利益為紐帶,還是能發揮一些替代作用,隻要薪金足夠好,給誰幹不是幹,冒著生命危險遠渡南洋,不就是求財嘛。
可惜沒有地圖,這裏要摸清楚地形情況還得靠腿走,基地後方也要考察一下,也要找到適合的位置設定基地後方。
河的北岸也要進行探索,那邊是到北方平原的必經之路,要想農業有大發展,必須要占據一些平原。
轉了一大圈,張大強回到基地,把今天視察的情況記載下來,下午,他要準備點禮品再去林樹賢那裏聊聊天,再打探一些情況。
這裏,畢竟不和大清朝那邊一樣,曆史多少了解一些,婆羅洲的曆史那是一抹黑,能多了解一些是一些。
張大強帶去了兩瓶酒和半斤茶葉作為禮物,在物資匱乏的婆羅洲,這算是很可以的禮物了。
林樹賢十分高興,兩個人在木屋裏泡茶喝著繼續聊天。
林樹賢兄弟兩家,一起出來到南洋有20多年,早年是兄弟兩個一起出來。後來,林樹賢的弟弟回了福建老家娶了老婆。
這是下南洋的福建人多半的選擇,就是到南洋掙了錢,還是要回去娶老婆。真的要是在南洋娶了當地的土人女子,那也要帶回福建祠堂裏拜了祖宗才算是進門。
兩兄弟奮鬥了幾年,見這樣長久下去也不是事,後來就回到福建將老婆孩子都帶來了。20多年的繁衍,兩家也十來口人,勉強抱團可以在島上遷移了。
原來兩兄弟一直在蘭芳共和國一家華人造船公司裏麵做工,後來一直沒有發展,但衣食還算無憂,隻是兩兄弟生育能力比較強,生的兒子多,這就讓他們招架不住了。
這麽多兒子要娶親,那可是一筆大數目,就不說別的,來來回回的船費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如果是以前一個人打拚,閉著眼娶了個土人老婆也就娶了,但是兩家的女人都帶來了,那對土人的女子是看不入眼的,那隻能想辦法多掙錢,還是要回福建娶老婆。
兄弟兩個人在船廠做工,有點手藝,然後福建人在文萊城那邊也有開船廠的,他們就動了心思,想是不是去那邊開個小船廠。
在蘭芳共和國,福建人勢力弱,發財的少,想在同鄉中借錢開船廠那是沒指望的。
為了家族的繁衍,兩兄弟就帶著家小沿著海岸線遷徙,想到文萊城去。
喜歡十萬大山:1840請大家收藏:()十萬大山:1840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