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打退清軍的平叛

字數:3700   加入書籤

A+A-


    田虎讓劉永浩派出一隊人去河邊,讓在河岸上受傷稍微輕一點的清軍將清軍中重傷的士兵抬回去。
    告訴他們,帶信回去,過來抬傷員的和收屍的人不會被炮擊。
    田虎騎著自行車趕到鯉魚嶺查看白遠山這邊的戰況,這邊不能像儒洞墟那邊同樣的待遇,騎兵和馬匹能狙擊多少是多少,騎兵還是很可怕的,不能放回去。
    撲上來衝鋒到戰壕的騎兵也帶來了一些傷害,犧牲了三名安保隊員,還有一些刀傷,馬踢傷的安保隊員。
    田虎讓傳令兵去上遊,結束戰鬥後,讓敵方派人救治傷員,打掃戰場。
    這是陽謀,對方的將領不得不接受,但這麽多傷員抬回去,後勤會被壓垮。但是不抬回去,容易惹起兵變。
    一場萬餘人的攻擊戰,就這麽落寞的收場了,連午時都沒到,就徹底的失敗了。
    初步的盤點,清軍死了三千多人,還有三千多人因為受傷失去戰鬥力。騎兵損失大半軍馬,騎兵死了三分之一,受傷三分之一,隻有幾百人還能上陣。
    一萬五的兵力,現在隻剩下八千人,這八千人中還要排除一千人的後勤。
    穆克德納不敢賭博了,對方手中還有多少彈藥,能不能消耗自己這七千人。
    他立刻派出傳令兵,一路奔向馬文寨,如果馬文寨人馬沒有深入,立刻取消行動;一路奔向廣西,告知這邊戰況,讓福興,慎重進攻,已方火藥槍根本沒用。
    還有一路回報廣州,組織沿途軍營前來轉運傷員,將戰況上報京城,武器火力懸殊太大,要暫停圍剿。如要繼續圍剿,光東線至少再調集五萬兵力,拿屍體來堆。
    這是穆克德納清醒的認識,沒有足夠的人消耗對方彈藥,這場戰他是無法打贏的。而且這隻是叛軍的第一道防線,深入腹地,還不知道要填多少人進去。
    一團四營營長阮文虎奉命支援那霍之後,到了之後立即接收了原來駐軍連長的指揮權,將彈藥分配之後,重新布置了戰術。
    阮文虎是萬尾島較早加入安保隊的隊員,因為身體素質好,最早一批加入陸戰隊,然後又到婆羅洲開展叢林戰的訓練。
    他理解田虎的意思是,敵軍從馬文寨方向來敵數量肯定多,他覺得要發揮自己這邊的特長,瑤人多,善於打山林戰,於是便將戰線推到山上羅子坑熱水洞一帶布防。
    山間打埋伏,利用瑤人善於在林間轉移,運動消耗對方。火器射程又遠超過清軍的射程,阮文虎帶著300人進入了莽莽山林。
    馬文寨的清軍得到出發的命令後,便順著山間小路進發,綠營的士兵來自各地,訓練本來就抓的不緊,尤其一些在城市駐軍的,更不習慣山間行軍,一路上就磕磕碰碰。
    沒想到還沒下山,就遇到了襲擊,隻有躲在山石後麵,又不敢入林。準備好了幾百人入林,爬上去一看,人家早就跑了。有時候以為跑了,爬的半路,對方又回頭扔出來幾個火器,被炸的傷的傷,死的死。
    要是停下來整好陣型,等上半天,一點動靜也沒,一會兒挨打,一會兒走。十來裏的山路就像索魂林一樣,一會兒倒下去十幾個兄弟,一會兒又倒下幾個,傷員越來越多,隊伍行進速度越來越慢。
    領兵的參將受不了了,便點了兩支有點駐紮山區縣來的綠營隊伍,各150人,形成左右側翼在林間行進。但這樣一來,主隊需要側翼掩護,但側翼進入山林需要披荊斬棘才能前進,速度更慢。
    主隊不受襲擊了,但側翼的隊伍時而還是會收到襲擊,這樣也不是辦法,又行進了兩裏路,時間已經下午了。參將看這樣的情況,天黑之前是到不了那霍了,夜間更不能在林間,於是下令掉頭,前隊變後隊,退到羅子坑一帶的山村過夜。
    阮文虎是受到過遊擊戰培訓的,敵退我追,自然跟在後麵又一頓追著打,硬生生的又讓清軍損失了一百多人。
    清軍退到羅子坑,那裏有一塊穀地,有幾個村子。阮文虎就不跟進去了,在村子裏打,容易誤傷村民。
    阮文虎退到叢林裏,他們大部分是瑤人,在山林裏過個夜一點問題都沒,而且一部分人都受過田虎編寫的野外叢林生存訓練大綱裏的訓練,單兵軍糧都配備了,自然也不用回到那霍。
    第二天阮文虎繼續等著在山林裏伏擊,一等不來,二等不來,於是派出偵察兵去了羅子坑,一問,人家撤退了。
    在羅子坑,清軍的參將一點人數,死了200多,傷了400多,還打什麽,這麽多傷兵,再進去等於送死。再看看那些從駐紮州縣抽來的綠營士兵一臉死樣,心一橫,沒等命令,直接掉頭回馬文寨了,準備派人去儒洞墟要求增兵。
    看清軍退了,阮文虎沿途布下幾個偵察點,帶著隊伍也下山了,休整一下,補充一點軍糧、彈藥再說。
    奇兵一點也不奇,穆克德納退兵的命令一來,退守到馬文寨清軍也呼啦啦的走了,整個東線的戰事就算結束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福興在上思府的損失要小一些,但也是無功而返。
    從崇左進入上思府地界,繞過了四方山叛匪的防守陣地,但是進入了上思府靠近十萬大山北麓的時候。
    福興率領的清軍就遭到了二團的伏擊,福興在嚐試進攻之後,發現自己這方的火槍射程根本沒法和對方相比,另外,對方炮火淩厲,根本沒法打,自己還沒架好炮,人家已經打開了。
    所以,福興就散開隊伍,發揮人數優勢,準備分幾個隊伍進軍進入上思府,但是從上思府府城、四方山方向都發現叛匪,整個來了個半包圍的趨勢。
    福興隻好撤軍,一團和三團的人數畢竟有限,難以包圍4000多人,又處在運動中的清軍,隻能邊追邊打一會兒,將清軍趕出了上思府。
    福興退到崇左境內,一點人數,發現死了700多人,傷了800多,一下戰力就減到了3500人。
    親自嚐試了叛軍的火力,那種被壓著打的無法還手的感覺比情報上看到那是真實的多。
    突襲靈山縣的那一路隻有2000人,福興知道不妙,連忙派人去那邊送撤回的命令。
    帶隊突襲靈山縣的參將是個老兵油子,知道自己孤軍即使打進去,福興過不了十萬大山,自己這一支隊伍就是送到甕中,所以,一路上慢慢遊蕩,從橫州到興業縣就比計劃晚了一天半,然後又在興業縣耽擱一天,再慢悠悠的上路。
    至於興業到靈山,那是山路崎嶇,自然是行軍難,所以最終讓他等來了撤兵,駐紮在興業的命令。
    這位參將知道上思府的進攻失敗後,長長的舒了一口氣,暗道自己沒急著打,打進去打不進去兩說,真要是進去了,估計是回不來了。
    有太平軍之事在前,朝廷裁撤了一批官員,誰也不敢再瞞報謊報戰情。
    喜歡十萬大山:1840請大家收藏:()十萬大山:1840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