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粵西甚於太平匪
字數:3488 加入書籤
這個初步協議的主要內容是:
一、粵西不得自立稱國,不得稱王。
二、粵西屬於沈雲峰實際控製,朝廷不派駐軍隊,粵西對外國防務由豐南號負責,外國軍隊不得進入。
三、粵西不得開設口岸,擅自與外國通商。粵西與國內通商與其他地方一致對待。
四、粵西不得與太平匪聯係,不得供給太平匪物資。
五、朝廷繼續向粵西派駐官員,由吏部商粵西酌定,粵西境內的朝廷官員,粵西有監察建議的權利。撤銷高廉道衙門。
六、粵西需保證各州府縣定期繳納賦稅,按照粵西提出的每年增長一成的標準。
七、高州總兵張耀宗和都司鄭澤川,縱兵搶劫錢財,需負主要責任,張耀宗問斬,鄭澤川滿門抄斬。其他軍隊人員粵西應交接返回。
八、粵西境內鹽、海關以及珠場巡檢等一律撤除,由粵西自行管理。粵西境內學政保留,以保證粵西讀書子弟科舉之途徑。
九、在陽江設立專門對接粵西的衙門,由兩廣總督府直接派出。負責官員品級待定。
十、粵西除實控地域外,不得再向外擴張,朝廷亦保證不對粵西用兵。
十一、粵西擅自興兵,應承擔部分損失,分兩年交付白銀5萬兩用於撫恤。瓊州府暫歸粵西控製,但粵西需負責海麵剿匪以及海防等軍務。
總體來說,雙方都得到自己這方需要的,對於大清來說,這是恥辱的但又是現實的,不能兩邊開戰,要先解決太平軍。
對於“豐南號”來說,必須迅速脫離戰爭,集中精力到建設上來,做一些讓步總比拉鋸戰好多了。
雙方也都明白,協議就是一張紙,雙方願意執行,那就是協議,不願意執行,就是一張廢紙,這完全取決於雙方的實力對比和現實需要。
現實就是雙方都需要停戰,保持一段時間的相對穩定。那麽在這段穩定的期間,對一些規則予以確定,以保證大方向的落實。
最後一晚,載銓又見了沈雲峰一次。
此時,載銓覺得自己絲毫看不懂眼前的這個男人,自己外孫的生父。
這些天的所見所聞,他不能相信這是一個蠻夷所能創造的。
無論是強大的生產能力,還是高產量的農場,亦或是與擁有炮艦的國際海盜形成緊密的合作關係,要讓載銓相信,這是一個十萬大山的瑤人一手操作成功的,他覺得自己這六十多歲的日子活到狗肚子裏了。
所以,他迫切需要一個答案,即使這個答案不能向鹹豐皇帝稟明,他也渴望知道。
但是沈雲峰還是沒有滿足他的渴望,無論任何關係,都不能讓沈雲峰說出穿越的事情,即使同榻而眠的李琳玫,更不消說眼前這位,還是清廷的王爺。
他隻能隱晦的,順著載銓的猜測,自己與外國人有著良好的友誼,但也隻限於友誼,並無政治上的勾連。
載銓深深的歎了口氣,自己與這位已經很明確的屬於兩個陣營,之間共同的利益隻有毓海。但不能因此彼此互相能夠拋開身份精誠合作。
保住毓海和依蓮的平安,這一點,兩人是達成一致意見,隱瞞住毓海的身份就好。
對於沈雲峰,載銓隻能說,順天命吧。
滿足載銓的願望,第二天,沈雲峰在欽州運輸公司安排了一艘蒸汽機船,滿載了煤炭和淡水,隻載了一些少量的貨物。保證一路上不用補充物資,不泄露物資補充點位置,直接送載銓等人從海路回天津。
大清的海禁政策,無論是載銓這樣的王爺,還是各部的官員,都沒有真正看過中國的海疆,他們也不明白海上領土的含義。
可是,當他們真正的走過這一次,他們才明白,海疆對領土的重要。
從海上看去,陸地是不設防的,漫長的海岸線從船上看過去,任何一處都可以侵略。
而大清的水師,在洋人的炮艦麵前,就如玩具一般可笑,就像他們在海口看到的海口營那樣,在大炮指向之下,那種掙紮的窘迫和可笑。
海上風景的瑰麗固然讓人目眩神迷,但吸引載銓和一批官員的依然是海上來往的船隻,那些西洋人的商船高大和紅頭船、沙船的對比十分明顯。
載銓感歎,在海上,大清落後了,船,才是海上的駿馬,而大清,在海上沒有駿馬,也就沒有所向披靡的騎兵。
回到京城,載銓及所有去的官員都遞交了各自的報告,陳述了自己的看法。包括車夫侍從中的情報人員也提交了報告。
軍機處也召集了載銓和官員們進行了綜合討論,要形成一份詳細的奏章報給鹹豐。
五天之後,鹹豐皇帝在養心殿的書房接見了載銓以及載垣和肅順。
“定郡王此行辛苦了,朕看了軍機處的奏章,此行目的基本達到,定郡王功不可沒。”鹹豐先表揚了一下載銓。
“文字向來所述受限,定郡王深入其中,朕想親耳聽聽你的看法。”鹹豐說。
“啟稟皇上,臣認為,應盡快剿滅粵西叛匪,此間叛匪甚於太平匪軍之害。”載銓說。
“哦,為何?說來聽聽。”鹹豐問。
“粵西叛匪組織嚴密,生產力極強,背後隱約有西洋人的技術輸入影子,如若不在當前扼殺,假以時日,必將壯大,屆時再剿滅所耗甚大。”
“如說太平匪在謀勢,粵西叛匪則在謀基,勢有衰竭之時,這基礎一旦打牢,則勢不可擋。”載銓說。
鹹豐皇帝看看肅順。
肅順於是開口稟告:“臣等認真研看定郡王此行報告,也曾進行討論,臣認為定郡王所言非虛,但朝廷目前無論兵力和財力,都不足以支撐兩麵開戰,更難以麵對太平匪與粵西叛匪聯合。”
“粵西叛匪固然危險更甚,但目前隻要安撫,其無擴張之意。但太平匪軍四處縱兵,又占據江南稅賦重點,實為眼前之大患。若一剿一撫,臣認為還應先剿太平匪。”
“臣認為,應加大圍剿太平匪力度,早日剿滅,即可騰出手來,剿粵西叛匪,除卻大患。”肅順說。
喜歡十萬大山:1840請大家收藏:()十萬大山:1840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