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新加坡的情報站
字數:3363 加入書籤
艦隊的數量在不斷的增加,大量的新手需要訓練,然後調配,劉永陸已經不能隻坐鎮一艘艦船當艦長了,必須全麵統籌整個艦隊的安排。
幸虧現在有沈俊浩弄出來的發報機,大部分情況下,通過發報機就能發布簡單的命令,這讓指揮簡單快捷的多了。
現在他的海上安保司令部已經設在了防城縣,與總司令部在一起,距離防城港出海也不遠。
海上安保隊的訓練基地也大部分設在了防城附近的海域,另外一部分就設在沙撈越,還有一些是在一些島嶼之上。
由於戰前不能暴露綜合實力,劉永陸隻能分割進行演練,幾艘炮艦在一起演練。
在文萊國,在蘭芳國,在雷州海峽,在淡美蘭群島,在防城附近海域等等,劉永陸經常性的還是要出海去每一個演練的地點,組織海上安保隊的軍官進行觀看,然後複盤總結。
與英法對抗,主要還是海軍,所以劉永陸身上的擔子很重。
將京族三島交給沈雲峰之後,劉永陸將自己生命的後半生已經與這支艦隊緊緊相連,所以,他認為,自己後半生的宿命就是要和英國人這些歐洲人戰鬥。直到有那麽一天,自己能率領著這一支艦隊,航行到歐洲,讓東方人揚眉吐氣。
不過,未來的這一場海戰將是一場艱苦卓絕的海戰,據沈雲峰推測,英國人和法國人一共出動了近百艘艦船。
雖然說是百艘,其中含有運兵船、後勤船,醫療船這些後勤運輸艦,但是至少有70艘炮艦。
目前,黑狼艦隊的炮艦的數字與此相比較還相去甚遠,所以,可以預測這場戰打的不會輕鬆。
不過,海上安保隊還有新的殺手鐧會趕得及在戰爭之前布局,到時候鹿死誰手就看戰場上殺過才能分曉。
朱發財是蘭芳國的商人,專門從新加坡和蘭芳國之間倒騰商品。來了三年後,他在新加坡買了地造了一個前店後廠的商鋪,和歐洲商人之間也漸漸熟絡起來。
華人做生意講究一個誠信和老少無欺,他主要販賣香料,附帶賣一些船舶用品,比如麻繩、鐵錨等等。另外歐洲商人有些尾貨不願意帶回歐洲的他也收,反正弄回蘭芳國總有辦法賣掉,無非就是耗時間長一些而已。
朱發財人長得圓潤,笑臉可掬,對人也和善,說是和氣生財,基本沒有人看見他發火。
沒事下午的時候還喜歡在碼頭,泡壺茶,帶盒煙,看看能遇上啥便宜貨。要是碰不上,把茶喝好,然後就帶著仆役回鋪子去。
上午他是雷打不動,在鋪子裏坐鎮著,有生意談生意,沒生意就喝茶和附近商戶聊天。
後麵的廠子有打鐵的,有搓麻繩的,吵鬧聲比較大,所以,他的鋪子是在最邊緣的地方。
這些工人基本是華人,都是下南洋過來的,華商喜歡雇傭華人,相互之間能溯到原籍,相互之間也好有個製約。
這樣的華人店鋪,新加坡很多,都是前期下南洋的華人攢了錢然後看這裏馬六甲海峽行船多,就漸漸落腳此地行商,一來二去就形成了市場。
英國人來了之後,這裏漸漸有了城市的樣子,也有了防護,市場就愈加繁榮了。
但是馬六甲海峽的其他地方還是經常有海盜出沒,這種情況,更加促使了新加坡這裏的繁榮。
不但華人選擇在這裏經商興業,歐洲和阿拉伯商人也有許多,所以,馬六甲海峽的航運地位注定了新加坡的興旺發達。
這樣一個地點,無疑是搜集情報的重要位置,雖然這裏隻是英國的二級殖民地。
朱發財就是“豐南號”的情報人員,經商隻是他的偽裝,或者說經商是他原本的職業,後來才被發展為情報人員。
在店鋪工廠的深處,有一間像倉庫的地下室,裏麵擺著柴油發電機和一台發報機。
從這裏,“豐南號”將能掌握從這裏進入南中國海的軍艦數量和軍艦名稱和等級。
工廠的噪聲就是發電機噪聲的掩護,這裏的工人其實都是“豐南號”的人。
朱發財其實就是這個情報站的站長,和原來的情報站並行運行,他的主要任務隻觀察、收集,通過發報機傳送情報,不行動。
時間已經是1857年的10月份,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時間線又到了重要的節點。
圍剿太平軍的靈魂人物曾國藩已經回到湖南老家守孝。清軍和太平軍主要作戰戰場在皖北與河南的撚軍地盤上。
忠王李秀成等人則在浙江與清軍展開拉鋸戰,翼王石達開沒有聽沈雲峰的意見,還是執意進入江西,但是由於手中沒有水軍,西進受阻。
清廷鼓勵地方發展團練來圍剿太平軍已經顯現出效果,各地以團練為主要新生力量迅速補充了綠營兵力的不足,與太平軍的交戰顯現出膠著狀態。
此時中國國內最受到朝廷關注的就是圍剿太平軍,一旦賦稅和產糧重地浙江落入太平匪軍之手,那對清廷的統治將構成重大的威脅。
因此,鹹豐給葉名琛的指示就是務必不能讓洋夷影響到國內剿匪大局。
葉名琛的擔子很重,他不僅僅是兩廣總督,還是通商大臣,主管洋夷事務,即使英國人到上海、天津遞交文書,依然會轉給葉名琛辦理。
鹹豐此時對葉名琛十分信任,也說明了葉名琛的能力。
在十九世紀五十年代變亂紛起的環境中,多少總督、巡撫因不能應付時局而被免,偏偏葉名琛深得道光和鹹豐皇帝寵信,穩坐廣東巡撫、兩廣總督位置九年。這與葉名琛深諳為官之道,以及在鎮壓廣東地區各種叛亂起義時,幹脆利落有關。
鹹豐元年公元1851年),賞加太子少保銜;鹹豐二年公元1852年),更是連升三級:先加恩賞給總督銜,再署理兩廣總督,最後正式升任兩廣總督;鹹豐五年公元1855年),先是被加封為協辦大學士,後又被封為體仁閣大學士。
葉名琛是這一時期中,唯一長期擔任督撫而又不斷被加封的地方大吏。“葉相以翰林清望,年未四十,超任疆圻,既累著勳績,膺封拜,遂疑古今成功者,皆如是而已。”
喜歡十萬大山:1840請大家收藏:()十萬大山:1840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