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上海會見奕欣

字數:2971   加入書籤

A+A-


    清廷覺得外興安嶺沒有價值,主要還是出於經濟原因,駐軍代價高昂。外興安嶺地處高寒,養活不了什麽人,沒有多少產出。
    直到沈雲峰在東北指出了煤和鐵礦,才讓清廷重視了關外。但外興安嶺的資源,沈雲峰並不清楚,因為後世這裏屬於俄羅斯,而俄羅斯對於這一塊的開發也是乏力,並沒有很著名的礦產資源為人所熟知。
    這一塊廣大地域的價值最主要還是軍事價值和地緣政治價值,但此時和清廷說這些,等於扯淡。所以,沈雲峰也不準備從這方麵入手去說服清廷,而是直接逼迫奕欣兌現承諾。
    光打仗不行,要遷人,建城,才能穩固外興安嶺廣袤的地帶。要遷移人口,必須要能養活人,所以這次沈雲峰將鶴崗這個地方點了出來,鶴崗的煤礦,然後從黑龍江水運出來,就必須要到庫頁島附近出海,匯入韃靼海峽。
    鶴崗的煤炭,通過黑龍江水運,然後再通過海運運到渤海灣,這樣外興安嶺的價值就體現出來了。
    在水運為王的年代,這是最具備經濟價值的路線。即將進入蒸汽時代的大清,煤和鐵是兩項重要的戰略資源,現在都取得了共識。
    厘金收歸中央財政分配統籌,太平軍等叛匪初定,這兩項讓清廷的財政開始回血,但依然是虛弱,這是因為清廷的盤子太大,現在又增設新軍,還有兩支艦隊要供養,所以還是有困難。
    “豐南號”在兩廣的惠農公司讓奕欣看到了希望,所以他來上海與沈雲峰會麵,希望將惠農公司擴展到兩湖和江西。建設更多軍隊,不僅僅是銀子,還需要糧食。在產量低下的時代,剝離更多人離開農業生產,那糧食始終是個平衡器。
    另外就是要蒸汽機技術,揚子江的航運越來越發達,開通海禁之後,對外貨物的輸出成幾倍增加,清廷造船廠的速度跟不上。蒸汽機受“豐南號”供應限製,即使新開船廠,沒有蒸汽機也是白搭。
    而且開礦、建廠也需要大量的蒸汽機,要解決這個瓶頸問題,奕欣想把蒸汽機技術拿來自己來做,提升工業發展的進度。
    這兩項,沈雲峰都同意了,糧食的問題是基礎,想要中國老百姓日子過的好一點,農業是關鍵,也是戰略。
    蒸汽機這個技術,即使“豐南號”不給,很快清廷也會從外國學到,還不如給了。反正“豐南號”現在主攻方向已經轉向內燃機,蒸汽機主要是掙錢的工具。
    兩方談定,在馬鞍山附近和鞍山附近將合股建兩個蒸汽機廠,一個供應北方,一個供應揚子江流域,南方的供給依然由“豐南號”供給。
    惠農公司的覆蓋除了兩湖、江西,再增加一個安徽,沈雲峰這是考慮到,安徽即將開采淮南的煤和馬鞍山的鐵,要加強對安徽的滲透。
    “沈先生,有件事情......”奕欣知道沈雲峰不喜歡人家叫他鎮南王,有事相求,於是改口叫沈先生了。
    沈雲峰看看奕欣那個樣子,笑了笑說:“攝政王但說無妨。”
    奕欣堆笑說:“此次來上海見沈先生,太後又讓我邀請沈先生能夠有空去京師,教導教導皇上。”
    “沒空。”沈雲峰一口回絕,什麽破事,教導那個小破孩,要是不喊幾聲皇上,下麵那些王公大臣沒準跳出來說什麽主辱臣死,撞死在金鑾殿上。
    好好的各過各的,找那些晦氣事情幹嘛。
    見沈雲峰斬釘截鐵的說沒空,奕欣也就作罷,反正自己的話帶到了,自家的太後嫂子不高興也沒法了。
    然後奕欣有些雞賊一樣的說:“沈先生,我想把粵西的官員調整一批回來,不知妥否?”
    沈雲峰看看奕欣,一眼看穿了奕欣的意圖,說:“幹嘛,當我這裏是官員培訓中心啊。我可告訴你,他們在粵西,拿到手的薪水可比在朝廷高啊。”
    奕欣連連點頭說:“知道知道,把他們調回來,我讓他們去企業,薪水不會低的,也留幾個到各部去,品級提一提,也能補償補償。”
    沈雲峰想了一想,這些官員在粵西也不少年了,再呆下去也肯定心生厭倦了,換一批也好。於是說:“行吧,不要一下都調走,一批批的換,也算有個傳幫帶。另外,瓊州的孟一昳歲數大了,瓊州他一直比較穩,就不要換了。還有李九章也不要換了,他不敢出來的,怕你們秋後算賬。”
    奕欣點點頭說:“好好,都依照沈先生安排。李九章不行就調廉州知府。孟一昳給他調成正四品。這樣有個好的奔頭,新去的也會認真學習。”
    沈雲峰笑了笑,奕欣這點小主意也不算太壞,隨他去吧。隻要不安插軍隊,粵西在“豐南號”手上是穩如泰山。
    老百姓有班上,能掙錢,有房子,日子過得好,誰也不是傻子,知道該跟著誰跑。
    國內的事情談了之後,兩人說起國際形勢起來。這次打敗了英法聯軍,沈雲峰認為兩國肯定是傷了元氣,即使是想找回麵子,也有心無力了。
    目前除了要從沙俄裏奪回外興安嶺的國土,那就是要防備美國、德國了。所以,沈雲峰也向奕欣強調,不要讓下麵人給李秀成使手段,讓李秀成順順利利的去北美,不要看人家走了一半,實力下來了,就在後麵捅一刀,到時候吃虧的還是中國。
    美國此時還在南北戰爭期間,德國還沒統一,日本還沒有明治維新,這些都是未來的列強大鱷,1870年歐洲和美國將進入第二次工業革命,列強的軍事力量又將進入一個飛躍。無論留給“豐南號”或者說中國,窗口期也就十來年的時間。
    所以,向盟友們擴散一些技術也是勢在必行的策略了,一個“豐南號”對抗整個西方世界還是勢單力薄了一點。
    這是沈雲峰對未來的形勢的預測,結合自己的年齡,也是最後奮鬥的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