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豐南第二代現狀

字數:3023   加入書籤

A+A-


    蕪湖造船廠不需要等馬鞍山鋼鐵廠建設成熟,可以從湛江鋼鐵廠運送鐵過去,先行開工建設小型船隻供應揚子江的內河航運需求。
    前期微薄的收入是次要的,工業必須動起來,這樣才能解決工業生產的一個關鍵問題:培育成熟的技術工人。這就是當初為什麽大眾將合資汽車廠放在了上海,一個先決條件就是因為當時中國隻有上海這個地方能夠招錄到足夠的技術工人。
    這也是“豐南號”在粵西從無到有發展的一個重要的經驗,人材和人才同樣關鍵。
    張大強也在培養自己的接班人,白有誌的孫子白耀先就被他帶到了馬鞍山,作為這邊項目的負責人接受鍛煉。
    這個當初因為氣胸被沈雲彤救治回來的孩子,如今也三十多歲了。在他堅決表示不接任白家族長這一位置時,白有誌毫無辦法,就將他安排到工商部去工作了。
    在婆羅洲也待過,在高州也待過,在香港也待過,接觸的項目也算不少,逐步在成長。期間,還擔任了一段時間田虎的秘書,對安保隊也熟悉了,軍事上也不陌生。
    這次張大強安排白耀先跟著到馬鞍山負責蕪馬銅項目,就是要鍛煉他的統籌能力,在更高的層麵來操作工商業的發展。
    劉永陸的兒子劉天賜在給自己老子當了一段時間秘書之後,覺得百般不自在,這次東海艦隊成立,主動申請去了東海艦隊。
    田虎則把自己兒子田沐晨送去了美裏基地,從安保隊基層幹去。沈雲彤的反對無效,田虎就是覺得沈雲彤太慣孩子了,導致田沐晨讀書讀不進去非要進安保隊。
    他心裏更希望兒子能像李青陽那樣,學一門技術,單純一點。
    關於穿二代包括董事的這些孩子們,沈雲峰曾經談過自己的觀點,第一咱們不能把孩子養成紈絝子弟,那沒有好下場。第二,能不能成才不要緊,依著孩子興趣來。
    這一點上,其實幾個穿越的家庭,看法都是一致。對於自身來說,穿越的八個人一直都在為了創造安全和質量相對好一點的生活在操勞。
    沒有必要再讓第二代現在就要麵對,自己以後還要負擔這麽重的責任。除了管越內定接班之外,其他的穿二代都要等到心智完全成熟之後再說。
    當然,對這個時代的人,他們也不去灌輸什麽,畢竟無論白有誌,還是黃興發,包括劉永陸都有自己的價值觀,也有他們需要守護的利益。
    幾個男人都形成了默契,一旦男孩大學或者中學畢業後,不從事技術工作的,一律不留在防城,省的勾在一起吃喝玩樂到時候惹禍。
    安保隊的接班人其實也基本形成了共識,那就是劉永浩和白遠山。白遠山現在年富力強,有一定的文化,在年齡結構上很有優勢。
    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白家人和“豐南號”之間榮辱一體的關係,能夠確保對“豐南號”的忠誠。
    劉永浩的年齡不占優勢,更多是一個過渡性的安排。如果劉永陸一旦退下來,劉永浩能頂上去幹幾年,等待更年輕的成長起來。
    沈濤濤的大兒子沈浩也不是個愛讀書的,但是中學畢業之後就喜歡建築,一直在建設部工作。現在正在琉球國參與建設碼頭,做一個項目經理。
    小兒子沈翔則是個學霸,在“豐南大學”一邊教書一邊做科研,已經是船用柴油機項目裏的重要成員了。
    張大強的繼女茱莉亞則在“豐南大學”教英語,兼職翻譯。“豐南大學”專門有個翻譯團隊,負責將歐洲一些學術性的報紙進行翻譯,然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用來完善豐南號的科技樹。
    翻譯西方資料當然也是情報收集研判的重要途徑,所以,沈雲峰也經常見到這個洋妞。
    張大強自己的那個混血兒子還在讀書,因為張大強經常要出差,朱麗葉的主要事務就是帶好這個兒子。
    現在最讓沈雲峰頭疼的就是毓海,毓海現在叛逆的緊,也許是因為從小不在身邊。到了防城之後,沈雲峰天天又忙於事務,關心溝通的少。
    沈雲峰隻有熬著,等毓海的叛逆期過去再說,幸好的是,毓海的叛逆主要針對沈雲峰,學習方麵還好,也不惹事。
    眼見管越已經進入董事會,白有誌也提出自己退下來讓白耀先接任董事,但沈雲峰沒有同意,意思讓白耀先在蕪馬銅那邊再主持項目兩年。
    不過,考慮白有誌的身體緣故,讓白有誌把所有行政事務都交了,等於半退休了。
    黃興發這個瑤族老頭每天還能半斤酒,身體好的很,暫時還沒想交班。十萬大山和六萬大山包括上思府的瑤人們都捧著他,他很享受這種感覺。
    沈雲峰現在管的事情太多了,都已經要煩幾個國家和地區的事情了,瑤族總頭人的事務其實都是黃興發在代管著。
    因為壯瑤下山基本都是進入工商業或者安保隊,很少進入農業領域,所以外地壯瑤與漢人之間的土地糾紛在這裏基本不存在。
    反而是山上的瑤寨有點出現像後世的空心化,年輕人都在瑤寨呆不住,不存在田地不夠的原因,反倒是種田的瑤人都是年齡大的人了。打獵這種事情完全淪為了興趣愛好和祭祀所需。
    京族三島的人也不斷向防城遷徙,主要是因為有的在防城讀書就留下來了,有的夫妻都在防城工作,又覺得防城的房子好,就搬來了。
    經濟發展影響著生活方式的變化,故土雖然難離,但是向往新生活還是驅動人們發展的動力。就像人類當初沒有一批人走出森林,也不會有後來的部落和國家。
    三島現在主要是農業和漁業養殖,另外就是作為軍事屏障和造船業。以前對安南人遷徙來的政策現在也開始收緊了,必須是與京族三島人或者海盜村的人有著親戚關係,有人作保身家清白才可以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