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霍格沃茨的漣漪與平靜下的暗流
字數:4142 加入書籤
尖叫棚屋那驚心動魄的一夜,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巨石,在霍格沃茨這座古老的城堡中激起了層層疊疊的漣漪。盡管鄧布利多校長和教授們都默契地試圖將事件的影響控製在最小範圍,但城堡之內,無形的暗流早已開始湧動。
次日清晨,當第一縷陽光透過彩色玻璃窗,灑進莊嚴的禮堂時,學生們已經嗅到了空氣中不同尋常的氣息。小道消息,如同施了生長咒的藤蔓,在各個學院的長桌間悄然蔓延。
“聽說了嗎?小天狼星·布萊克昨晚闖進了霍格沃茨!”一個赫奇帕奇的女生壓低聲音,對同伴神秘兮兮地說,眼睛裏閃爍著興奮與恐懼交織的光芒。
“不可能吧?那些攝魂怪不是把學校圍得水泄不通嗎?”她的同伴表示懷疑,但還是忍不住湊近了些。
“是真的!格蘭芬多的幾個學生說的,他們好像還和布萊克正麵遇上了!”
“天哪!那哈利·波特呢?他沒事吧?”
格蘭芬多的長桌旁,氣氛則顯得有些凝重和古怪。哈利、羅恩和赫敏一出現,便立刻成為了視線的焦點。無數道目光——好奇的、擔憂的、敬畏的,甚至還有一絲幸災樂禍的主要來自斯萊特林的方向)——如同探照燈般聚焦在他們身上。
羅恩的臉漲得通紅,他感覺自己像是被扒光了衣服丟在眾人麵前展覽的巨怪,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梅林的胡子,”他小聲嘟囔著,拚命往嘴裏塞著香腸,試圖用咀嚼來掩飾自己的不自在,“我寧願再去禁林裏和阿拉戈克談心,也不想被這麽多人盯著看。”
哈利則顯得相對平靜一些,畢竟他早已習慣了成為“大難不死的男孩”後所帶來的種種關注。但他內心深處,卻翻湧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複雜的情緒。教父的沉冤昭雪隻差最後一步,父母死亡的真相也逐漸清晰,這讓他感到一絲解脫,但同時也帶來了新的迷茫和對未來的不確定。他瞥了一眼斯萊特林長桌的方向,德拉科·馬爾福正用一種幸災樂禍的眼神看著他,嘴角掛著一抹譏諷的笑容。哈利握緊了拳頭,將頭轉向另一邊。
赫敏則顯得心事重重,她幾乎沒怎麽動盤子裏的食物。她的大腦在飛速運轉,思考著接下來可能發生的一切。“我擔心的是魔法部的反應,”她壓低聲音對哈利和羅恩說,“康奈利·福吉部長……他一向注重魔法部的聲譽和穩定。要他承認魔法部犯了這麽大的錯誤,冤枉了一個無辜的人十二年,恐怕比讓巨怪學會跳芭蕾舞還要困難。”
“那怎麽辦?”羅恩停下了咀嚼,擔憂地問,“難道小天狼星就一直不能正大光明地出現嗎?”
“我們必須相信鄧布利多校長,”哈利說,語氣中帶著一絲堅定,“他一定有辦法的。”
拉文克勞的長桌旁,洛傑安靜地享用著他的早餐。他麵前攤開著一本厚厚的《古代魔文符咒變體研究》,但他的注意力卻如同張開的無形之網,捕捉著周圍各種細微的信息。他聽到了不同版本的流言,觀察著不同學院學生的反應,甚至連教授席上各位教授之間微妙的眼神交流,也沒有逃過他的眼睛。
斯內普教授的臉色比平時更加陰沉,仿佛隨時會爆發的火山。麥格教授則顯得有些憂心忡忡,不時地看向格蘭芬多的長桌。弗立維教授則在和斯普勞特教授低聲交談著什麽,表情嚴肅。
洛傑注意到,即使在以理智和邏輯著稱的拉文克勞學院,關於此事的討論也充滿了各種猜測和主觀臆斷。一些高年級的學生試圖從魔法法律的角度分析小天狼星案件的複雜性,但很快就被各種“內部消息”和“驚人內幕”帶偏了方向。
“真相,在傳播的過程中,總是會被不斷地扭曲和重塑。”洛傑在心中默默想道。他想起了前世在網絡上看到的各種信息繭房和後真相時代的論調。巫師社會雖然看似封閉古老,但在信息傳播的某些特性上,與麻瓜社會並無二致,甚至因為缺乏係統性的信息驗證機製,更容易受到謠言和偏見的影響。
昨夜回到宿舍後,他並沒有立刻入睡。而是花了很長時間,用他特有的方式——結合科學的分析方法、異人的感知視角和魔法的現象觀察——詳細記錄了尖叫棚屋事件的每一個細節。他不僅記錄了事件的客觀經過,更著重分析了斯內普在吐真劑作用下彼得招供時的情緒變化,鄧布利多校長出現後的處理方式,以及吐真劑這種魔法藥劑在揭示真相過程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潛在的倫理風險。
“吐真劑,”洛傑的指尖無意識地在羊皮紙上勾勒出一個複雜的符文圖案,“一種強製性的信息提取手段。從效果上看,它繞過了個體的意誌防禦,直接作用於語言中樞或記憶區域,迫使其說出‘真實’的信息。這與科學上的測謊儀有相似之處,但又更為直接和霸道,幾乎無法通過主觀意誌進行抵抗。在異人界,似乎沒有如此簡單粗暴卻又絕對有效的‘問真’手段。符籙中的‘問心符’或某些特殊的炁的感知法門,更多是輔助判斷對方情緒的真偽、炁息的波動,從而推斷其言語的可信度,而非直接控製其言語。”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思考著,如果將吐真劑的魔法原理——那種直接作用於精神層麵的強製性——與符籙的定向引導、精神幹涉的思路結合,是否能開發出一種更隱蔽、更可控的“測謊”或“引導”類符咒?比如,一種能夠放大目標特定情緒如愧疚、恐懼),從而使其在不自覺中泄露信息的符咒?或者,一種能夠暫時擾亂對方思維邏輯,使其難以編造謊言的符咒?
當然,這種研究方向也讓他立刻警惕起來。龍虎山的教導中,對於任何幹涉他人心智的術法,都列為禁忌,強調“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力量本身沒有善惡,關鍵在於使用者之心。他提醒自己,任何研究都不能逾越這條底線。他的目標是理解和融合,而非製造危險的工具。
“洛傑,”一個輕柔、略帶飄忽的聲音打斷了他的沉思。盧娜·洛夫古德端著一盤堆得高高的、撒著彩色糖珠的布丁,像一隻好奇的貓頭鷹一樣,悄無聲息地坐到了他對麵。她那雙比常人略微凸出的眼睛,此刻正帶著一絲夢幻般的神采,專注地看著他。
“早安,盧娜。”洛傑微笑著回應。對於這位思維天馬行空的同學,他總能保持著一種特殊的耐心和欣賞。
“你在想那些在尖叫棚屋裏打架的騷擾虻嗎?”盧娜歪了歪她那頭淡金色的長發,用叉子輕輕戳著盤子裏的布丁,語氣卻一本正經,“我父親說,騷擾虻特別喜歡在充滿秘密和謊言的地方聚集。昨晚,尖叫棚屋附近的騷擾虻一定開了一場盛大的派對。”
洛傑不由失笑。盧娜總是能用她獨特的方式,觸及到事情的某些本質,盡管聽起來有些荒誕不經。“也許吧,盧娜。”他說,“不過我更在思考,當一個隱藏了十二年的秘密被揭開,那些曾經被蒙蔽的人們,會如何麵對這個突如其來的‘真相’。”
“哦,”盧娜眨了眨她那雙清澈得不染塵埃的眼睛,若有所思地說,“大部分人會選擇相信他們一直以來願意相信的那個版本。就像《唱唱反調》裏說的,很多所謂的‘真相’,隻不過是大多數人約定俗成的謊言而已。想要改變它,可比抓住一隻會隱形的彎角鼾獸要難得多。”
洛傑心中微微一動。盧娜的話,看似不著邊際,卻意外地道出了人性中一個深刻的弱點——認知慣性。魔法界對小天狼星·布萊克的“有罪”印象已經根深蒂固了十二年,這種集體記憶和偏見,如同堅固的城牆,想要將其推倒,絕非易事。即使有吐真劑下的供詞,恐怕也會有很多人寧願相信自己過去的判斷,或者被其他因素所幹擾。
“你說得很有道理,盧娜。”洛傑誠懇地說,“有時候,最難改變的,並非事實本身,而是人們心中固有的看法。”
盧娜似乎很高興洛傑能理解她的話,她愉快地舀起一勺布丁,放進嘴裏,滿足地眯起了眼睛。“所以,”她含糊不清地說,“你需要找到一種比騷擾虻更厲害的東西,才能讓大家看到他們不想看到的東西。”
比騷擾虻更厲害的東西?洛傑咀嚼著這句話,陷入了沉思。是更確鑿的證據?是更有力的輿論引導?還是……一種能夠觸動人心的力量?
就在這時,禮堂門口傳來一陣騷動。幾隻貓頭鷹撲棱棱地飛了進來,丟下幾份《預言家日報》。頭版頭條那醒目的標題,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驚天逆轉?彼得·佩迪魯竟是活著的叛徒?!小天狼星·布萊克案疑雲再起!》
一時間,整個禮堂都炸開了鍋。
喜歡在霍格沃茨心想事成請大家收藏:()在霍格沃茨心想事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