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我與大黃孰乖?
字數:3529 加入書籤
“表弟生病了?”周瀲光站在謝存青的院子門口,古怪地開口道。
院門口的仆人麵色不變,依舊是笑吟吟的模樣,道:“回表少爺,我家少爺確實是身體不舒服,所以囑咐了誰也不見,小的這也是聽我家少爺的安排。”
周瀲光頷首道:“如此,那便麻煩你告知表弟一聲,若是身體好些了,我望與表弟一見。”
仆人恭敬地送走了周瀲光。
回到自己院子裏的周瀲光撐著下巴,看著一邊撲在地上咬著小木棍的憨憨小黃狗。
小黃狗肉嘟嘟、肥花花,小短腿交叉壓著那木棍子,白色的小尖牙啃著木棍頭頭,它歪著腦袋,看上去可愛極了。
就是嘴角邊上莫名的一塊墨漬,明晃晃的在周瀲光的眼睛裏晃了許久。
昨夜大黃進來啃了他的毛筆,這種破理由,周瀲光是絕對不會信的。
但蕭昀既然要找這種借口來忽悠自己,自然是他想做些不想讓自己知道的事情,周瀲光隻能認下,總歸是知根知底的,曉得這臭小子不會幹出什麽離譜的事情來。
周瀲光一扭頭,就看見蕭昀乖乖蹲在一邊的場景。
那日的長風吹起他的衣袍,墨色的發絲隨風而動,唇紅齒白的玉麵小生乖巧地凝視著周瀲光,衣領下若隱若現的銀色的頸鏈——蕭昀張開了嘴巴:
“哥哥對大黃都比對我好,真是不公平……”蕭昀鬱悶的聲線鑽進周瀲光的耳朵裏,“還不如……唔!”
周瀲光眼疾手快地捂住了蕭昀的嘴巴,沒好氣地揪住男子的耳朵,“不準亂說話,大黃這麽小,你把它帶壞了怎麽辦?”
蕭昀嘴巴一癟,委屈之意愈加旺盛,但是礙於周瀲光的淫威,除了那雙溜溜轉的眼睛,其餘的還老實的呆著。
“你昨天晚上幹了什麽好事,我姑且不想追究,你今天老老實實地呆在院子裏,我有要緊事需要一人出去一趟。”
周瀲光指尖戳在蕭昀的額頭上,“你乖乖幫我守著院子,不要叫大黃小看了你哦。”
既然這麽喜歡比,幹脆先替大黃發光發熱一下吧。
周瀲光站起身,滿意地點點頭,背著手,大步流星地離開了謝府。
由於謝存青這位任性的三少爺堅決號稱身體抱恙,不肯離開院子一步,所以去接回家落腳暫歇一段時間的大少爺就落在了周瀲光的頭上。
朝鳳宗專用飛舟上。
“謝師兄!二師姐和小師妹又吵了起來!”一旁的男弟子大汗淋漓地跑了過來。
謝百曉一身橙白核心弟子服飾站在飛舟的最前頭,背著手目光幽幽的望向雲靄叢生之處,臉色平靜,聽到師弟言,淡淡啟唇:
“三師弟,莫急,她二人一路上吵得架還少了麽?這次又是何事?”
男弟子麵露難色,隻好朝著謝百曉走近幾步,低聲道:“她們在爭論誰才配住在大師兄的府邸上,然後爭著爭著就動了手。”
“倒底是我平日縱容了,”謝百曉側身看向男弟子,“還有勞師弟跑一趟,告訴她們,修士的初心究竟是什麽,若是再有師姐師妹因類似事情爭執不休的,也休怪我不顧情分。”
“是!”男弟子立馬挺直腰身,激動的說道。
雖然兩位貌美如花的師姐師妹為了另一個男人爭吵不休,但是一想到是朝鳳宗如今的首席弟子謝百曉,他的那點可憐的羨慕嫉妒恨的情緒便滋生不起來了。
畢竟大師兄,實在是優秀的太過人了,若是他是女子,指不定也就淪為了花癡大師兄的無數女修之一了。
待男弟子退去,謝百曉的目光幽幽轉回剛才,他的拳頭竟在不知不覺中捏緊。
謝百曉呢喃道:“她們怎配住在那裏,就算是我也羞於……誰叫一步慢、步步慢呢。”
終於,又過了些時間,飛舟按著線路設定,按下雲頭,朝著地麵落去。
白色的雲霧從飛舟兩側破開,熱鬧的城池處,那婆娑樹影下,有人身姿綽約,著棕褐色外袍,其間搭有藏藍色為襯,白色衣袍為底,長發輕挽,談笑自若。
謝百曉目露癡色,怎麽會是他來了?那家夥居然舍得放他來?
周瀲光等了半晌時光,這才看見了印著朝鳳宗宗印的飛舟落下來,為首走出來的便是這次他要接的人。
“百曉,好久不見。”周瀲光打著招呼,他不知道兩人關係如何,便選擇了最不容易出錯的一種方式。
然後——周瀲光就看見呼吸猛然急促幾分,目光晃動的謝家大少爺臉色變了幾分。
完蛋,選成最錯的一種方式了!
周瀲光心中顫動,麵上保持住冷靜和淡定,道:“叔父知道你要回府落腳,便早早的便喊我來接你,可是我疏漏了何處?”
謝百曉沒有回答周瀲光的問話,反而問起了另一個問題:“你、你和謝存青怎麽樣了?”
我和謝存青?周瀲光心中不解,但還是老實答道:“存青是很好的朋友,比起表兄弟,或許我們更適合做朋友。”
周瀲光看見謝百曉眼中的光芒更盛幾分,心中有些惴惴,難不成他又說錯話了?
原身份人設就這麽ooc了?!
周瀲光一時間忍不住板起麵龐反思自己,他可是說糊塗話忽悠人的天才啊,怎麽一下子就滑鐵盧翻車了?
可惡啊!
“謝存青怎麽沒來?”謝百曉又問道。
周瀲光無奈道:“存青稱病了……”
他還沒說完,就被謝百曉堵住了話頭,“我知道了,不必再說了。”
接著,謝百曉就扯著周瀲光往一處地方奔去,甚至沒來得及顧上身後的師弟師妹們。
三師弟為人最是穩重,自動接過了大師兄的擔子,先是囑咐了一遍謝百曉之前告訴過他的事情,然後又替大師兄謝百曉打起了圓場:
“大師兄應該是久未歸家,又聽聞弟弟生病,這才心急如焚的離去了,我等應該體諒大師兄的不易之處。”
離去的謝百曉確實心急如焚,但心急如焚的可不是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