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登基改元新朝興

字數:4867   加入書籤

A+A-


    五月初五,天大晴,是為大吉之兆!
    劉平坐在皇極殿龍椅之上,頭上戴著十二旒玄冕,這種冠的冕板前圓後方,玄表朱裏,長二尺四寸,寬在一尺二寸左右。
    前後各十二旒,每旒穿五彩玉珠青、赤、黃、白、黑)12顆,共有288顆。
    而冕板兩側懸著黃玉充耳,意在警示帝王勿聽讒言之意。
    最後固定冠體的是一根玉簪,一根朱纓係於劉平頜下。
    再看劉平身上,則穿著黑紅配色的十二章團龍紋袞服,腳蹬一雙繡著金邊的絳紅雲紋禮鞋。
    不同於明代皇帝登基時所穿的玄衣黃裳,也就是青黑色的上衣和赤黃色褲子。
    劉平意在恢複漢製,所穿乃是玄衣絳緣,其實也就多了一種紅色的絳褲。
    而這種冕冠和袞服乃是登基之時,皇帝受璽時所穿。
    雖然看起來十分華麗,但隻有劉平知道穿在身上時有多不方便。
    以材質分為金、石、土、革、絲、木、匏、竹八類的樂器已然開始奏樂,莊嚴恢弘的雅樂開始回響於皇極殿上。
    先奏了一首《飛龍引》,劉平正襟危坐於龍椅之上,意在真龍現身。
    再奏一首《慶平之章》,劉平麾下諸臣,由李信領著頭,一起跪地朝拜口呼:“吾皇萬歲萬萬歲”,意在四海升平。
    雅樂又開始了變化,一首《風雷引》響於殿上。
    李信等諸臣跪於殿上,廢帝朱倫敦則來到了龍椅之側,也跪在了地上,將包著玉璽的印綬高高舉過頭頂。
    劉平一把接過了玉璽後,便由跪地的太監站起,手捧詔書宣讀了起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
    昭告了天地,宣揚劉平即位是天命所歸後,諸臣又一步跪倒齊呼萬歲,登基大典進入了下一步。
    回了宮中,劉平在宮女的伺候下,終於得以脫下帶著諸多印綬的袞服。
    劉平頭上戴了一頂新的劉氏長冠,身上則換了曲裾深衣,連衣邊都用金絲繡著龍紋五爪金龍。
    登上了禦輦,劉平已一眾人等往南郊的天壇趕去。
    天子和諸臣還未到天壇,早已在此準備的太監宮女們已經點燃了位於天壇東南燔柴爐裏的鬆枝、檀香木等物事。
    煙氣升騰之間,冒向空中形成一道煙柱,好似真的能溝通上天一樣。
    一起來到了天壇,劉平發現這分為三層的漢白玉祭壇,頂層中央設有天青緞幄帳,上位放著皇天上帝神位,而東西兩側配位著漢朝各代皇帝的神位。
    當然了,其中以漢太祖劉邦的的神位擺在最前麵。
    祭天準備開始了,宮女太監們將太牢三畜、玉帛、五供、酒醴等祭品擺上。
    中和韶樂吹起,在六十四種樂器齊鳴聲中。
    同六十四名、頭戴漆砂冠,身穿青絲衣的十三四歲陽剛少年入場。
    排成了八行八列的方陣,雙手舉著羽龠便跳了起來,又起三進三退之意。
    樂聲也隨之變了,《景平樂章》不間斷響起。
    一段文舞跳完了,又入場六十四名少年郎,一手持著盾牌,一手持著短戟。
    擊刺騰挪間,正配《嘉平之章》其中的樂聲。
    武舞跳了一會兒,先前文舞的六十四名少年也加入了其中。
    等到合舞終於跳完了,身穿一身祭天服的劉平終於得以入場。
    接過由宮女從祭台上取下的一杯酒水,劉平眼都不眨的一口喝完。
    將酒喝點,宮人又遞來了先前早就準備好的俎肉。
    這俎肉。乃是太牢三畜,也就是牛、豬、羊肉整隻烹煮所製。
    肉半生不熟的,再加上也沒有什麽醬料,劉平看著還冒著血水的俎肉,隻好咬牙將其一口吞下。
    見劉平吃了肉,壇下的百官和看熱鬧的百姓們一起歡呼起來。
    雅樂開奏《熙平之章》,宮女太監們開始將祭品們通通撤下。
    劉平帶著麾下諸臣,一起跪在了祭壇之下。
    行了三拜九叩之禮後,劉平接過了李信遞過來的祝文,朗聲大念了起來。
    大漢神武元年,歲在壬申,冬至吉旦。
    嗣天子臣平,敢昭告於昊天上帝、日月星晨、皇隻後土、五嶽四瀆之神:
    伏以
    乾元資始,運璿樞而布德。
    坤厚載物,鼓元氣以生民。
    荷蒼昊之眷命,掃群凶於八紘,
    賴神武之威靈,定鼎彝於中夏。
    茲當
    一陽複生,萬類維新,
    隻奉蒼璧玄縞,潔粢豐盛,
    率三公九卿,燔柴瘞玉,
    敬祀於南郊圜丘。
    惟念
    草創之初,瘡痍未複
    山東有旱魃之虐,
    河南逢淫潦之殃。
    此皆臣菲德,上幹玄威
    撫綏無方,下困黔首。
    夙夜祗栗,若涉淵冰。
    ……
    臣當 夙興匪懈,敬天勤民,
    法高祖之寬仁,效文景之節儉。
    庶使
    玄貺昭格,率土乂安。
    謹以
    玉帛牲醴,明禋是薦。
    尚饗!
    一篇洋洋灑灑的祝文念完,劉平下令開始下一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宮女太監們將收拾起來的祭品與祝文全部投入了燔柴爐與燎爐焚燒。
    待到爐子中又有濃煙冒出,劉平在李信的指引下來到了祭壇的“望燎位”
    其實這才到了祭天最重要的一步,倘若爐中煙氣沒有升天的話。
    是為天神震怒,乃是大凶之兆!
    劉平還記得以前看過一個記載,說是康熙年間祭天之時突然下起了大雪。
    被天氣影響,煙氣也不升天,氣的麻子大帝差點要砍了壇下跪著的禮部尚書。
    隻不過人不要臉,天下無敵,為了保命又為了麻子大帝的麵子。
    漢臣們將這次祭天事故吹成了什麽天降大雪,乃是祥瑞之兆。
    不過在後來黃河的大決口之中,所謂的祥瑞之兆被人舊事重提。
    麻子大帝破防般的發怒了,被抄家誅連者不計其數……
    靜靜的看著煙氣升天,劉平的心中終於感到了一絲平靜。
    最複雜的祭天結束了,接下來的事便十分的簡單了。
    劉平坐著禦輦去拜祭了太廟、社稷壇,隨後又去乾清宮換上了那套沉重的冕服。
    劉平坐上了禦輦,再度出了乾清宮,來到了皇極殿中。
    坐在龍椅之上,累了一天的劉平終於下詔從明日起大赦天下,建國為大漢,改元神武。
    並冊封李望舒為皇後,宮中一幹冊封後妃等,以及對諸臣的封賞之事。
    然後由太監抱著禦旨跑至午門之處傳遞消息,午門的銅鍾和大鼓又一起敲響,繁雜而又費力的登基大典終於結束了……
    喜歡篡明:從邊軍一隊官開始請大家收藏:()篡明:從邊軍一隊官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