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

字數:3887   加入書籤

A+A-


    西安城,洪承疇位於秦王府西側的內閣首輔官邸外。
    兩名值守的兵丁斜倚在朱漆剝落的門柱旁,眯縫著眼,任由微涼的陽光懶洋洋地鋪滿全身,仿佛如今混亂的時局與他們並無關係。
    然而,僅兩門之隔的正堂之內,氣氛卻如同繃緊的弓弦。
    秦明小朝廷的三根擎柱,此刻卻已吵得麵紅耳赤,幾近決裂。
    上首主位,洪承疇麵色鐵青,手指無意識地重重叩擊著紫檀木的扶手。
    下首的孫傳庭更是須發戟張,胸膛劇烈起伏,一雙銳眼死死盯住對麵之人,幾乎要噴出火來。
    而被二人發難之人,正是坐在側席的曹文詔。
    孫傳庭的聲音因激憤而微微發顫:“曹文詔,太原之役,十萬精銳!那是我等苦心孤詣積攢的本錢!是你親領的虎狼之師!怎麽就一夕之間,化為齏粉!你究竟還有什麽好說的?”
    話音未落,洪承疇那低沉壓抑的聲音緊隨其後,立馬補上道:“文詔,此役幹係太大!十萬將士喋血,晉西門戶洞開!你身為主帥,難辭其咎!今日,你定要給我二人,給朝廷一個交代!”
    “洪大人!孫大人!”
    “文詔為敗軍之將,本該無顏麵對二位大人,可有一事,文詔今日縱使是身死,也要告於二位大人!”
    “你且說來!”
    洪承疇目光驟然一凝,下首孫傳庭臉上的狂怒也迅速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驚疑與凝重的專注。
    曹文詔當即麵帶苦楚,不緊不慢的將此戰的全經過一一道來。
    從大軍開拔時的躊躇滿誌,講到一路誘敵深入的排兵布陣。
    從起初試探性進攻的膠著,講到了漢軍用火槍堂堂之陣正麵擊潰明軍的經過。
    曹文詔詳細描述了戰場上雙方的調動,以及三大總兵潰敗之事。
    將事情說完,曹文詔長舒一口氣,驟然起身嘶吼道:“洪大人!孫大人!此戰之敗,非戰之罪,實乃人心崩壞!
    那三大總兵臨陣之際,畏敵如虎,號令不行!延綏鎮率先動搖,寧夏軍一觸即潰,甘肅軍更是望風而遁,棄袍澤於不顧!
    正是這三人臨陣脫逃,致使大軍一潰再潰,軍心頃刻瓦解!
    這三人才是禍國殃民、斷送我大明根基的罪魁禍首!”
    吐出了最後一字,曹文詔雙目赤紅,死死盯著上首的洪承疇:“洪大人身為內閣首輔,執掌節鉞,此等臨陣脫逃、陷大明於危亡的蠹蟲敗類,萬不可姑息!定要將他們明正典刑,以正我大明軍法啊!”
    聽完了曹文詔的論述,洪承疇頓時沉默了,孫傳庭也微微抽了抽臉皮。
    過了良久,洪承疇才摸著長須歎道:“沒想到事情竟是如此,是老夫錯怪了文詔!”
    假模假樣的安撫了一番曹文詔,洪承疇對於三大總兵的處置閉口不談。
    處置這些人,真是笑話,離開了三邊的支持,秦明小朝廷能不能正常運轉都是個問題。
    洪承疇不敢賭,孫傳庭也不敢賭……
    堂上氣氛正凝重間,二人都注意到了曹文詔的神色變的黯淡起來。
    “榆林急報!北虜察哈爾部經河套鄂爾多斯,發兵五萬,昨日已占領了白城子,正欲越過長城南下!”
    正在這時,隻聽得一聲高呼,一個人影跌跌撞撞的跑了進來。
    “什麽!”
    洪承疇不敢置信的將塘報接了過來,放眼看去整個人已是渾身顫抖。
    “我軍新敗,北虜竟要趁火打劫!”
    孫傳庭也大吼了一聲,眼神之中的殺意已是藏不住了。
    原來因為曆史的變化,再加上後金一次次被漢軍擊潰。
    皇太極忙著防範漢軍征遼的時間都不夠,哪還有心思遠征蒙古。
    這樣一來,本該被後金打的哭爹喊娘的察哈爾部卻在林丹汗的帶領下開始了複興。
    今年又是個大旱之年,草原上的牧草都成片的枯死。
    林丹汗早就有了南侵之意,想要打一打大明的秋風來彌補察哈爾部的損失。
    但孫傳庭早就注意到了這個強鄰,一直負責整頓三邊的防務,察哈爾部沒有任何犯邊的機會。
    可如今漢明兩軍一交戰,林丹汗這條惡狼終於找到了機會。
    趁著榆林邊軍北上的機會,竟敢帶著五萬草原騎兵南下。
    “孰不可忍!必須要予以痛擊!”
    洪承疇因為憤怒,麵色已經漲的通紅敲打桌案。
    “洪大人高見,下官認為也因如此,北虜曆來是我朝大敵,此次定要打的這些蒙古韃子不敢犯邊!”
    “可如此一來,那便是兩線開戰,我軍又是新敗,如果放任漢軍長驅直入的話,西安可能不保啊!”
    洪承疇痛苦的閉上了眼睛,就連半白的胡子都在顫抖。
    孫傳庭也感手足無措,同樣對於兩線開戰毫無信心可言。
    正在這時,曹文詔突然起身喊道:“二位大人!局勢危如累卵,斷不可腹背受敵!下官鬥膽進言!”
    曹文詔再次深吸一口氣,一字一句的道:“那漢軍天子劉平,亦是邊鎮廝殺出來的老行伍!北虜鐵蹄叩關,邊民塗炭,此等景象,他豈能無動於衷?
    骨子裏那份邊軍的血性是丟不了的!如今太原已失,憑我等殘兵,想從漢軍虎口奪食,無異癡人說夢!與其坐等兩麵夾擊,粉身碎骨,不如……”
    “文詔的意思是?”
    “不如暫且放下這血仇,遣使與漢軍議和!言明利害,先手對付北邊那群豺狼!待掃清塞外烽煙,穩住北境,太原之事,再作長遠計較,方有一線之機啊!”
    聽了曹文詔的話,洪承疇緊鎖的眉頭並未舒展,而是反問道:
    “那劉平非是易與之輩,如今漢軍兵鋒正盛,席卷三晉之勢已成!劉平會甘心止步?會信我等的誠意?會放著唾手可得的秦晉大地不取,反與我等聯手?文詔,這豈非是你的一廂情願?”
    長久的沉默再次籠罩正堂。洪承疇疲憊地閉上了眼。
    “事在人為,總歸是要一試的洪大人!”
    “罷了……文詔,此議既由你出,其中利害得失,你最為清楚,
    此事,便由你曹文詔全權負責!”
    “謝洪大人信任!”
    無奈的洪承疇和孫傳庭,最終還是同意了曹文詔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