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我覺得很普通

字數:3940   加入書籤

A+A-


    絲竹聲起,舞姬們翩翩起舞,眾人推杯換盞,好不熱鬧。
    聊著聊著,話題又轉到了早上朝會上宣布的朱雄英大婚之事。
    "雄英啊,"藍玉摟著朱雄英的肩膀,醉醺醺地說,"你可得加把勁,早點給咱們大明添個小皇孫!"
    "就是就是!"王弼也跟著起哄,"咱們還等著教小殿下騎馬射箭呢!"
    朱雄英被這群老將說得哭笑不得,隻能連連點頭:"一定一定。"
    常茂突然湊過來,噴著酒氣問道:"雄英啊,你剛才給他們說以後有仗打,到底打誰啊?最厲害的那個讓大舅去!"
    朱雄英正色道:"眼下離得最近又最強的,當屬帖木兒汗國。不過得先徹底解決草原上的隱患..."
    "帖木兒?"常茂眼睛一亮,"就是那個自稱要重建蒙古帝國的家夥?好!大舅就等著收拾他!"說著又灌了一大碗酒,豪氣幹雲地一拍胸脯:
    "到時候你瞧好了,大舅一定把他的腦袋砍下來給你當球踢!"
    常升無奈地搖頭:"大哥,你喝多了..."
    "誰說我喝多了?"常茂梗著脖子道,"老三,你說,大哥酒量怎麽樣?"
    常森麵無表情地伸出三根手指:"三壇不倒。"
    "聽聽!"常茂得意地晃著腦袋,突然一個踉蹌,要不是常森眼疾手快扶住,差點栽倒在地。
    眾人又是一陣哄笑。朱雄英看著這群可愛的老將,心中暖流湧動。
    他知道,正是因為有這樣一群赤膽忠心的將領,大明才能屹立不倒。
    而他要做的,就是帶領他們開創更輝煌的未來。
    夜色漸深,秦淮河上的畫舫都亮起了燈籠,映得河水波光粼粼。
    就在這夜色漸濃之際,一陣清越的琴音忽然從樓下飄來。
    那琴聲如珠落玉盤,又如清泉流過山澗,瞬間讓喧鬧的廂房安靜了下來。緊接著,一個宛若天籟的女聲輕輕吟唱起來:
    "糠和米,本是兩倚依,誰人簸揚作兩處飛..."
    這是《琵琶記》的一出,趙五娘在饑荒中獨自奉養公婆,自己偷偷吃糠,將米留給老人。
    她以糠自比,米比作丈夫蔡伯喈,哀歎夫妻被迫分離
    這歌聲婉轉悠揚,時而如黃鶯出穀,時而似乳燕歸巢,每一個轉音都恰到好處,聽得人如癡如醉。
    就連一向粗獷的常茂都不由自主地放下了酒碗,瞪大那雙大小眼,豎起耳朵仔細聆聽。
    藍玉眯著眼睛聽了會兒,突然一拍大腿:
    "嘿!這不是醉月姑娘嗎?今兒個可算出來了!"
    他轉頭對朱雄英擠眉弄眼:"殿下,這可是醉仙樓的頭牌,等閑不輕易獻藝的,聽說她..."
    朱雄英聽了幾句,卻微微搖頭:"一般般吧,我覺得很普通。"
    他這話聲音不大不小,卻恰好在這歌聲停頓的間隙傳了出去。
    整個醉仙樓瞬間安靜得落針可聞——他們的包廂在二樓,正中的圍欄正對著下方的歌舞台,他這句話清清楚楚地傳到了正在撫琴的醉月姑娘耳中。
    隻見那撫琴的女子約莫十六七歲年紀,一襲素白羅裙,發間隻簪一支白玉蘭花,在這脂粉堆裏反倒顯得格外清麗脫俗。
    她撫琴的玉手突然一頓,抬頭望向二樓,那雙秋水般的眸子裏閃過一絲不悅。
    此時的秦淮河遠未達到明朝末年那般繁華鼎盛。
    朱元璋開國之初對風月場所管控極嚴,直到近年因年事已高才稍顯寬鬆。
    即便如此,各家青樓仍不敢演唱任何涉及朝政或帶有反抗意味的曲目。
    "這位公子,"醉月姑娘朱唇輕啟,聲音依舊柔美,卻帶著明顯的鋒芒,"不知奴家這曲子,哪裏入不得公子法眼?"
    “請公子指教。”
    她身旁的老鴇急得直跺腳,一個勁兒地給她使眼色,卻被她直接無視了。
    藍玉"啪"地一拍桌子站起身來,大步走到圍欄前,醉醺醺地指著樓下罵道:
    "你特娘的就是個婊子!說你唱的不好就給爺聽著!再敢頂嘴,信不信爺把你們這破樓都給拆了!"
    常茂也搖搖晃晃地站起來,扯著大嗓門喊道:"就是!賣藝的還挑三揀四?爺們花錢是來找樂子的,不是來受氣的!"
    醉月姑娘卻絲毫不懼,反而輕蔑一笑:"奴家雖是風塵女子,卻也懂得"曲有誤,周郎顧"的道理。若真有不足,還請公子明示。若是..."
    她眼波流轉,意有所指地看了朱雄英一眼,"若是有人為了引起奴家注意,故意貶低,那可就..."
    這話裏的諷刺意味再明顯不過了,朱雄英原本不想與她計較,聽到這話也不由得眉頭一皺。
    他堂堂大明皇太孫,還能讓個小姐如此奚落了?
    而且本來就一般嘛,朱雄英畢竟來自後世,什麽樣的歌曲沒聽過?
    藍玉聞言勃然大怒,一腳踩上圍欄就要往下跳:
    "小賤人!爺今天非擰了你的腦袋不可!"
    朱雄英一把拉住藍玉的胳膊:"舅姥爺且慢。"他冷冷地看向樓下,"既然這位姑娘不服,那本...本公子就讓她心服口服。"
    說著,他整了整衣冠,緩步下樓。
    醉仙樓內的客人見狀,紛紛讓開一條路,所有人都屏息凝神,想看這場好戲如何收場。
    朱雄英走到歌舞台前,環視一周,突然指向旁邊一個抱著琵琶的綠衣姑娘:
    "你,過來。"
    那姑娘戰戰兢兢地走上前。朱雄英溫和地問道:"會唱《清平樂》嗎?"
    綠衣姑娘怯生生地點頭。
    "好,"朱雄英從袖中掏出一錠銀子放在她手中,"就唱開頭兩句,唱我聽聽。"
    綠衣姑娘深吸一口氣,輕撥琵琶唱道:"禁闈清夜,月探金窗罅..."聲音清麗卻略顯單薄。
    朱雄英微微頷首,又指向另一位抱琴的姑娘:"你來試試。"
    這位姑娘嗓音更為圓潤,唱到"玉帳鴛鴦噴蘭麝"時,尾音婉轉悠揚。朱雄英眼前一亮,又接連讓幾位姑娘試唱。
    最後,他選中了一個嗓音空靈的撫琴姑娘和一個音色醇厚的吹簫女子。
    "你們倆隨我來。"朱雄英示意二人跟上。
    喜歡重生朱雄英,複活白起滅倭國請大家收藏:()重生朱雄英,複活白起滅倭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