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統一貨幣單位

字數:3694   加入書籤

A+A-


    第二天,初六,洪武二十七年的第一次朝會。
    寅時三刻,奉天殿外已經站滿了等候的文武百官。
    雖然按照新規,今日朝會推遲到卯時才開始,但眾臣都不敢怠慢,早早地就在宮門外候著了。
    "老李啊,你這臉色可不太好啊。"兵部尚書沈溍碰了碰身旁的李原名,"昨晚守歲沒睡好?"
    李原名揉了揉發紅的眼睛,壓低聲音道:
    "別提了,我家那小子非纏著我講魏國公凱旋的故事,講到三更天才睡下。"說著打了個哈欠,"不過聽說今日朝會,陛下要宣布銀兩的用途?"
    正當兩人低聲交談時,宮門緩緩開啟。
    禮官手持拂塵走出,高聲道:"百官入朝——"
    眾臣立即肅整衣冠,按照品級魚貫而入。
    奉天殿內,金碧輝煌的宮燈將整個大殿照得通明。
    朱元璋早已端坐在龍椅上,身著一襲明黃色龍袍,臉上的皺紋都舒展開來,顯然心情極佳。
    朱標和朱雄英分別侍立兩側,一個溫潤如玉,一個英氣逼人。
    "臣等參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百官齊聲跪拜,聲音震得殿梁上的灰塵都簌簌落下。
    朱元璋大手一揮:"都平身吧!"他環視殿內,目光在幾位藩王身上多停留了片刻,"今年朝會推遲了幾日,諸位愛卿可還習慣?"
    戶部尚書傅友文連忙出列:"回陛下,太孫殿下體恤臣等,讓百官多休息幾日,實在是仁德之舉。臣等感激不盡!"
    原本老朱規定過年放假是從臘月二十八到正月初二,但朱雄英覺得應該讓官員們多休息幾天,於是延遲到初六。
    "嗯。"朱元璋滿意地點點頭,看向朱雄英,"大孫,這事辦得不錯。"
    朱雄英躬身行禮:
    "孫兒隻是覺得,一年到頭,也該讓諸位大人好好陪陪家人。"
    這時,晉王朱棡突然出列:
    "父皇,兒臣有本要奏。"他手裏捧著一份奏折,"這是山西以工代賑的最新進展..."
    朱元璋聞言,臉上的笑容更盛了幾分,伸手接過朱棡呈上的奏折,仔細翻看起來。
    殿內頓時安靜下來,隻聽得見紙張翻動的沙沙聲。
    "好!好!"老皇帝突然拍案叫絕,將奏折遞給身旁的朱標,"標兒你看看,老三這事辦得漂亮!"
    朱棡見父皇高興,連忙詳細稟報:"啟稟父皇,此次山西雪患相繼,原本預計要餓殍遍野。但施行以工代賑後,災民們重建屋舍兩千餘間。"他眼中閃著自豪的光芒,"如今不僅災情已解,更因災民們有了工錢又有了新家,紛紛購置家具衣物,當地的經濟不減反增。"
    朱元璋捋著胡須連連點頭:"妙啊!這才是治本之策!"
    突然想起什麽,眉頭一皺,"那些官營店鋪,可曾趁機抬價?"
    "父皇放心。"朱棡連忙拱手,"兒臣嚴令各店鋪隻取微利。一床棉被成本八十文,售價不過九十文;一套桌椅成本二百文,售價二百一十文。"
    他頓了頓,"兒臣還派了暗訪禦史,若有商戶敢抬價超過一成,立即革職查辦!"
    老皇帝這才舒展眉頭,欣慰道:
    "就該如此!百姓遭災已是不幸,若再被奸商盤剝,天理難容!"
    他轉向朱標,"標兒,將山西的做法抄送各布政司,讓天下官員都學著點!"
    朱雄英適時補充:
    "此舉可謂一舉三得——災民得活計,工程得完成,商路得暢通。孫兒建議,可將此法編入《救災條例》,永為定例。"
    "準了!"朱元璋大手一揮,突然想起什麽,對朱棡笑道,"老三啊,你這一趟差事辦得好,等下一批銀子到了,朕先撥二十萬兩給山西修水庫!"
    朱棡喜出望外,連忙跪地謝恩。
    殿內眾官員藩王見狀,無不暗自盤算著自己轄地封地能否也效仿此法。
    朱雄英上前一步,手持玉笏躬身行禮:"皇爺爺,孫臣有本啟奏。"
    朱元璋正高興著,聞言笑道:"大孫有話直說。"
    "如今第一批銀兩已安全運抵,又大張旗鼓讓應天府百姓都親眼得見。"
    朱雄英聲音清朗,在殿內回蕩,"孫兒以為,推行新幣的時機已然成熟,工部這半年來,一直有專人負責印製新式紙鈔,現已備妥各麵值統共五千萬文。"
    "嘩!"
    整個奉天殿一陣喧嘩,誰都沒想到太孫殿下居然這麽雷厲風行,居然不聲不響已經印製了這麽多紙幣。
    大部分人眼中都是憂愁,畢竟剛回收的寶鈔是如何一步步貶值的一文不值還曆曆在目。
    "各位不要激動,且聽我娓娓道來!"
    朱雄英手持玉笏,聲音沉穩有力:"皇爺爺,孫兒以為,推行新幣還有一項根本問題亟待解決——那便是統一貨幣單位。"
    他轉身麵向滿朝文武,"如今我大明貨幣體係混亂不堪,市井交易中,有人用"文",有人用"貫",糧商以"鬥"計價,布商以"尺"論價,甚至還有以物易物的原始交易方式。"
    他從袖中取出一份精心繪製的圖表,讓太監展開給眾人觀看:
    "孫兒提議,自新幣發行之日起,全國統一以"文"為基本貨幣單位。"
    "具體換算是,一兩白銀折合新幣一千文,一貫銅錢折合新幣一百文,一石米價定為三百文,一匹棉布定為二百文。"
    朱元璋眯起眼睛仔細查看圖表:
    "這倒是個好主意,咱記得當年在民間時,最頭疼的就是各家算賬的法子都不一樣。"
    戶部尚書傅友文立即出列,手中賬簿翻得嘩嘩作響:
    "太孫殿下明鑒!臣在戶部這些年,單是各地稅賦折算就耗費大量人力。光是去年秋稅,浙江用銀兩,湖廣用糧米,陝西用布匹..."
    他擦了擦額頭的汗珠,"若統一用"文"計算,至少能省去三成文書工作,還能杜絕胥吏從中漁利。"
    喜歡重生朱雄英,複活白起滅倭國請大家收藏:()重生朱雄英,複活白起滅倭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