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設計傳遞裝置

字數:2395   加入書籤

A+A-


    地下室的工作台上散落著齒輪、銅絲和磁鐵碎片,煤油燈的光暈在江淺眼下投出濃重的陰影。她將鑷子夾著的微型軸承放在顯微鏡下,軸承內圈刻著的古蜀文字"行"隨著燈光明滅,那是從鍾樓通風管道內壁拓印下來的符號。三天前發現的磁性傳遞原理在腦海中不斷盤旋,此刻她終於提起焊槍,將第一塊釹鐵硼磁鐵焊接在載體骨架上。
    "需要幫忙調試磁力參數嗎?"顧雲舟的聲音從身後傳來,他的軍靴踩過地麵的圖紙,帶起一陣輕響。這個曾拆解過日軍九七式坦克發動機的男人,此刻手裏握著從報廢電台拆出的可變電阻器,金屬表麵還殘留著彈片劃過的痕跡。
    宋棲凰則將旗袍下擺掖進腰帶,露出綁著工具袋的大腿。她掏出個黃銅羅盤——那是從裴照實驗室順出的半成品,指針在靠近工作台時劇烈震顫:"管道材質的含磁量不均勻,東段比西段高0.3特斯拉。"她將數據寫在牛皮紙上,字跡被煤油燈烤得微微卷曲。
    江淺點點頭,將焊接好的載體放在模擬管道裝置上。這個巴掌大的立方體由碳纖維骨架構成,六麵嵌著可調節磁力的電磁鐵,頂部的玻璃艙內躺著枚微型膠卷。當顧雲舟轉動電阻器時,載體像一隻機械壁虎般緩緩吸附在管道內壁,發出細密的電流嗡鳴。
    "成功了!"宋棲凰的銀戒指磕在工作台邊緣,發出清脆的聲響。她立刻掏出懷表計時,載體在模擬管道中爬行的速度穩定在每秒20厘米,完全符合設計預期。但江淺卻盯著載體轉向時的細微卡頓,眉頭越皺越緊:"轉角處的磁力銜接有問題,容易造成脫軌。"
    顧雲舟已經開始拆卸載體外殼,露出內部複雜的線路:"加裝霍爾傳感器?"他的提議讓江淺眼睛一亮。兩人默契地開始改造,將從日軍探雷器拆下的傳感器嵌入載體關節,當宋棲凰用磁鐵模擬管道轉角的磁場變化時,載體竟流暢地完成了90度轉向。
    深夜的寒風從地下室通氣孔灌進來,吹得圖紙沙沙作響。江淺將改造後的載體放入真實的通風管道入口,這個連接著鍾樓三層與地下室的管道此刻成了最佳試驗場。顧雲舟在三層操控磁力控製器,宋棲凰則守在地下室出口,手裏的聽診器緊貼管壁——那是他們臨時製作的監聽裝置。
    "啟動!"顧雲舟的聲音通過對講機傳來。江淺看著載體緩緩沒入黑暗,管道深處傳來規律的金屬摩擦聲。突然,聽診器裏的聲音變得雜亂,宋棲凰的聲音帶著緊張:"在中段遇到障礙物!"江淺立即抓起備用控製器,通過調整磁場頻率,載體竟靈巧地攀附在管壁上,避開了不知何時堆積的碎磚。
    當載體終於從地下室出口滑出時,三人幾乎同時鬆了口氣。宋棲凰取出膠卷,上麵的古蜀文字清晰完整,傳遞過程中沒有任何數據丟失。但江淺卻注意到載體外殼出現細小的刮痕,那是與管道內壁摩擦留下的痕跡。
    "需要增加自潤滑塗層。"她想起在青羊宮廢墟找到的青銅器物,那些曆經千年仍能開合自如的機關,表麵都有特殊的鍍膜。顧雲舟已經開始調配材料,他將從日軍防毒麵具濾毒罐提取的聚四氟乙烯粉末與古蜀人煉製青銅的秘方結合,調製出一種銀灰色的膏體。
    再次試驗時,載體在管道中滑行的聲音輕若蚊蠅。宋棲凰用光譜分析儀檢測塗層,發現其不僅具備超強潤滑性,還能屏蔽特定頻率的電磁探測。當江淺將自己的生物電信號編碼注入載體時,奇跡發生了——載體表麵的古蜀文字竟發出微弱的熒光,與她後頸的胎記產生共鳴。
    "這是血脈激活效應!"江淺的聲音帶著顫抖。她想起祖父日記裏的記載,古蜀守護者的血脈能與星淵核心產生共振,而這個融合現代科技與古老智慧的載體,此刻成了連接兩者的橋梁。顧雲舟若有所思地轉動著手裏的銅羅盤:"或許我們可以利用這種共鳴,開發更安全的加密方式。"
    接下來的日子,地下室成了精密的實驗室。三人將鍾樓通風管道的每個轉角、每處節點都測繪成三維模型,在載體內部安裝了微型陀螺儀和氣壓傳感器。當宋棲凰將日軍最新的頻譜分析儀帶進地下室進行幹擾測試時,載體依然能準確無誤地抵達目標位置。
    某個月圓之夜,他們進行了最終的實戰模擬。江淺在鍾樓頂層將情報載體放入管道,顧雲舟在三個街區外的聯絡點操控磁場,宋棲凰則守在地下交通站等待接收。當載體衝破出口密封蓋的瞬間,黎明的第一縷陽光恰好照在它表麵——上麵的生物電加密信息完整無缺,且整個傳遞過程沒有產生任何可被監測的信號波動。
    "我們做到了。"宋棲凰的聲音裏帶著哽咽。她撫摸著載體上的木棉花刻痕,那是顧雲舟用匕首親手雕刻的,寄托著對犧牲戰友的懷念。江淺將載體輕輕放進特製的鉛盒,這個凝聚著智慧與心血的裝置,即將成為他們對抗日軍的秘密武器。
    窗外,鍾樓的鍾聲響起。江淺知道,那些隱藏在通風管道中的載體,將像無聲的信使,在黑暗中傳遞希望。而他們三人,也將繼續在這方小小的地下室裏,用智慧與勇氣,編織出一張日軍永遠無法破解的情報網絡。
    喜歡時砂遺樓請大家收藏:()時砂遺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