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與抗日組織分享方案

字數:2747   加入書籤

A+A-


    地下室的燭光在防風罩內搖曳,江淺將裝訂好的《星淵秘語情報傳遞方案》輕輕放在斑駁的木桌上,牛皮紙封麵上的古蜀文字在光影中若隱若現。三天三夜的反複推演與修改,此刻凝結成這沉甸甸的二十頁文稿,每一行字跡都浸透著她與宋棲凰、顧雲舟的心血。
    “要把方案交出去?”顧雲舟摩挲著腰間的勃朗寧,金屬槍身映出他緊鎖的眉頭,“雖然經過十二次實戰檢驗,但涉及生物電加密和星淵節點這些核心技術……”他的聲音戛然而止,目光掃過牆角那台正在充能的磁力控製器,上麵還殘留著日軍探雷器改裝的痕跡。
    宋棲凰將旗袍下擺利落塞進腰帶,露出綁著微型炸藥的大腿,指尖輕輕叩擊桌麵:“老顧,還記得青羊宮聯絡點被端的事嗎?”她的銀戒指在燭光下泛著冷光,“上個月有三個情報員因為傳遞方式被破解犧牲,現在不是藏私的時候。”她掏出個小巧的銅羅盤,指針正微微顫動,這是他們監測日軍電磁活動的預警裝置。
    江淺起身推開地下室的通風窗,寒風裹挾著雪粒灌進來,吹得桌上的方案書頁嘩嘩作響。遠處鍾樓的輪廓在夜色中若隱若現,那裏的通風管道此刻正流淌著他們新研製的傳遞載體。“我們的方案不是萬能鑰匙,”她的聲音混著風雪,“但至少能給其他組織多一種選擇。”她摸向後頸微微發燙的胎記,想起試驗時載體與血脈共鳴的場景,“古蜀文明的智慧不該隻屬於我們。”
    三天後,城郊廢棄的磚窯裏,六個不同抗日組織的代表圍坐在搖曳的篝火旁。江淺解開粗布包袱,露出裏麵的傳遞裝置原型機,碳纖維骨架在火光中泛著冷硬的光澤。“這是基於通風管道的磁性載體,”她轉動旋鈕,載體像機械蜘蛛般吸附在磚牆上,“通過外部磁力控製器驅動,能在複雜管道網絡中精準導航。”
    晉綏軍情報科的老周湊上前,布滿老繭的手輕輕觸碰載體:“可我們據點沒有這麽精密的管道係統,都是些土坯房。”他的羊皮襖上還沾著雁門關戰役的硝煙,腰間別著的勃朗寧槍柄纏著紅布條。
    “這正是方案的靈活之處。”江淺展開一張泛黃的圖紙,上麵用朱砂標記著各種地形改造方案,“哪怕是普通的排水渠,隻要加裝特製的磁性軌道,配合星象頻率控製器……”她突然停頓,從懷中掏出個青銅羅盤,這是用鍾樓古物複刻的密鑰,“當北鬥七星的鬥柄指向‘天權星’方位,磁場強度能提升三倍。”
    遊擊隊長李梅的繡鞋碾過地上的煤渣,發出細碎聲響。她的紅綢襖下藏著兩把二十響,鬢角還別著朵枯萎的山茶花:“聽說你們用了生物電加密?這玩意兒聽著玄乎,普通戰士咋掌握?”
    宋棲凰適時遞上一本手抄本,紙頁間夾著幹枯的艾草:“我們簡化了操作流程,”她指著其中一頁,上麵畫著血脈共鳴的示意圖,“隻要將特製的感應貼片貼在手腕,遇到危險頻率,載體就會自動啟動備用路線。”她摸出個小瓷瓶,裏麵裝著用當歸、朱砂煉製的藥膏,“塗抹這個能短暫增強生物電信號。”
    討論持續到黎明時分,篝火漸漸熄滅,隻餘暗紅的炭塊在寒風中明滅。江淺將謄抄好的方案分發給眾人,每份都用古蜀文字編了獨立的密級代碼。當八路軍代表老陳接過方案時,他的破洞布鞋上還沾著平型關的泥土,“這法子要是成了,咱在娘子關的情報網能省下一半人手。”
    半個月後,汾河岸邊的蘆葦蕩裏,江淺收到了第一份反饋密信。字跡是用米湯寫在泛黃的煙盒紙上,顯影後清晰地呈現出:“星淵方案已在太原城試用,三次傳遞均避開日軍電磁監測,建議推廣至晉西北。”她將信紙湊近篝火,看著文字在火焰中化作灰燼,嘴角不自覺揚起微笑。
    然而,成功的消息很快被危機打破。三天後的深夜,地下室的銅鈴突然發出尖銳的鳴響——那是通風管道預警裝置被觸發。顧雲舟瞬間拔槍,宋棲凰已經衝向磁力控製器,江淺則快速轉動密碼轉盤。當他們打開監控鏡時,看到一隻帶著日軍標記的機械鼠正在管道內爬行,金屬觸須上閃爍著幽藍的光。
    “他們在反向破解!”顧雲舟的槍口對準監控鏡,“這玩意兒的探測頻率和我們的備用方案高度吻合。”他的聲音帶著壓抑的怒火,上次改裝磁力控製器時被彈片劃傷的疤痕又開始隱隱作痛。
    江淺的胎記突然發燙,這是血脈預警的信號。她迅速取出最新改良的幹擾器,將其接入管道係統:“啟動古蜀星象亂碼程序。”隨著控製器的嗡鳴,管道內的磁場開始劇烈波動,機械鼠的指示燈瘋狂閃爍,最終撞上管壁,迸出一串火星。
    危機暫時解除,但這次事件給眾人敲響了警鍾。江淺連夜召集其他抗日組織的聯絡員,在鍾樓的密室內召開緊急會議。“方案必須再次升級,”她展示著新研製的量子加密模塊,“每個組織分配獨立的星象密鑰,就像這樣——”她轉動手中的青銅輪盤,二十八星宿的圖案隨之變幻,“哪怕其中一個環節被破解,也不影響全局。”
    散會後,宋棲凰望著滿天繁星,銀戒指在月光下泛著冷冽的光:“把方案分享出去,就像把火種撒向大地。”她的聲音混著鍾樓的風鈴聲,“但我們得時刻準備好,守護這些星星之火。”
    江淺摸出懷中的方案殘頁,那是最早版本的草稿,邊緣還沾著試驗時的血跡。遠處傳來零星的槍聲,她知道,這場情報戰永遠不會真正結束。但隻要有更多的抗日組織掌握了這份智慧,那些在黑暗中傳遞情報的戰士,就多了一分生的希望。
    當黎明的第一縷陽光爬上鍾樓尖頂時,江淺將改良後的方案再次分發出去。這次的信封上,除了古蜀文字,還多了個燃燒的木棉花標記——那是所有抗日組織共同約定的暗號,象征著團結與希望。而在地下室深處,新的傳遞裝置正在進行著第三十七次改良試驗,滴答的電流聲與遠處的炮火聲交織,奏響一曲隱秘而激昂的戰歌。
    喜歡時砂遺樓請大家收藏:()時砂遺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