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堅持與希望
字數:2487 加入書籤
寒冬臘月,呼嘯的北風如猛獸般拍打著鍾樓的窗欞,揚起的雪粒在探照燈的光束中狂舞,仿佛日軍無處不在的監視網。江淺蜷縮在通風管道的拐角處,懷中的青銅羅盤冰涼刺骨,卻抵不過她後頸胎記傳來的陣陣灼痛——這是星淵網絡發出的又一次預警,預示著日軍新一輪的反偵察行動即將展開。
“第七次電磁掃描開始了。”顧雲舟的聲音從微型對講機中傳來,夾雜著電流的雜音。他此刻正藏身於鍾樓下方的排水道中,汙水漫過軍靴,卻渾然不覺。手中的頻譜分析儀屏幕藍光閃爍,密密麻麻的波形圖顯示著日軍探測設備的頻率變化,“他們更換了更先進的量子級探測器,我們的常規偽裝怕是撐不了多久。”
宋棲凰的回複緊隨其後,帶著壓抑的冷靜。她潛伏在日軍司令部隔壁的茶館二樓,旗袍下擺沾著方才躲避巡查時蹭到的牆灰,銀戒指在茶杯邊緣輕輕叩擊,發出暗號般的節奏:“‘夜鶯’傳來消息,鬆本那個老狐狸親自帶隊,目標直指鍾樓。”
江淺握緊羅盤,指節因用力而發白。她想起這幾個月來的艱難險阻:通風管道裏的陷阱被識破三次,與潛伏人員的聯絡差點暴露兩次,更有無數次在日軍搜查前的生死時速。但每次,他們都咬牙挺了過來。地下室裏,那麵記錄著勝利戰果的牆上,彈孔與勳章交錯,見證著他們一路走來的不易。
“啟動‘驚蟄’預案。”江淺深吸一口氣,下達指令。這個以古蜀驚蟄祭典命名的計劃,是他們在無數次危機中打磨出的殺手鐧。顧雲舟迅速將改裝過的幹擾器接入排水管道,那是用日軍廢棄的雷達零件拚湊而成的裝置,啟動瞬間,整個街區的電磁信號都出現了短暫的紊亂;宋棲凰則將藏有假情報的懷表,不動聲色地“遺失”在茶館的角落,懷表內部的特殊塗層,會在日軍的探測器下呈現出強烈的反應。
而江淺自己,則坐在鍾樓頂層的鋼琴前,十指在琴鍵上翻飛。《廣陵散》激昂的旋律響徹整個空間,表麵上是為了掩蓋地下室的異動,實則每個變徵之音,都是經過特殊編碼的撤離信號。當最後一個音符落下時,她看著窗外逐漸逼近的日軍車隊,心中沒有絲毫畏懼,隻有堅定的信念。
撤離過程險象環生。在穿越封鎖線時,他們遭遇了日軍的巡邏隊。顧雲舟舉起步槍,精準地撂倒兩個哨兵,子彈的火光在雪夜中格外刺眼;宋棲凰則靈活地穿梭在巷道間,銀戒指在黑暗中劃出一道道寒光,解決了試圖包抄的敵人。江淺斷後,手中的羅盤與星淵網絡產生共鳴,在關鍵時刻幹擾了日軍的追蹤設備,為他們爭取到了寶貴的逃生時間。
當三人終於在安全據點會合時,每個人都傷痕累累。江淺的旗袍被劃破,露出肩頭的傷口;顧雲舟的軍大衣上布滿彈孔,血跡斑斑;宋棲凰的銀戒指也出現了缺口,那是與日軍搏鬥時留下的痕跡。但他們的眼中,卻閃爍著從未熄滅的光芒。
“我們又贏了一次。”顧雲舟笑著說,盡管笑容中帶著疲憊。他掏出珍藏的半瓶燒酒,為每人倒了一小杯,“這是從日軍軍官那裏繳獲的,今天該喝一杯。”
宋棲凰接過酒杯,輕輕抿了一口,辛辣的酒液卻暖不了她冰涼的手:“但我們不能放鬆。日軍的手段越來越狠,我們必須想出更好的辦法。”她的目光落在江淺懷中的羅盤上,“或許,我們該從古蜀文明中尋找新的靈感。”
江淺點頭,打開隨身攜帶的密檔。泛黃的紙頁上,祖父的字跡清晰可見:“星淵之力,源於信念,成於堅守。”這句話如同一束光,照亮了她的心房。她想起在憲兵隊遭受酷刑時,心中默念的正是這句話;想起在無數個絕望的深夜,支撐她繼續前行的,也是這句話。
接下來的日子,三人全身心投入到新方案的研究中。他們將古蜀的“氣脈”理論與現代量子糾纏技術相結合,試圖打造出一種全新的情報傳遞方式;他們深入研究日軍的思維模式,設計出更精妙的偽裝和反製策略;他們與潛伏人員重新製定聯絡暗號,確保信息傳遞的絕對安全。
在這個過程中,困難重重。無數次實驗失敗,讓他們陷入迷茫;日軍的高壓態勢,讓他們倍感壓力。但每當想要放棄時,江淺就會想起那些犧牲的戰友,想起淪陷區受苦的百姓,想起抗戰勝利後那片和平的藍天。這些,成為了她和夥伴們堅持下去的動力。
終於,在一個春寒料峭的夜晚,他們的努力有了成果。新的情報傳遞係統“星淵·涅盤”正式啟用。這個係統利用人體生物電與古蜀星象的共鳴,將情報轉化為肉眼不可見的能量波動,通過特殊裝置進行傳遞。首次測試就成功避開了日軍最先進的監測設備,將一份關於日軍生化武器庫的重要情報,安全送達了八路軍指揮部。
當勝利的消息傳來時,江淺站在鍾樓的廢墟上,看著遠處初升的朝陽。曆經戰火的鍾樓,雖然千瘡百孔,但依然屹立不倒。她知道,就像這座鍾樓一樣,無論遭遇多少困難和危機,隻要他們心中的信念不滅,希望就永遠存在。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江淺、宋棲凰和顧雲舟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書寫著屬於他們的傳奇。他們或許沒有在戰場上衝鋒陷陣,但他們在隱秘的戰線上,為抗戰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而他們的堅持與希望,也將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這片飽受戰火摧殘的土地,直至迎來最終的勝利。
喜歡時砂遺樓請大家收藏:()時砂遺樓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