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改進後的理論模型再次驗證
字數:5227 加入書籤
淩晨三點的量子物理實驗室還亮著慘白的光,江淺把第七次校準後的引力場參數輸入主控台時,指尖在觸控屏上留下淡淡的汗痕。恒溫 22 度的空間裏彌漫著冷卻劑與咖啡因混合的味道,靠牆的金屬架上擺著半排空咖啡罐,最底下那罐的拉環還掛著片卷曲的鋁箔,像隻垂死的飛蛾。
“江姐,糾纏矩陣的同步率穩定在 987 了。” 助理小林的聲音帶著熬夜後的沙啞,他推了推下滑的眼鏡,鏡片後的眼睛裏布滿紅血絲,“但剛才第三次預啟動時,東側傳感器還是捕捉到了 03 秒的相位偏移。”
江淺抬頭看向懸浮在實驗艙中央的全息投影,淡藍色的三維模型正緩慢旋轉,無數綠色數據流像瀑布般衝刷過模型表麵。那是他們耗費八個月構建的時空裂縫模擬場,此刻在磁場約束下呈現出不規則的橄欖狀,邊緣閃爍著不穩定的靜電火花。
“把補償係數調到 104,” 她伸手按在主控台側麵的應急按鈕上,指腹摩挲著冰涼的金屬紋路,“讓老周檢查一下反物質約束艙的壓力閥,上次就是那裏的微漏導致能量逃逸。”
角落裏傳來扳手碰撞金屬的輕響,周明遠從一堆管線後麵探出頭,安全帽的帶子勒得他雙頰發紅“放心,剛換了新的密封圈,德國進口的,比我家防盜門還嚴實。” 這句玩笑讓緊繃的空氣鬆動了些,小林忍不住笑出了聲,卻被江淺投來的目光製止 —— 她總是這樣,實驗啟動前絕不允許任何可能幹擾專注度的情緒波動。
主控台突然發出一陣蜂鳴,紅色警示燈在天花板上滾動閃爍。江淺迅速切換到實時監測界麵,發現時空裂縫模擬場的能量讀數正在以每秒 12 的速度攀升。
“怎麽回事?” 小林的聲音陡然拔高,他手忙腳亂地去抓記錄板,鉛筆在慌亂中滾落到地板上,“我們還沒啟動主引擎!”
“是暗能量殘留擾動。” 江淺的聲音異常鎮定,她飛快地在屏幕上劃出三道指令,“關閉 b 區能量回路,啟動備用阻尼器,小林你去觀察艙看實體裂縫的形態變化。”
觀察艙的厚重鉛門在身後緩緩合上時,小林的心跳還在加速。透過防輻射玻璃,他看見實驗艙中央的空間正在發生詭異的扭曲 —— 原本筆直的激光束在靠近裂縫處彎成了 c 形,空氣中漂浮的塵埃像是被無形的手揉成一團,又猛地散開。他握緊對講機“裂縫邊緣出現鋸齒狀波動,長度大概在 12 米,比上次預演時擴大了 30 公分。”
江淺的聲音從耳機裏傳來,帶著電流的沙沙聲“記錄下波動頻率,把數據同步到主控製台。老周,準備注入反氫同位素,劑量 05 納克。”
金屬注射器刺破密封艙的瞬間,淡紫色的液體在高壓下化作霧狀。當這些反物質粒子接觸到時空裂縫的刹那,實驗室突然陷入一片黑暗 —— 備用電源在 03 秒後啟動,應急燈的綠光把每個人的臉照得像浸在水裏。
“能量過載觸發了總閘保護。” 周明遠的聲音從黑暗中傳來,伴隨著手電筒光束劃過管線的軌跡,“主引擎的超導線圈溫度超過臨界值了。”
江淺摸著黑走到主控台前,指尖在熟悉的位置摸到應急開關。重新通電後,屏幕上的數據洪流讓她倒吸一口冷氣剛才的能量衝擊讓時空裂縫的穩定性指數驟降到 41,這比三個月前那次失敗的實驗還要糟糕。
“都先停手。” 她摘下眼鏡揉了揉眉心,鏡片上的霧氣很快消散,“把最後三組預實驗數據調出來對比,重點看暗物質密度與裂縫擴張速度的相關性。”
小林調出的三維對比圖在屏幕上展開時,周明遠突然 “咦” 了一聲。他指著兩條交叉的紅色曲線“你看這裏,當暗物質密度超過每立方厘米 52 個粒子時,裂縫擴張就會出現非線性增長,但我們之前的模型一直假設這是線性關係。”
江淺的瞳孔驟然收縮。這個發現像鑰匙插進鎖孔 —— 他們之前始終在修正引力參數,卻忽略了暗物質密度的閾值效應。她立刻在虛擬鍵盤上敲擊起來,新的計算公式在屏幕上逐漸成型“把閾值函數加入控製算法,重新編譯驅動程序,我們需要調整反物質的注入方式,從持續輸注改成脈衝式。”
晨光透過觀察艙的舷窗照進來時,第七版控製程序終於編譯完成。江淺看著屏幕上跳動的綠色 “編譯成功” 字樣,忽然發現自己的指甲縫裏還沾著昨晚調試設備時蹭到的潤滑油。
“各單位注意,準備第二次啟動。” 她按下通訊器按鈕,聲音裏帶著難以察覺的疲憊,“引擎預熱時間十分鍾,反物質儲備艙壓力保持在 12 兆帕,小林你盯緊時空曲率傳感器。”
實驗艙的金屬牆壁開始微微震顫,這是超導磁體達到臨界溫度的征兆。江淺的目光在五個顯示屏之間快速移動引力場強度穩定在 68 特斯拉,暗物質探測器的讀數呈周期性波動,糾纏矩陣的同步率已經攀升到 994。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啟動主引擎。”
隨著她的指令,實驗艙中央的空氣開始泛起漣漪。起初隻是微弱的光暈,像夏日午後路麵上的熱浪扭曲,很快就凝聚成一道清晰的光帶 —— 那道時空裂縫比上次穩定了許多,邊緣的鋸齒狀波動正在慢慢撫平,就像被一雙無形的手輕輕捋過。
“曲率讀數從 17 降到 12 了!” 小林的聲音帶著抑製不住的興奮,“波動周期延長到 43 秒,比理論值隻差 02 秒!”
江淺的手指懸在控製杆上,指節因為用力而泛白。她注意到裂縫頂端有一小塊區域始終在高頻震顫,那裏的能量讀數比周圍高出 23。“老周,把脈衝頻率從 05 赫茲調到 07,加大那個區域的反物質注入量。”
當新的指令通過導線傳向執行器時,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隻見那片震顫的區域突然爆發出刺眼的藍光,裂縫像是被什麽東西狠狠攥住,猛地收縮了近半米。小林驚呼著扶住晃動的記錄板,筆尖在紙上劃出一道歪斜的曲線。
“穩住了!” 周明遠的聲音打破了寂靜,他指著實時監測圖,“看這個衰減曲線,完全符合我們新模型的預測!”
江淺靠在冰冷的金屬櫃上,終於敢大口喘氣。她看著屏幕上那條逐漸平緩的綠色曲線,裂縫的穩定時間已經突破了十分鍾,這比上次實驗的最高記錄翻了五倍。三個月來的不眠不休,那些寫滿公式的草稿紙,無數次在會議室裏的爭論,此刻都化作觀察艙裏那道安靜懸浮的光帶。
“再加一組引力約束場。” 她直起身,眼裏的紅血絲在燈光下格外明顯,“我們試試能不能把穩定時間再延長一倍。”
當第一縷陽光越過實驗室的屋頂時,時空裂縫已經穩定了整整四十分鍾。江淺摘下手套,露出手腕上那塊舊手表 —— 指針停在淩晨五點十七分,那是她父親留下的遺物,表盤背麵刻著一行小字“宇宙的答案藏在耐心裏。”
“江姐,你看這個。” 小林舉著平板電腦跑過來,屏幕上是剛生成的三維模型,“我們用新算法重構了裂縫內部的時空結構,發現那些微型奇點的分布規律和你去年發表的論文裏預測的完全一致!”
江淺接過平板,指尖輕輕拂過那些閃爍的紅點。這些微型奇點曾是最讓他們頭疼的問題,它們像不穩定的火藥桶,隨時可能引爆更大範圍的時空崩塌。而現在,在新模型的約束下,它們正沿著預設的軌跡緩慢湮滅。
“通知數據組準備詳細記錄,” 她轉身走向主控台,聲音裏帶著前所未有的堅定,“我們再做最後一次參數優化,這次要嚐試把穩定範圍擴大到三維空間。”
實驗室裏重新響起鍵盤敲擊聲和儀器的蜂鳴,陽光透過窗戶在地板上投下移動的光斑。江淺看著屏幕上不斷刷新的數據,忽然想起三個月前那個暴雨夜,她和團隊蜷縮在會議室的沙發上,對著滿牆的公式爭論到天明。那時的模型還像個蹣跚學步的孩子,每一次實驗都以失敗告終,連最樂觀的周明遠都忍不住摔過一次馬克杯。
“能量耦合完成,準備三維約束測試。” 小林的聲音把她拉回現實。
江淺深吸一口氣,按下了紅色的啟動鍵。這一次,時空裂縫沒有出現劇烈的波動,它像一顆被精心包裹的琥珀,安靜地懸浮在實驗艙中央。周圍的激光束形成了完美的立方體網格,將裂縫穩穩地固定在正中央,那些曾經肆虐的能量流現在溫順得像溪流,沿著預設的軌道緩緩流淌。
“穩定時間突破一小時!” 周明遠扯掉安全帽,露出被汗水浸濕的頭發,“空間扭曲係數穩定在 08,所有參數都在安全閾值內!”
小林突然哭了起來,這個剛博士畢業的年輕人抹著眼淚笑“我們做到了…… 真的做到了……”
江淺走到觀察艙前,看著那道在晨光中泛著柔和光暈的裂縫。她知道這隻是開始,真正的時空裂縫比實驗室模擬的要複雜千萬倍,但此刻她能清晰地感受到,那道橫亙在人類與未知之間的高牆,終於被敲開了一道微小的縫隙。
“把所有數據備份三份,” 她轉身麵對歡呼的團隊,嘴角揚起久違的笑容,“今天可以提前下班,但記住 —— 我們的目標不是穩定一小時,而是永遠。”
實驗室的門在身後關上時,江淺聽見裏麵傳來碰杯的聲音。她抬頭望向初升的太陽,陽光穿過雲層灑在身上,帶著溫暖的重量。口袋裏的手機震動了一下,是女兒發來的照片畫紙上歪歪扭扭地畫著一個女人,旁邊寫著 “媽媽在抓星星”。
江淺笑著擦了擦眼角,快步走向停車場。她知道,屬於他們的征途才剛剛開始,那些隱藏在時空褶皺裏的秘密,正等著被人類的智慧一一揭開。而此刻,實驗艙裏的那道裂縫仍在安靜地懸浮,像一顆等待被孵化的種子,孕育著人類探索宇宙的新希望。
喜歡時砂遺樓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時砂遺樓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