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試驗結果分析與總結
字數:4275 加入書籤
研究所的會議室裏,晨光透過百葉窗在桌麵上投下斑駁的光影,二十台能量檢測儀的報告整齊地疊放在一起,最上麵那份的封皮還沾著試驗場的泥土。江淺的指尖劃過微型旋渦的最終狀態圖,銀藍色的光暈在屏幕上緩緩旋轉,與主裂縫修複時的影像幾乎重合。
“收縮程度比預期高 17。” 她抬起頭,目光掃過圍坐的團隊成員。冷軒的青銅劍靠在椅邊,劍穗上還掛著試驗場的草屑;陳教授捧著個放大鏡,正對著能量曲線圖譜仔細比對;林博士的筆記本電腦屏幕上,跳動的數據流像瀑布般傾瀉而下。
林博士率先開口,調出兩組三維模型左側是優化前的修複效果,灰黑色的能量旋渦還占據著三分之二的空間;右側是試驗後的狀態,銀藍色光暈包裹的區域已經擴張到五分之四。“微型旋渦的體積收縮率達到 42,遠超實驗室模擬的 35。” 她用紅筆圈出模型邊緣的平滑曲線,“最關鍵的是,收縮後的能量分布非常均勻,沒有出現之前的斷層現象 —— 這說明優化後的儀式流程徹底解決了能量斷層問題。”
陳教授放下放大鏡,指著《巫器能量考》裏的批注“古籍說‘五器共鳴,其力方勻’,現在終於驗證了。你們看這組數據,五怨器的同步率維持在 100 的時間長達 98 分鍾,比上次儀式多了 40 分鍾。” 他用竹尺量著能量曲線的波峰間距,“波峰間隔穩定在 08 秒,這正是楚語咒語的音節間隔 —— 語言、器物、步法的完美配合,才能達到這種效果。”
冷軒翻開自己的觀察記錄,紙頁上畫滿了鐵鎖鏈的移動軌跡,每個調整點都標注著精確的角度和時間。“西南方向移動五厘米後,能量衝突指數從 8 降到 2,這個修正值必須加入大規模方案。” 他指著其中一頁的草圖,“實地地脈有個微小的隆起,導致能量在此處聚集,實驗室的平麵模型根本模擬不出來。下次選址前,必須用三維掃描儀繪製精確的地形圖譜。”
小張將動物反應的照片投影到牆上,左側是試驗前灰兔焦躁逃竄的畫麵,右側是它們平靜啃食草葉的場景,兩張照片的拍攝地點隻相差三米。“結界外五米處的鳥類回巢率提升了 30,土壤裏的蚯蚓活動頻率增加了 15。” 他調出環境監測數據,“這說明修複能量不僅溫和,還能改善周邊的生態環境 —— 之前我們隻關注裂縫本身,忽略了對生物的影響。”
江淺的目光落在主裂縫的遠程監測數據上,那條代表能量波動的曲線雖然依舊起伏,振幅卻比試驗前平緩了許多。“最意外的是輻射效應。” 她放大曲線的下降段,“微型漩渦修複時,三公裏外的主裂縫能量波動同步下降了 05。別小看這個數字,按照能量傳導公式推算,中等規模試驗的輻射範圍能達到五公裏,足以影響主裂縫的核心區域。”
林博士突然調出一組對比光譜“優化後的儀式引發出的‘源初之力’純度達到 998,比上次高了 03 個百分點。” 她指著光譜圖上的金色峰值,“這個峰值在試驗進行到第 75 分鍾時出現,正好是五怨器同步率首次達到 100 的時刻 —— 這證明隻有五器完全共鳴,才能引發出最純淨的本源能量。”
陳教授從古籍堆裏翻出一卷帛書,上麵用朱砂畫著七個不同的儀式陣型。“你們看這個‘七星陣’,比我們用的正五邊形多了兩個能量節點。” 他用手指點著帛書,“試驗中出現的能量衝擊波,就是因為節點不足導致的能量擁堵。如果加上這兩個節點,應該能徹底解決過載問題。”
江淺讓小張調出衝擊波發生時的錄像,慢放畫麵裏,能量旋渦中心的光流明顯出現了折返。“就像河流遇到礁石會激起浪花。” 她在白板上畫出能量流動的軌跡,“五邊形的節點隻能引導五個方向的能量,而實際修複時會產生七個方向的回流,必須增加兩個節點來疏導。”
冷軒突然想起試驗場的土壤樣本“對了,土壤裏的隕鐵粉末能增強能量傳導。檢測顯示,摻有隕鐵的區域,能量流動速度比普通土壤快 23。” 他從口袋裏掏出個小布袋,裏麵裝著試驗場的泥土,陽光下能看到閃爍的金屬顆粒,“大規模修複時,應該在儀式場地預先鋪設隕鐵粉末層。”
林博士的電腦突然發出提示音,新的數據分析結果跳了出來“時空穩定係數達到 91,比試驗前提升了 8 個百分點!” 她激動地將數據導入模擬係統,屏幕上立刻顯示出主裂縫的修複預測圖,“按照這個速度,中等規模試驗能讓主裂縫的穩定係數突破 95,達到‘亞穩態’標準!”
陳教授摸著胡須笑了“‘亞穩態’之後,就是‘穩態’了。古籍記載,西周時期的巫祝曾用類似儀式徹底修複過渭水流域的時空裂縫,前後花了三個月。我們有現代設備輔助,肯定能更快。” 他突然指著窗外,幾隻麻雀落在窗台上,正啄食著什麽,“連鳥兒都敢靠近研究所了,之前它們可是繞著飛的 —— 這就是環境穩定的最好證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江淺將完善後的方案投影到牆上,新增的條目用紅筆標注得格外醒目增加兩個能量疏導節點、鋪設隕鐵粉末層、給檢測儀加裝青銅濾網、準備三倍劑量的甘露緩衝液…… 每個條目後麵都附著詳細的試驗數據和理論依據。“重點是應對能量衝擊波的備用方案。” 她指著其中一條,“除了甘露緩衝,還要在結界外設置五道能量屏障,每層間隔三米,這樣即使突破第一層,還有足夠的反應時間。”
小張突然舉起手,手裏拿著相機裏的照片“試驗結束後,朱砂五邊形的位置長出了新草!” 照片上,淡綠色的草芽正從朱砂標記處鑽出來,葉片上還帶著金色的能量紋路,“這說明儀式能量不僅沒有破壞土壤,還激活了它的生命力 —— 或許可以在大規模修複時,在場地周圍種植感應植物,實時監測能量變化。”
林博士立刻調出植物感應的相關研究“含羞草對能量波動的敏感度極高,能量異常時會在 03 秒內閉合葉片。可以在儀式場地外圍種植一圈,作為第一道預警線。” 她在方案上添加 “生物預警係統”,“再配合儀器監測,雙重保障更穩妥。”
冷軒看著優化後的五怨器擺放圖,正五邊形的每個旁都多了個小圓圈。“這是新增的‘輔助節點’?” 他指著圓圈裏的磁石符號,“用什麽材質的磁石最好?”
陳教授從抽屜裏拿出三塊不同的磁石樣本“湘西出土的戰國磁石效果最好,它的磁場強度穩定在 04 特斯拉,比現代磁石多了 12 的能量吸附力。我已經聯係了考古隊,讓他們再送一批過來。” 他用秤稱出每塊磁石的重量,“必須精確到克,重量誤差超過 5 克,就會影響能量引導的精度。”
討論進行到正午,陽光透過百葉窗在方案投影上移動,像一支無形的筆在不斷修改。江淺將最終版方案打印出來,封麵上 “大規模時空裂縫修複方案(修訂版)” 幾個字格外醒目。方案裏,從儀式流程到應急措施,從器物擺放到場地準備,每個細節都標注著試驗數據和理論依據,厚得像一本精裝書。
“三周後的中等規模試驗,就按這個方案執行。” 江淺將方案分發給眾人,紙張的重量讓每個人的手指都微微下沉,“林博士負責設備調試,確保所有檢測儀都加裝濾網;冷軒協調場地準備,隕鐵粉末層的厚度要精確到毫米;陳教授 ——”
“我帶小張去湘西選磁石。” 老教授已經抱起古籍準備出發,“順便再核對一下‘七星陣’的古籍記載,確保新增節點的位置準確無誤。”
小張抱著相機跟在後麵,鏡頭裏,團隊成員們的身影被陽光拉長,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疲憊卻堅定的神情。會議室的白板上,密密麻麻的公式和草圖還沒有擦去,像一幅描繪著希望的藍圖。
江淺最後一個離開,她將微型旋渦的最終狀態圖設為電腦桌麵。銀藍色的光暈在屏幕上緩緩旋轉,像一顆正在孕育的星辰。她知道,這份方案裏的每個數據、每處修改,都來自試驗場的汗水與探索,來自團隊成員的智慧與堅持。而這一切,都是為了讓主裂縫的修複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窗外的麻雀突然飛起,在天空中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江淺望著它們遠去的方向,那裏,主裂縫所在的山穀正籠罩在晨光裏,等待著被徹底治愈的那一天。
喜歡時砂遺樓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時砂遺樓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