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知識傳承與人才培養

字數:4269   加入書籤

A+A-


    鍾樓研究室的晨光透過雕花窗欞,在江淺攤開的手稿上織出細碎的光斑。紙頁邊緣的批注裏,楚巫的 “地脈引” 術語旁用紅筆標注著現代超導理論的對應解釋,兩種筆跡在晨光中交織,像兩條跨越時空的河流。她的鋼筆懸著 “時空能量傳導機製” 章節的末尾,筆尖的墨水在紙上暈開微小的圓點,如同未被探索的時空節點。
    “論文的結構需要調整。” 張譯推著古籍車走過,木質車輪在地板上碾出輕微的聲響。老教授從《楚巫典籍匯編》中抽出一卷,泛黃的紙頁上,朱筆勾勒的能量圖譜旁,貼著江淺團隊拍攝的超導礦脈核磁共振影像,“應該在‘傳統理論’與‘現代驗證’間加個過渡章節,用具體案例說明兩者的關聯性。比如楚巫說的‘七星貫珠’,可以對應我們在修複時觀察到的七處能量峰值,讀者更容易理解。” 他突然指著手稿上的某個公式,“這個能量轉化係數的推導過程,最好附上楚巫‘草測法’的原始數據,讓理論有實證支撐。”
    林野抱著的投影儀突然亮起,屏幕上正播放他製作的 “楚巫裝置三維解剖” 動畫。橙色工裝服的肘部在桌沿磕出輕響,他卻渾然不覺,手指在觸控板上飛快滑動“我覺得論文裏該加段動畫附錄!” 屏幕上的青銅棱鏡正在虛擬環境中分解,金鱗的運動軌跡與楚巫銘文的紋路完美重合,“光看文字描述太抽象,學生們對著動畫學,半小時就能理解能量循環原理。上次給五濁鎮中學的學生演示,後排的男生都舉著手問能不能拆個真的研究。”
    江淺的指尖在論文的 “案例分析” 部分停頓,那裏夾著張亞馬遜裂縫修複的現場照片。陳教授團隊舉著青銅鈴鐺的身影旁,望天樹的新葉在能量流中舒展,照片背麵用鉛筆寫著 “101novel.com25 年 3 月 21 日,裂合後第 7 小時”。“要把這些一手資料寫進去。” 她對著圍攏過來的團隊成員說,聲音裏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不僅是數據和理論,還要有現場的細節 —— 比如能量流接觸皮膚時的觸感,楚巫符咒在不同光照下的變化。這些感性體驗,有時比公式更能傳遞知識。”
    張譯突然從古籍中抽出本線裝筆記本,紙頁上是羋星回曾祖父的實驗記錄,用毛筆字記載著清光緒年間的某次能量檢測。“可以搞個‘雙欄對照’排版。” 老教授的激光筆在紙頁上劃出兩道平行線,“左欄放楚巫原始記錄,右欄附現代解讀,中間用箭頭標注邏輯關聯。比如‘寅時三刻,鏡光偏西三度’,對應我們的‘地球自轉導致的光影偏移計算’,這樣既保留傳統又方便理解。” 他突然指著筆記裏的手繪儀器圖,“這東西和我們現在用的光譜儀原理相通,隻是用蠟燭代替了激光,值得在論文裏重點分析。”
    林野的投影儀切換到講座 ppt 的預覽界麵,封麵用楚巫青銅器的紋樣做底,標題 “時空能量的古今對話” 旁畫著個簡筆畫的青銅棱鏡。“下周的首場講座,我準備了互動環節!” 他指著 ppt 裏的虛擬裝置模型,“讓聽眾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就能操控模型裏的五怨器,體驗不同啟動順序對能量流的影響。上次試講時,物理係的教授都玩得停不下來。” 他突然調出聽眾名單,“還邀請了三位中學科學老師,他們說要把這些案例編進校本課程,讓初中生也能聽懂時空科學。”
    江淺的目光落在桌角的合作意向書上,北京大學的校徽旁蓋著鍾樓研究中心的印章,紅色印泥在晨光中泛著溫潤的光。“聯合實驗室的第一批設備清單擬好了。” 她用鋼筆圈出 “超導材料分析儀” 和 “楚巫器物修複台”,兩種看似矛盾的設備在清單上並排躺著,“左邊放現代儀器,右邊擺古籍修複工具,學生們可以在分析完青銅棱鏡的金屬成分後,立刻去體驗古法鎏金工藝。理論與實踐結合,才能真正理解‘傳統技術的科學內核’。”
    小周抱著的學生檔案袋上,貼著不同顏色的標簽綠色代表 “理論見長”,藍色標注 “動手能力強”,黃色則是 “跨學科潛力”。她的鉛筆在檔案上劃出波浪線,某份簡曆的 “特長” 欄裏寫著 “能看懂部分楚簡文字”,旁邊被她打了個醒目的星號。“這屆申請實習的學生裏,有個考古係的姑娘能背《楚辭?遠遊》。” 小周的聲音裏帶著興奮,指尖點向檔案裏的選修課記錄,“她還輔修了量子物理,上周提交的論文裏,把‘乘清氣兮禦陰陽’解讀成‘時空能量的正負粒子運動’,思路特別新穎。”
    張譯的古籍攤在修複台上,兩位戴著白手套的學生正在用特殊溶劑清理紙頁上的黴斑。穿藍大褂的女生突然指著某段銘文輕聲說“教授,這裏的‘氣行周天’會不會對應能量守恒定律?” 老教授的眼睛瞬間亮了,激光筆立刻照向那段文字“說得好!楚巫的‘氣’就是我們說的能量,‘周天’指的是閉合循環,你看這與熱力學第一定律是不是異曲同工?” 他轉身對江淺笑道,“這就是跨學科的好處,考古係的學生往往能從文字背後讀出我們忽略的邏輯。”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林野突然拖著個巨大的箱子進來,金屬鎖扣碰撞的聲響驚得學生們手裏的鑷子差點掉落。他掀開箱蓋,裏麵是套縮小版的鍾樓裝置模型,齒輪組用透明亞克力製成,能清晰看到能量流的運動軌跡。“給實習生的教具做好了!” 他拿起模型裏的青銅棱鏡仿製品,在陽光下轉動,七道金光在天花板上投下跳動的光斑,“每個部件都能拆卸,附帶 500 道思考題,比如‘如果金鱗少一片,能量輸出會下降多少’,答對的學生能獲得操作真裝置的機會。”
    江淺的鋼筆在 “羋星回獎學金” 評選細則上落下最後一筆,細則第三條寫著 “需提交一份‘傳統智慧現代應用’的提案”。她想起上周收到的某份提案,作者建議用楚巫的 “聲波調能” 原理改進助聽器,讓設備能過濾掉時空紊亂產生的雜音。“下周組織獎學金申請者去五濁鎮采風。” 她對著團隊成員說,目光掠過窗外正在擴建的民俗博物館,“讓他們聽老人們講羋家守護鍾樓的故事,看工匠如何用古法鑄造青銅鏡,這些鮮活的案例比課本更有感染力。”
    小周的防水板上,畫著實習生的培養流程圖第一月學習楚巫典籍基礎,第二月操作現代檢測設備,第三月嚐試用傳統方法解決科研問題。她在 “考核環節” 旁畫了個小小的青銅鼎,標注著 “需獨立完成一次簡易能量引導儀式”。“上周有個學生用陶塤吹出了‘鎮魂咒’的基頻。” 她的聲音裏帶著笑意,“雖然手勢還不太標準,但能量檢測儀顯示,周圍的時空穩定度確實提升了 3。張教授說,這孩子有‘氣感’,是可塑之才。”
    張譯的古籍修複台上,攤著卷殘破的《五濁鎮法考》,一位戴眼鏡的研究生正用竹鑷子小心翼翼地拚接紙頁。老教授站在旁邊,手裏拿著的放大鏡映出學生專注的側臉“注意紙頁邊緣的朱砂痕跡,那是楚巫做的書簽,標記著重要章節。” 他突然指向學生不慎弄歪的紙片,“這裏記載的‘五器擺放角度’,誤差不能超過半寸,就像你們做實驗時的儀器校準,失之毫厘謬以千裏。” 學生點點頭,鑷子在指尖微微顫動,終於將紙片歸位,修複台的台燈照在拚接處,幾乎看不出斷裂的痕跡。
    江淺的目光掠過牆上的學術會議海報,“第一屆時空科學青年論壇” 的標題旁,印著楚巫風格的紋樣。她拿起筆在海報的 “青年學者專場” 旁打了個勾“給在讀研究生留三個主旨發言名額。” 聲音裏帶著鼓勵,“他們的視角往往更敏銳,上次有個博士生提出‘用機器學習識別楚巫銘文的能量特征’,這個思路我們之前都沒想到。”
    林野的投影儀上,正播放實習生製作的 “時空科普動畫”,卡通風格的青銅棱鏡在屏幕上跳著舞,向小朋友解釋 “為什麽鍾樓能修複裂縫”。“已經和少兒頻道談好了合作。” 他的手指在播放鍵上輕點,動畫裏的江淺戴著卡通眼鏡,正用棒棒糖比喻能量流的運動,“下周開始連載,每集五分鍾,最後一集讓小周配音,她的聲音小朋友們喜歡。”
    暮色降臨時,研究室的燈光次第亮起。江淺看著團隊成員們圍在長桌旁,張譯在給學生講解古籍裏的能量公式,林野在調試教學模型,小周在整理明天講座的簽到表。她的目光落在窗台上的感應草上,葉片在能量場中舒展的紋路,像極了正在生長的知識之樹。“傳承不是複製。” 江淺輕聲說,看著實習生們在筆記本上寫下的批注,楚巫術語旁已經開始出現屬於他們的理解,“是讓古老的智慧在新的土壤裏,長出新的枝芽。”
    窗外的鍾樓在暮色中泛著柔和的光,九層的能量核心像顆跳動的心髒,將知識的光芒播撒向遠方。江淺知道,這些伏案苦讀的身影,這些躍動的筆尖,終將成為未來時空研究的火種,讓楚巫的智慧與現代科學的光芒,在更廣闊的天地裏交相輝映。
    喜歡時砂遺樓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時砂遺樓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