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國際交流與合作拓展
字數:3651 加入書籤
國際時空科學大會的報告廳裏,全息投影正將鍾樓裝置的三維模型投射在穹頂,七片金鱗的反光在各國專家的臉上流動。江淺站在發言台後,白大褂口袋裏裝著從五濁鎮帶來的感應草標本,葉片在不同國家的能量場中會呈現出各異的紋路。她的指尖在虛擬控製麵板上輕觸,模型立刻分解成楚巫銘文與現代機械結構的疊加態,引來台下此起彼伏的驚歎。
“關鍵在於傳統智慧與現代科技的耦合。” 江淺的聲音通過同聲傳譯係統傳遍每個角落,英語發音裏帶著淡淡的楚地口音,反而更顯獨特。她調出亞馬遜裂縫修複的對比數據,左側是陳教授團隊用青銅鈴鐺測得的聲波圖譜,右側是 nasa 的激光幹涉儀數據,兩條曲線在 349 赫茲處完美重合,“楚巫用‘聲紋調能’時,無意中觸碰到了時空能量的基礎頻率。這種跨文化的科學共鳴,正是我們今天要探討的核心。”
坐在第一排的俄羅斯 “北極星” 小隊領隊突然舉手,他的皮毛大衣袖口還沾著北極的冰碴。“我們在凍土帶發現的青銅鏡,與鍾樓的鏡陣工藝完全一致。” 男人的俄語帶著厚重的喉音,翻譯器將其轉化為柔和的電子音,“但鏡背的符文更接近北歐的‘如尼字母’,這是否意味著楚巫文明曾與歐亞大陸有技術交流?” 他調出鏡背的掃描圖,那些螺旋狀的紋路在全息投影中旋轉,與江淺展示的楚巫銘文形成奇妙的對稱。
林野突然衝到台前,橙色工裝服的胸前別著十幾個國家的紀念徽章 —— 那是這幾天參會時各國專家硬塞給他的。他舉起手裏的 “跨過時空模擬器”,屏幕上的虛擬裂縫正同時接收來自五濁鎮、北極、亞馬遜的能量輸入。“我們做了個聯合實驗!” 他把設備連接到主投影,全球十七處監測點的實時數據正在屏幕上匯聚,“中國團隊楚巫儀式參數,美國輸入量子物理模型,俄羅斯補充凍土帶地質數據,裂縫修複效率直接提升 40!” 台下的掌聲浪濤般湧起時,他突然發現工裝服口袋裏的感應草不知何時綻開了小花,在各國國旗的映襯下格外鮮豔。
張譯的古籍展台前圍滿了漢學家,老教授正用特製的熒光筆在《楚巫星象考》上標注,那些用朱砂繪製的星軌突然在紫外線照射下顯露出額外的紋路,與大英博物館藏的敦煌星圖完全吻合。“這是公元 751 年的增補痕跡。” 他的激光筆在紙頁上劃出流暢的弧線,“安史之亂時,楚巫後裔帶著典籍逃往西域,與敦煌的占星家交流後補全了這些星圖。科學從來不是孤立的島嶼,千年前的學者早就明白這個道理。” 一位戴頭巾的伊朗學者突然用漢語說“我們的《列王紀》裏,也記載過類似的‘星象調和術’,或許可以合作研究。”
晚宴的雞尾酒會上,江淺正與 nasa 的深空探測項目負責人碰杯,水晶杯裏的香檳在能量檢測儀的照射下泛起淡藍色的光。對方的平板電腦上,火星烏托邦平原的衛星影像正與五濁鎮的地形圖重疊,兩處的經緯度竟存在某種數學關聯。“我們想在火星上搭載微型鍾樓裝置。” 金發女人的指甲上塗著星空色指甲油,與投影裏的火星夜景相映成趣,“用楚巫的‘地脈引’原理尋找火星地下的液態水,你們的感應草能否在火星土壤中存活?” 江淺從口袋裏掏出密封的草籽,透明包裝袋上的刻度顯示其已在模擬火星環境中發芽,引來周圍專家們的驚歎。
小周的交流筆記上已經畫滿了合作意向圖,她用不同顏色的線將中國的超導礦脈研究、法國的中世紀煉金術、埃及的金字塔能量場連在一起,每個節點旁都標注著初步的實驗方案。“大英博物館同意共享他們的楚巫帛書殘卷。” 她指著筆記上的掃描圖,那些用朱砂寫就的 “能量引導術” 正在與團隊的五怨器數據比對,“下周就派數字化團隊過去,用我們開發的‘古文字能量解析係統’,把文字轉化為可量化的參數。” 一位日本學者突然遞來江戶時代的《東方見聞錄》,裏麵記載的 “唐人鏡” 使用方法,與羋星回日記裏的描述幾乎一致。
江淺的房間裏,全息投影正播放著五濁鎮的實時畫麵張譯帶著幾位外國學者在古籍修複室工作,老教授用竹鑷子夾著的楚巫筆記旁,放著德國專家帶來的納米級修複工具;林野和美國同行在實驗室裏調試跨國模擬器,橙色工裝服與對方的白大褂在設備間穿梭,像兩道流動的光;小周則領著參觀團在民俗博物館,向金發碧眼的孩子們演示感應草如何隨著陶塤聲變色。
“我們提議建立‘全球時空研究聯盟’。” 江淺對著陸續走進房間的各國代表說,指尖在虛擬地圖上劃出七個支點,分別對應七大洲的關鍵監測站,“每個站點既保持獨立研究,又共享核心數據。比如北極站側重凍土帶能量特征,亞馬遜站專注雨林生態與時空的關聯,而五濁鎮作為樞紐,負責整合楚巫傳統技術。” 她調出聯盟章程的全息文檔,第一條赫然寫著 “尊重每種文明對時空的理解方式”,下方已有二十七個國家的代表簽名,電子筆跡在屏幕上組成絢麗的圖案。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俄羅斯領隊突然從包裏掏出塊青銅鏡,鏡麵在燈光下映出所有人的身影。“這是我們的投名狀。” 男人的大手撫過鏡背的如尼符文,“鏡內封存著北極的地脈能量,與鍾樓的裝置共振時,能預警全球範圍的時空異常。” 他將銅鏡放在桌上,江淺立刻取出感應草放在旁邊,葉片瞬間舒展開來,在鏡麵上投下與五濁鎮截然不同的紋路 —— 那是北極獨有的能量印記。
林野的模擬器突然發出急促的蜂鳴,屏幕上的火星模型裏,烏托邦平原的虛擬裂縫正在擴大。“快看!” 他的聲音帶著驚慌,手指在控製麵板上飛舞,“當我們隻輸入現代科學參數時,裂縫持續擴張;加入楚巫的‘地脈引’模型後,裂縫開始收縮!” 各國專家立刻圍攏過來,七嘴八舌地提出改進建議,法語、俄語、阿拉伯語在房間裏交織,最終凝結成新的聯合算法。
張譯的古籍在跨國掃描儀下緩緩展開,楚巫的能量圖譜與埃及金字塔的通風道設計圖在屏幕上重疊,那些看似無關的線條竟組成完整的能量循環係統。“公元前 278 年,楚頃襄王鑄造鎮國七器時,埃及正處於托勒密王朝。” 老教授的激光筆在兩大文明的時間軸上劃出交點,“或許存在一條我們尚未發現的‘能量絲綢之路’,將不同大陸的時空智慧連接在一起。” 一位英國學者突然想起什麽,調出劍橋大學藏的《亞曆山大大帝東征記》,裏麵記載的 “東方奇鏡”,特征與青銅棱鏡完全吻合。
黎明時分的會議中心屋頂,江淺與各國代表一起看著日出。全息投影裏,全球十七處監測站的感應草同時綻放,五濁鎮的淡綠、北極的冰藍、亞馬遜的赤紅在晨光中交織成虹。“第一階段合作項目就定名為‘草語計劃’吧。” 江淺輕聲說,手裏的感應草葉片正隨著地球的自轉緩緩轉向,“讓這些沉默的植物,見證人類跨越時空的對話。”
林野扛著攝像機跑上屋頂,鏡頭裏的各國專家正用各自的母語念誦著祈福詞,俄語的厚重、法語的柔美、阿拉伯語的頓挫在晨風中交融。他突然將鏡頭對準天空,全息投影的鍾樓裝置與真實的太陽重疊,七片金鱗折射出的光芒穿透雲層,在地球的影像上投下七個金色的支點,像給藍色星球係上了幸運符。
江淺的白大褂口袋裏,那枚來自五濁鎮的感應草標本已經徹底幹燥,葉片上的紋路卻在各國能量場的作用下,拓印出全球十七處監測站的輪廓。她知道,這隻是開始。當不同文明的智慧在時空科學的星圖上找到各自的坐標,人類終將編織出更宏大的認知網絡,而鍾樓裝置的嗡鳴,不過是這場跨時空交響曲的序曲。
喜歡時砂遺樓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時砂遺樓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