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應對時空坍縮的初步方案探討
字數:4329 加入書籤
指揮中心的全息投影正投射著時空坍縮的模擬模型,幽藍色的旋渦在虛擬空間裏緩緩旋轉,邊緣的時空碎片像被撕碎的紙片般不斷剝落。江淺的指尖在模型邊緣劃過,那裏的紅色預警線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向內收縮,“根據最新數據,坍縮速度比上周加快了 12。” 她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麵前的咖啡已經涼透,杯壁上凝著的水珠滴落在控製台,暈開一小片深色痕跡,“如果不能在三個月內找到穩定方案,第一象限的時空結構將首先解體。
張譯推來的古籍堆頂端,《楚巫災異考》的書頁正泛著淡淡的金光。老教授用鑷子夾起一張透明拓片,上麵的朱砂符咒在能量場中緩緩旋轉,與全息模型裏的坍縮軌跡形成奇妙的對稱,“你們看這段記載。” 他的激光筆在拓片上劃出弧線,“‘天傾西北,地不滿東南,需以五器鎮之,輔以北鬥之精’,這裏的‘五器’很可能就是指五怨器。” 他突然指向拓片角落的小字,“楚巫認為時空失衡是‘陰陽失序’所致,需要找到能同時承載正負能量的物品來平衡,就像天平的兩端必須等重。”
林野突然從實驗室衝出來,橙色工裝服的袖口沾著銀白色的液態金屬,他手裏的光譜儀屏幕上,五怨器的能量波形正以雜亂的頻率跳動,“我對比了五怨器在時空穩定期和坍縮期的數據!” 他把設備往操作台上一放,金屬碰撞聲驚得小周手裏的鉛筆滾到地上,“穩定期時,五器的能量波形能形成完美的閉環,現在卻像被打亂的拚圖,彼此排斥。” 他調出模擬動畫,屏幕上的五怨器能量流相互碰撞,產生的衝擊波讓虛擬坍縮漩渦旋轉得更快,“單獨使用任何一件都會加劇失衡,必須找到能讓它們重新協同的媒介。”
江淺的目光在全息模型裏的標注點停留,那裏是楚巫遺址的位置,紅色的能量異常區與坍縮旋渦形成詭異的呼應。“張教授提到的‘北鬥之精’,會不會是指某種天體物質?” 她點開楚巫遺址的三維掃描圖,遺址中心的石台凹槽裏,殘留著隕鐵的痕跡,“上次在遺址出土的那塊隕石,檢測出含有超量的反物質粒子,這在自然界中極為罕見。” 她突然停頓,激光筆點向凹槽的形狀,“這個輪廓剛好能放下五怨器的組合體,看來楚巫早就設計好了放置方案。
小周的防水板上,密密麻麻的表格記錄著可能的平衡物品參數從商周青銅器到明清玉器,每種物品的能量承載閾值都被一一標注。她用紅筆在 “青銅北鬥七星陣” 旁畫了個星號,“根據能量傳導公式計算,這套戰國時期的青銅陣能同時承載正負兩種能量流。” 她的筆尖在表格邊緣劃出急促的線條,“上周用模擬器測試,當五怨器按北鬥方位擺放時,能量衝突率下降了 37,但持續時間隻有 17 分鍾,不足以穩定坍縮。”
張譯突然在古籍中翻出一張泛黃的羊皮紙,上麵用墨筆繪製著複雜的儀式流程圖,中央的祭壇圖案與楚巫遺址的石台完全吻合。“找到了‘鎮魂儀軌’的完整步驟。” 老教授的手指在圖上輕輕摩挲,“需要在每月初一的子時,將五怨器按五行方位擺放,楚巫後人以血為引,念誦‘補天咒’的同時點燃艾草,煙霧形成的結界能暫時穩定時空結構。” 他突然指著圖上的星象標記,“儀式必須在北鬥七星連成直線時進行,否則會因為能量不足而失敗,這與我們觀測到的天體運行數據完全一致。”
林野扛著的探測儀突然發出刺耳的警報,屏幕上的時空坍縮模型裏,出現了一個微小的穩定點,“這裏有異常!” 他興奮地敲了下控製台,“我放大了第三象限的能量數據,發現這個區域的坍縮速度比周圍慢 40!” 屏幕切換到實時畫麵時,那裏是片荒蕪的戈壁,地麵上散落著青銅碎片,拚湊起來正是半塊北鬥七星陣的基座,“殘留的能量場裏檢測到五怨器和某種未知物品的混合信號,這說明楚巫可能成功實施過類似的穩定儀式。”
江淺的指尖在全息模型裏劃出虛擬的能量軌跡,從楚巫遺址到五怨器的埋藏點,再到那個穩定點,三條線在坍縮漩渦的邊緣形成一個三角形。“這是個能量緩衝帶。” 她點開三角形中心的標注,那裏的地脈能量流動異常平緩,“如果能在這三個點同時啟動儀式,形成的穩定力場可能會抵消坍縮的衝擊力。” 她突然調出衛星地圖,三個點之間的直線距離恰好符合楚巫典籍裏 “三才定位” 的記載,“距離相等,角度都是 60 度,這不是巧合,是楚巫精心設計的能量平衡結構。”
小周的防水板上,新畫的儀式風險評估表已經寫滿了半頁。她用藍筆圈出 “血祭” 環節的風險係數,那裏的數值高達 72,“羋家後人的血液雖然能激活儀式,但每次使用都會導致基因鏈的輕微損傷。” 她指著表格裏的實驗數據,“上次模擬儀式後,誌願者的白細胞計數下降了 13,長期使用可能危及生命。” 她突然想起什麽,補充道,“楚巫典籍裏提到的‘替代血’,或許可以用辰砂和隕鐵粉末混合製成,我們實驗室已經開始了初步合成。”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張譯的激光筆在《楚巫器物考》上劃出警示符號,那裏記載著一種名為 “陰陽魚” 的青銅鏡,鏡麵能同時反射正負能量流。“這可能就是林野說的未知物品。” 老教授的聲音帶著一絲激動,“古籍記載‘魚眼處嵌以驪珠,可吸陰陽二氣,使失衡者複衡’,驪珠的光學特性與我們在穩定點發現的能量特征完全吻合。” 他突然從古籍中抽出一張手繪圖紙,“這是銅鏡的修複方案,需要用五怨器的金屬粉末填補裂縫,再以地脈能量淬火,或許能重現其平衡功能。”
林野突然舉著三維建模軟件衝到台前,屏幕上的虛擬儀式正在運行,五怨器按五行方位擺放,中央的青銅鏡發出柔和的白光,“我做了個聯合模擬!” 他的手指在觸控板上飛快滑動,“用五怨器基礎能量,青銅鏡平衡正負兩極,再加上‘鎮魂儀軌’的加持,穩定力場的持續時間從 17 分鍾延長到了 3 小時!” 屏幕上的坍縮旋渦在虛擬力場中明顯減速,邊緣的時空碎片不再剝落,“雖然還不夠,但至少證明這個方向是對的!”
江淺的目光在全息模型裏的時間軸上停留,三個月的期限被紅色的線條醒目地標注出來。她拿起筆在方案文檔上寫下 “分階段實施計劃”,筆尖劃過紙張的沙沙聲在寂靜的指揮中心格外清晰,“第一階段,兩周內找到完整的北鬥七星陣和陰陽魚銅鏡;第二階段,用合成材料替代人血完成儀式測試;第三階段,在三個能量點同步啟動穩定方案。” 她突然抬頭看向團隊成員,“楚巫能在兩千年前應對類似的危機,我們有現代科技和他們的智慧加持,沒有理由失敗。”
小周的防水板上,新添了物資清單和時間節點,她用不同顏色的筆標注出優先級紅色代表 “急需”,藍色是 “待驗證”,黑色則是 “備選方案”。“已經聯係了考古隊,他們正在楚巫遺址擴大發掘範圍。” 她的指尖在 “陰陽魚銅鏡” 旁畫了個問號,“目前隻找到半塊基座,完整的銅鏡可能埋在地下三米處,需要用無損探測技術定位,避免破壞文物。” 她突然想起什麽,“實驗室的合成材料明天出結果,到時候可以先在微型坍縮模型裏測試效果。”
張譯的古籍被小心地放入恒溫箱,老教授正在整理 “鎮魂儀軌” 的白話注解,那些晦澀的楚巫術語被翻譯成通俗易懂的步驟,“‘補天咒’的發音很關鍵。” 他對著錄音筆反複念誦,聲音在不同的音節上停頓,“每個字的尾音都要拖長 05 秒,這樣才能與地脈能量形成共振。” 他突然指著注解裏的手勢圖,“這些手勢的角度誤差不能超過 3 度,小周你明天帶羋家後人再演練一次,肌肉記憶需要反複強化。”
林野的探測儀屏幕上,穩定點的能量數據正在被實時傳輸,他的手指在鍵盤上飛快敲擊,將這些數據轉化為三維模型裏的參數,“發現陰陽魚銅鏡的能量接收頻率了!” 他的聲音裏帶著抑製不住的興奮,“237 赫茲,剛好是五怨器能量頻率的平均值,這就是它們能協同作用的關鍵!” 屏幕上的虛擬銅鏡在這個頻率下發出耀眼的光芒,五怨器的能量流不再相互排斥,而是順著鏡麵的紋路形成完美的閉環。
江淺抬頭看向窗外,天邊已經泛起魚肚白,第一縷陽光透過指揮中心的玻璃幕牆,在全息模型上投下溫暖的光斑。她的指尖在方案文檔的最後一頁落下,那裏寫著 “應急預案能量過載時啟動超導礦脈分流係統”,筆尖的墨水在紙上暈開,像一顆正在擴散的種子。“今天下午召開跨部門協調會。” 她對著團隊成員說,聲音裏帶著重新燃起的堅定,“讓地質隊準備好礦脈探測設備,考古隊加快發掘進度,我們沒有時間可以浪費了。”
指揮中心的全息投影依舊在運行,時空坍縮的模擬模型在團隊的討論中似乎不再那麽可怕。江淺知道這些方案還隻是初步構想,每個步驟都可能隱藏著未知的風險,但當楚巫的智慧與現代科技在燈光下交匯,那些散落的線索正逐漸拚湊成完整的圖景,像一把即將被握緊的鑰匙,等待著插入時空坍縮的鎖孔。
喜歡時砂遺樓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時砂遺樓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