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與現代科學理論的結合

字數:2977   加入書籤

A+A-


    實驗室的燈光將江淺的身影拉得很長,她麵前的控製台上擺滿了各種顯示屏和鍵盤,屏幕上跳動著複雜的數據流。窗外天色已晚,星星點點的燈火透過玻璃幕牆映入室內,與室內冷色調的熒光形成鮮明對比。她的手指在鍵盤上快速敲擊,時而停頓下來凝視某組異常的數據曲線,眉宇間緊鎖著深思的痕跡。
    “張工,過來看一下這個。”江淺的聲音打破了室內的寂靜。負責設備維護的老員工趕忙湊近,順著她所指的方向看去,隻見一塊巨大的環形加速器模型正在虛擬環境中緩緩旋轉,而其中心的時空曲率數值突然出現了劇烈波動。“這已經是本周第三次捕捉到類似的脈衝信號了。”她說著調出曆史記錄,幾乎同一時間段都出現了相同的異常峰值。
    為了驗證這些偶然發現的關聯性,他們決定重啟閑置已久的大型強子對撞機進行針對性實驗。當粒子束以接近光速的速度環繞軌道運行時,分布在周圍的探測器同步啟動。小李緊盯著實時傳回的圖像驚呼“快看!每次碰撞產生的碎片軌跡都在重複昨天的形狀!”那些原本隨機散射的物質竟詭異地組成了類似神秘符號的圖案。
    消息傳來時,江淺正在天文台參加學術會議。她站在穹頂之下仰望星空,耳邊回蕩著各位學者關於暗物質分布的最新報告。手中握著激光筆指向獵戶座方向,那裏恰好是近期時空褶皺最密集的區域。“難道宇宙結構本身也在遵循某種書寫規則?”這個念頭剛冒出就被自己否定了——太過天馬行空的想法往往缺乏實證基礎。
    返回實驗室的路上,車載廣播正在播報極端天氣預警。江淺突然刹車掉頭駛向氣象局數據中心。在那裏她調取了百年來的災害檔案,發現所有重大自然災害發生前的大氣環流模式都暗合符號中的螺旋結構。更令人不安的是,通過超算模擬未來氣候趨勢時,預測模型自動生成了完全相同的渦旋形態。
    “我們需要建立跨學科模型。”她在緊急會議上提出建議。於是物理學家、數學家和計算機專家組成聯合攻關小組。首次聯席會議上爭議不斷堅持經典力學的老教授認為應該用納維斯托克斯方程描述能量傳遞過程;年輕博士則主張采用量子場論框架;而搞人工智能的同事已經在訓練神經網絡識別符號變體了。
    爭論最激烈的時候,江淺展示了一段特殊錄像——這是安裝在深海探測球上的攝像頭意外拍到的畫麵在海底熱泉噴口附近,礦物質結晶正按照符號輪廓生長延伸。流體動力學仿真表明,隻有當周圍存在特定頻率的引力波時才會出現這種情況。這個發現讓所有人暫時放下成見,開始認真考慮多維度解釋的可能性。
    接下來幾周裏,團隊構建了多個版本的混合理論模型。其中最具突破性的是將拓撲學引入廣義相對論方程組。當把符號視為時空流形上的虧格缺陷時,計算出的結果完美匹配觀測到的能量聚集現象。測試當天,全息成像係統裏的模擬黑洞突然表現出前所未有的穩定性,原本混沌的事件視界竟然呈現出有序層狀結構。
    “就像給狂野的河流套上了約束籠。”負責可視化的小王看著屏幕上優雅流轉的光帶感歎道。此時江淺卻盯著另一個窗口若有所思——那裏顯示著人體腦電波圖譜與符號頻率的高度相關性。為排除巧合可能性,他們招募誌願者進行了係列認知實驗。結果證明受試者在專注冥想時產生的阿爾法波確實能輕微影響局部時空曲率。
    這項發現意外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生物學家加入後發現細胞分裂過程中微管排列方式竟與符號基底結構同源;材料學家合成的新型量子點在激光激發下自發組裝成符號形態;就連社會學家都指出人類聚落擴張模式暗含該幾何特征。不同領域的線索逐漸編織成一張巨網,網中央懸浮著那個跨越時空的神秘符號。
    深秋的一個深夜,守夜人發現江淺還在辦公室忙碌。走近才看到她正在調試最新開發的穿戴式設備——這套裝置能將人的生物電能轉化為定向電磁場。當她戴上原型機走進粒子加速隧道時,監控視頻拍下了震撼的畫麵圍繞她身體的藍光輪廓精確複現了符號模樣,而附近的輻射讀數驟降至安全範圍。
    次日晨會上,滿臉倦容卻眼神發亮的江淺拋出顛覆性觀點“也許我們本身就是穩定時空的關鍵因素。”她展示的數據表明,經過訓練的人群體表磁場可以抵消小型時空裂縫的影響。這個想法得到了神經科學家的支持,他們發現某些禪宗高僧的大腦默認網絡模式恰好對應符號的能量分布圖。
    質疑聲也隨之而來。評審委員會要求更多證據才能批準大規模人體實驗。折中方案是在虛擬實境中測試集體意識對時空畸變的作用。當百名誌願者通過腦機接口實現思維同步時,虛擬空間內的時空曲率果然趨於平緩。出口調查問卷顯示參與者普遍感到內心平靜,這與以往此類實驗造成的焦慮反應形成鮮明對比。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隨著研究推進,更多倫理問題浮出水麵。倫理學家擔憂濫用這種能力可能導致新型武器誕生;哲學家追問人類是否有權改寫物理定律;宗教代表則警告不要扮演上帝角色。麵對各方壓力,江淺在日記本寫下這樣一段話“科學探索如同走鋼絲,既要保持開放心態接納新知,又要時刻警惕傲慢帶來的墜落風險。”
    冬至那天,所有項目組成員聚集在觀測站頂層平台。寒風中他們仰望星空等待獅子座流星雨降臨。當第一道流星劃過天際時,便攜式檢測儀突然鳴響——空氣中彌漫著微弱但清晰的反物質信號。眾人屏息凝神之際,雲層裂開一道縫隙,月光恰好照亮地麵預先繪製的巨大符號圖案。在那一瞬間,所有的儀器都記錄到了時空結構的微妙震顫。
    回到溫暖的室內後,江淺泡了杯濃茶坐在壁爐前取暖。火光映照著她手中的實驗日誌,上麵密密麻麻寫滿公式、圖表和批注。突然她翻到空白頁停筆沉思如果古代先民真的掌握著調控時空的知識,為什麽沒有大規模應用呢?或許答案藏在那些被時光湮沒的傳說背後——不是不能為也,而是有所不為。
    新年鍾聲響起時,超級計算機輸出了最終版的綜合模型。這個融合東西方智慧的數字造物不僅能預測時空坍縮節點,還能計算出最優幹預方案。看著屏幕上躍動的綠色曲線代表危機解除狀態,江淺知道這隻是而非終點。她輕輕點擊鼠標保存文件,命名欄跳出對話框“請輸入文件名”——良久之後屏幕上出現三個字“共生計劃”。
    喜歡時砂遺樓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時砂遺樓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