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實驗結果與理論的結合分析

字數:2465   加入書籤

A+A-


    實驗室的通風係統還在嗡嗡作響,江淺摘下沾著冷凝水的護目鏡,鏡片後那雙總是帶著探究意味的眼睛此刻布滿紅血絲。操作台中央的五怨器還殘留著淡紫色的能量光暈,像被揉碎的星塵在金屬表麵緩緩流動,與三天前啟動實驗時那狂暴的暗藍色光芒截然不同。
    “最後一組數據出來了。” 物理係的林舟把平板往實驗台一放,鋼化玻璃桌麵上立刻映出密密麻麻的波形圖,“時空曲率波動周期穩定在 473 秒,比理論模型預測的縮短了 112。” 他說著抓起桌上的冷咖啡灌了一口,喉結滾動的聲音在寂靜的實驗室裏格外清晰。
    江淺的指尖在五怨器邊緣劃過,觸感冰涼的金屬表麵突然泛起漣漪般的能量波動,嚇得她猛地縮回手。“它還在活躍。” 她盯著自己的指尖,那裏殘留著一絲微弱的麻痹感,“按照弦理論模型,能量衰減速度應該比這快三倍。”
    團隊裏最年長的張教授推了推下滑的眼鏡,鏡片反射著數據屏的藍光“小林,把三年前在昆侖遺址測到的坍縮數據調出來對比。” 老人的聲音帶著熬夜後的沙啞,卻依然透著不容置疑的權威。當兩組波形圖在主屏幕上重疊時,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涼氣 —— 五怨器能量峰值出現的時刻,恰好與時空坍縮的臨界點完全吻合。
    “這不可能是巧合。” 江淺調出理論推導公式,筆尖在演算紙上飛速滑動,“根據  理論的十維空間模型,五怨器作為高維碎片的能量場,應該隻會影響局部時空結構,怎麽會……” 她的筆尖突然頓住,演算紙被戳出一個淺淺的洞。
    林舟突然拍了下手“記得去年在羅布泊觀測到的時空褶皺嗎?當時儀器記錄到的能量特征,和現在五怨器釋放的波動頻率完全一致!” 他翻出存檔的觀測視頻,畫麵裏扭曲的空氣像被投入水中的墨滴,而能量監測儀上跳動的數值,與此刻屏幕上的參數驚人地相似。
    張教授沉默地盯著屏幕上交織的曲線,突然開口“江淺,你去測一下五怨器在強磁場環境下的能量變化。小林,重新校準引力波探測器,我們需要更精確的數據。” 當江淺把超導磁鐵推到實驗台前時,五怨器表麵的光暈突然劇烈閃爍,能量監測儀的數值瞬間飆升到理論閾值的 15 倍。
    “這說明什麽?” 江淺的聲音帶著抑製不住的激動。林舟搶過話頭“這說明五怨器的能量輸出會受到引力場強度的影響,而時空坍縮本質上就是引力場的極端扭曲 —— 它們之間存在著動態反饋機製!” 他在白板上畫出相互作用模型,箭頭在 “五怨器能量” 與 “時空曲率” 之間形成閉環。
    張教授突然在控製台輸入一串指令,實驗室頂部的粒子對撞模擬裝置開始運轉,藍色的粒子束在真空管道裏蜿蜒流動。“我們來做個推演。” 他指著實時生成的三維模型,“當五怨器能量達到臨界值,會引發局部時空結構的共振,這種共振又會反過來放大它的能量輸出 —— 這就是為什麽之前的理論模型總是出現偏差,我們忽略了這種非線性相互作用。”
    江淺突然想起在敦煌壁畫上看到的圖案,那些扭曲的線條和發光的器物,此刻與屏幕上的模型重疊在一起。“古代文獻裏說,五怨器能‘逆轉天地’,或許並不是誇張的修辭。” 她調出文獻數據庫,泛黃的紙頁上記載著 “星軌倒轉,地脈逆流” 的異象,與模擬係統預測的時空坍縮前兆完全吻合。
    當第一縷陽光透過實驗室的百葉窗照進來時,三人終於完善了相互作用模型。江淺看著屏幕上穩定運行的模擬程序,五怨器的能量流如同蛛網般滲透進時空結構的縫隙,而坍縮產生的引力旋渦正被這些能量絲線緩緩牽引、平複。“如果我們能精確控製五怨器的能量輸出頻率,” 她的聲音帶著疲憊後的清亮,“或許真的能找到抑製時空坍縮的方法。”
    林舟突然笑出聲“還記得上個月在青藏高原失蹤的科考隊嗎?他們最後傳回的信號裏,就有這種能量波動的特征。” 他調出衛星定位圖,失蹤地點恰好位於理論預測的時空不穩定區域,“這說明自然狀態下的五怨器已經在自發影響時空結構,隻是我們一直沒找到其中的關聯。”
    張教授把模型數據存入加密服務器,轉身看向窗外“通知安保部門加強警戒,這個發現需要更嚴謹的驗證。” 他的目光落在逐漸亮起的城市天際線上,“但至少現在我們知道,解決問題的鑰匙,就握在我們手裏。”
    江淺輕輕觸碰五怨器表麵,此刻它已經恢複了冰冷的金屬質感,仿佛昨夜那些絢爛的能量波動從未出現過。但她知道,在這看似平靜的表象下,隱藏著足以改寫物理學界認知的秘密 —— 那些在理論公式裏遊走的變量,那些在實驗數據中閃爍的規律,正指引著他們走向時空謎題的核心。實驗室的咖啡機再次啟動,濃鬱的香氣裏,似乎都飄浮著解開宇宙奧秘的微光。
    喜歡時砂遺樓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時砂遺樓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