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年高科技輔助下的守護者覺醒
字數:4027 加入書籤
1967 年夏至的紐約,電磁屏蔽實驗室的冷光燈在不鏽鋼桌麵上投下慘白的光。江淺戴著防輻射手套,指尖劃過 “星塵檢測儀” 的全息顯示屏,藍色的粒子流在屏幕上組成螺旋狀的檢測範圍。儀器的核心部件使用 1938 由重慶防空洞的時砂結晶製成的,當它掃描到特定生物電場時,會發出淡紫色的熒光 —— 就像此刻,屏幕邊緣突然跳出的脈衝信號,正來自皇後區的某個社區醫院。
“鎖定坐標,準備傳送檢測模塊。” 江淺對著通訊器說,實驗室的機械臂正在組裝便攜式檢測儀,鈦合金外殼上蝕刻的螺旋紋路,與 1913 和鐵匠的印記完全吻合。三天前,這種儀器已經在東京櫻花小學發現了山田,在倫敦地鐵找到了能與鐵軌共鳴的售票員,現在它的紅光又指向了布魯克林的一位急診醫生。
社區醫院的走廊裏,dr 艾倫正用除顫器搶救病人。當電極片貼上患者胸口時,監護儀的波形突然扭曲成螺旋狀,除顫器的電流竟順著他的指尖倒流,在白大褂上燒出淡紫色的印記。護士遞來的止血鉗剛碰到他的皮膚,就自動懸浮在半空,鉗口組成與檢測儀相同的符號。
“這是第 17 例了。” 江淺的全息影像突然出現在走廊盡頭,手裏的便攜式檢測儀發出持續的蜂鳴,“您的生物電場能改變電流方向,就像 1938 年的老王能修複發報機那樣,隻是您操控的是更複雜的能量流。” 她調出艾倫的病曆,屏幕上的心電圖在時沙暴期間,始終保持著與《伏尼契手稿》一致的 73 次 分鍾。
艾倫的瞳孔在護目鏡後收縮。他想起去年在西貢戰場,自己徒手按住傷員的動脈時,子彈竟在半空中轉彎;想起昨夜急診室的 x 光機,自動為一個無家可歸者拍出了 1945 年的彈片影像。“那些不是幻覺。” 他扯下口罩,下巴上的胡茬沾著消毒水的氣味,“是這些印記在…… 預警?”
江淺的檢測儀突然投射出三維星圖。當艾倫的手掌穿過星圖時,代表 1967 年的恒星突然亮起,與 1913 年、1938 年的星點連成直線。“更像是調頻。” 她調整著儀器的靈敏度,星圖中浮現出全球守護者的分布,“您的大腦能自動接收不同時空的求救信號,就像收音機調到特定頻率,而這台儀器能幫您精準調頻。”
在東京的電磁屏蔽艙裏,山田正戴著腦機接口設備。當科研人員講 1938 年的時砂樣本放在他麵前時,屏幕上的腦電波圖譜突然與重慶防空洞的記錄同步。男孩的指尖在虛擬鍵盤上飛舞,東京地鐵的三維模型中,青銅色的沙粒正沿著他標出的路線流動 —— 那是即將出現時空裂隙的軌跡,比傳統監測儀提前了 47 分鍾。
“它像玩遊戲。” 山田摘下電極片,太陽穴上的壓痕還泛著紅,“屏幕上的能量流會變成彩色的線,跟著線走就能找到‘關卡’。” 他調出自己設計的訓練程序,裏麵的 npc 全是 1913 年的鐵匠、1938 年的張敏,他們的虛擬形象會根據現實中守護者的狀態改變技能強度。
最革命性的突破出現在倫敦的粒子對撞機實驗室。物理學家蘇菲發現,當她的印記接觸對撞機時,誇克的軌跡會呈現出螺旋結構。江淺團隊據此開發的 “時空放大器”,能將守護者的感知範圍擴大 100 倍 —— 艾倫在紐約能看到西貢的傷員,山田在東京能繪製開羅的裂隙地圖,而裏約熱內盧的街頭藝人,能用沙粒拚出 1913 年江南的水巷。
“這相當於給守護者裝上了衛星天線。” 蘇菲調試著儀器的超導線圈,液氮在容器裏沸騰出白霧,“1938 年的林醫生需要親自接觸傷員才能愈合傷口,現在您在紐約,就能通過量子糾纏修複倫敦的裂隙。” 她的指尖劃過控製麵板,屏幕上的全球防護網突然亮起,1967 年的節點與 1913、1938 年的形成完美共振。
在裏約的貧民窟,街頭藝人卡洛斯正用石砂在地麵作畫。他的指尖沾著青銅色的粉末,畫出的耶穌像突然活了過來,聖徒的光環組成與檢測儀相同的符號。當江淺的團隊給他戴上增強現實眼鏡時,眼前的塗鴉突然變成三維防護盾,貧民窟的每間破屋上都標出了能量節點。
“我爺爺說我們的壁畫能擋台風。” 卡洛斯的涼鞋踩著沙粒,防護盾的邊緣自動延伸,將整個社區包裹其中,“原來不是迷信,是這些印記在畫保護罩。” 他調出眼鏡裏的共享界麵,1913 年鐵匠的定星錘、1938 年張敏的教案本,正與他的塗鴉在虛擬空間組成完整的防護係統。
紐約的艾倫在這時接到緊急信號。儀器顯示巴黎聖母院的玫瑰窗正在被石砂侵蝕,而修複專家被困在 1804 年的重建現場。他戴上神經介入頭盔,指尖在虛擬控製台滑動,巴黎的三維模型中,淡紫色的能量流順著他標出的路線,注入 1804 年的時空裂隙。當現場傳來修複成功的消息時,他發現自己白大褂上的印記,已經與玫瑰窗的花紋完全重合。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這就是科技的意義。” 江淺站在日內瓦的全球監控中心,看著屏幕上不斷亮起的守護者標記,“不是取代本能,而是放大它。” 她調出 1913 年鐵匠的手劄,裏麵 “以鐵為筆,以火為墨” 的記載,與此刻艾倫在虛擬空間裏用能量流繪製防護盾的動作,有著跨越時空的默契。
東京的山田突然發出驚呼。他的遊戲程序裏,所有 npc 同時指向兩河流域。江淺的監測儀顯示,那裏的時空能量正在劇烈波動,三個時代的守護者標記像潮水般向中心匯聚。“是最終共振。” 她的聲音帶著抑製不住的激動,“1913 年的火種,1938 年的網絡,1967 年的科技,終於要在時空之心完成閉環。”
當艾倫、山田、卡洛斯同時啟動各自的輔助設備時,全球的防護網突然發出白光。紐約的電磁脈衝、東京的腦電波、裏約的沙粒畫作,在時空中組成了與《伏尼契手稿》星圖完全一致的螺旋。江淺看著屏幕上的同步率達到 100,想起 1938 年林秀芝說的話“縫合時空就像縫合傷口,需要不同的針法,但最終的目的都是讓裂痕愈合。”
深夜的實驗室,江淺撫摸著星塵檢測儀的外殼。儀器記錄的低 108 位守護者,是個在莫斯科地鐵賣報的老人,他的報紙總能自動顯示次日的新聞。當老人的手掌貼上檢測儀時,屏幕上突然跳出 1913 年江南的氣象記錄、1938 年台兒莊的戰報、1967 連紐約的股市行情 —— 那些被時空割裂的信息,在守護者的能量場中,終於連成了完整的曆史。
“他們不是被科技選中的。” 江淺在日誌裏寫道,窗外的月光透過電磁屏蔽層,在地麵投下螺旋狀的光斑,“是科技終於學會了讀懂他們的語言。” 就像 1913 年的鐵匠不需要知道電磁理論,卻能打出防禦時砂的鐵器;1938 年的張敏不懂量子糾纏,卻能在夢中感知未來的危機,1967 年的守護者們,正在用最先進的科技,放大著人類最古老的守護本能。
當第一縷陽光穿透紐約的時沙暴時,艾倫站在自由女神像的火炬旁。他的防護服印記與 1913 年的定星錘、1938 年的教案本符號在陽光下重疊,手中的檢測儀顯示,全球的時空裂隙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閉合。遠處的廣播裏,傳來 1967 年的流行歌曲,旋律中竟混著 1938 年的防空警報、1913 年的打鐵聲 —— 那是三個時代的守護者,在用各自的方式,唱著同一首守護之歌。
喜歡時砂遺樓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時砂遺樓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