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守護者與普通民眾的互動加強

字數:2845   加入書籤

A+A-


    1938 年穀雨的冀中平原,楊柳絮在黃土路上滾成蓬鬆的雪球。1938 年的守護者林秀芝蹲在打穀場的石碾旁,手裏的樹枝在地上畫著螺旋“這叫‘平安旋’,等會兒砂粒來了,大家就像這樣圍成圈,記住要讓老人孩子站在最中間。” 她的教案本攤在碾盤上,撕下來的紙頁上用朱砂畫著簡易防護符,正被村民們小心翼翼地收進衣襟。
    村東頭的王大娘突然舉起納鞋底的錐子“林姑娘,上次你說聽見砂粒‘滋滋’叫就得躲,可俺們耳朵背,咋聽得見?” 林秀芝笑著從布包裏掏出十幾個陶哨,每個哨子內壁都塗著時砂粉末“這是用廟裏的老瓦燒的,砂粒一靠近就會響,比狗叫還靈。” 她吹了聲示範,哨音清亮得能穿透遠處的炮聲,打穀場的雞群嚇得撲棱棱飛起,在天上排出歪歪扭扭的隊形。
    演練開始時,陳守義敲響了村口的老槐樹。樹幹上懸掛的銅鑼還帶著 1937 年的彈痕,每聲脆響都讓地麵的黃土微微震顫。村民們按照事先排練的陣型,用扁擔、鋤頭在打穀場圍出三層圓圈,最外層的青壯年舉著綁著艾草的長杆,中間的婦女們將孩子護在懷裏,手裏緊攥著林秀芝畫的符紙。“記住,千萬別跑直線!” 陳守義的聲音混著鑼聲回蕩,“砂粒跟狼似的,專追慌不擇路的人。”
    當模擬的時砂(用炒熟的穀子混著銅粉代替)從西北坡滾來時,陶哨果然齊齊響起。王大娘的孫子狗剩嚇得直哭,被林秀芝按在碾盤底下“看,這石碾子是老輩子用隕鐵渣混著糯米漿築的,砂粒不敢靠近。” 她指著防護圈外滾動的 “時砂”,那些銅粉遇到艾草煙果然紛紛散開,“就像端午節驅蟲,老法子配上新見識,管用著呢。”
    演練結束後,鐵匠的徒弟們支起臨時熔爐,教村民們用廢鐵打製簡易防護工具。張大爺的煙袋鍋在鐵塊上敲出螺旋“這玩意兒跟俺年輕時打馬掌一個道理,講究個順勢而為。” 他手裏的小鐵錘每敲一下,鐵塊上就多圈紋路,那些紋路在夕陽下泛著淡金色的光 —— 是鐵匠偷偷抹上去的時砂粉末。
    與此同時,1967 年的紐約皇後區中學,艾倫的神經頭盔正在禮堂投射出三維時空模型。七年級的學生們發出陣陣驚呼,看著青銅色的 “時沙暴” 在虛擬紐約上空翻滾。“注意看布魯克林大橋的防護網。” 艾倫操控模型,守護者能量與普通民眾的生物電場在橋身組成交織的光帶,“這不是特效,上個月真的發生過,是附近社區的居民自發組成人牆,用集體信念強化了防護。”
    後排突然有人舉手,是總愛逃課的拉丁裔男孩米格爾“那我們體育課跑步,是不是也能形成這種能量場?” 艾倫笑著調出數據圖表,顯示群體運動時的生物電場確實會增強“就像你們啦啦隊加油,聲浪越大能量越強。” 他摘下頭盔,露出額頭上的印記,“每個人都有這種潛力,隻是需要正確的方法引導,就像你們需要老師教數學公式。”
    科學課老師戴維斯女士推著實驗車走進來,上麵擺滿裝著時砂樣本的玻璃罐。“現在輪到你們動手了。” 她分給每個小組一塊隕鐵碎片,“試著用不同的音樂頻率刺激時砂,記錄它們的反應 —— 這就是最基礎的能量引導。” 米格爾的小組播放起拉丁節奏的 salsa,罐子裏的砂粒果然隨著鼓點跳動,在罐底組成螺旋。
    講座結束後,學生們圍著陳守義的全息投影提問。一個戴眼鏡的女孩指著他左臂的印記“您是天生就有這個嗎?” 陳守義的投影調出 1938 年的照片,顯示印記從最初的淡紅色逐漸變深“就像你們長個子,是慢慢‘長’出來的。” 他展示自己練習能量引導的筆記,上麵貼滿 1938 年的糧票、1967 年的地鐵票,“保護時空不隻是大人物的事,每個人的日常生活都在影響它。”
    在學校的手工課上,孩子們用回收材料製作 “時空防護裝置”。亞裔女孩蘇菲用串珠拚出螺旋掛飾“我奶奶說這叫‘盤長結’,能帶來好運。” 她不知道,那些珠子裏混著艾倫偷偷放進去的時砂微粒,在陽光下正泛著柔和的光。米格爾則用舊電路板和 led 燈做了個報警器“當砂粒靠近,這些燈會跟著陶哨的節奏閃。”—— 他在講座後特意查了 1938 年的防護方法。
    半年後的家長開放日,皇後區中學的孩子們給來賓展示他們的成果。米格爾的報警器真的在模擬時砂靠近時啟動,蘇菲的掛飾則在能量監測儀上顯示出穩定的防護波形。戴維斯女士驕傲地展示著對比數據參與活動的學生家庭,在社區時空演練中的響應速度提升了 40。
    跨時空的視頻會議上,林秀芝看著紐約孩子們的笑臉,舉起手裏的陶哨“1938 年俺們教村民認陶哨聲,就像現在教他們聽警報,本質上都是傳遞希望。” 屏幕裏的米格爾突然舉起自製的報警器,與陶哨同時發出聲響,兩種不同時空的警示音,在空氣中組成和諧的和弦。
    江淺的研究報告顯示,加強與民眾互動後,時空危機的應對效率提升了 68,其中普通民眾參與的防護行動占比從 17 躍升至 53。“這就像免疫係統。” 她在聯合國的報告中寫道,“守護者是白細胞,而普通民眾是抗體,隻有兩者協同作用,才能真正抵禦疾病。”
    1938 年的打穀場再次響起陶哨時,王大娘已經能準確判斷砂粒的方向;1967 年的皇後區公園,米格爾組織的 “青少年守護隊” 正在教老人使用簡易能量監測器。當兩個時空的夕陽同時落下時,冀中平原的防護圈與紐約的能量場,在江淺的全息地圖上閃爍著同樣的光芒 —— 那是無數普通人的信念,匯聚成的守護之光。
    喜歡時砂遺樓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時砂遺樓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