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數據異常點的分析與討論
字數:3164 加入書籤
1967 年立夏的晨光透過實驗室的百葉窗,在全息屏幕上投下斑駁的光影。江淺的指尖停在金怨器能量曲線的第 38 分 17 秒處,那裏本該平滑上升的波形突然出現鋸齒狀跳躍,像被石子打亂的水流。“放大這段數據。” 她的聲音打破了會議室的寂靜,屏幕上立刻展開更細密的時間軸,每個跳躍點都對應著 03 秒的能量驟升,“這不是儀器誤差,是真實的能量‘震顫’。”
陳默將同步錄製的實驗視頻切到對應時間。畫麵裏,張念正在進行金怨器的 “畫” 環節,朱砂筆在隕鐵匕首上勾勒雷紋時,手腕有個不易察覺的抖動。“就在這裏。” 他用紅色箭頭標出抖動瞬間,能量曲線恰好在此刻偏離預期軌跡,“1938 年陳守義的筆記裏寫過,畫符時‘腕若鬆則氣散,腕若僵則氣阻’,這個抖動讓能量流出現了 02 秒的中斷。”
負責木怨器監測的李教授推了推老花鏡,指著自己負責區域的異常點“我的情況更奇怪。” 青銅鼎的能量曲線在低 51 分鍾突然垂直下落,與視頻裏他彎腰撿掉落的桃木劍完全同步,“當時劍穗勾住了長袍下擺,我下意識用左手扶了鼎沿 —— 難道接觸方式不對也會引發異常?” 他調出 1913 年周正明的打鐵記錄,發現有十七處類似記載“握錘不正,則鐵不成器”。
艾倫的量子計算機正在進行模擬推演。他將儀式步驟分解為 217 個動作單元,逐一測試每個單元的誤差對能量流的影響。當模擬到 “祭” 環節的站位偏差 30 厘米時,五怨器的同步率瞬間從 89 跌至 41,與實驗數據中的異常點高度吻合。“空間位置的影響比我們想的更大。” 他放大模擬圖中扭曲的能量流,“就像無線電通信,差一米就可能串台 —— 古籍說的‘方位不差分毫’,其實是精準的空間定位要求。”
張念突然想起奶奶教案本裏的插圖。她翻到那頁泛黃的紙,上麵用朱砂畫著五個小人,每個小人的腳尖都踩著細細的橫線。“奶奶標注過,這是‘踏罡步鬥’的基準線,偏差超過一指寬就會‘罡氣紊亂’。” 她對照實驗視頻,發現王隊長的右腳確實超出基準線約 2 厘米,對應土怨器的能量曲線出現明顯波動,“1938 年的儀式都在地麵畫刻度線,我們這次用的是全息投影,可能導致視覺誤差。”
討論進行到中午,團隊將異常點歸納為兩類一類是可追溯到人為操作的 “顯性異常”,如動作偏差、站位不準;另一類是找不到明確原因的 “隱性異常”,如水怨器在第 67 分鍾突然出現的能量激增,視頻裏沒有任何操作失誤。“這讓我想起 1966 年的時空裂隙。” 江淺調出當年的監測數據,發現有五處類似的無因異常,“當時以為是儀器故障,現在看來可能是器物自身的‘脾氣’。”
陳默的便攜式光譜儀對準水怨器的液態金屬,屏幕上顯示出複雜的元素圖譜。除了已知的 23 種元素,還有一種未知成分在異常點出現時濃度驟升。“這是什麽?” 他放大圖譜中的峰值,發現其原子結構與 1938 連重慶防空洞的石砂樣本有 67 的相似度,“難道水怨器在吸收環境中的時空能量?” 這個猜測讓會議室瞬間安靜 —— 如果器物能自主吸收能量,之前的所有理論都要重新審視。
周先生帶來了意外發現。他在清洗金怨器基座時,發現玄武岩表麵有微小的凹坑,顯微鏡下可見螺旋狀的侵蝕痕跡。“這是能量過載的表現。” 他對比凹坑的分布與能量異常點,發現兩者完全吻合,“就像河床被洪水衝出的溝壑,這些凹坑記錄了能量衝擊的軌跡 —— 五怨器可能在自主調節能量輸出,並非完全受儀式控製。”
下午的模擬實驗專門針對隱性異常。團隊讓執行者保持絕對靜止,隻啟動時空能量發生器。當模擬強度達到 8 級時,火怨器的琉璃盞突然迸出火星,能量曲線再次出現不規則跳躍,與實驗中的隱性異常完全一致。“是外部能量觸發了器物的自我保護機製。” 江淺盯著屏幕上的能量交換模型,“就像人遇到危險會本能躲閃,五怨器在感知到過量時空能量時,會自主調整輸出 —— 這就是古籍說的‘器有靈性’。”
王隊長突然想起自己祖父的經曆。1938 年長沙大火時,祖父保管的青銅鏡突然無故炸裂,後來才知道是提前預警了時空裂隙。“老物件都有‘脾氣’。” 他看著火怨器的全息投影,“它們不像機器那樣聽話,有時候會按自己的節奏來 —— 這或許不是異常,是另一種形式的‘提醒’。” 他的話讓團隊陷入沉思,或許他們一直用機械思維看待充滿靈性的器物。
傍晚的總結會上,江淺在白板上畫了兩個重疊的圓圈。左圈寫 “人為誤差”,右圈寫 “器物自主反應”,重疊部分標注著 “待驗證的交互影響”。“顯性異常可以通過強化訓練解決。” 她指著左圈,“隱性異常則需要我們重新理解人與器的關係 ——1913 年的鐵匠會和工具‘說話’,1938 年的守護者會給器物‘喂能量’,或許我們太依賴數據,反而忽略了這種默契。”
艾倫的團隊連夜設計新的實驗方案在封閉空間增加器物單獨運行的對照組,測試五怨器在無儀式幹預時的能量變化;同時給執行者配備動作捕捉緊身衣,將操作誤差控製在 01 毫米以內。“明天我們會找到答案。” 他看著屏幕上閃爍的異常點,那些不規則的曲線此刻仿佛變成了五怨器的 “表情”,“就像讀懂一個人的微表情,我們也能讀懂這些異常背後的語言。”
離開會議室時,張念最後一個關掉全息屏幕。黑暗中,五怨器的輪廓在月光下若隱若現,水怨器的液態金屬表麵泛起細小的波紋,像在回應白天的討論。她突然明白,這些異常點或許不是 “錯誤”,而是五怨器在告訴他們真正的配合不是機械的精準,是像 1913 年的鐵匠與鐵、1938 年的守護者與符紙那樣,達到 “人器合一” 的默契 —— 這種默契無法用數據衡量,卻能讓能量流自然而然地找到最順暢的路徑。
喜歡時砂遺樓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時砂遺樓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