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9章 實驗結果與預期目標的對比評估
字數:2909 加入書籤
1967 年夏至的午後,國家實驗室的分析室裏彌漫著咖啡與臭氧混合的氣味。江淺將第二次實驗的最終數據投影在整麵牆上,五怨器的能量轉化曲線像五條色彩各異的綢帶,在虛擬坐標上起伏舞動。“平均轉化率 89,比第一次提升了 23 個百分點。” 她的激光筆點在金怨器的峰值處,那裏的銀白色曲線幾乎觸及預期目標的虛線,“但我們的理想值是 95,還差 6 個點 —— 這 6 就是接下來要啃的硬骨頭。”
陳默調出兩次實驗的對比數據表,紅色的偏差值在第二次實驗中明顯收斂。金怨器的能量波動幅度從 ±17 降至 ±5,木怨器的同步延遲從 08 秒縮短到 02 秒,隻有水怨器的液態金屬轉化率仍落後預期 8。“問題出在雙螺旋的穩定性上。” 他放大水怨器的能量圖譜,那些銀色的能量流在第七圈旋轉時總會出現細微的分叉,“就像 dna 複製時的突變,每次分叉都會造成 2 的能量損耗 —— 這和 1938 年張敏記錄的‘時砂分流’現象完全一致。”
張念的指尖劃過奶奶教案本上的批注“水至柔,卻難馭,需以剛製之。” 她突然想起實驗中液態金屬接觸容器壁時的反應,那些銀色液體總會在玻璃邊緣留下淡淡的痕跡。“也許我們用錯了容器。” 她調出不同材質的實驗記錄,發現用隕鐵容器時轉化率會提升 3,“古籍說‘金水相生’,金怨器的隕鐵或許能穩定水怨器的能量 —— 就像用磁鐵引導鐵屑,同類材質更容易產生共鳴。”
聲學分析報告顯示,李教授的咒語雖然達到了頻率要求,但泛音豐富度比預期低 11。“老年人的聲帶彈性會下降,這是生理限製。” 聲學專家指著聲紋圖譜中的諧波,“但我們發現,當加入兩個人的和聲時,泛音能提升到理想值。” 他播放模擬音頻,李教授的主音與年輕助手的輔音交織,火怨器的能量曲線立刻向上彎曲,“1938 年的儀式常由師徒共同吟誦,原來不隻是傳承,更是利用不同聲線的互補性。”
王隊長的步法數據引發了新的思考。雖然步頻和站位的誤差都控製在標準內,但能量監測顯示,他的生物電場在轉向時會出現 03 秒的停滯。“問題不在動作,在呼吸。” 江淺對比呼吸曲線與能量流,發現轉身時的屏息時間比標準多了 01 秒,“就像齒輪咬合時多出的那絲縫隙,看似微小,卻會造成能量卡頓。” 她建議將呼吸引導器與步法節奏綁定,讓每次轉身都伴隨著精準的呼氣,“1913 年的武術家講究‘動息相隨’,其實是在優化能量傳導的效率。”
艾倫的量子計算機生成了能量損耗分布圖,五怨器之間的連接地帶存在七個微小的能量 “黑洞”,每個都會造成 05 1 的損耗。“這是空間布局的問題。” 他調整全息模型,將五件器物的擺放角度微調了 3 度,那些黑洞立刻消失,“就像拚圖差了最後幾塊,看似嚴絲合縫,其實角度不對就會留下縫隙。” 新的布局方案顯示,當金怨器與木怨器形成 15 度夾角時,能量流轉的順暢度會提升 4,這與古籍 “金木相濟,需呈角而不相對” 的記載不謀而合。
周先生在檢查五怨器基座時,發現土怨器的玉琮與彈簧裝置之間有層薄薄的氧化膜。“這層膜會阻礙能量傳導。” 他用特製溶劑清理後,玉琮的能量輸出立刻增加 2,“就像老電池的正負極被氧化,看似小問題,卻會影響整體性能。” 他建議在接觸麵添加納米級時砂粉末,形成導電層,“1938 年的守護者會在器物下墊朱砂紙,其實就是在做同樣的事,隻是用的材料不同。”
傍晚的評估會上,團隊將改進方向歸納為五個方麵更換水怨器的容器材質、采用和聲吟誦增強泛音、優化呼吸與步法的協同、微調五怨器的空間角度、改進基座的能量傳導。江淺在白板上畫下新的目標值“下次實驗,我們要讓這五條曲線都觸及這條虛線。” 她的目光掃過在場的每個人,“1913 年的鐵匠不會滿足於‘差不多’的馬掌,1938 年的守護者也不會放過任何一個防護漏洞,我們也一樣。”
張念在教案本的最後一頁畫下三個重疊的圓圈科學數據、古籍記載、人體感知。三個圓圈的重疊部分越來越大,隻剩下小小的角落尚未覆蓋。“奶奶說過,好的儀式要‘合天、合地、合人’。” 她指著那些空白的角落,“我們現在合了天(數據)、合了地(古籍),還差最後一點 —— 合人,也就是讓執行者的感覺與數據、古籍完全同步。” 她建議增加冥想訓練,讓執行者在操作時進入 “心流” 狀態,“1938 年的法師在儀式前會靜坐,不是迷信,是在調整意識狀態,讓身體與精神完美配合。”
離開分析室時,陳默將兩次實驗的能量曲線疊印在一起。第二次的曲線像被精心熨燙過,那些代表異常的毛刺幾乎消失,隻剩下平滑的起伏。他突然想起 1938 年陳守義的日記裏寫過“守護時空就像種莊稼,第一次播種總會有疏漏,補苗、施肥,慢慢就會豐收。” 此刻的實驗室裏,那些跳動的數據仿佛變成了茁壯成長的禾苗,在古今智慧的澆灌下,正朝著豐收的目標穩步生長。
月光透過氣窗照在五怨器的全息投影上,江淺最後一個關掉分析係統。屏幕上的能量曲線在黑暗中仍隱約可見,像五條蓄勢待發的河流,即將衝破最後的堤壩。她知道,這次評估不是結束,而是新的開始 —— 就像 1913 年的打鐵聲、1938 年的粉筆灰,每個時代的守護者都在不斷打磨、不斷精進,隻為讓守護的力量,能跨越時空,生生不息。
喜歡時砂遺樓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時砂遺樓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