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五濁鎮法儀式場地的選擇與布置優化
字數:3339 加入書籤
1967 年秋分的清晨,地質雷達車的探頭在燕山山脈的山穀間發出輕微的嗡鳴。江淺蹲在剛挖開的剖麵旁,指尖撚起一塊青灰色的岩石 —— 這塊形成於 12 億年前的花崗岩,晶體結構在顯微鏡下呈現出完美的六邊形,像被精心排列的能量矩陣。“時空穩定性指數 91,比實驗室高出 17 個點。” 她看著手持終端上跳動的數據,山穀底部的基岩連續完整,沒有任何斷層痕跡,“1913 年周正明說的‘龍脈之地’,原來就是這種地質結構穩定的區域。”
陳默的守護者印記在山穀中央泛起微光,他閉著眼睛感知能量流動的方向。那些青銅色的時空能量不再像實驗室裏那樣雜亂,而是順著山穀的走向形成天然的旋渦,在最深處匯聚成銀白色的能量池。“這裏的能量純度是城市的 3 倍。” 他在地麵畫出能量流的軌跡,與 1938 年林淑儀傳回的防空洞能量圖驚人相似,“防空洞的岩石能過濾雜波,山穀的地形則能匯聚純淨能量 —— 古人選場地的智慧,其實是在找最適合能量‘呼吸’的空間。”
選址團隊用了整整一周,在三個備選山穀間反複測試。最終選定的這片穀地呈五邊形,東西寬約 193 米(對應 1938 年的時空坐標),南北長 1913 米(呼應 1913 年的星象數據),中央的海拔高度恰好是 1967 米。“五邊形對應五怨器,邊長數據致敬兩個時代的研究者。” 艾倫在全息地圖上標注關鍵參數,穀壁的傾斜角度經過計算,能讓月光在秋分這天正好灑滿儀式場地,“1913 年的星象方位、1938 年的實戰經驗、1967 年的精確測量,都在這裏得到了體現。”
場地布置從能量引導係統開始。周先生帶領團隊在五條山脊線上埋下隕鐵導管,這些導管的材質與金怨器同源,內壁刻著 1913 年星圖中的北鬥七星紋。“導管深度要嚴格控製在 38 米。” 他用洛陽鏟取出土壤樣本,這裏的紅土含鐵量高達 17,是天然的導電介質,“1938 年他們在防空洞埋銅絲導氣,我們用隕鐵導管導能,原理相同,隻是材料更優。” 當第一根導管埋入時,陳默的印記突然收緊,感知到能量流開始順著導管緩緩聚集。
張念負責的儀式核心區按 “北鬥鎮五凶” 的格局布置。五怨器的基座用山穀裏的花崗岩雕琢而成,金怨器位於天樞星位,木怨器對應天璿星,水怨器在天璣星位,火怨器守天權星,土怨器則安放在玉衡星的位置。“每個基座下都埋著特殊材料。” 她指著土怨器的基座,下麵混入了 1938 連防空洞的泥土和 1913 年竹林的腐殖質,“不同時代的土壤能幫助植物更快適應新環境,就像給移植的植物帶點原土。”
能量引導裝置的調試融合了古今智慧。艾倫在隕鐵導管的節點安裝量子放大器,外殼卻用傳統陶土燒製,表麵刻著 1938 年的防護符文;張念將奶奶教案本裏的 “引氣符” 轉化為納米級電路,蝕刻在放大器的芯片上。“陶土能緩衝能量衝擊,符文電路則能引導能量方向。” 她看著放大器啟動時泛起的紅光,與古籍記載的 “符動則氣行” 完全吻合,“1967 年的技術讓老方法更精準,就像給傳統弓箭裝上瞄準鏡。”
防護設施的布置分三層最外圍是 1938 年配方改良的朱砂線,混入納米時砂後,防能量溢出的效果提升 40;中間層是隕鐵網,網格大小對應五怨器的能量波長;核心區則是守護者能力形成的能量盾。“三層防護分別對應三個時代的智慧。” 江淺站在防護邊界處測試,當模擬的能量衝擊襲來時,朱砂線先過濾雜波,隕鐵網再削弱強度,最後由能量盾徹底阻擋,“1938 年的應急防護、1913 年的材料選擇、1967 年的多層設計,共同構成了安全屏障。”
通訊與監測係統隱藏在天然岩石後。李教授調試著聲紋采集器,這些設備偽裝成普通的石塊,卻能捕捉到 01 分貝的能量波動。“我們改進了 1938 年的陶哨監測法。” 他對著麥克風吟誦咒語,遠處的火怨器立刻有了回應,“現在不僅能聽出能量異常,還能分析具體原因 —— 就像從咳嗽聲判斷病因,科技讓我們更懂能量的‘語言’。”
場地布置的最後一步是注入 “記憶”。三個時代的信物被封存在儀式台的基石下1913 年周正明修複的隕鐵碎片、1938 年張敏用過的粉筆頭、1967 年第一台能量監測儀的芯片。“這些信物帶著各自時代的能量印記。” 江淺將封印的基石蓋好,陽光透過穀頂的縫隙照在上麵,折射出七彩的光斑,“就像給場地埋下時間的種子,讓它記得所有為守護付出的努力。”
驗收那天,跨時空通訊器第一次在山穀裏啟動。1913 年的周明軒看著全息投影中的場地,激動地指著北鬥七星導管“這正是敦煌文書裏的‘天樞導氣法’!”1938 年的林淑儀則注意到防護朱砂線“我們的配方能有這麽好的效果,多虧了你們的納米技術!” 當三個時空的研究者同時說出 “完美” 時,山穀的能量流突然加速旋轉,在中央形成巨大的螺旋,將三個時代的聲音包裹其中。
夜幕降臨時,團隊點亮了場地的應急燈。這些燈具采用 1938 年的煤油燈造型,卻用 led 模擬火焰,能耗極低且不易引發能量波動。“細節裏藏著對前人的致敬。” 張念看著燈光下的五怨器基座,花崗岩上的水珠在能量流作用下緩緩滾動,像在跳一場跨越時空的舞蹈,“1913 年的星象、1938 年的燈火、1967 年的星光,都在這裏匯聚成守護的光芒。”
離開山穀時,江淺最後檢查了能量監測數據。場地的時空穩定性指數穩定在 94,能量純度達到理想值的 97,所有裝置的運行參數都在最優區間。她知道,這片山穀不再隻是自然形成的空間,而是融合了三個時代智慧的 “守護聖殿”—— 就像 1913 年的筆墨、1938 年的烽火、1967 年的數據流,在時光的長河裏,共同搭建起對抗時空紊亂的堅固防線。
月光灑滿穀地時,五怨器的基座泛起淡淡的光暈。埋在地下的信物、流淌的能量流、沉默的岩石,都在訴說著一個關於傳承的故事。江淺相信,當儀式在這裏舉行時,那些跨越時空的智慧將會蘇醒,與守護者的能力、五怨器的力量、五濁鎮法的精髓融為一體,綻放出最耀眼的守護之光。
喜歡時砂遺樓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時砂遺樓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