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9章 民眾對時空修複行動的關注與支持
字數:4002 加入書籤
1913 年的廟宇前,老嫗們的艾草籃在晨光中連成綠色的波浪。第三撥送來的糯米團子還冒著熱氣,用桐油紙包著放在鎮砂爵旁,蒸騰的白霧與能量譜的光斑交融成朦朧的光暈。“周先生,這是新碾的小米,” 梳雙髻的姑娘放下陶甕,辮子上的紅繩與符文旗幟的流蘇相碰,“俺爹說地脈喜五穀,摻著朱砂燒能壯元氣。” 守護者小周剛接過甕,就被孩童們圍住 —— 他們舉著自製的能量探測器,那是用竹筒和青銅爵碎片拚的,竹筒裏的朱砂水正隨著地脈振動輕輕搖晃。“小周哥,西北方的水變甜了!” 紮羊角辮的丫頭舉著陶碗,碗沿還沾著稻殼,“是不是你們說的修複起作用了?”
廟宇東廂房被民眾改造成臨時廚房,灶台上十口鐵鍋同時冒著熱氣。負責燒水的王老漢將柴火添得更旺,灶膛的火光映著他胳膊上的燙傷 —— 那是昨日反衝能量衝擊時,為搶救祭祀用的青銅鼎留下的。“小張,把這筐草藥給周先生送去,” 他用粗布擦著手,指著牆角的藥簍,裏麵艾草、薄荷、蒼術碼得整整齊齊,“都是按老方子配的,防能量衝撞的。” 窗外突然傳來歡呼,原來是孩童們發現,昨日枯萎的桃樹枝上,竟頂著三個粉嫩的花苞,花瓣上滾動的露珠在陽光下折射出與能量譜相同的紋路。
1938 年的山路上,獨輪車的吱呀聲刺破晨霧。李嬸的裹腳布沾滿泥漿,卻死死攥著車把,車上的桐油桶用稻草捆得結實,桶身貼著孩童寫的 “平安” 二字。“張姑娘,俺們村就剩這些了,” 她掀開油布時,桐油的清香混著硝煙味散開,“男人都上了前線,婦女們連夜榨的,說能幫你們補那石頭玩意兒。” 不遠處,獵戶老趙背著半扇野豬肉走來,獸皮襖上還別著未拆的彈片,“這是在地脈邊打的野豬,肉裏帶著勁兒,給士兵們補補!” 他身後跟著十幾個村民,有的扛著柴火,有的抱著陶罐,陶罐裏的鹹菜壇子上,用紅漆畫著歪歪扭扭的五芒星。
防空洞改建的臨時倉庫裏,民眾送來的物資堆成小山。教書先生用毛筆在木板上記賬“王家村,桐油三十斤;李家坳,朱砂五斤;趙家莊,棉布二十尺……” 字跡被炮火震得發顫,卻一筆一劃格外認真。突然傳來孩童的哭聲,原來是三歲的小石頭把母親送來的雞蛋摔碎了,蛋清在地上漫延,竟順著能量軌跡畫出細小的光帶。“娃別哭,” 張姐蹲下身用手指蘸著蛋清畫符,“這蛋沾了你的靈氣,比好蛋還管用。” 通訊器裏突然傳來 1967 年的驚呼,小王的屏幕上,這些蛋清光帶與中央能量池的波動完美同步,像條看不見的線,把三個時空的心意連在一起。
1967 年的實驗基地外,民眾自發組成人牆。舉著 “時空守護者加油” 的橫幅在寒風中飄動,橫幅上的簽名密密麻麻,從白發老人到黃口小兒,墨跡在能量流中泛著微光。記者們的閃光燈連成一片,鏡頭對準科研人員進出的通道,當小王抱著數據硬盤跑過時,人群突然爆發出歡呼 —— 他們認出這是發明 “能量明信片” 的技術員,紛紛舉起手機拍攝,直播間的彈幕像潮水般滾動“玄石塗層加油!”“五怨器挺住!”“向 1913 年的老祖宗致敬!”
社區服務中心的大屏幕上,實時播放著三個時空的畫麵。退休教師組織學生們折紙鶴,千紙鶴的翅膀上寫滿祝福,串成的長鏈從窗台垂到地麵,像道白色的瀑布。“爺爺,1938 年的士兵為什麽不戴頭盔?” 紮紅領巾的男孩指著屏幕裏趙隊長的鋼盔,上麵還留著彈孔。老兵李爺爺摸著彈痕累累的軍勳章,聲音帶著哽咽“那時候物資缺啊,但他們有比頭盔硬的東西 —— 心。” 大屏幕突然切換到 1913 年的稻田,翠綠的稻浪在風中起伏,彈幕瞬間被 “國泰民安” 刷屏,有細心的觀眾發現,稻穗的排列竟與 1967 年的能量晶體結構相同。
1913 年的廟會改成了支援大會。戲台上演著《封神演義》,演員們的臉譜在能量譜中忽明忽暗,台下觀眾卻無心看戲,都在忙著搓草繩、編竹筐。賣糖畫的藝人把糖稀熬得更稠,在石板上畫出鎮砂爵的模樣,孩童們舉著糖爵跑來跑去,糖霜落在地上,引來成群的螞蟻,螞蟻竟順著能量軌跡組成細小的陣圖。“快看!” 貨郎突然大喊,他的撥浪鼓不知何時與鎮砂爵產生共振,鼓聲裏的能量波動讓遠處的井水自動湧起,“老祖宗顯靈了!” 民眾們紛紛跪下磕頭,額頭的汗珠滴在地上,與 1938 年的蛋清、1967 的千紙鶴,在虛擬空間組成巨大的能量繭。
1938 年的民眾在山穀裏種下桃樹。樹苗是從戰火中搶救的,根係還沾著焦土,卻被小心地栽在能量流經過的地方。“等仗打贏了,等那裂縫合上了,” 李嬸給樹苗澆水時,水珠在陽光下凝成彩虹,“這些樹就會長成林,讓後人知道咱們今天幹的事。” 村民們在樹幹上係紅綢,綢子上寫著家人的名字,有的是犧牲的丈夫,有的是前線的兒子,紅綢在風中飄動,與 1913 年的符文旗幟、1967 年的橫幅形成相同的振幅,像首跨越時空的安魂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1967 年的社交媒體上, 三個時空一個家 的話題衝上熱搜。程序員開發出能量波動模擬器,網友們輸入祝福就能生成專屬能量紋,這些紋路通過衛星信號傳向實驗基地,在防護罩上組成巨大的愛心圖案。外賣小哥自發組成送餐隊,保溫箱上貼著 “給守護者的能量餐”,餐盒裏的飯菜擺成五芒星形狀,米飯上的芝麻恰好組成 “穩” 字。“陳默先生,這是您母親送來的雞湯,” 小哥遞過保溫桶時,發現桶身凝結著細小的冰晶,“她說按 1913 年的方子加了艾草,喝了防能量反噬。”
當反衝能量最後一次衝擊時,三個時空的民眾做出了相同的選擇。1913 年的民眾手拉手圍住廟宇,用身體組成人牆,老嫗們把艾草護身符拋向空中,形成綠色的防護網;1938 年的村民點燃火把,在山穀裏組成火圈,獵戶老趙的獵槍對著天空鳴放,槍聲震碎了反衝能量的灰黑色外殼;1967 年的人群同時打開手機閃光燈,光點在防護罩上組成能量晶體的形狀,直播間的彈幕突然靜止三秒,隨後爆發出震耳欲聾的歡呼。
江淺的全息屏幕上,這些民眾的能量貢獻度突然飆升至 43。1913 年的五穀、1938 年的桐油、1967 年的祝福,像三道支流匯入修複的主河,讓時空裂縫的收縮速度加快了 27。“原來我們漏掉了最強大的能量源,” 她對著通訊器說,聲音帶著淚光,“是每個時代普通人的心意,比任何玄石朱砂都管用。”1913 年的老者敲擊鎮砂爵的節奏突然變快,1938 年的吟誦聲拔高了八度,1967 年的儀器蜂鳴更加清亮,像是在回應這份跨越時空的饋贈。
夜幕降臨時,民眾送來的物資在三個時空同時發光。1913 年的小米在陶甕裏泛著金光,1938 年的桐油在玉琮旁凝成珍珠,1967 年的千紙鶴在能量流中扇動翅膀。江淺看著屏幕上重疊的畫麵,突然明白修複時空的從來不止守護者 ——1913 年灶膛的火光、1938 連防空洞的油燈、1967 年直播間的燈光,在時空中連成不滅的星河,照亮了每個時代的守護之路。
最後一次信息同步時,江淺特意加入了民眾支援的畫麵。1913 年的老嫗對著鏡頭笑出皺紋,1938 年的李嬸揮著沾滿桐油的手,1967 年的孩子們舉著千紙鶴跳躍。通訊器裏傳來三個時空的笑聲,像三股清泉匯入大海。“明天黎明,” 江淺輕聲說,看著屏幕上逐漸重合的日出,“我們和所有民眾一起,見證裂縫閉合。”
實驗基地的燈光與遠處民眾的手電連成一片,1913 年的燈籠、1938 年的火把、1967 年的熒光棒,在能量流中組成巨大的 “和” 字。沒有人發號施令,卻都朝著同一個方向眺望,仿佛能穿透時空的壁壘,看到彼此眼中的期盼 —— 那是每個時代的人們,對安寧最樸素的向往,也是支撐時空修複最強大的力量。
喜歡時砂遺樓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時砂遺樓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