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6章 尋找替代能量源的緊急行動
字數:3444 加入書籤
1967 年實驗基地的緊急會議室內,江淺將全息投影切換到 “替代能量源探索” 界麵,屏幕上三個時空的任務分配圖正閃爍著紅色警示光。“五怨器的能量危機隻是開始,” 她的手指劃過 1913 年、1938 年、1967 年的坐標節點,“我們必須在 72 小時內找到穩定的替代能量源,否則修複行動將徹底停滯。” 艾倫握著剛打印出的《跨時空能量資源圖譜》,紙張邊緣因用力而微微卷曲:“1967 年的探測團隊已準備好量子光譜儀,可深入 10 公裏內的時空能量層,但需要 1913 年的地脈文獻和 1938 年的戰地能量數據做支撐。” 江淺立刻抓起通訊器,信號接通的瞬間,1913 年廟宇藏經閣的檀香氣息仿佛順著電波飄進了會議室。
1913 年的藏經閣裏,燭火在古籍間跳動,學者們捧著泛黃的竹簡和絹冊,指尖劃過《山海經》《考工記》中關於 “地脈靈能” 的記載。老者戴著老花鏡,將《禹貢》中 “黑水西河惟雍州,弱水既西” 的段落用朱砂標出,旁邊批注著 “弱水流域或存未開發能量節點”。“你們看這段,” 他用青銅刀輕輕挑起絹冊的褶皺,裏麵藏著一張手繪的地脈圖,圖中 “昆侖之虛” 的位置用金線標注著特殊符號,“這符號與鎮砂爵的星圖紋路一致,或許那裏藏著能替代五怨器的能量源!” 年輕學者小鄭立刻用宣紙拓印地脈圖,墨汁在能量流的影響下,竟自動在拓片邊緣暈出能量波動的軌跡 —— 這是古籍中從未記載的異象,讓所有人都看到了希望。
藏經閣外,村民們按學者的指引,在廟宇周圍挖掘能量探測溝。桃木鏟插入土壤的瞬間,若觸碰到能量線,鏟頭就會泛起淡紅色光暈。“這裏有反應!” 村民老王突然大喊,他的桃木鏟正對著西北方向微微震動,鏟頭的光暈逐漸變亮,“深度大概三尺,和古籍裏說的‘地脈淺藏’完全吻合!” 老者趕來時,發現探測溝滲出的能量液呈罕見的金黃色,與五怨器的能量色澤一致。“快用陶甕收集!” 他指揮村民們小心舀取能量液,陶甕內壁早已用艾草汁塗過,能防止能量揮發,“這是‘地脈靈液’,古籍說它‘可續萬物之能’,說不定能直接補充五怨器的消耗!”
1938 年的戰地實驗室裏,李教授正用炮彈殼改造能量轉換裝置。鐵皮焊接的裝置核心,嵌著從 1913 年傳來的地脈靈液樣本,當他將銅徽章結晶接入裝置時,指示燈突然亮起微弱的綠光 —— 這是第 8 次實驗終於出現的有效反應。“之前的線圈匝數不對,” 他用刺刀調整裝置內部的銅絲,指尖被燙出細密的水泡卻渾然不覺,“按 1967 年傳來的電磁感應公式,匝數必須是 137 圈,才能與地脈靈液的頻率匹配。” 助手小張抱著一堆廢舊電台趕來,這些設備裏的真空管被拆下來,改裝成能量放大器:“教授,1913 年的地脈靈液樣本隻剩最後三毫升了,再失敗我們就沒原料了!”
當第 137 圈銅絲纏繞完成,李教授將最後一滴地脈靈液滴入裝置核心。瞬間,裝置表麵的銅徽章結晶泛起耀眼的金光,能量輸出儀表的指針猛地跳到 60—— 這足以支撐小型結晶網的運行。“成功了!” 小張激動地打翻了身邊的桐油桶,油液順著裝置的縫隙滲入,竟意外增強了能量穩定性,“教授,桐油能提升絕緣性!我們可以用戰地隨處可見的桐油做輔助!” 李教授立刻在裝置外殼塗抹桐油,發現能量輸出穩定在了 65,他抓起步話機聯係張姐:“快組織士兵收集廢舊炮彈殼和電台,我們要量產這種‘戰地能量轉換器’,為五怨器提供臨時支援!”
1967 年的荒漠探測現場,科研團隊的量子光譜儀正深入時空能量層。越野車的車頂架著巨大的探測天線,屏幕上實時顯示著能量分布三維圖,其中一處標注為 “異常高能量區” 的位置,能量密度是周邊區域的 8 倍。“江博士,這裏的時空能量呈螺旋狀流動,” 探測員小李盯著屏幕上旋轉的紅色光點,“光譜分析顯示,其中包含與 1913 年地脈靈液相同的粒子成分,還有 1938 年桐油氧化後的特殊能量信號!” 江淺的全息影像出現在越野車的顯示屏上,她的手指在虛擬地圖上圈出高能量區:“立刻建立臨時能量采集站,用超導線圈提取能量,注意與 1913 年、1938 年的能量源保持頻率同步,避免產生幹擾。”
采集站的搭建緊鑼密鼓地進行,超導線圈的冷卻係統用的是 1938 年戰地醫院的低溫儲存技術,線圈表麵覆蓋著 1913 年朱砂與玄石混合的塗層。當線圈接入高能量區時,屏幕上的能量讀數瞬間飆升至 90,且波動幅度小於 2。“江博士,這裏的能量不僅穩定,還能自動兼容三個時空的能量特征!” 小李興奮地喊道,他的手套上沾著玄石粉末,在能量流中泛著微光,“我們可以通過跨時空信道,將能量直接輸送給五怨器!” 江淺看著實時傳輸的能量數據,長舒一口氣:“通知 1913 年和 1938 年,我們找到可長期利用的時空能量礦,替代能量源的核心問題解決了!”
三個時空的能量探索成果在虛擬空間匯總時,江淺發現了驚人的關聯。1913 年的地脈靈液、1938 年的戰地能量轉換器、1967 年的時空能量礦,在能量圖譜上形成完美的三角支撐 —— 地脈靈液提供基礎能量,戰地轉換器實現能量適配,時空能量礦保證持續供應。“這不是巧合,” 江淺指著屏幕上交織的能量線,“是三個時空的智慧在共同指引我們找到破局之路。1913 年的古籍是‘地圖’,1938 年的裝置是‘鑰匙’,我們的探測技術是‘交通工具’,少了任何一環都不行。”
1913 年的地脈靈液通過跨時空導管輸送到五怨器能量核心艙,1938 年的戰地能量轉換器為導管提供能量增壓,1967 年的時空能量礦則源源不斷地補充原料。當三種能量在五怨器中匯合時,原本黯淡的金怨器隕鐵匕首重新綻放出耀眼的光芒,木怨器青銅鼎的能量流也恢複了往日的飽滿。江淺站在主控室裏,看著全息屏幕上平穩運行的能量曲線,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這次的緊急行動證明,” 她對著通訊器說,聲音傳遍三個時空的科研團隊,“隻要我們攜手合作,無論麵對多大的能量危機,都能找到破局的方法 —— 因為我們擁有跨越時空的智慧與勇氣。”
夜幕降臨時,1913 年的藏經閣仍亮著燭火,學者們在整理新發現的地脈文獻;1938 年的戰地實驗室裏,李教授正優化能量轉換器的設計;1967 年的探測站,科研人員們仍在監測時空能量礦的穩定性。雖然替代能量源的探索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所有人都知道,這隻是修複行動中的又一次突破,未來還會有更多挑戰等待著他們。但此刻,每個人的眼中都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 因為他們明白,隻要三個時空的力量緊緊相連,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沒有無法解決的危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