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章 混沌能量的暫時壓製與修複行動繼續
字數:4258 加入書籤
1967 年實驗基地的主控室裏,晨光剛漫過觀測台,艾倫就盯著能量監測儀的屏幕皺起了眉。原本與時空裂縫修複頻率完美貼合的綠色波形,此刻像被微風擾動的湖麵,出現了 0.03 赫茲的細微偏移 —— 五怨器中木怨器青銅鼎的能量輸出,從 28.7 赫茲悄悄降到了 28.67 赫茲。“江博士,您快來看!” 他的手指在觸控板上快速滑動,調出近一小時的頻率記錄曲線,那些幾乎重疊的綠色線條,在淩晨四點零七分突然出現了第一次偏差,之後偏差幅度雖未擴大,卻始終穩定在 0.020.03 赫茲之間,“這不是儀器誤差,您看木怨器的光譜圖,基礎頻率的峰值比昨天低了 1.2 個單位!”
江淺快步走到監測儀前,指尖輕輕點在屏幕上的偏差區域,調出五怨器的實時能量輸出數據。金、火、土三怨器的頻率仍穩定在 28.7 赫茲,水怨器琉璃盞的波動幅度小於 0.01 赫茲,唯有木怨器的數值在緩慢浮動,像被什麽無形的力量拉扯著。“把靈晶柱的能量供應數據調出來,” 她的聲音比平時更沉穩,目光掃過屏幕上靈晶的青光強度曲線 —— 靈晶的能量輸出依舊穩定,甚至比昨天還高了 3,排除了能量源不足的可能,“用量子幹涉儀檢測木怨器內部的能量流動,我懷疑是裂縫收縮引發的時空場變化,影響了它的頻率穩定性。”
量子幹涉儀啟動時,發出細微的 “嗡鳴” 聲,儀器屏幕上,木怨器的內部能量流軌跡清晰浮現。原本呈螺旋狀穩定流轉的能量,在靠近鼎身內側的位置,出現了一處極小的 “旋渦”,正是這個旋渦導致部分能量分流,讓輸出頻率產生偏差。“找到了!” 監測員小王激動地放大圖像,漩渦周圍的能量紋呈現出與時空裂縫收縮方向一致的傾斜,“是時空場的張力變化!裂縫每收縮 1 厘米,周圍的時空場就會產生 0.005 特斯拉的磁場波動,木怨器對磁場最敏感,所以最先出現頻率偏差!”
江淺立刻讓團隊計算偏差的累積影響 —— 按當前 2.1 厘米 \ 小時的收縮速度,每天裂縫縮小約 50 厘米,時空場的磁場波動會累積到 0.25 特斯拉,木怨器的頻率偏差可能擴大到 0.1 赫茲。“別小看這 0.1 赫茲,” 江淺指著能量平衡模擬圖,圖中兩條原本平行的曲線無怨器輸出頻率與裂縫修複需求頻率),隨著偏差擴大逐漸分離,中間的 “能量間隙” 正慢慢填充進淡灰色的不穩定能量,“一旦偏差超過 0.15 赫茲,五怨器的能量就無法精準匹配裂縫修複需求,不僅修複速度會下降,還可能引發能量反彈,甚至讓之前壓製的混沌能量趁機活躍!”
通訊器突然響起,1913 年老者的聲音帶著一絲擔憂:“江博士,地脈能量的流動出現了細微變化!” 老者的青銅杖正插在廟宇前的地脈節點旁,杖身的星圖紋路比平時暗淡了些許,“按清濁陣圖引導能量時,發現‘天樞’位的能量流速比昨天慢了 0.2 立方米 \ 小時,雖然還在正常範圍,但和 1967 年木怨器的偏差時間點完全吻合!” 江淺立刻切換道 1913 年的地脈監測影像,畫麵裏,地脈靈液的流動軌跡確實出現了輕微偏移,原本筆直的溪流狀能量流,在靠近裂縫方向的位置,悄悄向左側偏轉了約 1 度 —— 這正是時空場變化傳導到地脈的直接表現。
“周老,您調整清濁陣圖的‘序能流轉’參數,把‘天樞’位的能量引導頻率提高 0.02 赫茲,” 江淺快速計算著補償方案,“地脈能量與五怨器能量是聯動的,您那邊調整後,能間接穩定木怨器的頻率,咱們兩邊形成‘雙向補償’。” 老者應了聲,立刻讓小鄭取出陣圖拓片,用朱砂在 “天樞” 位旁標注新的頻率數值,當青銅杖的引導頻率調整完畢,地脈靈液的流動軌跡果然重新變得筆直,杖身的星圖紋路也恢複了明亮。
1938 年的儀式現場,趙隊長也傳來了類似的反饋 —— 光網西南區域的銅徽章結晶,頻率出現了 0.01 赫茲的偏差。“小王,你帶頻率調節器去西南區,把結晶頻率校準到 28.7 赫茲,” 趙隊長對著步話機喊道,同時盯著光網的淡綠色光芒,“注意觀察結晶的能量紋,要是出現傾斜,立刻匯報 —— 江博士說,這可能和時空場變化有關,咱們得盯著點,不能讓光網出問題。” 小王提著工具箱快步走向西南區,手裏的頻率檢測儀屏幕上,數值正穩定在 28.69 赫茲,他蹲下身,小心翼翼地轉動結晶旁的調節旋鈕,每轉 0.005 赫茲就停頓片刻,直到檢測儀的綠色指示燈亮起代表頻率精準達標)。
“趙隊,校準好了!” 小王對著步話機匯報,手指輕輕撫摸銅徽章結晶,結晶表麵的能量紋重新變得規整,與光網的整體紋路完美銜接,“不過我發現,結晶的能量消耗比昨天多了 0.5,應該是在對抗時空場變化帶來的幹擾。” 趙隊長點點頭,讓士兵們在光網周圍新增了四個 “頻率監測點”,每個監測點配備兩台檢測儀一台實時監測,一台備用),確保能第一時間發現偏差:“江博士說,現在是修複行動的關鍵階段,任何細微變化都不能放過,咱們多盯一點,風險就少一點。”
1967 年的實驗室裏,艾倫團隊正忙著給五怨器加裝 “頻率補償模塊”。這個巴掌大的模塊核心,嵌著靈晶碎片與 1913 年的艾草纖維,能實時監測五怨器的頻率變化,並自動輸出補償能量,將偏差控製在 0.005 赫茲以內。“先給木怨器裝模塊,” 艾倫拿著螺絲刀,小心翼翼地將模塊固定在青銅鼎的側麵,“它對時空場變化最敏感,先穩定住它,再給其他四件怨器加裝。” 當模塊啟動時,木怨器的頻率立刻從 28.67 赫茲回升到 28.7 赫茲,監測儀屏幕上的綠色波形重新變得平穩,之前出現的 “能量間隙” 也慢慢縮小。
“江博士,模塊的補償效果比預期好!” 技術員小張盯著屏幕,頻率偏差被牢牢控製在 0.003 赫茲以內,“我們還可以在模塊裏加入‘時空場感應芯片’,這樣它能提前感知時空場的變化,主動調整補償力度,不用等頻率出現偏差再反應。” 江淺點點頭,讓團隊立刻研發改進版模塊:“時空場變化是持續的,被動補償不如主動預判,咱們得把風險掐滅在萌芽狀態。”
中午時分,跨時空監測數據匯總顯示,五怨器的頻率偏差已控製在 0.005 赫茲以內,1913 年地脈能量流動恢複穩定,1938 年光網的頻率偏差也被修正。江淺站在主控室的觀測窗前,看著五怨器與靈晶柱共同發出的青金色能量束,精準地射入時空裂縫,裂縫的收縮速率穩定在 2.1 厘米 \ 消失,混沌能量濃度依舊保持在 25 以下。“但我們不能掉以輕心,” 江淺對著跨時空通訊器說道,“時空場的變化會隨著裂縫收縮持續發生,能量平衡隨時可能出現新的微妙變化,咱們得把監測頻率從每小時一次提高到每半小時一次,確保能第一時間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1913 年的藏經閣裏,學者們正根據最新的監測數據,修訂清濁陣圖的 “序能流轉” 手冊,在每個能量節點旁標注出可能出現的頻率偏差範圍及應對方法;1938 年的儀式現場,士兵們將新增的監測點數據整理成表格,用紅筆圈出需要重點關注的區域;1967 年的實驗室裏,科研人員們仍在優化頻率補償模塊,試圖將主動預判的靈敏度再提升 20。
夜幕降臨時,江淺依舊守在監測儀旁,屏幕上的綠色波形平穩得像一汪靜水,五怨器的頻率與裂縫修複需求頻率完美貼合,沒有一絲偏差。她輕輕舒了口氣,指尖劃過屏幕上的監測數據,這些看似枯燥的數字,背後是三個時空團隊的緊密協作與不懈堅守。“能量平衡就像走鋼絲,” 江淺對著身邊的艾倫說道,“哪怕隻有 0.01 赫茲的偏差,都可能引發連鎖反應,咱們得一直盯著,直到裂縫完全閉合的那一刻。”
艾倫點點頭,目光落在窗外 —— 遠處的能量晶體泛著柔和的光芒,與三個時空的燈光連成一片,像一條守護能量平衡的光帶。此刻,1913 年的艾草在月光下輕輕搖曳,1938 年的光網泛著溫暖的綠光,1967 年的五怨器與靈晶柱仍在穩定輸出能量,所有的細微變化都被精準監測、及時修正,為時空修複行動的穩步推進,築起了一道無形卻堅固的 “能量平衡防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