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2章 古老文獻中能量調節線索的挖掘
字數:3317 加入書籤
1913 年廟宇的藏經閣內,燭火已連續燃燒了三個晝夜,燈花積了厚厚一層,時不時 “劈啪” 作響,落在攤開的古籍上,又被學者們小心翼翼地拂去。空氣中彌漫著陳年紙張的黴味、朱砂的厚重氣息,還有艾草香 —— 為了讓大家保持清醒,李大夫每隔一個時辰就會在閣內點燃一束艾草,淡綠色的煙絲纏繞著書架,與燭火的暖光交織成朦朧的光暈。
小鄭的眼睛布滿血絲,手指在《禹跡補注》的絹頁上輕輕滑動,指尖因長時間翻書而泛白,指甲縫裏還嵌著淡淡的墨痕。“還是沒找到關於五怨器能量調節的記載,” 他疲憊地揉了揉太陽穴,將古籍合上,露出封麵褪色的 “玄” 字印章,“之前找到的清濁陣圖是針對混沌能量的,可五怨器的能量慣性問題,古籍裏好像有意回避似的。”
老者拄著青銅杖走過來,杖端的銅鈴因能量波動輕輕顫動,他將一本封麵泛黑的《大荒秘要》放在小鄭麵前,書頁邊緣殘缺不全,像是被蟲蛀過又經人修補過。“別著急,這本金元時期的孤本,我之前隻翻了前半冊,裏麵提到過‘五器調諧’,說不定後半冊有線索,” 老者的聲音帶著沙啞,他已連續兩個晚上沒合眼,眼角的皺紋裏還沾著些許墨漬,“咱們分分工,你和小王翻地理類典籍,小李和我找術法類,哪怕是隻言片語,都不能放過 —— 江博士說 1967 年調整五怨器頻率遇到了大麻煩,咱們多找一條線索,他們就少一分困難。”
藏經閣外,天剛蒙蒙亮,村民們已將新采摘的艾草送到閣門口,還帶來了溫熱的米粥和鹹菜。可閣內的學者們誰也沒心思吃,小王捧著《考工記》的孤本,突然發出一聲輕呼:“你們看這段!‘五器之能,各有其序,序亂則頻偏,需以禮導之’,這裏的‘禮’會不會就是儀式動作?” 他將書頁攤開,上麵用小楷寫著 “金器需舉,木器需旋,水器需傾,火器需揚,土器需按”,旁邊還有一行模糊的批注:“輔以真言,可契天時。”
老者立刻湊過去,用放大鏡仔細辨認批注的字跡,青銅杖的星圖紋路與書頁的能量紋產生共振,讓模糊的字跡清晰了些許:“是‘真言’!批注裏寫的是‘輔以真言,可契天時’,也就是說,除了儀式動作,還要配合咒語,才能讓五怨器的能量契合時空頻率!” 小鄭興奮地找來宣紙,快速將這段記載抄錄下來,墨汁落在紙上時,竟與古籍的能量紋呼應,在文字旁自動浮現出簡單的動作示意圖 —— 舉、旋、傾、揚、按五個動作,與五怨器的屬性完美對應。
接下來的半天,學者們圍繞《大荒秘要》展開深入研究。當小鄭翻到第 78 頁時,書頁中間夾著的一張泛黃的羊皮紙掉了出來,展開後,上麵用朱砂繪製著五怨器的圖案,每個圖案旁都標注著對應的儀式動作和咒語:金怨器隕鐵匕首需雙手舉過頭頂,念 “金之序,承天芒”;木怨器青銅鼎需順時針旋轉三圈,念 “木之序,應地榮”;水怨器琉璃盞需傾斜 45 度,念 “水之序,潤萬物”;火怨器赤銅爐需向上揚起,念 “火之序,破陰霾”;土怨器玄陶罐需雙手按壓頂部,念 “土之序,定四方”。
“找到了!終於找到了!” 小鄭激動得聲音都在顫抖,羊皮紙的能量紋與之前發現的清濁陣圖完全吻合,甚至還標注了動作的精準角度和咒語的發音聲調,“你看,每個動作都有對應的能量頻率,舉匕首要到 15 度仰角,旋轉鼎要保持每秒 0.5 圈,這些細節,正好能解決 1967 年調整頻率時的慣性問題!”
老者立刻讓學徒準備跨時空通訊銅鏡,同時讓小李將羊皮紙的內容拓印下來,確保信息完整無誤。銅鏡擦拭幹淨後,老者將拓片放在銅鏡旁,青銅杖在地麵輕輕一敲,杖身的星圖與銅鏡的藍光交織,江淺的全息影像很快出現在鏡中,背景裏 1967 連實驗室的儀器嗡鳴清晰可聞。
“江博士!我們找到五怨器能量調節的線索了!” 老者的聲音難掩興奮,將拓片對準銅鏡,“古籍記載,通過特定的儀式動作和咒語,能引導五怨器的能量與時空頻率契合,你看,每個怨器都有對應的動作和真言,還有精準的角度和速度要求!”
江淺的目光落在拓片上,原本緊繃的表情瞬間舒展,她立刻讓身邊的技術員將拓片內容同步到主控室的屏幕上:“太好了!這正是我們需要的!1967 年調整木怨器頻率時,能量慣性特別頑固,用了‘階梯式微調法’才勉強穩定,有了這些儀式動作和咒語,就能從根源上減少慣性,甚至避免頻率偏差!” 她指著拓片上的動作示意圖,“我馬上讓守護者們學習這些動作,配合儀器調整,相信很快就能解決問題。”
通訊器裏突然傳來 1938 年趙隊長的聲音:“江博士,1913 年的線索能同步給我們嗎?光網的銅徽章結晶雖然頻率穩定了,但能量消耗比之前高,要是能用上儀式動作和咒語,說不定能降低消耗!” 老者立刻讓小鄭將拓片內容再拓印一份,通過跨時空信道傳給 1938 年,同時詳細解釋每個動作和咒語的要領:“銅徽章結晶屬金,對應的動作是‘舉’,咒語是‘金之序,承天芒’,你們可以讓守護者試試,舉著結晶念咒語,看看能不能增強能量穩定性。”
藏經閣內,學者們還在繼續挖掘更多細節。小李在《大荒秘要》的封底發現了一行小字:“五器調諧需擇辰時,此時天地能量最和,調諧成功率可增三成。” 老者立刻將這一發現告訴江淺:“辰時就是早上七點到九點,1967 年和 1938 年的辰時,咱們可以同步進行調諧,利用天地能量輔助,效果會更好。”
江淺的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太感謝你們了!沒有 1913 年的古籍線索,我們還得在黑暗中摸索很久。1967 年的守護者們已經開始學習儀式動作,1938 年也準備嚐試用咒語增強銅徽章的穩定性,等調諧成功,我第一時間告訴你們好消息。”
掛斷通訊後,學者們終於鬆了一口氣,這時才想起門口還放著溫熱的米粥。小鄭端起一碗米粥,看著手中的拓片,感慨道:“沒想到千年前的古籍,能幫現在的人解決這麽大的難題,古人的智慧真是了不起。” 老者點點頭,將《大荒秘要》小心收好,青銅杖的銅鈴發出清脆的聲響:“這就是傳承的意義,咱們不僅要守護古籍,更要讓古籍裏的智慧活起來,幫三個時空渡過難關。”
當天下午,1913 年的學者們又整理出十多本可能包含能量調節線索的古籍,準備進一步研究。藏經閣的燭火依舊明亮,映照著學者們專注的身影,也映照著那些承載著千年智慧的古籍 —— 它們像沉默的智者,在關鍵時刻,為跨越時空的修複行動,點亮了新的希望。而這份希望,正通過跨時空信道,傳遞到 1967 連的實驗室和 1938 年的儀式現場,為仍在努力調整能量頻率的團隊,注入了強大的信心與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