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章 時空曆史研究的新發現與解讀

字數:3533   加入書籤

A+A-


    深秋的 1913 年霧靈山南麓,考古隊的探方已挖到地下三米深。泥土被層層清理,當隊員阿明用小毛刷拂去一塊青石板上的浮塵時,石板表麵刻著的詭異符號突然在陽光下泛起微弱的淡青色光暈。“李教授!您快來看!” 阿明激動地揮手,聲音打破了考古現場的寧靜。
    考古隊負責人李教授快步走過來,蹲下身仔細觀察。青石板上的符號呈螺旋狀,線條流暢卻毫無規律,既不像已知的甲骨文,也不同於商周時期的金文。“這些符號…… 不像是單純的裝飾圖案。” 李教授皺著眉頭,伸手觸摸符號,指尖傳來一絲細微的溫熱感,“而且石板的材質很特殊,密度比普通青石高,還能留存溫度,太奇怪了。”
    消息很快傳到江淺耳中,她立刻聯係了 1913 年的地脈守護者周伯和 1967 年的時空科研專家陳博士。三天後,三人趕到考古現場,周伯剛靠近青石板,就盯著符號瞳孔驟縮“這…… 這和我家傳下來的《地脈序能圖譜》裏的‘能量引導符文’太像了!隻是圖案更古老,線條更簡潔。” 他從隨身的布包裏掏出泛黃的圖譜,翻開其中一頁,上麵的符文與石板符號雖有差異,卻有著相似的螺旋結構。
    陳博士則拿出便攜式時空能量檢測儀,將探頭對準青石板。儀器屏幕瞬間亮起,顯示石板周圍存在微弱的時空能量波動,且波動頻率與 1967 連發現的 “古代星門遺址” 能量頻率高度吻合。“果然和時空能量有關!” 陳博士興奮地說,“這些符號不是文字,而是一套‘能量引導係統’,通過特定的螺旋結構,能將地脈中的時空能量匯聚到一點。”
    為了驗證猜想,眾人將青石板運回 1913 年的臨時研究室。陳博士用三維掃描技術還原符號結構,周伯則根據《地脈序能圖譜》的記載,嚐試用桃木製作了與符號匹配的 “能量引導棒”。當引導棒對準青石板上的符號時,奇跡發生了 —— 符號突然發出明亮的淡青色光芒,研究室的時空能量檢測儀數值瞬間飆升,周圍的空氣仿佛都在輕微震顫。
    “成功了!” 阿明激動地拍手,“這說明古代人早就掌握了運用時空能量的技術?” 李教授點點頭,眼中滿是震撼“以前我們總認為,古代文明的科技水平遠低於現代,可這塊石板證明,早在幾千年前,人類就已經開始探索時空能量,甚至能通過符號引導能量,這完全顛覆了我們對古代文明的認知。”
    後續一個月,考古隊在青石板出土的探方周圍又發現了十多塊類似的石板,拚接後形成了一個圓形陣列。陳博士通過計算機模擬還原,發現這個陣列恰好對應 1913 年霧靈山的地脈節點。“這應該是一個‘古代時空能量收集裝置’,” 陳博士指著模擬圖解釋,“石板陣列通過符號引導地脈能量,匯聚到中心的凹槽 —— 可惜凹槽裏的‘能量核心’已經遺失,不然我們還能看到它完整的運作模式。”
    這一發現很快轟動了史學界,不少曆史學家專程趕來研究。在一次研討會上,李教授展示著石板符號的拓片,感慨地說“這些符號為我們打開了研究古代文明的新窗口,未來我們會結合更多的考古發現和時空科學知識,還原古代人類探索時空的完整曆程。”
    與此同時,1938 年的曆史檔案館裏,一場關於 “戰地星門異動” 的曆史解讀正在進行。檔案館研究員張姐,在整理 1938 念華北戰場的戰地日記時,發現了一本特殊的日記本 —— 作者是當年的戰地通訊兵老趙,日記中多次提到 “戰場怪事”“1938 年秋,部隊在西山駐防,夜裏常看到山穀裏有藍色光帶,像河流一樣流動,靠近光帶的士兵,手表會突然停止轉動……”
    “藍色光帶、手表停轉…… 這太像時空能量紊亂的現象了!” 張姐立刻聯係江淺,將日記內容同步給 1967 年的時空科研團隊。1967 年的時空監測專家王博士,結合當年的戰場地圖和時空能量分布數據,很快鎖定了日記中提到的 “西山山穀”—— 正是 1967 連發現的 “1938 年戰地星門遺址” 所在地。
    為了還原曆史真相,江淺組織曆史學家、科研人員和當年的戰地老兵召開座談會。89 歲的老趙雖已滿頭白發,卻清晰記得當年的場景“那藍色光帶特別神奇,有一次我們連的通訊員在山穀迷路,跟著光帶走,竟然從西山走到了十裏外的友軍陣地,還避開了日軍的包圍圈。當時大家都以為是‘神跡’,現在看來,可能和時空能量有關?”
    王博士拿出 1967 年繪製的 “1938 年時空能量分布圖”,指著西山區域說“1938 年的戰場炮火密集,劇烈的爆炸衝擊了當地的地脈節點,導致時空能量紊亂,形成了‘臨時時空通道’—— 也就是老趙日記裏的藍色光帶。通訊員跟著光帶移動,其實是無意間穿越了臨時通道,才順利脫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這一解讀讓在場的曆史學家們恍然大悟。此前,史學界對 “1938 年西山戰場友軍神秘會合” 事件一直眾說紛紜,有人認為是情報準確,有人覺得是巧合,卻從未想過與時空因素有關。“之前整理檔案時,總覺得有些曆史事件‘不合邏輯’,現在結合時空科學知識,終於能還原真相了。” 張姐翻著手中的檔案,感慨地說。
    隨後,科研團隊又對 1938 年的其他戰地檔案進行梳理,發現了更多與時空能量相關的記載某支部隊在轉移時,突然遭遇 “時間停滯”,十分鍾內天空始終保持黃昏狀態;某戰地醫院的藥品,在無人觸碰的情況下突然消失,幾天後竟出現在百裏外的另一家醫院…… 這些曾被視為 “謠言” 的記載,在時空科學的解讀下,都有了合理的解釋。
    在 1938 年曆史檔案館舉辦的 “時空與曆史” 展覽上,老趙的日記、1967 年的時空能量分布圖、戰地照片被一同展出。江淺站在展覽台前,對前來參觀的觀眾說“時空修複不僅讓我們擁有了更穩定的生存環境,也為曆史研究了新的視角。以前被忽略的細節、無法解釋的謎團,在時空科學的助力下,都逐漸露出了真相的輪廓。”
    李教授和張姐也在展覽現場交流著研究心得。“未來,我們要建立‘時空曆史研究數據庫’,將各時空的考古發現、曆史檔案與時空科學數據整合,” 李教授說,“這樣才能更全麵地解讀曆史,還原人類文明在時空長河中的發展軌跡。” 張姐點點頭“我們已經開始整理 1938 年的其他戰地檔案,相信還會有更多新發現。”
    夕陽透過檔案館的窗戶,灑在展覽台上的文物和檔案上,仿佛為這段被重新解讀的曆史鍍上了一層溫暖的光芒。在時空科學的助力下,曆史學家和考古學家們正一步步揭開曆史的神秘麵紗,讓那些被掩埋的真相、被誤解的文明,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光彩 。
    喜歡時砂遺樓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時砂遺樓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