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6章 跨時空企業的興起與發展

字數:3387   加入書籤

A+A-


    初夏的 1967 年產業園區,“時空造物” 公司的廠房裏機器轟鳴,卻不見傳統工廠的喧囂擁擠。生產線一側,1913 年的老木匠周師傅正帶著徒弟,用刻刀在桃木原料上雕琢傳統紋樣;另一側,1967 年的工程師小李操控著自動化設備,將雕琢好的桃木與碳纖維材料精準拚接。這座由江淺牽頭促成、融合 1913 連傳統工藝與 1967 年先進製造技術的跨時空企業,成立僅一年,便憑借兼具古韻與創新的產品,在各時空市場站穩了腳跟。
    “周師傅,您看這批‘序能桃木茶具’的紋樣,自動化雕刻機按照您的設計稿複刻,誤差能控製在 01 毫米內,效率比純手工提高了 10 倍!” 小李拿著剛下線的茶具,向周師傅展示。周師傅戴上老花鏡,仔細撫摸著茶具上的 “地脈符文” 聞樣,眼中滿是讚歎“沒想到機器能把咱們老手藝的精髓刻得這麽到位!以前純手工做一套茶具要三天,現在一天就能出五十套,還能保證每套都一模一樣。” 小李笑著回應“這就是跨時空合作的優勢!咱們用 1913 年的工藝打底,1967 年的技術提效,才能讓傳統手工藝品走進更多家庭。”
    “時空造物” 的核心產品 “序能係列”,正是依托這種模式研發而成。以暢銷的 “序能桃木書桌” 為例,桌麵采用 1913 年霧靈山的百年桃木,經傳統工藝處理後防蟲防潮;桌腿融入 1967 年的碳纖維材料,輕便且承重性強;桌底暗藏微型序能裝置,能釋放微弱能量緩解疲勞,特別受學生和辦公人群青睞。在產品發布會現場,來自 1938 年的經銷商王老板一口氣簽下 500 套訂單“這書桌既有老桃木的質感,又有現代設計的實用,我們那邊戰後重建,學校和辦公樓都需要這種好產品,肯定能賣爆!”
    除了傳統工藝與現代製造的融合,跨時空企業還在能源、農業等領域嶄露頭角。“跨時空能源科技” 公司整合 1913 年的地脈序能技術、1938 年的戰地能量回收經驗與 1967 年的智能儲能技術,研發出 “多源序能儲能設備”。在 1938 年的戰後工業區,該公司建設的儲能電站正為周邊工廠和居民供電。“這套設備能同時吸收地脈序能、工業餘熱和太陽能,就算遇到極端天氣,也能穩定供電三天以上。” 公司技術總監、1967 年的能源專家張工,向 1938 年的工業區負責人介紹,“以前你們靠柴油發電機供電,又貴又汙染環境,現在用我們的設備,電費能降低 40,還能減少碳排放。” 負責人看著監測屏上穩定的供電數據,激動地說“有了這設備,咱們工業區再也不用怕停電了,還能為環保出份力,真是一舉兩得!”
    跨時空企業的興起,還帶動了人才的跨時空流動與合作。“時空造物” 公司設立了 “工藝傳承工作室”,邀請 1913 年的木雕、剪紙、蘇繡等非遺傳承人擔任技術顧問,同時從 1967 年的設計院校招聘年輕設計師,形成 “老帶新” 的人才培養模式。23 歲的設計師小林,剛入職時對傳統工藝一竅不通,在周師傅的指導下,逐漸掌握了桃木雕刻的基本技巧。“周師傅教我,雕刻紋樣不僅要好看,還要符合地脈能量流動規律,這樣才能讓序能裝置發揮最大效果。” 小林拿著自己設計的 “時空瑞獸” 桃木擺件說,“現在我設計的產品,既保留了傳統韻味,又加入了現代審美,很受年輕消費者喜歡。”
    為了促進人才交流,各跨時空企業還聯合成立了 “跨時空人才聯盟”,搭建線上招聘與培訓平台。1913 年的年輕工匠阿明,通過平台應聘到 “跨時空農業科技” 公司,負責序能農具的研發。“以前在村裏,隻會跟著父親做傳統農具,來到公司後,1967 年的農業專家教我用計算機設計圖紙,還帶我去現代農業基地參觀,眼界一下子開闊了。” 阿明說,他研發的 “智能序能犁”,能根據土壤情況自動調節耕作深度,已在 1913 年和 1938 年的農村推廣使用。
    跨時空企業的發展,也推動了不同時空經濟模式的融合。1913 年以小農經濟為主,缺乏規模化生產;1938 年處於戰後重建,工業基礎薄弱;1967 年則是高度市場化的經濟模式。跨時空企業將 1967 年的市場運作經驗引入 1913 年和 1938 年,幫助當地建立產銷體係。“時空造物” 在 1913 年的蘇州開設了 “時空文創體驗店”,采用 “前店後廠” 模式,遊客既能參觀傳統工藝製作過程,又能現場購買產品,還能通過線上平台下單。“以前咱們做的手工藝品,隻能在本地集市上賣,價格低還賣不出多少,現在通過公司的銷售網絡,能賣到 1967 年甚至國外,收入翻了好幾倍!” 周師傅笑著說。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在 1938 年的重慶,“跨時空商貿” 公司搭建了 “時空電商平台”,將 1938 年的戰時特色產品(如手工布鞋、戰地幹糧)、1913 年的傳統手工藝品與 1967 年的現代商品整合在一起,實現 “一站式購物”。“以前買 1967 年的電子產品,要托人輾轉帶回,不僅麻煩還容易買到假貨,現在在平台上下單,三天就能送到家,特別方便。”1938 年的市民李阿姨說,她經常在平台上購買 1913 年的序能茶葉,“這茶葉用序能技術培育,口感好還能提神,全家人都愛喝。”
    江淺在考察跨時空企業發展情況時,看到 “時空造物” 的生產線忙碌有序,“跨時空能源” 的儲能電站平穩運行,“跨時空農業” 的試驗田裏作物長勢喜人,感慨地說“跨時空企業就像一座橋梁,連接了不同時空的資源、技術和人才,既讓傳統技藝煥發新生,又讓先進技術落地生根,為全球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如今,跨時空企業的數量已從最初的 3 家發展到 50 多家,業務覆蓋製造、能源、農業、商貿等多個領域,成為推動各時空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在 “跨時空企業發展論壇” 上,來自不同時空的企業家們共同簽署了《跨時空企業合作公約》,承諾將繼續深化合作,共享資源,共同推動全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夕陽下,論壇現場的 “時空合作” 主題雕塑熠熠生輝,象征著不同時空的企業,正攜手邁向更廣闊的未來 。
    喜歡時砂遺樓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時砂遺樓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