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章 時空體育賽事的創新舉辦

字數:3356   加入書籤

A+A-


    金秋十月的 1967 年體育中心,彩旗飄揚,人聲鼎沸。首屆 “跨時空馬拉鬆大賽” 在此拉開帷幕,來自 1913 年、1938 年、1967 連三個時空的 800 名參賽者,身著印有 “時空奔跑者” 字樣的運動服,摩拳擦掌地站在起跑線上。賽道處,巨大的 “時空之門” 裝置格外醒目 —— 這是由科研團隊打造的虛擬穿梭設備,能通過全息投影和場景模擬,讓參賽者在奔跑中 “穿越” 到不同時空。江淺作為賽事發起人,拿著話筒站在起跑台旁,笑著對參賽者說“這不僅是一場馬拉鬆,更是一次穿越時空的奇妙旅程!沿途你們會遇到不同時空的風景與挑戰,希望大家在奔跑中感受時空文化的魅力。”
    隨著發令槍一聲響,參賽者們如潮水般衝出。剛跑過 1 公裏,賽道兩側的場景突然變換原本 1967 年的現代街道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 1913 年江南古鎮的青石板路,兩旁是白牆黛瓦的民居,街邊小販推著裝滿序能稻糕的小車叫賣,空氣中彌漫著稻香與桂花的香氣。“哇,真的像穿越了一樣!” 來自 1967 年的參賽者小林驚歎道,一邊跑一邊忍不住打量周圍的景色。旁邊 1913 年的參賽者阿明笑著說“這就是我們家鄉的樣子!前麵還有更精彩的,到了古鎮中心的序能廣場,會有傳統的舞龍表演呢。”
    果然,跑到 3 公裏處的序能廣場,一支身著傳統服飾的舞龍隊正隨著鼓點舞動,龍身的鱗片上繡著細小的序能符文,在陽光下泛著微光。參賽者們在此處迎來第一個 “時空趣味挑戰”——“序能符文拚圖”。工作人員給每位參賽者分發了一套木質符文拚圖,要求在 5 分鍾內拚出 1913 年常用的 “地脈穩定符文”。“這符文我爺爺教過我!” 阿明迅速拿起拚圖,按照記憶中的紋路拚接,不到 3 分鍾就完成了任務,拿到了進入下一段賽道的 “時空通行證”。小林一時找不到頭緒,阿明主動停下來幫忙“你看這兩塊,邊緣的曲線能拚在一起,代表地脈能量的流動方向……” 在阿明的指導下,小林也順利完成挑戰,兩人擊掌後繼續向前奔跑。
    穿國 1913 年的古鎮賽道,參賽者們通過 “時空之門” 進入 1938 年的戰地賽道。場景瞬間切換,青石板路變成了泥濘的戰壕旁小路,遠處的山坡上插著飄揚的旗幟,空氣中仿佛還帶著淡淡的硝煙味(安全範圍內的模擬效果)。賽道旁,身著 1938 穿軍裝的誌願者們舉著 “堅守信念,勇往直前” 的牌子,為參賽者加油助威。跑到 7 公裏處,第二個 “時空挑戰”——“模擬戰時通訊傳遞” 正式開啟。參賽者需在模擬的戰地通訊站,用 1938 年的 orse 電碼(摩爾斯電碼)將 “賽道前方安全” 的信息傳遞給終點的通訊兵,才能繼續前進。
    “這電碼我隻在曆史課上學過,不太熟練啊!” 來自 1967 年的參賽者小張急得直跺腳。旁邊 1938 年的參賽者老趙,曾是戰地通訊兵,見狀主動指導“‘賽’對應的電碼是‘?— —?’,‘道’是‘—?—?’,你跟著我念的節奏按電鍵就行。” 小張跟著老趙的節奏,手指在電鍵上敲擊,隨著 “嘀嘀嗒嗒” 的聲音,信息成功傳遞出去,拿到通行證時,小張感激地說“謝謝您!這不僅是比賽,還學到了曆史知識,太有意義了!” 老趙笑著擺手“能讓你們了解我們當年的生活,我也很開心。前麵的賽道要小心,有一段模擬的‘炮火封鎖區’,雖然是特效,但要注意腳下的路。”
    跑道 10 公裏處的 “炮火封鎖區”,賽道兩側的全息投影模擬出炮彈爆炸的火光與煙霧(無安全隱患),地麵偶爾會出現輕微的震動效果。參賽者們相互提醒,放慢速度,小心地穿過這段賽道。“別怕,跟著我跑!” 小林看到身邊一位年紀較大的參賽者有些緊張,主動放慢腳步陪著他,“這些都是模擬的,很安全,我們一起加油!” 兩人互相鼓勵著,順利通過了 “封鎖區”,沿途的誌願者們紛紛為他們鼓掌。
    離開 1938 年的戰地賽道,最後一段 10 公裏賽道回歸 1967 年的城市風光 —— 寬闊的柏油馬路旁,是高樓林立的現代建築,賽道兩側的電子屏上滾動播放著三個時空的風景照片和賽事實時排名。參賽者們在此處迎來最後一個挑戰 ——“時空能量答題”。工作人員會隨機提問一個關於時空科學的小問題,如 “1967 年時空穿梭艙的核心能量來源是什麽”“1913 年序能稻的生長依賴哪種自然能量” 等,答對即可獲得加速前進的 “能量補給包”(內含運動飲料和能量棒)。
    “我知道!1967 年穿梭艙的核心能量來源是時空序能!” 小林毫不猶豫地回答對了問題,拿到補給包後,立刻加快速度向終點衝刺。此時,賽道兩旁的觀眾越來越多,歡呼聲此起彼伏。最終,來自 1913 年的阿明以 1 小時 45 分鍾的成績率先衝過終點線,緊隨其後的是 1938 年的老趙和 1967 年的小林。當三人一起站在領獎台上,江淺為他們頒發了刻有三個時空標誌的獎牌。“這次比賽太難忘了!不僅鍛煉了身體,還親身感受了不同時空的文化,認識了這麽多好朋友。” 阿明激動地說。老趙也感慨道“在戰地賽道奔跑的時候,仿佛又回到了當年堅守的日子,這種體驗太特別了!”
    賽事結束後,參賽者和觀眾們在體育中心的 “時空文化展區” 駐足參觀。展區裏陳列著 1913 年的智能農具、1938 年的戰地通訊設備、1967 年的時空科技模型,還有本次比賽的精彩照片和視頻。不少觀眾表示,下次要報名參加比賽,親身體驗穿越時空的奔跑樂趣。江淺看著熱鬧的展區,對賽事組委會成員說“時空體育賽事的意義,不僅在於推動體育活動的開展,更在於用這種有趣的方式,讓大家感受不同時空的文化魅力,促進彼此的理解與交流。未來,我們還要推出更多類似的賽事,比如時空羽毛球賽、時空自行車賽,讓更多人參與進來。”
    夕陽下,體育中心的 “時空之門” 裝置依舊閃耀,參賽者們互相交換聯係方式,約定下次比賽再相聚。這場創新的時空馬拉鬆,不僅為體育界注入了新的活力,更讓時空文化以一種充滿活力的方式,走進了每個人的心中,成為連接不同時空的又一座 “文化橋梁” 。
    喜歡時砂遺樓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時砂遺樓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