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4章 科技與生活的深度融合創新
字數:3934 加入書籤
清晨六點半,1967 年的晨光透過智能玻璃窗戶,柔和地灑進 1913 年風格的民居客廳。江淺推開家門,迎接她的不是傳統的鬧鍾鈴聲,而是智能家居係統 “時空管家” 根據家庭成員作息自動調節的環境 —— 客廳燈光漸次亮起,暖黃色的光線恰好驅散清晨的微涼;廚房傳來輕微的運作聲,嵌入式智能蒸箱正按照江淺丈夫的口味,蒸製著搭配了 1913 年序能稻的雜糧早餐;牆上的柔性屏顯示著當天的天氣、交通路況,還貼心標注了 “今日霧靈山區域時空能量穩定,適合戶外鍛煉”。
“江主任,您昨晚設定的‘晨練模式’已啟動,戶外跑步機已消毒完畢,運動手環已同步您的健康數據。”“時空管家” 的語音帶著溫和的語調。江淺笑著點頭,走到廚房查看早餐進度,智能冰箱感應到她的靠近,自動亮起內部照明燈,屏幕上顯示著食材的新鮮度“序能稻雜糧包剩餘 3 份,保鮮期還有 5 天;1938 年戰地傳承的野菜幹剩餘 100 克,建議搭配雞蛋烹飪更營養。” 江淺拿起手機,通過 p 調整蒸箱溫度“把溫度調低 5 度,孩子今天想吃軟一點的早餐。” 指令發出瞬間,蒸箱顯示屏上的數字隨即變化,指示燈閃爍兩下表示已接收指令。
這時,江淺的兒子小宇揉著眼睛走出房間,智能衣櫃根據他的身高、當天的天氣和學校課程,自動推送了三套穿搭方案 —— 運動服適合晨間鍛煉,校服搭配薄外套應對上午的課程,輕便風衣則適合下午的戶外活動。“媽媽,我今天想穿藍色運動服,下午社團活動要跑步。” 小宇對著衣櫃旁的語音交互裝置說,衣櫃立刻彈出對應的運動服,衣架自動下降到他方便取用的高度。小宇換好衣服,走到餐桌旁,智能餐桌已根據他的年齡和營養需求,分好了早餐份量,還擺放了一杯溫涼適宜的牛奶。“媽媽,為什麽牛奶溫度剛剛好呀?” 小宇好奇地問,江淺指著餐桌底部的感應區“這下麵有溫度傳感器,能根據環境溫度和你的體溫,自動調節食物和飲品的溫度,冬天不會燙嘴,夏天不會太涼。”
吃完早餐,江淺送小宇上學,體驗智能交通係統的便捷。母女倆走到小區門口的智能候車點,屏幕上實時顯示著無人駕駛校車的位置和預計到達時間“距本站還有 2 分鍾,當前載員 3 人,剩餘座位 5 個。” 江淺通過手機 p 為小宇預約座位,係統立刻發送了二維碼到她的手機上。不到 2 分鍾,一輛銀灰色的無人駕駛校車緩緩駛來,車身側麵的顯示屏顯示著 “智能小學專線”,車門自動打開,語音播報“歡迎乘坐,請出示預約二維碼或刷臉驗證。” 小宇對著車門旁的人臉識別裝置看了一眼,屏幕顯示 “驗證通過”,座椅旁的指示燈亮起,示意他的專屬座位。
“媽媽,無人駕駛校車真的不會撞到人嗎?” 小宇坐在座位上,看著窗外自動避讓行人的校車問道。江淺指著車頂的激光雷達和車身周圍的攝像頭“你看那些設備,能 360 度監測周圍環境,比人眼反應快 10 倍,遇到行人、障礙物會自動減速或避讓,而且所有車輛都通過‘時空交通雲平台’聯網,能實時共享路況,提前規劃路線,比有人駕駛更安全。” 正說著,校車即將通過一個十字路口,前方突然有行人橫穿馬路,校車立刻減速並發出提示音,同時通過雲平台通知周圍車輛,確保路口交通秩序井然。到達學校門口,校車自動停靠在指定區域,車門打開時,校門口的智能閘機同步識別小宇的身份,向江淺的手機發送 “已安全到校” 的消息。
送完小宇,江淺前往 1967 年的時空科技園區上班,途中通過車載智能係統參加遠程會議。她駕駛的新能源汽車接入 “時空交通雲平台” 後,係統自動規劃了最優路線,避開擁堵路段。“江主任,10 分鍾後將開始‘遠程醫療合作會議’,是否需要提前連接會議係統並開啟車載投影?” 車載語音助手提醒道。江淺點頭“開啟吧,順便把會議資料同步到車載屏幕上。” 很快,車載屏幕上顯示出會議界麵,來自 1913 年霧靈山偏遠山村的村醫王嬸、1938 連戰地醫療站的張醫生,以及 1967 年國際醫療中心的專家們出現在屏幕上。
會議中,王嬸焦急地說“我們村有位老人,最近總是胸痛、氣短,我們這裏的醫療設備有限,查不出具體原因,想請專家們幫忙看看。” 江淺立刻讓王嬸通過遠程醫療設備上傳老人的心電圖、血壓等數據,同時啟動 “時空全息診療” 功能,將老人的實時影像和檢查數據同步到專家終端。1967 年的心髒科專家李教授仔細查看數據後,對王嬸說“從檢查結果來看,老人可能是冠心病,需要進一步做冠脈造影檢查。你們村沒有相關設備,我們可以通過‘時空醫療艙’將移動檢查設備送過去,同時安排專家遠程指導操作。” 張醫生補充道“我們戰地醫療站之前也遇到過類似情況,用遠程指導的方式完成了檢查,你們有任何操作問題,隨時可以聯係我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會議結束後,江淺聯係時空醫療中心,安排將移動冠脈造影設備通過時空醫療艙送往霧靈山山村。當天下午,王嬸就收到了設備,在李教授的遠程指導下,順利為老人完成檢查。檢查結果顯示老人確實患有冠心病,李教授通過遠程係統為老人製定了治療方案,開具了處方,藥品通過智能物流係統,當天就送到了王嬸手中。“太感謝你們了!以前遇到這種情況,要讓老人坐好幾個小時的車去縣城醫院,現在在家門口就能得到專家診治,科技真是幫了大忙!” 王嬸在電話裏激動地對江淺說。
傍晚,江淺下班回家,剛走到小區門口,智能家居係統就已通過手機定位知道她的行蹤,提前啟動 “歸家模式”—— 客廳燈光自動調亮,空調將溫度調節到 26c,新風係統切換為室內外空氣循環模式,廚房裏的智能炒鍋開始預熱,準備好她提前預約的晚餐食材。江淺走進家門,放下包,智能音箱播放起她喜歡的輕音樂,一天的疲憊瞬間消散。小宇從房間跑出來,興奮地說“媽媽,今天老師用遠程教學係統,帶我們‘參觀’了 1938 年的戰地醫療站,還和那裏的醫生視頻聊天,了解當年的醫療故事!” 江淺笑著摸了摸小宇的頭“是不是很有意思?以後還有更多有趣的體驗,科技能讓我們看到更遠的地方,學到更多知識。”
晚餐後,江淺通過遠程醫療 p,為遠在 1913 對老家的父母進行健康監測。她打開 p,連接父母家中的智能體檢設備,屏幕上實時顯示著父母的血壓、血糖、心率等數據,還生成了健康報告。“爸,您的血壓有點偏高,記得按時吃藥,飲食清淡一點,明天我讓智能藥房給您送點降血壓的雜糧過去。” 江淺對著屏幕說,父親笑著點頭“知道了,有了這個遠程監測,你們在外麵也不用總擔心我們的身體,真方便!”
深夜,江淺躺在床上,看著窗外的星空,智能家居係統自動調節臥室燈光為 “助眠模式”,窗簾緩緩拉上,空調根據她的睡眠習慣,在淩晨自動調低溫度。她拿起手機,查看當天的家庭生活數據智能家居係統節約用電 15,智能交通係統為她節省通勤時間 101novel.com 分鍾,遠程醫療係統完成 3 次健康監測和 1 次遠程診療。江淺感慨地想,科技與生活的深度融合,不僅讓生活變得更便捷、舒適,更讓不同時空的人們都能享受到優質的資源,這正是科技發展的意義所在。
在 1913 年的霧靈山山村,老人通過遠程醫療得到及時治療;在 1938 年的戰地醫療站,醫護人員通過遠程指導提升診療水平;在 1967 年的城市,人們享受著智能家居和智能交通帶來的便捷生活。科技就像一條無形的紐帶,連接起不同時空的生活,讓每個人都能在科技的賦能下,擁有更美好的生活,而江淺知道,未來還會有更多科技與生活融合的創新,持續為人們的生活增添更多溫暖與便捷 。
喜歡時砂遺樓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時砂遺樓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