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7章 時空守護者的精神傳承與教育普及
字數:3491 加入書籤
                    初冬的 1967 年教育出版社,編輯們正圍著剛印刷完成的《時空守護者》係列教材忙碌。教材封麵以淡藍色為底,印著 1913 年地脈守護者、1938 年戰地守護者、1967 年科技守護者攜手的剪影,翻開內頁,既有文字講述的守護者故事,還有搭配的插畫和掃碼即可觀看的短視頻。江淺穿著米色毛衣,坐在編輯室的沙發上,翻看著五年級課本裏《周伯的地脈守護日記》一文,對出版社張主編說“這些故事一定要真實、有溫度,讓孩子們能從字裏行間感受到守護者的責任感和勇氣。”
    張主編點點頭,拿出一段剛錄製好的視頻給江淺看“這是我們采訪 1913 年地脈守護者周伯時拍的,他講述了年輕時冒著暴雨修複地脈節點的經曆,我們把這段視頻做成了教材配套資源,學生掃碼就能看。” 視頻裏,滿頭白發的周伯拿著泛黃的守護日記,指著上麵的手繪地圖說“1935 年夏天,連續下了三天暴雨,霧靈山的地脈節點被衝壞,要是不及時修複,周邊村莊的莊稼都會枯死。我和其他守護者背著工具,在齊腰深的洪水裏走了三個小時,才到達節點位置,徒手挖開泥沙進行修複,整整忙了一天一夜。” 江淺看著視頻,眼眶有些濕潤“這樣的真實故事,比任何說教都有力量,能讓孩子們真正理解‘守護’這兩個字的重量。”
    除了教材,《時空守護者》係列影視作品也在各時空熱映。在 1913 年的古鎮影院,首場《戰地星門守護者》放映會座無虛席。影片講述了 1938 年戰士們在炮火中守護星門、維護時空穩定的故事,當畫麵播放到守護者們為了保護平民,用身體擋住墜落的星門碎片時,影院裏響起陣陣抽泣聲。散場後,12 歲的阿明拉著爺爺的手,眼睛紅紅的“爺爺,這些守護者太勇敢了!他們明明很害怕,卻還是擋在前麵。” 爺爺摸了摸他的頭,指著影院牆上的守護者海報說“是啊,他們就像咱們村裏的地脈守護者,為了大家的安全,再危險也不退縮。以後你也要像他們一樣,做個有擔當的人。”
    在 1967 年的時空實驗學校,“守護者精神” 主題教育活動正如火如荼地開展。周一的升旗儀式上,校長通過校園廣播講述了 1967 年科技守護者研發時空監測設備、提前預警能量紊亂的故事,號召全校學生以守護者為榜樣,在學習和生活中踐行責任與擔當。隨後,各班級開展了 “我心中的守護者” 主題班會,學生們紛紛分享自己知道的守護者故事,還動手製作了守護者主題手抄報。
    三年級(2)班的小宇,在手抄報上畫了三個不同時空的守護者1913 年的周伯背著工具去修複地脈,1938 年的張戰士在戰地救治傷員,1967 年的李博士在實驗室裏研究設備。“小宇,你為什麽畫這三個人呀?” 班主任王老師笑著問。小宇站起來,認真地說“周伯守護土地,張戰士守護大家的安全,李博士守護時空穩定,他們都是英雄!我以後也要發明能保護大家的東西,當一名科技守護者。” 王老師欣慰地點頭“說得真好!守護不一定非要做驚天動地的大事,認真學習、幫助同學、愛護環境,都是在踐行守護者精神。”
    學校還組織了 “守護者體驗營” 活動,讓學生們通過實踐感受守護的意義。在 1913 年的霧靈山腳下,學生們跟著周伯學習辨認地脈節點,清理節點周圍的垃圾;在 1938 年的戰地遺址,學生們模擬戰地救援,學習簡單的急救知識;在 1967 年的科技園區,學生們參觀時空監測實驗室,了解監測設備的工作原理。
    體驗營最後一天,學生們圍坐在一起分享感受。來自 1967 年的朵朵說“跟著周伯清理地脈節點時,我的手都凍紅了,但看到節點周圍變得幹幹淨淨,我覺得特別開心。原來守護環境這麽不容易,以後我再也不會亂扔垃圾了。” 來自 1913 年的阿明補充道“在戰地遺址體驗救援時,我體會到了戰士們的辛苦,他們為了保護大家,付出了太多。我以後要更加珍惜現在的生活,還要幫助身邊有困難的人。” 江淺看著孩子們真摯的表情,笑著說“你們都是小小守護者,隻要堅持做好每一件小事,就能把守護者精神傳遞下去。”
    社區層麵,以守護者為榜樣的誌願者活動也在廣泛開展。1913 年的古鎮社區,成立了 “地脈守護誌願者隊”,居民們定期巡邏,清理地脈周邊的雜物,向遊客宣傳保護地脈的重要性;1938 年的戰後社區,“戰地記憶誌願者隊” 的成員們走進學校、養老院,講述守護者的故事,還為獨居老人生活幫助;1967 年的城市社區,“時空科技誌願者隊” 的誌願者們免費為居民檢修家電,普及安全用電知識,還在社區裏開設了 “科技小課堂”,教孩子們簡單的科學知識。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在 1967 年的陽光社區,每周六上午,誌願者們都會在社區廣場開展服務活動。這天,誌願者小李正在為居民王奶奶檢修冰箱,王奶奶看著他忙碌的身影,笑著說“你們這些年輕人真好,每周都來幫我們做事,就像當年的守護者一樣,心裏裝著大家。” 小李擦了擦汗,笑著說“王奶奶,我們都是向守護者學習,能為大家做點事,我們也很開心。以後您家裏有什麽需要幫忙的,隨時給我們打電話。”
    社區還會定期舉辦 “守護者故事會”,邀請不同時空的守護者或其後代分享故事。在一次故事會上,1938 年戰地守護者張戰士的兒子張叔叔,講述了父親當年的經曆“我父親當年在戰地守護星門,有一次為了搶修設備,三天三夜沒合眼,手上磨出了很多血泡,卻從來沒喊過一聲累。他常說,隻要能讓大家過上安穩日子,再苦再累都值得。” 台下的居民們聽得入神,紛紛表示要向張戰士學習,為社區的和諧穩定貢獻自己的力量。
    為了讓守護者精神得到更廣泛的傳播,江淺還推動建立了 “時空守護者精神傳承中心”。中心內設有 “守護者事跡展”,通過實物、圖片、視頻等多種形式,展示不同時空守護者的故事;“精神體驗館” 則讓參觀者通過 vr 技術,“沉浸式” 體驗守護者的工作場景;“實踐區” 為誌願者培訓和活動場地,助力更多人參與到社會服務中。
    在傳承中心的開館儀式上,江淺看著來自各時空的參觀者,感慨地說“守護者精神不是某個時代、某個人的專屬,它是一種責任,一種擔當,一種為了他人、為了社會甘願奉獻的精神。我們希望通過教材、影視、教育活動、誌願行動等多種方式,讓這種精神深深紮根在每個人心中,激勵大家在各自的崗位上、在日常生活中,踐行守護的使命,共同推動社會進步。”
    夕陽下,傳承中心的廣場上,孩子們在繪製守護者主題的壁畫,老人們在講述守護者的故事,誌願者們在為參觀者引導服務。不同時空的人們,因為守護者精神緊緊聯係在一起,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 “守護” 的意義。江淺知道,隻要這種精神不斷傳承下去,就會成為推動社會持續進步的強大動力,讓每個時空都充滿溫暖與希望 。
    喜歡時砂遺樓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時砂遺樓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