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天寒然後歲凋五)

字數:7844   加入書籤

A+A-


    “這究竟是何人傳出去的!是誰!當日偷聽了文淵閣的談話?偷聽密談,宣揚四方,按律當斬!”
    “你能知道是何人所為嗎?當日文淵閣之中,除卻二樓隻有吾等之外,樓下文淵閣之內可是有著為數眾多的臣子!”
    “定然是文淵閣內年輕翰林,吾定要全部趕去作濁流官!連臣不密則失身的道理都不懂,呆在朝堂,也是找死!”
    “這還不是你梁叔厚惹出來的事情?卻害得老夫摻和其中!
    “敬之兄!老夫也不曾想過,事情會麻煩到如此地步!吾原本隻是想......”
    “免開尊口!你原本想作什麽,我不想知道,你我之間自然有一筆賬要算!隻是眼下這件事情需要先行處理而已!”
    在皇宮內閣大臣值班的值廬之內,大學士梁儲與蔣冕之間發生了激烈爭吵!
    但梁儲畢竟坑了一把人家蔣冕,所以被蔣冕懟也不好隨意嗆聲,隻是喪失了作為閣老的威嚴,叫他一時間有些憋紅了臉。
    “行,隻要眼下這事情過去,條件便隨便你來開,我接著便是。”
    蔣冕目光冷冷盯著梁儲,這是自己老搭檔了,在一起做事這麽多年, 他蔣冕當然知道梁儲是個什麽樣的人,甚至說梁儲一撅屁股,他就知道要放什麽屁!
    可......蔣冕認為梁儲不該妄想再進一步,當然,他蔣冕也不可以。
    宰執天下這種事情,看起來風光無限,但你梁儲連自己手頭上這一畝三分地都弄不好,憑什麽學人家楊廷和要往高處去站?
    事實上,蔣冕私以為,其實楊廷和也不完全合適首輔這個位置。
    楊廷和有能力,有野心,可蔣冕認為,他身上這兩個素質並不相匹配。
    至少在當下這件事情上,在大禮議之爭上,楊廷和可能沒辦法達成自己目的。
    當然,這是不能對外人說的言語。
    他必須度過眼下這一關。
    陸斌,這個人能動嗎?
    這個問題其實不僅僅是選擇題,不隻是選擇動陸斌或者不動陸斌那麽簡單。
    首先,這就涉及到,他們屁股往哪邊歪的問題。
    是站在世俗公理的立場上,還是站在皇命皇權的立場上。
    這已經不僅僅隻是後黨,文臣派係,勳貴集團之間的事情。
    摻和其中的讀書人,儒生足夠多。
    甚至不少京城中的家族也牽扯進來。
    所以關於陸斌的問題。
    已經是禮法之爭,典律之論的問題。
    這就連閣老,乃至首輔,皇帝也不能一言而斷之。
    那麽捉呢?
    可以把陸斌關到牢裏去嗎?
    當然不行!
    還是那句話,皇帝目前沒有掌握皇權,完全是因為不會,而不是皇權不存在。
    楊廷和想要用禮法束縛皇權的前提條件是,皇帝得遵守規矩,文臣們不觸及底線。
    大家得都在桌子上,用明麵上的棋子來爭鬥。
    這樣與大家鬥的才是皇帝這個人,而不是皇權這種怪獸。
    皇帝這個人,總歸是講道理的,即便如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在為皇帝時也是遵守規矩的。
    臣子的話得聽,臣子的諫得納。
    廣開言路,廣納良言。
    甚至,說句不中聽的,在皇權製定了規矩之後,最遵守規矩的就是皇帝本人。
    朱棣奉天靖難,六出北塞,遷都北京,修永樂大典,造寶船出海宣揚國威。
    永樂皇帝毫無疑問是個雄主,可最遵守祖宗成法的竟也是他。
    他造反成功的後半輩子,就從不允許包括自己在內的任何人違背太祖洪武皇帝製定的基本規則。
    在蔣冕的心目中皇權,與皇帝乃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東西。
    皇帝是人,掌握皇權的皇帝,就是怪物了。
    蔣冕曾有幸見識過弘治皇帝的那一麵。
    那是弘治十二年時,關於唐寅徐經舞弊的事情。
    徐經有沒有舞弊,他蔣冕並不清楚。
    但他能夠肯定,口出狂言,必中狀元的唐寅定然沒有。
    因為唐寅是個名副其實,幾十年難得一見的天才,八股文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是逼的人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的一道門關,但對唐寅來說,那和打開自己家的門鎖進入家中沒什麽區別。
    弘治十一年,唐寅應天府鄉試主考官乃是梁儲,梁儲曾興致勃勃告訴自己,他見識了一個才高八鬥學富五車的狂人。
    放浪形骸,不拘一格,狂而自傲,飽讀詩書。
    這個人就是唐寅!
    就是,現在這個沒有任何官途希望,人生半廢。
    卻通過詩書字畫名動江南,善畫仕女,號稱一畫千金難求,一詩可傳千古的唐寅!
    聽聞,連湖廣安陸州文壇的寶衣局,也要求他的詩句來製寶衣!
    不以字畫聞名,可執筆潑墨,功力直追文徵明!
    這麽個才氣比天高半截的家夥,舞弊?
    真正的事實是,當時泄露考題這件事情,讓皇帝感到了不安,感到了恐慌。
    於是,蔣冕就看到一個用懷疑,警惕以及無盡打量的目光看向所有人的皇帝。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一個把皇權握住,陰鬱盯著所有臣子的皇帝。
    某一瞬間,蔣冕都以為自己來到了成化皇帝的時代。
    弘治皇帝可以作仁君,作討罵的皇帝。
    但他不能容忍欺上瞞下,不能容忍破壞規矩,不能容忍挑釁皇權。
    當時主考的程敏政,時為詹事兼翰林學士,禮部右侍郎,侍皇太子講讀的程敏政。
    教授弘治皇帝唯一一個兒子朱厚照,親信中的親信程敏政,一朝入獄,前途盡毀,死後僅追贈禮部尚書,連諡號都沒有!
    唐寅人生盡毀!徐經客死他鄉!
    而這就是一個初步使用皇權的皇帝所帶來的破壞力。
    那種無情感,簡直叫人窒息。
    所以他也頗能理解楊廷和的做法,也願意跟楊廷和一起企圖將皇權關進禮法製度的牢籠中去。
    至於楊廷和,他是正經從成化皇帝的那個時代走過來的人。
    成化皇帝時期,皇權對於朝堂,對於臣子的壓迫,楊廷和曾直接麵對過。
    西廠的恐怖,幾乎直追太祖時期錦衣衛。
    比自己更清楚皇權威力的楊廷和,想來他的決心要比自己更加堅定一些吧?
    現階段不可以觸及皇帝的底線,這是蔣冕最清晰的認知,不能把人逼得掀桌子。
    而蔣冕能夠隱隱約約感覺得到這個叫陸斌的人極有可能是皇帝朱厚熜的底線之一,而且這種底線可能不僅僅隻是身份上以及權力上。
    蔣冕總覺得,真正威脅到陸斌生命問題的事情,皇帝恐怕會表現的比現在還要糟糕。
    然而這又是一個無法去論證的事情。
    不談及陸斌與皇帝的親近,隻是談及錦衣衛,百戶這樣一個職位就能夠知道,就足夠引起人的遐思了。
    這很可能是皇帝在進行初步掌控錦衣衛的嚐試。
    對於一個從藩王過渡到皇帝,一個沒有太子這個階段的皇帝而言,他藩王時期舊臣是他唯一信任的一群人。
    因此無論是誰,都能夠清晰認識到皇帝對於臣子的不信任,哪怕這位皇帝表現出虛心好學的態度,對於內閣層次也不拘束的架子,而是非常親切的稱呼為師父,也是一樣的。
    不信任就會帶來絕對的不安全感,所以皇帝必須掌握自己的人身安全,這絕對是底線之一。
    這是很簡單的道理,皇帝倘若無法把握自己的人身安全,那麽剩下的唯一手段就是將給他帶來不安全感的人給清除掉,到時候行使的自然是屬於帝王的權利。
    想到這裏,蔣冕徹底感到麻了爪子。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指的就是現在這個狀況。
    突然間他也想破口大罵起來,真不知道是哪個白癡要將這種機密的談話給宣揚出去,不過也不必想,當時在文淵閣內的臣子們是不會有任何人會坦白這件事情,偷聽機密滿門抄斬!
    所以蔣冕,在這件事上他的想法與梁儲是一樣的,當時在文淵閣內樓下的官員無論官職大小是一定要清理出朝堂的,哪怕關係再近也不成。
    “敬之,老夫認為咱們應當取中庸之道。”沉默了良久之後,梁儲突然說道。
    蔣冕盯著梁儲看了半晌,才發出詢問“怎麽個中庸之道?”
    “這個陸斌,不行就關到刑部大牢去吧。”
    “你想要先平息京城學子這邊?”
    “是,我能想到的處理辦法隻有這樣,把鬧事的先糊弄過去,然後再找機會,頂幾個惡首出來。”
    “你覺得,這般處理,張鶴齡能幹嗎?”
    “壽寧侯?這與他有什麽幹係?”
    “你梁叔厚!”蔣冕直接打斷了梁儲的言語,冷然言道“不會要告訴我蔣冕,說壽寧侯跟你一點兒關係都沒有吧?”
    蔣冕目光森冷的盯著梁儲,隻差直接撕破臉的去問:你莫不是把老夫當傻子不成?
    梁儲訕笑幾聲“自然是有,我定然得找此人來我府上一坐,陳述清楚厲害關係之後,想必他能明白些事情。”
    蔣冕琢磨了一下,勉強點了點頭“可以,壽寧侯一定要將其規勸住,至於陛下這邊,由吾去說,隻是醜話放在前麵,咱們這位陛下,明顯是少年人性,吾不保證能溝通的了。”
    “那邊如此說定了,至於各自的門生故吏,則各自約束,然後你我二人,再去找一找楊廷和,看能不能在朝堂之上,把這件事徹底給他堵死了去!”
    二人敲定了這件事情之後,各自迅速的便出去辦這件事情。
    這其實是一種沒辦法的辦法,二人都清楚這件事情麻煩在哪裏,難處理在哪裏。
    可什麽都不做,任憑事情繼續這樣發酵下去也不是路子。
    現在這個法子,其實就是將老臉賣一賣求人情來辦事情。
    蔣冕自去了禦書房,小皇帝朱厚熜雖然還不能夠很好的去處理朝政,但勝在勤勉,也能耐得住寂寞,白日裏去幾個能夠辦公的地方找一找,必然能夠找得到皇帝本人。
    而更令許多臣子感到欣喜的是,當今這位皇帝並不怎麽親近太監,聽聞就連他的內侍黃錦,也要經常幹著其他的雜活,至於原先正德皇帝身邊的大太監張永這些人,這已經很久沒有收到來自皇帝的指派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臣蔣冕,求見陛下!”
    “宣!”
    又是一套流程式的禮儀,蔣冕很快就見到了皇帝。
    這位小皇帝此時正很沒有形象地蹲坐在椅子上麵,龍袍也敞開一半。
    手裏捧著奏折,看著眼前的奏章,表現出一副愁眉不展的姿態。
    這種姿態也很常見,基本上隻要是個臣子求見就能看見這副不加掩飾的模樣。
    他直到目前為止,都還沒有習慣處理朝政,他也從沒有掩飾過這一點,這讓不少大臣感受到了來自皇帝陛下的虛心求教以及信任。
    “陛下!”
    “蔣愛卿來的正好,朕今日看奏章又生了許多疑惑不解之處,一時間還尋不到理由去尋找諸位閣老,都有一些叫朕為難了。”
    “陛下勤勉於政,為國事操勞,既然如此,無論什麽時候召見我等臣子,我等都不會有避諱避忌之意,不過刻下臣確實有一些事情要同陛下商量,隻好來耽擱陛下的功夫了。”
    “無妨無妨,蔣愛卿有何事都盡管直言,朕恰好可乘此機會休憩一二。”
    “那臣便直言了,不知陛下可曾聽聞如今京城之內,坊間的流言蜚語。”
    朱厚熜聽得這話,麵容直接一斂,態度變得溫和而又平靜“朕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收到任何消息呢,怎麽?愛卿是遇到什麽困難了嗎?”
    一見到這個狀態,蔣冕心中不由就是苦笑一聲,難怪楊廷和私下裏說,當今陛下聰明絕頂。
    如果陛下能夠再老辣一些,再精熟一點,和剛進來時一般無二的將這句話說出來,就會非常具有欺騙性了。
    “陛下何必要欺騙老臣呢,坊間的流言已經沸沸揚揚止也止不住了,而陛下俯看天下,倘連京中的事情,陛下都不能最先知道的話,那麽陛下身邊的禦馬監以及錦衣衛就應該受到責罰。”蔣冕一番話說的十分誠懇。
    朱厚熜猶豫了一陣,而後突然問道“蔣工,對於坊間這些傳聞是怎麽看的呢?”
    喜歡大明:嘉靖是我哥請大家收藏:()大明:嘉靖是我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