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日記

字數:8472   加入書籤

A+A-


    正德十六年,八月中旬。
    半個月以來。
    因為各個班長的調節,整個民兵營內的那股子躁動不安感已經快要不見了。
    對於當兵的恐懼感則已經消失不見。
    甚至隱隱約約間,年輕的士兵們對於自己的同伴產生了依賴感,對於自己所在的隊伍產生了歸屬感。
    這是趙老八,趙草根,王大海,李有福,李小貴......這些人的功勞。
    這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當前時代,兵的稱呼可是臭丘八。
    名聲說是爛大街也不為過。
    而且,各地兵卒,尤其是北疆兵卒,做的爛糟事兒的確不少。
    聽聞現在就已經有那種,將他人頭顱抵充軍功的惡心事情,而這還是王朝沒有沒落的時候。
    然而這也並不是值得稀奇的事情,因為,以老帶新的方法,是來自於...
    必然會成功的事情,沒有驚喜的必要。
    訓練,足夠的食物,袍澤概念的灌輸,每月實發的足銀這些方法都相當管用。
    兵卒沒有抱怨,對於其班長也很信服。
    聽從命令,服從管理,這似乎是這個時代,一群優秀士兵的必要條件。
    但這不行,這遠遠打不上要求。
    隻是即便使用了管用的辦法,問題仍舊鮮明的存在著。
    想要得到一支強軍,一支鋼鐵一般打不倒也壓不垮的軍隊,僅僅隻有一點兒歸屬感和依賴感是不成的,那也許隻需要騎兵的一次衝鋒,就能夠讓他們仍舊脆弱的本質暴露無疑。
    他們胸膛裏跳動的心,仍舊是質樸無華,忍災挨難的心。
    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更貼近市井小民一些。
    能夠感受到世道不公,可並不能夠反抗。
    寄希望於有一個英雄般的人物跳將出來,將世道變成更好,更舒適的模樣。
    千百年來似乎都是這樣的過程,王朝在幾個強悍人物的帶領之下興起,然後一代不如一代,幾百年過去之後,再等著這個世道,如同養蠱一般再度跳出一些強悍人物。
    但,這樣的想法,是決計不成的。
    因為一個英雄,一兩個英雄,不能讓延續了千年的格局發生改變。
    得有人站出來這個想法,得變成我必須站出來。
    需要的,是一群果敢堅毅的戰士。
    呼...這並不容易完成。
    當前時代,雖然經曆了明太祖時期驅除韃虜恢複中華,也曉得什麽是五等人製,上殺下賠驢的殘酷,普通百姓之間也誕生了一定程度的家國觀念,但,這個家國觀念,家的成分是絕對比國要重。
    僅僅隻是,聽著了,就要罵兩句番邦蠻夷,蒙古韃子,強盜土匪真是可惡這個地步。
    火沒燒到眉毛,就都沒有必要操刀子跟人家拚命。
    因為從本質上來說,明朝與元朝以及往前數去的諸多朝代並沒有什麽不同。
    都是封建的,少數人占據主導地位的,人與人之間有大間隔的朝代。
    皇帝高高在上,貴族作威作福,人想要實現層級的躍升,幾乎隻能夠通過仕途。
    嗬!比以前是好一些了,畢竟,以前仕途都沒有,貴族舉薦製度才是根本製度,現在好歹是有個能改變階級的機會了。
    但,那仍舊不是普通人能幹的事情。
    總結起來就一句話,得吃飽了沒事幹的人,才有資格念書。
    這真是一句叫人絕望的總結。
    普通百姓家裏幾代人跟村裏先生那裏學的字,可能都不夠人家一本書翻下來學的多,那頭去跟人家比?
    而根據明太祖製定的讀書人保護規矩,隻會衍生出讀書世家這個結果。
    耕讀傳家嘛,秀才,舉人的家族不用繳田稅。
    越不用繳,就越能考功名。
    而越要繳的,就越半死不活。
    這就衍生出另外一個問題,大家所擁有的隻可能是一種想法——隻要自家日子過好就行了!
    反正也考不起。
    又不是所有人都能夠走仕途這種道路,小農經濟,當然是以農民為大多數!
    不到達家破人亡,無可後退的地步,大家的想法都隻會是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隻有經曆破滅,經曆房倒屋塌,經曆妻離子散,經曆退無可退的人,再度站起來,才會有決心,也有覺悟去為改變這個世道而盡力...嗎?
    孟大山如此,諸多周先生門下的同學如此,諸多流民出身的火槍隊中人也是如此。
    孟叔...他這輩子的執念可能就在於殺蒙古韃子了,這也是有機會便要去完成的事情......暫且不提。
    若是隻有到了退無可退的地步才有決心去與天爭,與地鬥...那麽可能夢想就無法完成了。
    沒有人能夠保證,總是在恰當的時機,將人挽救。
    也沒有人能夠保證,在經曆的大崩潰之後,每個人都能夠在廢墟之中建立強壯的精神。
    而更不是所有人,在重新擁有了生存下的機會之後,有勇氣將腰挺直。
    興王府舊地至今仍有為王府仆從身份耕作的農戶。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們在經曆了許多,找到了親眷,然後看著自己失去的親人畫像,最終也沒有選擇抗爭。
    而隨之而來想著的卻是,如何在興王府隊伍裏獲得更尊崇地位,這樣的人,存在於隊伍裏,就是會讓隊伍失去純潔性,讓不適宜的算計,惡心人之心機充斥其中的——敗筆。
    而改變他們,這又是一件毫無辦法的事情,唯獨慶幸的事情是,他們並不選擇從軍,由是隻能留在安陸州。
    可,這樣的選擇,真的對嗎?
    不,不該思考哪些事情,短暫無法改變的不應該強求。
    而應該思慮的問題則堆積的如山一樣,一個個等待著解決之法。
    綜合來看,一支足夠強大的軍隊,是必然要出現的。
    而真正強大的軍隊應該是什麽樣子的呢?
    該不屈不撓,該富有鬥爭精神,該充斥著反抗的信念。
    呼...不能奢求到那種地步。
    就目前來說,保家衛國觀念,最多隻能灌輸到為家而戰,為身後千千萬萬家而戰,這個地步。
    在這個,這個該死的,朕即國家的時代。
    在這個頂尖一小撮人掌握泰半資源的社會。
    不會有多少人存在大無畏的,為國而戰的念頭。
    一部分觀念暫時,無法成型。
    該死,該死,該死!
    也許該試一試,為同胞而戰這個觀念的灌輸。
    可能不能接受,又是另外一回事。
    就目前來說,民兵營,還無法達到下一階段的地步。
    不必說參與戰爭,如同原火槍營一樣進行剿匪,估計都還不成。
    這涉及很多因素。
    首要問題,就在於奪取他人性命這件事情上。
    那並不是一件輕易就能夠做到的事情,它需要的不僅僅是勇氣這樣的東西。
    一時之勇,隻能逞一時之快。
    這需要的是一顆強大的心,奶奶的,又回到這個話題了。
    但該死的,沒錯,這件事需要的就是一顆強大,有預期的,有心理建設的心。
    需要有一個信念來支撐住精神,才能夠勉強做到。
    否則就會成為瘋子,成為沒有底線的人,成為山賊,土匪,賊寇以及“丘八們”這樣的玩意兒。
    生命,每個人都擁有。
    而旁人的生命從自己手上流逝,那是一件極端恐怖的事情。
    生死之間有大恐怖!
    這句古語太他媽正確了!
    人感知世間萬物,同樣也感知自己。
    該死的!有些太過想當然了。
    以為死亡在這個世道上很常見,便以為個個都是能提刀不畏身死的猛士了。
    實際上,想一下就明白了,這怎麽可能呢?
    能平穩活一輩子的老農,瘋了才抽刀子四處砍人?
    事實證明,簡單的根據那些臆想出來的小說去訓練軍隊是不成的。
    那些東西有可行之處,但不完全可行。
    肉蛋奶確實能夠增強體魄,銀錢也確實能夠讓人安定其心。
    解決士卒後顧之憂的做法也的確能夠讓人產生信賴的情緒。
    但,那開銷,那開銷之大,簡直叫人想死的心都有了。
    目前為止,一日每人供給兩餐,已經是極限。
    而就算這樣,兩萬兩白銀供給民兵營,撐死半年多點兒的時間就會花個精光。
    朱厚熜那丫的就算是榨幹淨了,也榨不出二兩油花來,銀子,銀子!到底要到哪裏去打這個秋風?
    而專門從後世抄襲過來的走平衡木,翻牆,越坡,山地跑之類訓練項目,其實也不夠專業。
    這並不是指訓練項目不夠專業,而是設計訓練以及參與訓練的人不夠專業。
    從早餐為始,午休為止的訓練時間,卻根本沒有辦法將士兵的體能極限訓練出來。
    而訓練隊列,列陣,站軍姿這些方法......
    那都是有用,但人不能完全將法子用好的辦法。
    一一用過之後,才能發現一個真理——不是那金剛鑽,就別攬那瓷器活。
    本來自己也就沒有帶團隊的經驗,就更別提帶兵練兵這種高難度的活兒了。
    初期訓練任務,隻能交給孟智熊以及錢鹿兩人。
    而後續,則一定要讓俞大猷以及唐順之二人參與其中。
    唐順之已經摟在懷裏了,頂多再有半個月,這丫就能老老實實出現再麵前。
    俞大猷也跑不了他的,最近翻了翻錦衣衛在冊官冊,嘿!這小夥子居然正好就是自己下轄直屬管理的部門,福建百戶所百戶。
    這小子遲早也得納入囊中,反正指令已經發出去了,撐死了到明年春末,自己就能見到他。
    這兩貨都要比“閑雜人等”要專業的多。
    這兩位可都是擁有出色的軍事天賦。
    尤其是俞大猷,憑那家夥的本事,他要是沒有給民兵營訓出來,那他得負主要責任。
    而再往後,就要等那位傳奇型人才降生了。
    沒錯,那位大哥大級別的人物,還得有幾年才出生呢...(整句塗抹,劃去。)
    就目前而言,唐順之以及俞大猷暫時性應該就夠用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話又說回來了,這個時期,似乎一些人...也可以納入視線了,比如胡宗憲,徐渭...
    這些人要是不攬入懷中,真是做夢醒了都得抽自己兩巴掌。
    言歸正傳,軍法,軍規,訓練,作戰之類,自己都不行,那麽就要去做到自己能做的事情。
    琢磨了這麽長時間,自己大約也明白一些,作為後世人後世,塗去)與其他人不同的地方在哪兒。
    其實,這最大的不同,應當就是自己與這個世道迥異的思想了。
    雖然,自己擁有一些知識,可那不是會讓王陽明也感覺到驚詫的東西。
    一些來自那個時代的知識,固然也會令無數人受益,可論起來,那不是能夠改變根本的事物。
    能夠改變千年不易,數朝不搖的這參天大樹,即便是將後世諸多手段全部搬過來,也是不成的。
    窮其一生,自己能做到哪一步呢?
    不是自己小瞧自己,自己就算是把腦袋破開來,裏麵也裝不了多少能令科技水準發展的東西。
    他這輩子能看到蒸汽列車出現,就要算他有本事。
    而且還未必有他一份功勞,他頂多參與其中的,隻是提供些許建議而已,給出一個方向而已,幾遍能縮短科技發展的世間,可最終結果,十有八九也是為一小撮人做嫁衣。
    但,亦不是自己誇大自己。
    倘若自己將這顆紅彤彤,滾燙,以人為本,我自當先的心傳開,那就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
    那是足以讓蒼天改,日月換,足以叫千古倒懸的傳奇之事。
    如若那樣,此生之夢,或許有能夠完成的一天,隻要能再看一眼,看一眼......死了也值塗抹,劃去。)
    呼...自己早該察覺這一點的。
    嗯,這得怪王老師,他們這幫學儒學的,都喜歡這般藏著掖著。
    若是有話就說,有屁就放,哪兒會浪費這般多時間去猜,去想?
    可,對於學習儒學,對於他們這幫子人叫自己學儒學的目的,還是想不通啊。
    總不能是把人變為儒生吧?
    沒空思考這些事情。
    排除去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原來需要做的事情從來隻有一個。
    平凡庸俗之人,做不平凡之事。
    這想想就令人激動啊。
    喜歡大明:嘉靖是我哥請大家收藏:()大明:嘉靖是我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