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意外的救援
字數:8735 加入書籤
天亮時,許維終於有了轉醒的跡象。他緩緩睜開眼,如同冬眠的熊蘇醒,體內元氣開始流轉。《黃帝內經》有雲:“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陰盡而陽生“,晨起之時正是陽氣初生,最宜調息養神。
許維看到的是一張擔憂的俏臉,黃鈺兒眼中依然帶著焦慮和期盼,如同久旱之地終於迎來甘霖。
“鈺兒?“他聲音虛弱,但精神已然好轉,如同經曆大劫後的修行者,曆劫反而增長了道行。
“遜哥哥!“黃鈺兒眼中瞬間泛起淚光,如同晨露沾花,晶瑩剔透,“你終於醒了!《道德經》雲"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你為救我消耗過度,需好生調養。“
許維想動,卻牽動了傷口,痛感讓他清醒地認識到身體的虛弱狀態:“這是哪兒?“
“我家。“黃鈺兒給他倒了杯溫水,水溫恰到好處,不冷不熱,正如《黃帝內經》中所言“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調養之道,“昨晚我在山上找到你的。你受了重傷,元氣大損,需靜心調養。“
許維慢慢回想起來。他在和白虎戰鬥後,強撐著走了一段路,然後就什麽都不記得了。這種情況在修行者中被稱為“元神遊離“,是因精氣神過度損耗導致的短暫失憶,需通過調息打坐方能逐漸恢複。
“謝謝你。“他真誠地說,眼中滿是感激。《道德經》雲“報怨以德“,更何況對方對自己有救命之恩。
黃鈺兒搖頭,輕撫他的額頭檢查體溫,手法專業卻又帶著難掩的關切:“別說這個。我去給你熬藥。我采了五指山的明目草和玉泉村的靈芝,配合太白峰的人參,熬成"三元歸一湯",正適合你現在的狀況。“
她如此專業的藥理知識展現了深厚的醫道功底,這正是道家“醫道同源“的體現。真正的道家修行者,往往精通醫術,因為養生即修行,修行即養生。
她轉身要走,卻被許維拉住了手。他手上的力量很輕,卻透著一股誠摯。
“怎麽了?“黃鈺兒心跳突然加快,臉頰泛起微紅,如同初春的桃花,嬌嫩動人。
“你守了我一夜吧?“許維看著她疲憊的臉,眼中流露出心疼,“去休息吧,我沒事了。《黃帝內經》講"合夜臥,早晨起",你也需要養息。過度勞累會傷陰血,尤其對女子而言。“
許維不經意流露出的醫理知識,讓黃鈺兒暗暗驚訝。她紅著臉抽回手,如同被火燙到一般:“我不累。道家講究"形勞而不倦",善於調息的人,即使不眠也不會傷身。你好好養傷,別亂動。傷口若再裂開,會傷到經脈。“
她快步離開,但耳根已經紅透了,如同熟透的櫻桃。《道德經》有雲:“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情之一字,玄妙至極,最能牽動人心。
許維看著她的背影,嘴角露出一絲笑意。這個丫頭,口是心非的樣子真可愛。與人相處,貴在真誠,道家講究“言有物,行有格“,黃鈺兒的關心雖然口硬心軟,卻是真情流露,比那些甜言蜜語反而更顯珍貴。
黃孫氏端著早飯進來,是一碗清淡的藥膳粥,熬得恰到好處,米粒軟爛卻不糊,正符合《千金方》中“胃傷者宜食糜粥“的養生之道。她看到許維醒了,笑道:“總算醒了。鈺兒守了你一整夜,連覺都沒睡。她平時最注重養息,都說"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睡補",能為你破例,可見她多在意你。“
許維心中一暖,如同冬日裏喝下一碗熱粥:“讓她操心了。“
“你是個好孩子。“黃孫氏意味深長地說,眼中帶著長輩的慈愛與智慧,“鈺兒很少對人這麽上心。她自幼修道,奉行"清靜無為"之道,能讓她這般掛牽,你很特別。“
許維不知該如何回應,隻能報以微笑。他知道,這背後必有緣由,所謂“萬法歸宗,緣由自得“,一切自有天意安排。
黃鈺兒很快回來了,手裏端著一碗藥。藥汁呈現出琥珀色,散發著草藥的清香,卻不似尋常藥湯那般苦澀難聞。這藥必是經過特殊工藝炮製,才能做到“良藥雖苦,集其大成“,兼顧藥效與口感。
“趁熱喝了。“她說,語氣不容拒絕,卻暗含關切,“這是我特製的跌打藥。《神農本草經》雲:"藥以祛邪扶正為本",此藥能活血化瘀,通經活絡,最適合你現在的傷勢。“
許維接過藥碗,聞到一股異香,不同於普通草藥的氣味:“這味道...“
“加了茶葉。“黃鈺兒解釋道,臉上流露出專業的神情,“我們這裏的茶葉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與藥材相配,能增強藥效。《本草綱目》中記載,茶性苦寒,能清頭目,除煩渴,最適合你現在的火氣旺盛狀態。“
許維一飲而盡,茶香與藥香在口中融合,回味無窮:“好香。這是什麽茶?“
“我們自己種的。“黃鈺兒眼中閃過一絲自豪,如同工匠談起自己的作品,“是祖傳的品種,名為"碧螺春",采自山間晨露未幹之時,性寒而不涼,用來配藥最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難怪。“許維點頭,對她的醫道造詣更加敬佩,“這味道確實獨特,回甘悠長,想必製作工藝不簡單。“
黃鈺兒似乎來了興致,眼中閃爍著光彩:“我們家以前是這一帶最大的茶商。家祖曾著《茶經續篇》一書,論述茶道與修身養性之關係。可惜...“
她說到這裏,突然停住了,眼神中閃過一絲黯然,如同陽光被雲層遮擋。
“可惜什麽?“許維敏銳地捕捉到她情緒的變化,溫和地追問。
“沒什麽。“她轉移話題,態度突然變得專業而疏離,“你先養傷要緊。《黃帝內經》雲:"精不足者,補之以味;氣不足者,補之以息"。藥喝完後,需閉目調息片刻,讓藥力循經走脈,方能事半功倍。“
許維看出她不願多說,也就不再追問。道家講究“知其不可為而不為“,尊重對方的邊界,才是真正的智慧。但他注意到,屋裏的茶具都是上好的紫砂,案幾上的茶盤更是古色古香,雕工精細,顯然這家人和茶確實有很深的淵源。
“鈺兒。“他突然說,語氣輕鬆卻認真。
“嗯?“黃鈺兒抬頭,眼中帶著詢問。
“等我傷好了,教教我製茶好嗎?《道德經》雲:"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學習製茶,也是修心養性的一種方式。“
黃鈺兒眼前一亮,如同久旱的禾苗遇到甘霖:“你想學?“她的聲音中透著欣喜,仿佛找到了知音。
“嗯。“許維笑道,眼中帶著真誠,“說不定我還能教你一些新方法。茶道如人生,貴在創新中不忘傳統。“
“真的嗎?“黃鈺兒來了興趣,專業的話題讓她暫時忘卻了憂愁,眼中重新煥發光彩,“你還懂製茶?“
“略知一二。“許維謙虛道,這是道家的處世之道,“滿招損,謙受益“。其實他在現代看過不少製茶的資料,尤其對製茶工藝的現代化改良頗有心得,隻是沒實踐過。
黃鈺兒開心地點頭,眼中閃爍著期待的光芒:“好啊!等你傷好了,我們一起研究!茶道中有一法,名為"留白",取自道家"大音希聲,大象無形"之理,製茶過程中的等待與沉默,往往能得出不凡的滋味。“
看著她歡快的樣子,許維心中湧起一股暖流。《道德經》有雲:“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真情如水,潤物無聲。這個丫頭的笑容,真的很治愈,能撫平心中一切浮躁與焦慮。
門外,春風拂過茶園,帶來陣陣茶香。這茶香不似普通茶葉的單一香氣,而是包含了多重層次,初聞如蘭,中段似桂,回味如梨,正是上好茶葉的特質。《茶經》有雲:“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一方淨土,一片茶園,確是修行養性的絕佳環境。
晨光透過窗欞,灑在許維的臉上。他感覺渾身發燙,傷口隱隱作痛。道家講“陰陽調和“,此時他體內陽氣過盛,需以陰性藥物中和。
“發燒了。“黃鈺兒將手放在他額頭,眉頭緊鎖。她的手微涼,如同玉石,觸之舒適,這是常年練功的道家修行者才有的體質特征,體內真氣充盈,即使外在寒涼,內裏卻溫暖如春。
她迅速取出一包草藥:“遜哥哥,忍著點。這藥...可能有點疼。《黃帝內經》雲:"通則不痛,痛則不通",藥性雖猛,卻能疏通你體內的淤滯經脈。“
許維看著那些青黑色的草藥,強撐著笑道:“沒事,我挺得住。道家講究"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大丈夫當能忍人所不能忍。“
黃鈺兒將草藥搗碎,加入一些特製的茶水。藥汁散發出濃鬱的香氣,這是將藥物與茶葉配伍的絕妙之處,茶能引藥,藥借茶力,相得益彰。她的手法嫻熟,顯然是經年累月的經驗積累,正應了“功夫在詩外“之理。
“這是...“許維忍不住好奇。
“這是我們這裏特有的清熱草,配上老山參,可以退燒消炎。“黃鈺兒一邊解釋,一邊小心地給他敷藥,“《神農本草經》中記載,此草性寒而不涼,能清熱而不傷胃,是難得的良藥。我加入了一點太白峰的雪蓮,能活血而不破血,最適合你現在的狀況。“
許維悶哼一聲。藥汁接觸傷口的瞬間,一陣刺痛傳來,如同萬針穿心。這是藥性與體內淤血相衝的正常反應,道家稱之為“通則痛“,隻有經脈通暢,痛感才會消失。
“疼嗎?“黃鈺兒心疼地問,眼中滿是憐惜。
“不疼。“許維故作輕鬆,展現出道家“處難不驚“的修養,“比起被白虎打,這算什麽。修行之路,原本就不平坦,所謂"大道甚夷,而民好徑",正是說明大道雖平,卻因艱難而少有人走啊。“
“都什麽時候了還逞強。“黃鈺兒嗔道,但手上的動作更加輕柔了,她的手法精準地避開了最敏感的穴位,讓藥力緩緩滲入,不急不緩,恰到好處,“《黃帝內經》雲:"陰陽平衡,調和為本",現在你體內陽氣太盛,需靜心調息,以陰養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陽光下,她認真的側臉格外動人,如同精心雕琢的玉石,棱角分明卻不失柔美。許維看得出神,連疼痛都忘了。這正是道家所說的“目之所及,心之所安“,美好的事物,能讓人心神寧靜,暫忘痛苦。
“遜哥哥,“黃鈺兒突然說,聲音中帶著一絲責備與關切,“你為什麽會那麽拚命?“
“什麽?“許維一時沒反應過來,如夢初醒。
“和白虎戰鬥時,你明明可以撤退的。“她低著頭,聲音帶著哽咽,晶瑩的淚珠滑落,滴在他的傷口上,引起一絲微妙的刺痛,“可你偏要硬拚。《道德經》雲:"柔弱勝剛強",有時退一步,反能轉危為安。“
許維沉默片刻,目光堅定而平靜:“因為必須有人去做。《論語》有雲:"見義不為,無勇也",麵對邪惡,退縮不前,不是道家提倡的"無為",而是懦弱的表現。“
“可那不一定非要是你啊!“黃鈺兒終於忍不住,淚水如斷了線的珍珠,滾落而下,“《易經》講"生生之謂易",生命最珍貴,你怎能如此輕視自己的安危?“
“傻丫頭,哭什麽。“許維想抬手擦她的眼淚,卻牽動了傷口,痛感讓他倒吸一口涼氣,但他依然微笑著,展現出一種超越痛苦的豁達,“修行之路,貴在堅持初心。《道德經》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宇宙大道的一部分,何必過於憂慮?“
“我不是傻丫頭!“黃鈺兒抬起頭,淚眼朦朧,卻帶著堅定,“我是心疼你!《黃帝內經》講"肝主情誌",情誌不舒則肝氣鬱結,我不願你因逞強而傷及根本!“
這句話脫口而出,她自己也愣住了,臉瞬間紅到耳根。《莊子》雲:“言者不知,知者不言“,有些情感,本不該如此直白地表露。
“我...我是說...“她手忙腳亂地解釋,如同初學煉丹的道童,手忙腳亂卻又可愛至極。
許維卻笑了,笑容如春風拂麵,溫暖人心:“我知道。所以我更要保護好自己,不能讓你擔心。《道德經》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順其自然,方為大智。“
黃鈺兒低下頭,繼續給他敷藥,但耳根的紅暈久久不退,如同晚霞映照下的雲朵,美不勝收。
“對了,“許維轉移話題,緩解她的尷尬,“這些草藥都是你采的?“
“嗴。“黃鈺兒點頭,重新變得專業起來,“這些都是祖傳的藥方。我們黃家以前不隻做茶,也有不少秘方。《內經》雲:"上醫治未病",我們家的醫術,講究防患於未然。“
“難怪效果這麽好。“許維確實感覺舒服多了,傷口的灼熱感明顯消退,這正是藥到病除的征兆,“你們家的醫術和茶藝都這麽厲害,當真是一門奇技。“
黃鈺兒歎了口氣,眼中流露出一絲落寞:“可惜現在都沒落了。《道德經》雲:"物極必反,盛極而衰",世事輪回,興衰更替,也是常理。“
“為什麽?“許維追問,想了解更多她的背景。
她剛要說什麽,門外突然傳來腳步聲。黃孫氏端著藥膳進來,打斷了她的話。這藥膳飄散著淡淡的藥香,卻不失色香味俱全,正是“藥食同源“的絕佳體現。
“鈺兒,該讓許公子吃藥了。“黃孫氏溫和地說,眼中帶著慈愛。
黃鈺兒連忙接過碗:“嬸嬸,我來喂。《黃帝內經》講"胃為水穀之本",這藥膳溫而不燙,剛好適合遜哥哥現在的體質。“
“這...“許維有些不好意思,道家講究自強自立,受人照顧總覺有虧本心,“我自己來就行。“
“不行!“黃鈺兒瞪他一眼,眼神堅決不容拒絕,“你現在不能亂動。《靈樞》有雲:"傷者靜臥,百脈乃定",過早活動會導致傷口裂開,加重病情。“
她舀起一勺藥膳,輕輕吹涼,動作輕柔得如同對待珍寶:“張嘴。“口氣雖然強硬,眼神卻滿是溫柔。
許維看著她認真的樣子,心中一動。《莊子》講“逍遙遊“,此時此刻,他仿佛真正體會到了這種超脫塵世的安寧與喜悅。他乖乖張開嘴,任由她喂,如同回歸童年,純真無邪。
黃孫氏在一旁看著,眼中滿是欣慰。她已經很久沒看到鈺兒這麽開心了,如同久旱的大地終於迎來了及時雨。
“這藥膳不錯。“許維由衷地說,味道鮮美卻不失藥效,正是養生膳食的極致追求,“難怪《黃帝內經》講"藥食同源",好的食物本身就是良藥。“
黃鈺兒驕傲地說,眼中閃爍著自豪:“那當然!這可是我們家的秘方,外人想學都學不到呢!《本草綱目》記載的藥膳不下千種,但我們家的配方獨樹一幟,講究"五味調和,陰陽平衡"。“
“那我是不是很榮幸?“許維打趣道,眼中帶著讚賞與感激。
“那...那是因為你不一樣。“黃鈺兒小聲說,聲音輕得如同蚊蚋,卻字字清晰,直達許維心底。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哪裏不一樣?“許維追問,眼中帶著溫柔的探詢。
“就是不一樣!“黃鈺兒紅著臉,聲音突然大了起來,像是為了掩飾內心的羞澀,“你別問了!《莊子》雲:"知止而後有定",有些事,問多了反而失去本心。“
許維看她害羞的樣子,忍不住逗她:“該不會是因為喜歡我吧?《易經》講"天地交而萬物通",陰陽相合,本是自然之道。“
“誰...誰喜歡你了!“黃鈺兒慌得差點打翻藥碗,臉紅得如同熟透的蘋果,“我...我去拿新的藥!“
她逃也似地跑出去,留下許維在床上偷笑。《道德經》雲:“大巧若拙,大辯若訥“,有些感情,越是掩飾,越是明顯。
黃孫氏搖搖頭,眼中帶著慈愛與了然:“你呀,別老逗她。鈺兒從小就害羞。她自幼修道,奉行"恬淡寡欲"之道,很少有這麽鮮活的一麵。“
“嬸嬸,“許維正色道,眼中帶著真誠的詢問,“鈺兒以前是不是經曆過什麽?我感覺她有心事。“
黃孫氏歎息,眉間流露出一絲憂愁:“這事說來話長。等你傷好了,我再告訴你。《道德經》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有些事,需要你自己去發現和感受。“
許維點點頭,不再追問。他能感覺到,這個看似平靜的茶園背後,藏著不少秘密,如同平靜的湖麵下暗流湧動。所謂“天機不可泄露“,一切都會在適當的時候揭曉。
黃鈺兒很快回來了,手裏捧著新采的草藥,如同捧著珍寶。她看都不敢看許維,專心處理藥材,動作嫻熟而精準,顯示出多年的修行功底。
喜歡天樞神相請大家收藏:()天樞神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