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你個大傻*
字數:3391 加入書籤
永樂大明基本上不用嚴青再幫助什麽了,就算沒有嚴青後續到來的戰爭永樂也能輕易的取勝,到現在隻需要擔心一些趙匡胤了。
嚴青沒多想, 一個精準傳送就到了大宋,趙匡胤的禦書房之外。
趙匡胤坐在禦書房中,手中握著一份奏折,臉上洋溢著難以掩飾的得意。自從通過嚴青教授的“羊吃人”之局,成功將大遼的經濟命脈掌控後,大宋的國庫日漸充盈,而遼國也不得不對大宋稱臣。這一切,都讓趙匡胤體會到了經濟戰的快樂——不用一兵一卒,隻需通過商業往來,就能為大宋帶來無盡的財富,甚至掌控別國的命脈。
“陛下,”戶部尚書恭敬地站在一旁,臉上堆滿了笑容,“遼國的羊毛貿易已經完全被我大宋掌控,他們的經濟已經瀕臨崩潰,再也無力與我大宋抗衡。”
趙匡胤滿意地點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沉醉:“經濟戰,果然妙不可言。傳令下去,繼續研究那些後世著名的經濟騙局,朕要讓大宋的財富源源不斷!”
剛剛準備推門的嚴青聽到這些話,不由自主的握住了拳頭。
一把推開大門走了進去:“趙匡胤!你個大傻特麽的,要不是老子打不過你,非錘死你不可!”
趙匡胤臉上的喜色突然僵住,不知道嚴青抽什麽風。
趙匡胤一愣,隨即有些不悅:“先生,此話何意?朕用經濟戰讓大宋富足,讓遼國稱臣,難道有錯?”
“沒錯!但是你要搞清楚一件事,騙局隻能用用一次!”
趙匡胤聞言隨意的擺擺手道:“羊吃人用過了,別的東西也可以吃人啊!譬如牛譬如水果,哈哈哈。”
說到這趙匡胤又開始哈哈笑了起來。
嚴青有些無語,這就是見識少的弊端了。
“你特麽的....現在遼國的經濟命脈在你手裏,但凡現代的支持一到,你有個屁的威懾力啊?人家一波平推過來,你玩蛋去吧就!”
嚴青越說越來氣,站在趙匡胤麵前直接拍起桌子來,而戶部尚書早就看情況不對溜了,這場麵,我這小卡拉米看不起!
嚴青深吸一口氣,語氣稍緩:“經濟戰的根本,是堂堂正正的經濟製裁,而不是靠陰謀詭計。而要實現這一點,大宋需要強大的工業基礎!可你看看現在的大宋,工業水平還停留在原地,連最基本的生產力都無法提升,談何經濟製裁?”
趙匡胤沉默片刻,眼中閃過一絲明悟。
他緩緩坐下:“也就是說,經濟騙局實際上是為了後續的經濟製裁作為啟動手段的....”
看到趙匡胤意識到後,嚴青這才緩和了語氣。
“搞快點吧,戰爭隨時都可能來,沒時間讓你經濟戰了,遼國人也是神奇,人家十年八年的局,他一年半就能完成,真的是....”
趙匡胤抬起頭,目光訕訕:“先生所言極是,俺這就下令,調動國庫,全力發展工業!”
隨著趙匡胤的命令,大宋的國庫資金開始源源不斷地投入到工業建設中。各地的工坊如雨後春筍般建立起來,工匠們的地位也得到了提升。
“陛下,”工部尚書興奮地稟報道,“新建立的鋼鐵工坊已經能夠生產出高質量的鋼材,用於製造兵器和農具。紡織工坊的效率也比之前提升了數倍!”
趙匡胤滿意地點頭:“好!繼續加大投入,務必在最短的時間內,讓大宋的工業水平達到新的高度!”
大宋就是這點好,隻要陛下喜歡的東西,那家夥投其所好的人如雨後春筍一般,各式各樣的人才都開始冒出來,當然了也不乏一些投機者溜須拍馬想上位。
不過現階段大宋沒時間計較這個,隻要趙匡胤在,就問題不大,麵對戰爭軍隊是重中之重,八十萬禁軍是時候來一波大增強了!
隨著工業發展,大宋也開始著重發展軍事力量。
大宋的八十萬禁軍本就是精銳之師,但在文人的控製下,軍隊的戰鬥力始終無法完全發揮。
趙匡胤在朝堂上直接拍桌子,怒斥文官。
“從今日起,大宋軍隊實行職業化改革,斬斷文人對軍事的控製。所有將領必須經過嚴格的軍事訓練和考核,方能任職!”
當然,這一舉措引起了一些文人、士族的不滿,甚至江南地區有些傳承已久的大族悄摸得想要搞事情,可惜啊,魚龍司自從成立到現在可是一直都沒閑著的。
搞事情苗頭剛出來,魚龍司的司主帶著一眾士兵就站在江南了,大宋是律法相對寬鬆一些,但是對於謀反~無論那個朝代結局都是如此。
而有了人頭作為推進改革的催化劑,朝堂上一片高呼聖明之聲~
緊接著,新式盔甲、武器紛紛下發,軍人職業化、軍事陣營獨立管理,八十萬禁軍徹底瘋狂了!
“陛下”禁軍統領恭敬地稟報,“經過改革,軍隊的戰鬥力已經大幅提升。新裝備的鋼製兵器和鎧甲,也讓士兵們的戰鬥力更上一層樓!”
趙匡胤微微一笑:“好!朕要的,就是一支無敵之師!但是你們要知道,敵人可不是一國一軍,該訓練就訓練,現在咱有錢!吃最好的!用最好的!那大宋的軍隊也要是最好的!”
至於如何發展,直接抄大明的作業就行了,也用不著嚴青守在這繼續教,這要是還學不好,那大宋活該被人家滅了。
這些日子嚴青白天在永樂和大宋之間穿梭,下午之後就回家陪媳婦,反正日子也還充實,嚴青還準備等待大宋戰爭結束或者暫時打不起來的時候,去趟趙構那裏。
大名鼎鼎的秦檜,是時候見一見了,到時候非把這老小子吊起來抽!還有蔡京,唔!貪官太多了。
轉眼,年關將至,今年的洪武大明改國號了,國號元安,朱元璋徹底的從朝堂淡去,朱標今年還舉行了元安元年的年會,不過很多人都不在京城,譬如烏斯藏的駐軍和北平的駐軍,不過別的地方的藩王倒是回到了應天城。
所有小說均為網友上傳,如有侵權請聯係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