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訓練流民2)

字數:3532   加入書籤

A+A-


    太陽剛出來,山寨就開始訓練了。今天一早起來,劉處直又考校了一番左右轉後,就準備開始教槍法了。一想到明軍的槍法招式很多,對於這些剛剛安頓下來的流民來說訓練量和難度都太大了。
    劉處直就把高櫟和郭世征從隊伍裏麵叫到一旁,和他們商量怎麽把槍法簡化到三招以內,這樣也好學一點。
    高櫟拿著毛竹槍指點劉處直明軍營兵的槍法,隻見他一氣嗬成耍了七八招——這就是戚少保《紀效新書》裏麵的六合槍法二十四式。明軍營兵如果能正常訓練,練的都是這些。
    但這全套槍法等教會手下之後怕早就餓死了。所以劉處直覺得保留三招就行:刺、收、攔。這三招應付一般的鄉勇護院應該是夠了。
    回到陣中還是按昨天的小隊分好開始訓練。離高櫟他們較遠的小隊就由劉處直親自教學了。
    "刺!大腿使上勁,腰部發力!"
    "收!紮好馬步,別東倒西歪!"
    "攔!雙手用力握住毛竹,如果敵人是用刀的話可以救你一命!"
    劉處直示範了一遍後,就讓下麵的士卒們照著他的樣子開始練。
    但這些以前都是莊稼漢的士兵們實在紮不好馬步——不是蹲太低一下重心不穩往後倒,就是刺擊的時候軟綿綿的沒有勁。這竹槍不是鐵槍頭,如果不使勁別人穿厚一點就紮不進去了。
    過了好一會都還不成型。雖說知道他們以前是農家子弟沒有接受過訓練,但練了快三個時辰了還這樣,也著實把劉處直氣到了。於是揮手叫停。
    來到方陣麵前詢問:"諸位是有什麽原因嗎?可以給我說說。"結果大部分人都說吃的不飽,不能按要求使上勁,一紮馬步就頭暈。
    劉處直想了想之前定下的標準好像確實不夠。畢竟以前自己在百戶所不訓練的時候一天都要吃上兩斤糧食。
    之前算的消耗量好像確實太少了——不訓練半斤,訓練的話一斤半。
    現在看來要想練好,一天最少三斤糧食。那這樣的話每天所有的人就要吃上四石半的糧食了。如果天天訓練,山寨的糧隻夠五天左右了。
    想到這裏,劉處直就對他們說:"今天晚飯每人都加糧食,明天開始要訓練的話一人三斤糧食,也不用天天都練了,三天一次就好。但我醜話說在前麵——如果練個三次以後還沒個樣的,別怪我讓他一家都離開山寨。"
    聽到這話,所有的士卒都大聲答應。劉處直聽後說道:"下午就不練長槍了,出來練練力量。搬一下石頭,光練招式不夠,力量也很重要。也不用多練,一人搬著石頭走上一百步就算合格。明後天休息。"
    回到山洞點了一下剩餘的糧食——還有二十石的樣子。也就是最多再訓練兩次就得下山打糧了。現在雖然改成三天訓練一次,不過既然都提升了數量,那消耗自然就快了。想到這裏。
    劉處直喊來了李茂:"讓他下午和自己走一趟。之前記下來的那個方地主我們再去看看,畢竟是咱們山寨第一次下山,了解清楚最好。"聽完後,李茂收拾好裝備,讓士卒把馬牽過來,就和劉處直一起下山了。
    來到安定縣,出城門後官道走上三十裏附近有個源水村。這裏麵有個方地主,之前踩了點還沒仔細偵察。這次來就是要再仔細了解了解地主家的風評和實力再來砸門。進入了源水村,打扮成貨郎的二人一人牽著一匹馬,挨家挨戶的問有沒有買山貨的,趁機再旁敲側擊問一下方地主家啥情況。
    許多人都在罵這個地主。了解清楚後得知:這個地主家裏沒有功名,但是家裏男丁多——方地主生了七個兒子,家裏成年男丁都有二十以上。
    而且方地主人夠狠,佃戶收成不足也要強迫繳齊租子,不然就讓家裏男丁去將佃戶一家狠狠打一頓。這些年年景不好,很多農民活不下去就開始賣地,仗著方家男丁多每次都巧取豪奪,以很低的價格就把田地弄過來了。
    他和安定縣巡檢關係還很好——巡檢雖然隻是從九品,那也是正經的官老爺。被強取豪奪的百姓也無處告狀。聽到這裏,劉處直和李茂覺得這個地主應該狠狠的搶一波了,最好弄得他傾家蕩產。
    得知方地主的惡行後,又來到他家做最後的偵察。發現方家並沒有護院的家丁,估計是方地主覺得自家男丁多沒必要請了。了解清楚後,劉處直和李茂離開了村子回到了山上。
    既然要準備動手了,自然要商量作戰計劃。經過這幾天觀察,高櫟這幾人在山寨還是比較盡心了。既然如此那就可以嚐試著拉攏關係了。於是讓李虎明早去請他們過來開會,研究一下這個方家大院怎麽打。今天天色已晚就算了。
    人到齊後,劉處直拿著一塊黑炭在地上畫著:"方家有一個大院子,但應該沒有進院,外麵有圍牆圍著,沒有箭塔這些東西。但是他們男丁很多,這些地主家的人應該常年都有練武,比咱們的人要能打一點。所以到時候咱們就以多打少,留下二十人看家,咱們出一百人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高櫟看劉處直說完後補充到:"這次最關鍵的就是把門打開,所以得保護撞門的弟兄們。就是不知道這個方家有多少弓箭手。到時候掌盤子還有二當家和我就在牆外看著,負責解決弓箭手。
    隻要撞開大門,這仗就贏了。"看高櫟說完了,劉處直問李茂還有什麽補充沒有。李茂搖了搖頭說沒有了。劉處直就宣布散會:"回去這幾天再訓練一下,多吃點攢點氣力。
    就定在八天後三月初十去,咱們早上下山,等到申時再去。"
    計劃定好後,劉處直更加用心訓練士卒了。這幾天已經沒有管庫存和量,隻要是訓練每天就敞開造。如果失敗了這批手下就得解散,到時候留著糧食也沒用。所以這次訓練劉處直也發狠了——看到刺擊的士卒腰部沒發力,上去就是一腳;練攔的動作時,有時候劉處直會上去對著竹槍就是一棍;一旦士卒沒拿穩竹槍掉了,又借著手上的棍子又是一棍。就這樣折騰到酉時天都黑了,這三招還是有一部分人練不好,無奈隻能先解散訓練。
    吃過晚飯後,劉處直又找到高櫟問到:"固原營兵們是怎麽訓練的?"高櫟想了想:"無非就是賞錢和食物。但營兵有個最重要的優勢就是兵源都來自邊鎮衛所,士兵們多多少少都會點。
    咱們練的這批是純農民出身,加上流動了很久欠了身子,目前隻能這樣。不過掌盤子也別太焦慮——就是一個地主院子,大不了多死點人,活下來的就是精兵。有糧食了咱們要多少人有多少人,有空就訓練,別追殺放棄他們就行。"
    聽到這裏,劉處直覺得高櫟說的有道理。但如果不是緊急情況,劉處直也不會主動放棄士卒。之所以這麽焦慮,就是把傷亡看的太重。但初期的農民軍除了吸收逃兵,很難把流民練成精兵的,因為長時間都在流動,糧食和軍械都不足用。
    喜歡流賊也可以燎原請大家收藏:()流賊也可以燎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