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總督議策破克營
字數:3141 加入書籤
崇禎皇帝在朝堂上摔了三個瓷器,怒斥了克賊的事通過甘肅地方官員在朝堂上的關係傳到了他們這裏,而破賊的壓力通過兵部尚書傳到了總督楊鶴這裏,對於皇帝的怒火楊鶴不敢隨便糊弄,於是在固原三邊總督駐地召集會議,離環縣最近的是固原鎮又是陝西巡撫節製所以劉廣生也來了還有三邊總督府各級文官,與會的武將有固原總兵楊麒、寧塞營參將陳三槐、定邊營遊擊馬科,總督大堂內好不熱鬧。
經過一係列麵子行為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個小時,官員們開始了議事,楊鶴說道目前夜不收探知克賊還占據著環縣,各位說說他是準備當坐寇還是有其他謀劃。
固原總兵楊麒說道:製軍大人,我固原夜不收探知賊眾僅三千烏合之眾甲胄不多但是馬騾眾多想必應該不是坐守之賊現在還沒走正好是我們一舉殲滅之時否則流動在甘肅的山地中可不好抓,流寇難就難在一個流字所以為了解君憂咱們需兩路出兵,我固原鎮出兵渡過蒲水從西側包圍環縣,定邊營,寧塞營一同出兵泰山壓頂之勢滅掉賊寇,
當然這種會議製定不了具體作戰計劃一般都是敲定行動具體作戰計劃在會後由楊鶴、劉廣生還有楊麒製定。
三邊總督衙門二堂,楊鶴、劉廣生坐在左右位,楊麒在下位,馬科與陳三槐侍立一旁,原本以他們的軍職是無法進來的不過討賊需要他們,所以就跟著進來旁聽了。
楊鶴開口道,寧塞營參將陳三槐、定邊營遊擊馬科你等有馬步兵多少我要實數,馬科半跪著說道:製軍大人屬下有騎兵一百步兵五百因糧餉拖欠人數並未滿員,寧塞營參將陳三槐也同樣說到:製軍大人我有騎兵二百步兵九百。
楊麒端坐下位,身披山文甲,腰間懸著一柄寶劍。甲胄整潔幹淨滿臉虯髯,一雙眼睛精光四射,用手指敲擊著桌案,待兩人說完後楊麒開口道製軍大人這兵力足夠了我固原再發馬步兵三千,以往我官軍剿賊人數都比賊少,這次打克賊已經是老虎搏兔了,還望總督衙門盡快湊齊十日糧草再補發一部分餉銀將士們即可出征。
聽到又要錢楊鶴也很煩躁這些丘八都不省事,各個都喜歡找自己要錢自己又變不出錢但這又是皇帝親自下詔楊鶴隻能說道大軍可以先行開拔,餉銀和糧草隨後就到,本堂決不食言。
楊麒聽完後說道,製軍大人不是屬下不相信你,固原鎮兵變年初才平定朝廷隻撥付了欠餉的三分之一,你看看士卒們不少人每天飯都吃不飽操練更是半月才有一次,上次兵變到現在朝廷又拖欠了快四個月了,軍中早就怨聲載道,屬下在軍中還有一些威望,不然固原鎮可能爆發二次兵變了,這次開拔不看到銀子士卒們是不會動身的。
楊鶴聽完知道楊麒說的是實情無奈他隻得說到算了先把寧夏的軍餉挪給固原吧,給將士們補足三個月這總行了吧,聽到這裏楊麒也不再要求太多,畢竟如今大明內憂外患,遼東建虜未平,流寇又起,西北各鎮糧餉不繼,士兵逃亡都是常事了能有糧餉發下已經不錯了,想到這裏楊麒抱拳說道此次剿賊我等必全力以赴。
總兵官署內,楊麒說道我軍分三路進剿:陳參將率寧塞營自東麵包抄,守住環縣進太白山的官道,馬科領定邊營自西麵守住清平關防止流寇打破關隘進入寧夏,本鎮親率固原營兵渡過蒲水咱們給克賊來個三路合圍,務求全殲。
在官兵開會商量準備搞死他的時候,環縣縣衙內劉處直也在商量著該去哪裏,劉處直看著輿圖說到咱們這次逗留的夠久了明天必須走了,各位兄弟們看看咱們該走那裏去,這次是郭世征先發言他說道咱們往寧夏去那邊邊堡多有些邊堡倒也好打,打下邊堡繳獲些軍械給自己換換裝備也好,自從破了環縣繳獲了不少鎧甲後郭世征就想再打點硬仗給自己營裏換換裝備。
這可能不行啊高櫟搖了搖頭,這次掌盤子在公審大會辱了太祖皇帝,大明最重孝道當今皇帝肯定會來圍剿我們,最近我們的探子也和官軍夜不收交戰過幾次了,咱們要是寧夏跑一頭紮進那些邊堡裏麵活動範圍也被限製了,如果被後麵官軍一堵咱們根本跑不掉,咱們還是往慶陽府跑還是老辦法作勢圍慶陽府然後找個機會撤到關中去,那邊富庶也好打糧,兩人建議說完後劉處直綜合一下都覺得不太穩妥就都否了,然後又詢問李茂的意見,李茂說道老高老郭這次建議確實不行,去關中根本隱蔽不了我們行蹤,如果固原那邊在官道一堵慶陽那邊再出兵包圍我們還是免不了一場惡戰,要我說幹脆咱們跳回延安去,最好打靖邊千戶所去,當然我不是為了報仇才這麽說,不久前我們才從延綏那邊過來,官軍怎麽也不會想到我們會再返原路,回去拿下百戶所不但咱們能補充些軍械我和掌盤子還能報仇如果再能拉點衛所兵進來就更好了這年頭衛所兵活不下去的到處皆是遇到補營兵的伍可能才有出路再者咱們都是熟門熟路百戶所甚至不會抵抗我們,這個比去關中和寧夏去要好的多至少有出其不意的性質,我的話就這些了,掌盤子你做主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想到王百戶欺壓自己這麽多年,能順便報了仇也是好事,於是劉處直拍了拍桌子說道就這麽定了,咱們明日一早就走,從華池進山然後到保安縣城,等下我讓鄭彥夫打整好明日一早出發。
克難營出城門時在城門貼了告示說道讓百姓暫且離開城裏官軍沒有抓到我們一定進城殺人冒充軍功的,劉處直也不知道多少人會聽但是也沒其它辦法了,出了城門後克難營直奔華池,在克難營出城後馬科和陳三槐也帶領定邊營和寧塞營到達了饒陽水堡過了清平關就到環縣了,結果夜不收回來報告賊寇已經全部跑了,夜不收往北搜索沒發現蹤跡賊寇應該沒有往寧夏去,這群賊寇可能又進山,了馬科還沒動靜陳三槐倒是怒了到手的功勞飛了,開始抱怨到不是糧餉遲遲不撥發咱們早就動兵了,現在賊寇跑了咱們上哪裏去找,說完帶著寧塞營的兵趕緊往環縣進發,馬科也在後麵跟著。
下午未時寧塞營進了環縣,裏麵已經沒有賊寇了,而縣城街道上的饑民們見官軍居然沒有躲避,陳三槐當即下令到這些都是流賊,說罷讓寧塞營士卒衝上去,饑民們被官軍一衝頓時死傷無數,陳三槐下令割下五十個首級交與總兵報功,馬科沒這麽幹也沒阻止畢竟明軍現在殺良冒功已經成常態,西北這邊賀人龍,杜文煥,趙大胤割良民首不止一回兩回了,馬科雖有些良知但還不願意為了這些百姓和上官們作對隻能當沒看到。
楊麒看到帶著大軍剛剛渡過蒲水就收到了陳三槐和馬科的上報還有五十顆首級,常年在明軍混的哪能不知道這是怎麽來的,但放跑了賊寇他也有責任所以就默認了陳三槐的報功書,他讓幕僚潤色了一下發給楊鶴文中寫到他親率家丁衝鋒陷陣,寧塞營參將從背後包抄克賊腹背受敵,餘部潰不成軍。官軍乘勝追擊,斬首五十級,餘眾四散奔逃。戰後清點,官軍僅傷亡十餘人,大勝而歸。
喜歡流賊也可以燎原請大家收藏:()流賊也可以燎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