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抗稅風波
字數:2951 加入書籤
                    中部縣縣衙內,郭縣令得知自己轄境內又來了農民軍而且還在大肆招兵買馬,慌忙讓手下去打探這是那家營頭。
    因為夏稅要開征了這時候境內來了大批流賊到時候肯定影響征收,他還想著多收點稅評考成的時候拿個上等好換個地方當官,手下回來稟報說這是半月前被楊製軍剿滅的克賊。
    郭縣令人都麻了心裏把楊鶴還有固原一幫武將罵成狗了,你們為了討好萬歲爺就亂報軍情什麽斬首五千,賊渠中三箭命不久矣,那這外麵是誰。
    但他一個小小的縣令又不敢頂撞三邊總督,人家都說了剿滅了你上書說賊寇又來了那不是打了製軍大人的臉嗎,楊鶴可能會被皇帝批評一頓然而他這個縣令恐怕是幹不長了,所以一想到自己的處境郭知縣就很難受,同科就他一個來了陝西當官。
    陝西這地方又窮又旱天天流民過境不然就是這種大賊兵臨城下,郭縣令每次看到這種情況都嚇得發抖了,生怕那天城破了讓賊寇拉出來公審砍頭他可聽說了環縣縣令的事,但是做為一個縣令他又不能自己招兵,隻能隔幾天就去士紳家裏麵讓他們出錢武裝壯丁上城,但是士紳們的錢那裏是好刮的這一兩個月也沒啥成效,
    所以隻能指望多刮地皮讓自己考成評優反正自己隻幹三年爛攤子丟給下一任就好,下一任過來見到這種爛攤子自然會加大力度刮地皮離開這裏,這就形成了無解的惡性循環。
    明代這考成根本不按什麽修繕水利,愛護百姓來評隻有一個硬性標準那就是稅收,就算碰到了愛民的縣令沒有朝廷命令他敢減稅嗎就算他減了底下的胥吏吃啥?在明朝這些世襲的胥吏有才是一方土霸主,縣城內知縣最大出了縣城除了老爺們惹不起他們想幹嘛幹嘛,隻要糊弄住了知縣就行。
    想了半天郭縣令也沒想到什麽好辦法隻能喊他從紹興帶來的師爺來給他出謀劃策,師爺來了也沒啥好辦法,畢竟朝堂之上能糊弄外麵的流賊是實打實的存在,所以師爺出了個堪稱餿主意的餿主意。
    反正今年九月知縣的任期就到了,幹脆夏稅秋稅一把抓狠狠的撈一筆交到朝廷哪裏等到了九月離開陝西去其它地方當官,如果這些刁民不交甚至勾結城外賊寇抗稅咱們就請延安府征剿,如果刁民們交了自然你好我好大家好。
    還有為了不讓胥吏們上下其手今年就宣稱城外不安全讓各村裏正送到縣城裏麵來,咱們就受點累讓縣衙文書挨個翻黃冊對,挨過這次夏稅就好了。
    聽師爺說完,摸著自己胡子哈哈大笑說道你真不愧是我的諸葛亮啊,這麽完美的計劃也就你能想出來了,但既然不讓衙役們去收稅這個命令讓誰去傳呢。
    師爺摸著老鼠須嘿嘿一笑講到老爺您不是和城東顧家關係好嗎,這些年他們兼並了這麽多上好的水澆地,讓他們派家丁拿著您的公文下鄉去通知,好、好就這樣,咱們加把勁今年爭取調到南方去,咱們浙江人實在不適合在陝西做官。
    知縣的這種小小請求顧家自然沒道理拒絕,讓自己家丁騎著馬來到了中部縣各個鄉村通知今年夏稅加征翻倍。
    公文中寫到國課緊急,軍需孔亟,凡我黎庶,宜體時艱",每畝輸銀一兩。
    按照目前陝西的光景來說,一畝地打的糧食也就五六鬥,糧價一石在二兩到三兩之間,也就是說縣令這次加征直接要了農民八成收成,這個公文一下發,中部縣下麵幾十個村子都沸騰了。
    他們完全沒想到縣太爺居然想竭澤而漁,這個稅要是交了下半年他們絕對會餓死的,於是各村紛紛鬧了起來說道知縣是想害我們全村絕戶啊,我們絕對不能就這麽等死啊。
    而顧家家丁傳完了村子又來到城郊的市鎮,這裏的人不種地所以就沒有按畝輸銀而是直接給了個標準交白銀一千兩,這裏的百姓們據理力爭,表示連年災荒,都在吃糠咽菜而且城裏也找不到活計,走商的賣不掉貨物根本無力繳納一千兩,顧家家丁卻威脅道:"不納錢糧,便是反叛!我隻是傳達縣太爺命令,至於交不交爾等自覺莫要自誤!
    這時候的克營也收到了消息,他們正在穀河一帶的丘陵休整,隊伍裏中部縣附近招的人太多了都收到了這個消息紛紛報給了自己哨官百總,希望大軍能一舉攻克中部縣殺了這個縣令,劉處直是想再苟一段時間,這段時間就不招惹官府了。
    畢竟剛剛擴軍兩千多,武器不全戰鬥力也不行,萬一再破了一座縣城官軍聞著味又來了咋搞,所以他遲遲沒有下定決心要不要支持這些百姓,但是自家營伍裏麵少說有一千人的父母還在中部縣種地隻不過為了減輕家裏口糧負擔才偷偷出來當賊,他們不希望父母被逼死不然當這個賊幹嘛,所以劉處直又發動老辦法,開會解決問題。
    現在來開會的人員也多了,除了四個營官,郭世征也來了,還有幕僚李中舉,偵察營李狗才,自己親兵營官李虎,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嘛,劉處直從來都不是一個獨斷專行的人。
    會議開始後,劉處直說道弟兄們二十天前咱們才在平戎川戰敗,現在剛剛招滿人實力還未恢複,這狗知縣打算竭澤而漁搞死這縣裏的百姓,咱們在中部招了一千的新兵得為他們家裏出頭,但現在情況實在不宜在破縣殺官了,所以讓大夥們都想想該咋辦。
    在場的都是武將讓他們上陣拚殺倒還可以想這種辦法有點為難了,劉處直雖然是在問其他人但也有考校李中舉的意思,如果他的計策好以後可以當軍師使用,不然隻能讓他一直當個書辦了。
    李中舉想了想說道既然咱們營現在不宜太過高調,那就派人偷偷以"軟抵抗"方式鼓動當地百姓,讓全村人躲入山中;或者集體前往縣衙"哭訴",老弱婦孺跪在衙門前"乞減"。百姓們差的是組織隻要咱們組織好力量不會差的,如果那個狗知縣不請官兵來,那他就拿縣城外麵的百姓沒有辦法,這就是我的想法,掌盤子我講完了。
    劉處直聽後覺得這個辦法好,問了問其他人沒有意見後就同意了,然後撥了一百偵察營的探子給李中舉要他好好做,隻不過別打咱們營的旗號。
    喜歡流賊也可以燎原請大家收藏:()流賊也可以燎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