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王莊繳獲與放糧

字數:4163   加入書籤

A+A-


    處置完王大善後,陸雄和李秀才開始去點清王莊裏麵的繳獲。
    今天天氣陰沉沉的,仿佛要下雨,但那雨水始終沒有落下來。不知道有多少人期盼著這場大雨。關中地區還好一些,劉處直路過那邊時還下了雨,甘肅這裏已經一個月不見雨了。
    劉處直站在莊園中心的圍牆下麵,抬頭望著那朱紅色的大門。
    "大哥,裏麵簡直是個大糧倉啊!"李虎從裏麵跑出來,臉上帶著難以置信的表情,"糧倉多得數不過來!"
    他邁步走進李虎說的那個倉庫,腳下是平整的青石板路,與外麵那破爛不堪的道路形成了強烈對比。
    "報告掌盤子,東邊三個糧倉陸營官已經清點完畢。"一個親兵跑過來報信,"光是這三個倉,就有小麥兩千石,稻米一千五百石,還有各種雜糧黑豆、豆餅之類的也有五百石,每頓喂點草讓全營的馬吃上一個月了。"
    "走,咱們去看看。"
    糧倉位於王莊的東北角,一排十間高大的磚瓦房。推開厚重的木門,一股穀物特有的香氣撲麵而來。適應了昏暗的光線後,看到的是堆到房梁的糧食袋,整齊地碼放著,有些袋子因為堆放時間太久已經積了厚厚的灰塵。
    "這還隻是東邊的三個倉?其它地方還有麽?"
    "是的,掌盤子。"李秀才翻開手中的賬本,"根據我們找到的賬冊記錄,整個王莊共有十二個這樣的大糧倉,還有四個專門存放醃肉、幹菜的地窖。"
    劉處直走到一袋糧食前,用隨身的小刀劃開一個口子,飽滿的小麥粒嘩啦啦地流出來,在昏暗的糧倉裏泛著金黃色的微光。他抓起一把,放在鼻尖深深吸了一口氣:"太好了,咱們散一部分出去,又有百姓可以得活一段時間了。"
    "當初還在衛所時,我從堡內去保安縣城,一路上見過很多人吃野草、樹皮、泥土。這些糧食就堆在這裏發黴啊,那韓王肚皮再大也吃不了這麽多啊,他為啥不散出去啊?"
    劉處直實在想不通:"他朱家的天下自己都不愛護,還指望誰愛護啊?"
    "你們繼續去查還有多少糧食吧。以後這種王莊咱們見一個打一個,可不能讓糧食被老鼠給吃了。"他吩咐道,"通知婦女營晚上準備宴席,除值守的士卒外都來參與。白麵饅頭、燉肉、麵條、油餅全都上,我們也體驗一回王爺的日子。"
    夜幕降臨時,王莊的大廳裏點起了蠟燭。二十幾個克營軍官圍坐在一起,桌上擺著從王莊繳獲來的食物:白麵饅頭、醃肉、燉肉、大碗的麵條,還有幾壇酒。所有人吃得滿嘴流油。
    "兄弟們,我們聚在一起就是為了打倒這些士紳王爺們。不過打倒他們之前需要吃飽,這兩天咱們都痛痛快快地吃。"
    "明天再配合著把糧食散出去。你們有些人可沒親眼見到,這王莊裏麵的糧食簡直是堆積如山。咱們以前打的士紳莊子,包括環縣裏麵的糧食,和這裏一比那就是土財主和皇帝的差距。"
    "這大明朝據說還有20多個親王,郡王更是上百。以後隻要咱們走到有王的地方,那就餓不死了。"
    "好!以後咱們破了朱家親王的宅子,把什麽縣主、郡主抓出來給掌盤子暖被窩!"高櫟笑著說道。
    "老郭啊,到時候記得給我留一個。對了還有老李,那狗日的想女人都想瘋了,每次紮營都要往城裏跑。"
    "老高,你別站著說話不腰疼,你玩少了啊?那次老子沒帶你去。"
    "哈哈哈。"
    第二天清晨,王莊門前搭起了簡易的糧台。放糧的事讓偵察營士卒騎馬傳遍了方圓三十裏的地方。
    這附近的百姓聽說要放糧,無論遠近,推著自家小車或扛著麻袋就來了。這些年他們見慣了官兵的凶殘和地主為了加租子那不擇手段的樣子,很少見到放糧的人。沒過多久,一些餓得實在受不了的老人和孩子,顫顫巍巍地來到王莊門前。
    劉處直親自為第一個老人量了五鬥米。那是個頭發花白的老漢,瘦得隻剩皮包骨頭,接過米袋時雙手抖得像風中的樹葉。
    "大王,真的不要錢嗎?"老漢不敢置信地問。
    "不要錢。"劉處直溫和地說,"這是給你們的。你回去後告訴村裏還沒來的人,都來領糧吧,按人算,一人五鬥。"
    老漢突然跪倒在地,咚咚地磕頭:"青天大老爺啊!活菩薩啊!"
    劉處直慌忙扶起老人,想到了當初延安官道上那些餓殍——要是有這麽些糧食,興許就不會死了。
    到了中午,王莊門前已經排起了長隊。衣衫襤褸的農民們扶老攜幼,有人推著獨輪車,有人背著破麻袋,眼中都閃著希望的光芒。陸雄指揮士卒們分成幾組,有的維持秩序,有的稱量糧食,一切都井井有條。
    一個中年婦女領到糧食後,突然從懷裏掏出一個雞蛋塞給發糧的士兵:"軍爺,家裏就剩這點東西了,您別嫌棄……"
    士卒連連擺手:"大嫂,我不能要。掌盤子是讓我們發糧給你們,要是讓親兵看到了,我要挨鞭子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你就拿著吧,孩子,看你也沒吃飽飯多久,補補身子。"婦女眼中含淚,"自打增派了遼餉,隻有從家裏拿糧食的,還沒見過放糧食的人。"
    士卒還是擺手拒絕,婦女隻得拿著那一個雞蛋和糧食走了。
    放糧持續了整整三天。不僅附近的村民來了,連百裏外聽說消息的人也拖家帶口地趕來。克營白天放糧,晚上還安排人睡在糧食邊上,生怕出什麽差錯。
    第二天傍晚,陸雄正在核對賬目,一個穿著破舊儒衫的中年男子來到放糧台前,卻沒有像其他人一樣伸手接糧。
    "糧食不夠嗎?那再給你多來一鬥。"
    那人搖搖頭:"在下張明遠,本縣生員。不是來領糧的,是來投軍的。"
    陸雄聞言抬起頭,打量著這個讀書人。張明遠約莫四十歲上下,麵容清瘦還有些憔悴。
    "這個我做不了主。小兄弟,帶著他去見掌盤子吧。"
    "為何投義軍?"不怪劉處直這麽問,他隊伍裏從來沒有讀書人來投,哪怕李中舉也隻是讀了書,但從來沒去考過。萬一是奸細,會出大問題的。
    張明遠苦笑一聲:"朝廷腐敗,民不聊生。我苦讀詩書三十年,卻連個舉人都考不上。"
    "先生勿怪我態度不好,實在是不敢相信。"劉處直說道,"還請先生在帳內歇息些日子,我們要去查查。你是讀書人,應該知道我們營的事吧?"
    "我們會公審士紳的,民怨沸騰的我們一般會砍頭抄家,殺人家全家也是常有的事。所以我從來沒想到現在會有讀書人來投。"
    "還望諒解,我寧肯暫時沒有讀書人輔助,也得保證營裏安全。"
    張明遠聽後認為劉處直瞧不起他,憤然一甩衣袖就走了。劉處直見後也隻能無奈地放他走了,畢竟這種好事對於現在的克營來講,實在是天上掉餡餅。
    第三天晌午。
    "掌盤子,"李秀才走過來匯報,"統計出來了。我們共發放糧食兩萬二千石,自己留下的糧食夠我們兩月用度。"
    劉處直點點頭:"糧食給的值,反正咱們也吃不完帶不走。能因為這糧食活下來的百姓會感謝我們的。假使咱們以後戰敗來鎮原招兵,也會有人念我們的好。"
    "對了,咱們明天就換個地方紮營,還是在鎮原。這停留幾天了,我怕固原鎮察覺了,到時候就不好走了。"
    喜歡流賊也可以燎原請大家收藏:()流賊也可以燎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