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山西震動
字數:4741 加入書籤
孫顯祖在稷神山戰敗後,一路撒丫子狂奔過聞喜、絳州、襄陵,往臨汾進發。田雄也帶著自己剩的不多的親兵,跟著孫顯祖一起去見巡撫。
入夜,官軍殘餘軍隊在絳州以北官道附近紮營。孫顯祖卸去了鎧甲,換上一身繡著獅子的緋色官服——這是正二品武官常服。他正在帳篷內來回踱步,文吏在一旁候用。桌上攤開著一份剛剛寫好的軍報,墨跡還未全幹。
總鎮傷亡清點完畢,周強推開帳篷進來。周武死後,孫顯祖讓他弟弟周強代替家丁隊長,掛千總銜。他為了掩護孫顯祖,左臂被射了一箭,纏著的白布已被鮮血浸透。
周強手中捧著一本冊子:"我們親兵陣亡七人,傷三人。營兵隻有田參將帶著五十人跑掉了,剩餘的都被流寇殺了或者投降了。丟失鳥銃三百多支,虎蹲炮佛郎機十幾門,還有兵甲這些估計被流寇全部繳獲了。輜重糧草基本上都丟了,現在親兵連帳篷都沒得睡了。"
聽到周強的匯報,要說多難受也不至於——營兵死了再補就行,反正是巡撫叫自己出兵的。而且打仗時孫顯祖發現,和自己交戰的流寇全是邊兵出身,比自己帶過去的潞安營兵強得多。就這樣,自己這二百家丁也就損失幾騎,都能算個勝仗了。
構思好了如何狡辯,孫顯祖也不再擔憂啥了。反正隻要上麵能撥下錢糧,自己隨時都能弄出一支精兵。大明朝有二百多萬軍戶呢。
山西巡撫仙克謹則早就得到消息:蒲州陷賊,全城官紳被戮;加上潞安營兵全軍覆沒;王嘉胤賊黨分掠各縣,不斷有士紳被屠殺。他現在真想給孫顯祖一刀——虧自己還替他攔住了那個大戶程錦報官申冤,讓他有了三千兩銀子的軍費,還撥了糧草給他,居然就這麽敗了。
想到這裏,他坐立不安。蒲州死去了數百口官紳,他們在京師都有盤根錯節的關係。該怎麽才能和陛下狡辯呢?
翌日午時,孫顯祖率軍來到了臨汾縣外麵。
"大人,前麵就到臨汾了前麵沒說這裏是平陽府府治所在)。讓兄弟們就在城外紮營,周強田雄隨我進城麵見巡撫。"
臨汾城門緩緩打開。守城士兵看到這支殘軍的模樣,臉上都露出驚恐之色。孫顯祖挺直腰背,強撐著一絲威嚴策馬入城。街道兩旁,百姓們躲在門縫後窺視,竊竊私語如同瘟疫般蔓延。
"聽說了嗎?官軍大敗而歸......"
"流寇的隊伍裏據說有神兵天將,不然官軍怎麽打不過。"
"噓,小聲點,不要命了?"
臨汾縣城,巡撫臨時行轅內。
巡撫仙克謹正在書房看邸報,聽到門外侍衛通報孫顯祖求見,他眉頭一皺,放下手中的毛筆。
"讓他進來。"
孫顯祖風塵仆仆地走進書房,單膝跪地行禮:"末將參見撫院大人。"
仙克謹之前心裏還想著捅孫顯祖一刀解解氣,但作為二品文官,養氣功夫還是到家的,見到人看不出一點生氣的樣子。
仙克謹抬手示意他起身,目光落在他肩膀的繃帶上假裝的博取同情):"傷得不輕啊,稷神山一戰,本官已經聽說了。"
孫顯祖苦笑一聲:"末將無能,損兵折將,有負朝廷重托。"
"勝敗乃兵家常事。"仙克謹示意他坐下,讓仆人倒了一杯茶送過去,"說說吧,到底怎麽回事?流寇都是烏合之眾,何以讓你二千多官軍精銳折戟沉沙?"
孫顯祖從懷中取出軍報,雙手呈上:"撫院大人,橫賊軍中至少有五千官軍逃兵,其中不乏邊軍精銳。他們陣列嚴整,兵甲齊全,戰術嫻熟,絕非普通流寇可比。"
仙克謹接過軍報,越看臉色越沉。最後他猛地拍案而起:"陝西欺人太甚!"
"這些逃兵都是從陝西過來的。"孫顯祖壓低聲音,"陝西和我們這裏一樣缺餉,不少勤王兵都嘩變了。劉撫院他們卻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任由他們和流寇合流進入山西。"
仙克謹在書房內來回踱步,長須隨著急促的呼吸微微顫動。"以鄰為壑,這是赤裸裸的以鄰為壑!陝西為了自己太平,把禍水都引到山西來了!"
"這五萬多流寇已經把平陽府境內鬧得天翻地覆了,好多官紳都被殺了,家產被搶掠一空。"
"好,好得很!劉廣生這個老賊,以為躲在陝西就萬事大吉了?"
他走回書案前,提筆蘸墨:"本院這就上奏朝廷,彈劾劉廣生玩忽職守,以鄰為壑!顯祖,你也聯名上奏,把戰敗的實情稟明聖上。"
"可畢竟是我們戰敗了,直接上報不會有事吧?"
"這個你不必擔心。"仙克謹冷笑一聲,"這些秦寇沒來之前,我們山西本地土賊也就一兩萬人,大部分山頭官府都有記錄,隻不過我們沒去剿而已。秦寇入晉能怪我們頭上嗎?"
"你可知道,流寇除了在蒲州,最近殺了多少官紳?"仙克謹一字一頓道,"流寇分黨東掠趙城、洪洞、汾州、霍州,西掠石樓、永和、吉州、隰州,所過之處官紳不得幸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其中不乏舉人、進士出身的地方名流。這些家族在京師都有人,如今正四處活動,要求嚴懲責任人。你說,這個責任該誰負?流寇又不是我們山西出來的。"
"我們山西還出兵參與遵永大戰,實在是拿不出剿賊的兵力。陝西再怎麽說還有一兩萬精銳在呢,所以該負責的不是我們山西文武官員。"
孫顯祖恍然大悟:"確實跟我們沒關係啊。"
"正是。"仙克謹滿意地點頭,"那些家在平陽汾州的官員,他們的奏疏恐怕已經堆滿內閣了。陛下肯定會考慮他們的意見。"
幾日後,兩人的奏疏到了京師。
崇禎皇帝朱由檢麵色陰沉地翻看著司禮監呈上的奏疏。他今年看著比去年還老不少,二十出頭卻已顯露出與年齡不符的憔悴。眼角的細紋和鬢角隱約的白發......
"啪!"他突然將奏疏重重摔在禦案上,嚇得侍立一旁的王承恩渾身一抖。
"傳旨,明日早朝後召集內閣、六部堂官議事!"
次日午時,文華殿內氣氛凝重。內閣首輔成基命、次輔周延儒、兵部尚書梁廷棟等人垂首肅立,大氣都不敢出。
"劉廣生誤國,楊鶴誤國!"崇禎皇帝的聲音冷得像冰,"朕讓他們總督陝西軍務,剿滅流寇,他們就是這麽給朕辦事的?"
"楊鶴不是說招撫有成效嗎?這就是成效?幾十萬流寇都跑到了山西,到處肆虐!"
周延儒見狀起身說道:"陛下息怒,別氣壞了身子。"
"朕能不生氣嗎?"崇禎冷笑一聲,拿起一份奏疏,"山西巡撫仙克謹、總兵孫顯祖聯名彈劾陝西縱容官軍逃散,致使官軍投奔流寇,禍亂山西。"
梁廷棟和劉廣生關係很好,隻得站出來硬著頭皮幫他說幾句話:"陛下明鑒,陝西連年災荒,軍餉拖欠已久,士卒逃亡在所難免。他們已盡力追捕,奈何人手不足。"
"盡力?"崇禎又拿起另一疊奏疏,"這些是山西士紳的聯名上奏。蒲州城破,幾百名官紳遇害;最近又肆虐平陽汾州各地。在朝山西官員都在問朕,為何陝西的流寇會跑到山西去殺人放火?"
殿內鴉雀無聲,隻有臣工們粗重的喘息聲。
崇禎站起身,龍袍下的身軀略顯單薄,卻散發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傳旨,陝西巡撫劉廣生剿寇不力,降三級留任,戴罪立功。若再有失,兩罪並罰!山西巡撫仙克謹剿賊不力,罰俸一年。總兵孫顯祖喪師辱國,奪其子蔭官。"
崇禎到底沒有全部聽信仙克謹的話。畢竟他認為流寇都是烏合之眾,洪承疇率鄉勇都能殲滅幾萬人,兩千營兵無論如何也不該全軍覆沒。
接著他轉向周延儒:"給洪承疇去旨,限他三個月內入晉援剿,讓杜文煥提督延綏山西兩鎮剿賊。
另外告知劉廣生與李卑抓緊剿滅陝西剩餘流寇不得再讓一人一馬流入山西!"
"臣遵旨。"周延儒躬身應道。
回到乾清宮,崇禎坐在龍椅上鬱悶。
"陛下......"王承恩小心翼翼地走近,"該用膳了。"
崇禎恍若未聞,隻是喃喃自語:"王大伴,為何剿賊剿了三年多,流寇越剿越多?為何堂堂官軍,會去投奔賊寇?"
王承恩不敢接話,隻能默默退到一旁。
"罷了,用膳吧。大明中興還需要朕,身子可不能垮了。"
喜歡流賊也可以燎原請大家收藏:()流賊也可以燎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