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石樓山攻防戰
字數:5009 加入書籤
五月中旬已到,王嘉胤的回陝想法打算實施了。
他自己並不是不智的,但實在希望能在家鄉建立起一份基業。他心中已經默默認定:這次不成,以後在時機不成熟時再也不會有這種想法了。
既然要走,幾萬義軍不能說走就走,不然被官軍截殺那就麻煩了。所以王嘉胤召集所有掌盤子商議,看誰願意留下來守這個石樓山的大寨一段時間,經過他這些日子的修繕,這裏還是很堅固的。
會議上,王嘉胤講述了他的計劃:他率眾位掌盤子先行北上奪取河曲縣城。這裏到河曲九百裏路,趕路大概要十多天,攻城需要幾天。也就是需要一位智勇雙全的掌盤子留在這裏二十天左右。
現在官軍探子已經遍布山上了,大部分人走後肯定是瞞不了他們多久的。但是我們從後山出發,如果官軍不沿著路追繞遠的話,就會被我們甩掉。
所以他們一定會攻擊這座山寨。留下來的掌盤子需要守一段時間,當然有什麽需求我王嘉胤一定答應。
等王嘉胤講完後,大部分人都嘰嘰喳喳商議著什麽。很明顯,想留下來的人不多。官軍有一萬三千多人,雖然石樓山山勢險要,這個大寨子也被加固過,不過大部分人還是不願意,想跟著王嘉胤安全一些。
王嘉胤看到這些退縮的人,頓時皺起了眉頭,隻能又看向劉處直、高迎祥二人。如果沒有人答應,他的計劃確實不好實施。高迎祥也有點為難,雖然他實力比劉處直略強,但是混飯吃的流民也多,撤退時很麻煩。
見沒人願意,劉處直就站了出來,說願意接下這個任務。
克營的隊伍除了婦女營、輜重營,正兵都能打仗,撤退也方便得多,也是想到這裏,劉處直才同意,正好自己沒有防守經驗,也算是從戰爭中學習戰爭。
王嘉胤見劉處直答應了,高興得合不攏嘴,忙問劉處直有什麽要求。劉處直說自己營中鎧甲不多,披甲的隻有三成,希望王嘉胤給一些布麵甲和棉甲,再給幾門小炮就好。王嘉胤痛快地答應了。
王嘉胤的行動能力還是很快的。第二天就帶著人從後山出發,最後從黃蘆嶺出山來到永寧州附近,再沿道路北上。
現在山西北部沒有官軍,可以全速行軍。而劉處直的盔甲也收到了,都是好的,王嘉胤也沒有糊弄他。劉處直就準備開始布防了。
劉處直站在石樓山山寨的大廳,這裏也是之前王嘉胤的位置。
粗糙的木桌上鋪著一張手繪的山勢地形圖,四周圍坐著各營營官和千總,廳外風聲呼嘯,寨牆上的火把搖曳不定。
"山下指揮官軍的洪承疇不是傻子,"劉處直的手指重重戳在圖上,"他很快就會發現王嘉胤帶著大部分義軍已經離開了。到時候,延綏的兵馬看到沒人了,一定會撲上來。"
他環視眾人,堅定地說道:"所以,咱們得讓他們啃一嘴土渣子再走。這也是能鍛煉下我們防守的經驗,來各位都說說該怎麽布防吧,主寨這裏是咱們的中樞,官軍若強攻,怎麽守住這裏。
"之前王嘉胤修好土木寨牆後,又壘了一層石基,縫隙灌糯米灰漿,防止挨炮後直接就塌了。我之前發現在寨牆內側有幾處隱蔽的射擊孔,可以藏幾門佛郎機,專等官軍攀牆時轟他們。
還有讓輔兵從後山伐木,堆在寨牆內側,隨時可推下阻敵。其它地方怎麽守,你們有什麽意見嗎?"
李茂用手指著圖,從山頂一路劃到山腳:"官軍若攻山,隻有一條路可走。
咱們層層設防,讓他們每進一步都很困難。山腳隘口由中營千總任勇負責,挖深壕溝,溝底埋竹簽,上覆浮土偽裝。兩側崖壁埋伏弓箭手,專射官軍隊列。隘口處設木柵門,門後埋火藥,讓土木營在那裏守著。官軍衝進來了,直接點火炸他們。"
"主寨的坡下挖陷馬坑,坑底插鐵蒺藜。坡道兩側設伏兵,由高櫟來指揮吧。待官軍攻至半坡,突然側擊,配合寨牆火力夾攻。若官軍攻勢太猛,則潑灑火油放火阻路,延緩其進攻節奏。"
聽李茂講完後,劉處直問道:"還有其它疑問嗎?"見沒人回答,他說道那就這麽定下來了,李茂帶中營負責山腳,高櫟負責主寨兩側的坡下,後營隨自己防守主寨。
兩日後,石樓山東麓的林子裏,幾隻山雀突然驚飛。延綏鎮的幾個夜不收趴在山石後,死死盯著半裏外的義軍寨牆。他們見山腳下的流寇開始修工事了,杜文煥不知道他們在賣什麽藥,就讓夜不收繞路山上下來查探一下情況。
五名夜不收借著晨霧摸到主寨前的第一道壕溝邊。領頭的夜不收伍長突然發現溝裏插著的是竹簽,這要是進攻不得死傷慘重啊,看來必須得回去告訴將爺。
他剛要退走,寨牆上突然響起尖銳的敲鑼聲。上麵射下來一些羽箭,很快便射死了三個夜不收,高櫟從兩側殺來,這五個夜不收全部死了。
二十裏外的官軍大營,洪承疇正在看軍報,案頭擺著柄出鞘的寶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當看到杜文煥命人送來夜不收全軍覆沒的消息,他就知道是賊寇大部分都走了,不然不會把守得這麽嚴密。
前些日子官軍查探情況都是隨意進出,他已經想好了破敵的辦法,結果還沒啟用,賊寇居然跑了,這讓他有點生氣。
"傳令。"聲音輕得像在說家常,"曹文詔部移防石樓縣,杜文煥部明日攻東寨。"他突然將毛筆擲於案上,"本院親率大軍壓陣。"
劉處直蹲在箭樓暗格裏,透過觀察孔能看到山道上蠕動的火把長龍。官軍比預計來得還快,王嘉胤才走兩天,洪承疇就發現了問題,已經在趁夜調兵準備拿下自己了。
山腳隘口下,艾萬年和李顯宗部剛進入隘口,暴雨般的鐵砂就迎麵撲來。鉛子打在岩壁上濺起無數石屑,中彈者的慘叫在山穀間層層回蕩。但官兵很快學乖,他們扛來木板鋪在泥地上,匍匐前進抵近木柵門。
任勇大喊:"倒金汁!"兩側山崖早備好了大鍋煮糞,滾燙的糞水傾瀉而下。被淋中的官兵捂著臉慘叫,有人直接疼得滾落山崖。但後續部隊踩著同伴屍體繼續衝鋒,終於有十幾個悍卒爬上木柵門打開了裏麵的門。
後麵的官軍剛剛湧進來,不遠處王鴻命令點燃引線。湧進來的二十多個官軍被炸死了,這下官軍士氣直接跌落穀底,紛紛後撤。
不過沒多久官軍又衝了上來,這下沒了金汁火藥,這個隘口在官軍優勢兵力進攻下很快就丟了,李茂帶著剩下的人退回主寨。
今日天色已晚,官軍在拿下隘口後便沒有再進攻,而是調撥兵力守住這裏防止賊寇夜襲,準備次日再戰。
第二日,官軍沒有進攻。劉處直也不知道什麽情況,不過也沒有輕易下山奪回隘口。兵力相差懸殊,保存自己力量才是正道。
第三天,第一聲炮響在卯時初刻震醒山穀,十二斤重的鐵球砸中西寨糧倉,夯土牆像豆腐般碎裂。
但官軍不知道,那裏早被搬空,堆著的全是草垛,劉處直這才明白昨日官軍沒有進攻是調炮去了但既然已經開打了,拚著傷亡也得多守一段時間。
劉處直命令親兵通知火器哨等下他們第一個開火,自己則檢查著自己的樺木弓。作為掌盤子,他得和自己的兵在一起。
張應昌部的五百多人舉著包鐵木盾穩步推進。這些營兵組成了烏龜陣,箭矢叮叮當當打在盾麵上眼看就要抵近寨牆,突然腳下一空:看似結實的地麵竟是葦席鋪的陷坑!前排三十多人栽進兩丈深的坑底,下麵的竹簽瞬間穿透鞋子。
"放!"寨牆突然翻開二十多個射擊孔,鳥銃噴出的鉛彈將後續官兵打得人仰馬翻。但真正的殺招來自山坡兩側:埋伏已久的前營推下滾木,巨木碾過軍陣,骨骼碎裂聲不絕於耳。
官軍第一波進攻在巳時潰退。劉處直清點時發現己方僅亡五六十人,而官軍少說丟下了兩三百具屍體防守確實比進攻爽啊,怪不得自己每次攻城都要死一堆人,可惜啊,這種情況不是一直都有的。現在的義軍要想發展,還是得攻城。
而洪承疇那邊由於幾日沒有拿下石樓山,知道追不上王嘉胤了,隻得命令全力進攻,務必全殲克賊。
戰鬥進行到第七天,官軍終於祭出殺招。這日清晨,劉處直發現山溪突然斷流——上遊被官軍築壩截斷了。
兩日後,劉處直詢問陸雄:"水池裏麵還剩多少水?"對方嘴唇幹裂:"不多了,隻夠三日了。每天所有人隻能喝一碗水。"
劉處直突然拔出短刀劃破手掌,鮮血滴進陶碗:"傳令各寨,軍官帶頭節水。"親兵們麵麵相覷,紛紛效仿。當血碗在營中傳遞時,因為缺水造成的士氣短缺竟然奇妙的恢複了。
一計不成,官軍又生一計。午時,數十個俘虜被押到陣前,全是之前俘虜的革營士卒。杜文煥的勸降信隨著箭矢射入寨中:"降者免死,頑抗株連。"然後將這些俘虜在陣前全部砍死,以震懾劉處直。
劉處直又率軍堅持了三日,實在堅持不住了,他隻能心裏暗暗對王嘉胤抱歉了,堅持十天已經是自己的極限了。
這些日子克營損失了七八百人,雖然打死了一千多官軍,但官軍人數依舊是優勢。
再守下去死的就是自己了,山寨已經斷水了。
下午又一次打退官軍後,劉處直命令所有人立即撤退,輜重行李都是之前就打包好了的。
等第二日官軍占領山寨後,裏麵隻有一些雜物了,氣得杜文煥拿出佩刀砍向桌子發泄。
喜歡流賊也可以燎原請大家收藏:()流賊也可以燎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