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練國事上任初戰顯威

字數:5445   加入書籤

A+A-


    命令迅速下達。官府強令洛川、中部一帶村民遷入十七處新建寨堡,每寨駐兵二百,配火器防守。又將無人村莊盡數焚毀。沒多久,洛川塬上炊煙斷絕。
    劉國能很快察覺異樣,這日他在子午嶺老營召集部將議事。這闖塌天年約三十歲,身材魁梧,滿臉虯髯,因曾親自先登破城而得此綽號。
    闖塌天營一個軍官說道:"大哥,洛川幾個寨子都加強了防守,我們去要糧不像以前了,他們直接用火器趕我們離開。這些堡寨都不是很好打的,營中存糧僅夠五日之用了。"
    劉國能拍案怒罵:"這是那些絕戶的狗官想出來的辦法,這是要困死老子啊!"他眼珠一轉,"傳令下去,全軍向宜川移動,我不信官軍修寨子修的這麽快。
    就在劉國能部隊轉移時,練國事已派細作混入其軍,一名叫馬二的商販,因熟悉陝北山路,被劉國能留在營裏當了向導。這夜,馬二悄悄將闖塌天部隊的動向刻在羊皮上,藏入一處岩縫。
    兩日後,練國事得到密報:"闖塌天賊率主力三千,沿銀川水向宜川移動,欲攻往宜川去打糧就食。"
    得知消息後,練國事立即部署:"李卑率一千兵正麵迎擊;王承恩領五百伏於官道後方穀地,待李卑將軍與闖塌天賊交戰後你再出擊;楊麒親率五百精騎截其後路。"
    此時官道上,劉國能部隊已饑腸轆轆。行至洛川塬時,前方探馬報告,前麵有個鎮子裏麵有人來往,沒有看到官軍。
    劉國能懷疑道:"莫非有詐?"正猶豫間,忽見寨牆上旌旗招展,李卑率軍殺出。劉國能急令迎戰,卻不料兩側溝壑中伏兵四起,箭如飛蝗。
    "中計了!"劉國能大吼,"前隊變後隊,向河邊方向突圍!"他親率老本兵殺開血路,官軍緊追不舍。至河邊時,楊麒親率鐵騎攔住去路。
    兩軍混戰,闖塌天營死傷慘重。劉國能見勢不妙,命自己部下鞋底光率部頂住,自己則帶二百多有馬匹的老本兵沿河道突圍。最終三千餘人折損大半,鞋底光也死了。劉國能帶著二百多老本兵逃入宜川的山中。
    戰後清點,練國事看著戰報沉吟:"雖斬首一千餘級,俘虜上千,卻讓闖塌天賊走脫。"他對眾將道,"立即移師中部,去對付革賊。"
    賀一龍通過山下百姓眼線很快得知劉國能被官軍圍剿的消息,至於敗不敗都不用想了。
    "大哥,劉國能吃了大虧,咱們得小心行事。"屬下提醒道。
    此時賀一龍已經慫了。自家事自家知,他們這種掌盤子沒有什麽名氣,官軍逃兵來投奔的少。
    革營老本兵也就和劉處直、王嘉胤這些人的正兵差不多,而且數量也少。
    現在他擁兵四千,老本兵隻有五百馬騾一千匹的樣子,如果官軍來了他隻能丟掉這些剛募的流民跑路。
    想了想,他還是不太願意甩掉剛剛拉的流民,下令移營去和掃地王還有油裏滑合營,共同抵抗官軍。
    兩邊之前商量聯營了所以離得不遠,一個時辰後,賀一龍就到了張一川的營地。
    劉國能被打敗的消息已經傳到這裏了。張一川等人正在商議該怎麽轉進,這些義軍首領完全印證了練國事之前的猜想,因為馬騾缺少,存糧根本不像劉處直和王嘉胤那樣隨時帶著上千石糧食,他們隻得不停的下山劫掠,營寨存糧一般不會超過十天。
    如果直接逃跑很容易斷糧,馬騾缺少讓他們很煩惱。
    張一川說道:"咱們如果貿然撤離,打不到糧草會很危險的,中部到洛川挨著官道的村莊都被官軍清理了,大戶或者百姓們都被弄進縣城或者進入堡寨裏麵了,一路上打不到糧食會很麻煩的。"
    賀一龍想了想:"不如我們再扛兩天,讓偵騎去看看哪裏有糧。"
    而此時,坐鎮宜君縣城的練國事為了釣賀一龍等人出來,想出來一個計策。
    他命令調中部縣巡檢司大部分官軍撤出,隻留巡檢司少量兵丁守城,再運一百車糧食入城,要大張旗鼓地運。"
    撫標軍官一愣:"撫院大人這是?"
    "釣魚。"練國事輕撫胡須,眼中閃過一絲銳利,"革賊和掃賊也算悍匪,但再悍的匪也敵不過一個"餓"字。他們若知中部縣城有糧又無兵,必會鋌而走險。"
    有軍官擔憂道:"若真被他們奪了縣城糧草怎麽辦。
    練國事冷笑一聲:"糧草?那些糧車裏,有一半裝的是幹草。至於縣城..."他看向北方,目光如刀,"我要讓中部縣城成為他們的葬身之地。"
    練國事已經給革、掃兩營布下天羅地網了。他們卻不知道,還在山上苦熬等偵騎消息。而山上因為饑餓,已經抓了好些想偷偷殺馬吃肉的,剛才親兵拖著兩個瘦骨嶙峋的年輕義軍走來,說他們想割馬腿上的肉。
    賀一龍眼中閃過一絲無奈,卻硬起心腸:"按規矩辦。"親兵猶豫道:"可他們已經三天沒吃東西了...規矩就是規矩!"賀一龍猛地站起,"沒吃的就去搶官府的,我們明日就下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正說著,一個衣衫襤褸的老漢被義軍帶了上來。老漢一見賀一龍就跪下磕頭:"大王饒命啊!小老兒隻是上山采藥的..."
    賀一龍皺眉:"帶他來做什麽?"
    一名義軍小頭目興奮道:"大哥,這老漢說中部縣城的官軍撤走了大半,城裏還運進了好多糧食!"
    賀一龍和張一川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驚訝和懷疑。
    "仔細說!"賀一龍一把提起老漢。
    老漢戰戰兢兢:"回、回大王的話,小老兒家住中部縣城外五裏的王家溝。三天前看見大隊官軍押著糧車進城,可昨天又看見那些官軍往南走了,隻留下十幾個巡檢司的兵丁守城。"
    張一川興奮的說道:"你可看清楚了?"
    "千真萬確!小老兒還看見糧車陷在城門口的泥裏,撒出來的都是上好的麥子..."
    賀一龍鬆開老漢,揮手讓人帶他下去。等老漢走遠,他低聲道:"這事有蹊蹺,巡檢司官兵又不是營兵不需要打仗的他們為何突然撤走?又為何偏偏這時候運糧?"
    張一川沉思片刻:或許是巡檢司官兵覺得俸祿太低走了,至於糧食..."他苦笑一聲,"陝西大旱,官府也要囤糧。"
    賀一龍搖頭:"太巧了。"
    "可弟兄們撐不住了!"張一川壓低聲音,"就算有詐,我們也得賭一把。等我們偵騎回來,若真如老漢所說,咱們就拚一把。"
    賀一龍望向遠處或坐或臥的義軍士兵,個個麵黃肌瘦,眼窩深陷。
    不久後,下山探情況的偵騎也回來了,印證了那個老漢的說法。賀一龍兩人就決定出擊。
    兩日後午時,中部縣城牆外。
    賀一龍趴在一處土坡後,觀察著城牆上的動靜。果然如老漢所說,城頭隻有幾個巡邏的兵丁,人數少得可憐,有一處垛口甚至無人值守。
    "太順利了..."賀一龍心中隱隱不安。
    張一川悄聲道:"我們偵騎回報,南城門防守最弱,糧倉就在城東。"
    賀一龍點點頭,打了個手勢。一聲號炮響起,數百名兩營的老本兵向城牆衝了過去,搭起梯子就開始攻城。而城上的巡檢司見流寇來了,丟下武器就跑了。
    不到半個時辰,義軍就控製了所有城門。當大隊人馬湧入城中時,遇到的抵抗微乎其微,隻有幾個巡檢司的兵丁象征性地放了幾箭就逃之夭夭。
    "糧倉在這裏!"一名義軍興奮地大喊。
    賀一龍和張一川趕到城東,隻見一座大倉廩敞開著,裏麵堆滿了麻袋。張一川割開一個麻袋,金黃的麥粒流瀉而出。周圍的義軍歡呼起來,有人甚至直接抓起生麥子就往嘴裏塞。
    "快!組織人手搬運!"賀一龍下令,"天黑前必須撤出縣城!"
    然而,就在義軍沉浸在獲得糧食的喜悅中時,變故陡生。
    一支號炮突然響起,緊接著,四麵八方響起了震天的喊殺聲,無數官軍衝進了縣城。
    "中計了!"賀一龍大吼,"撤!快撤!"
    但為時已晚。箭如雨下,衝在最前麵的義軍頓時倒下一片。更可怕的是,城門處突然傳來轟隆巨響,官軍炮隊已經在門口架好了火炮開火了。
    "殺出去!"張一川拔出長劍,帶著親兵向城門衝去。
    喊殺聲充斥著整個縣城。官軍不僅埋伏了上千部隊,還在街道上設置了路障,從屋頂投下火把。義軍猝不及防,亂作一團。
    賀一龍揮舞腰刀,砍翻一個衝上來的官軍,回頭對老本兵哨官吼道:"帶弟兄們從西門突圍!那邊防守弱!"
    "大哥你呢?"
    "我去找張一川!"
    賀一龍帶著十幾個親兵在混亂的街道上殺出一條血路,終於在一處十字路口找到了被圍困的張一川。張一川的胸前已經中箭,卻仍咬牙堅持戰鬥。
    "西門!走西門!"賀一龍大喊。
    兩人合兵一處,且戰且退。當他們終於衝到西門時,隻見屬下已經帶人打開了城門,但城外竟然又是一隊嚴陣以待的官軍騎兵!
    "完了..."張一川臉色慘白。
    不過求生的本能還是讓他們爆發了絕佳的勇氣。
    當黃昏來臨時,賀一龍和張一川終於甩掉了追兵。清點人數,原本兩營六七千人的義軍,如今隻剩千餘人突圍出來,而且大多帶傷。
    張一川癱坐在地上,撕下衣襟包紮傷口,苦笑道:"好一個狗官,好一個請君入甕,這計謀太毒了。"
    喜歡流賊也可以燎原請大家收藏:()流賊也可以燎原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