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曹文詔回陝剿賊

字數:6974   加入書籤

A+A-


    就這樣,劉處直攻克霍州後發生的一係列事都結束了。
    克營傷亡了三百多人,損失不大,義軍大部分老本兵也保留下來了。
    而新募的流民僥幸沒有被官軍殺了的,在後麵慢慢地又被各個掌盤子吸收回去了。
    官軍雖然沒有撈到什麽大賊首級,卻還是割了兩三千青壯男子首級。
    他們上報崇禎皇帝說克賊幾乎被全殲,其餘流寇也損失慘重。
    至於為啥沒有說打死了劉處直呢?因為現在劉掌盤子也是掛名的大賊了,要是說了以後劉處直再跳出來興風作浪,這幾個人都要被皇帝找後賬。
    皇帝一高興,封賞了這些人,曹文詔差遣不變,進從一品都督同知。
    陝西臨洮副總兵蔣一陽在鞏昌府清水縣追擊紅軍友帶領的一夥兩千餘人衛所和營兵逃兵,結果被這夥逃兵打的大敗,死了數百人。
    把總徐承斌一起戰死,還有個守備李宮用被流寇俘虜。
    李卑正好立了大功,就讓他去當了臨洮副總兵。
    雖然沒有升官,不過有傳言臨洮總兵王承恩很快要去固原當總兵。
    所以現在晉李卑為臨洮副總兵,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下一任總兵便是李卑了。
    這個五十多歲的老將老淚縱橫,終於感覺快熬出頭了。
    而賀人龍、馬科、艾萬年這些中青年將領都沒有提升差遣,而是晉了一級品級。
    克營雖然沒有受到太大損失,但是部隊散的到處都是,要聚集起來需要一段時間了。
    朝廷見曹文詔這把快刀實在太好用了,王賊嘉胤最近老實了許多,這次又把克賊打殘了就想把曹文詔叫回陝西。
    那個叫紅軍友的流寇頭子在幹翻臨洮副總兵後,一路上招兵買馬攻城拔寨,打到鳳翔府隴州包圍了州城,日夜攻打。
    這會洪承疇和張應昌在還在剿滅不沾泥餘部,抽不開身。
    練國事也在剿一個叫混天狼的賊寇,所以暫時沒人去剿紅軍友。
    這兩人都想著趕快把曹文詔暫時弄回來,在上疏朝廷後,洪承疇讓他跟著賀人龍兩人一起從河津渡過黃河,回陝西去解隴州之圍。
    曹文詔的行軍速度極快,隻用了十天時間便從山西平陽府霍州趕到了陝西鳳翔府的隴州。
    此時隴州已經被紅軍友率六千人圍困十幾天了。
    城內糧草也不多了,箭矢啥的更不多了,要是援軍還不來,真要被破城了。
    隴州知州張維賢在州衙唉聲歎氣,一天之內他問了師爺幾次有沒有請求援軍到來。
    師爺不厭其煩告訴他,十多天前就請求了,按照時間援軍應該快來了。
    而紅軍友那邊則情況更不妙,自起兵這一個多月以來,他率部連克伏羌縣、秦安縣、清水縣後招兵買馬,聲勢浩大。
    但此刻,麵對這座看似搖搖欲墜卻又異常頑強的隴州城,他卻感到前所未有的挫敗。
    在城下損失太大了,如果不拿下隴州,接下來的日子就不好過了。
    \"再攻一次!\"紅軍友突然拔出腰間的長刀,\"破城之後金銀財寶兄弟們共享。\"
    二當家李一龍接令後安排了士卒衝鋒,但沒有意外又一次被打回來了,此時曹文詔已經距離紅軍友部不遠了。
    紅軍友的營帳內,一名偵騎跌跌撞撞地衝了進來:\"大當家!不好了!東麵來了官軍,是...是關寧鐵騎!\"
    \"有多少人?\"紅軍友強自鎮定地問道。
    \"約三千人,半數是騎兵。\"
    紅軍友雖然才起兵不久,但是營中大部分人都是逃兵,對於關寧軍曹文詔的實力都很了解,一時間營裏的人大部分都害怕,傾向於趕快逃跑。
    紅軍友能在一個多月時間裏麵擊敗臨洮副總兵,攻克三縣圍困隴州,自然也不是一個不懂軍事的人。
    他讓諸位冷靜一下,然後告訴他們如果直接逃跑被騎兵攆著屁股打就完蛋了。
    如今之計隻能和曹文詔硬碰硬,打贏了才能安全撤離,部下的恐懼情緒暫時被壓下來了。
    當天在隴州城東的原野上,兩支軍隊遙遙對峙。
    紅軍友將他的部眾分成三個方陣,前排是手持長矛的步兵,後排則是弓箭手和火銃手。
    這些火銃大多是從官軍那裏繳獲的,雖然數量不多質量也不好,但在留守陝西的農民軍中已經算是難得的利器了。
    遠處一支騎兵部隊緩緩出現,他們身著統一的鐵甲,馬匹高大健壯,行進間竟無半點雜音,隻有整齊的馬蹄聲如同悶雷般滾滾而來。
    為首的將領風塵仆仆,正是才從山西回來的曹文詔。
    \"列陣!\"紅軍友高聲喊道,\"讓他們見識見識咱們的厲害!\"
    義軍陣中響起一陣嘈雜的呐喊聲,比起對麵沉默如鐵的騎兵,這喊聲顯得雜亂無章。
    曹文詔讓旗鼓兵打信號,身後的一千多騎兵立刻停下。他打量著對麵流寇的陣型,嘴角露出一絲不屑的冷笑。
    這些人雖然人數占優,但陣型鬆散,裝備簡陋,更缺乏對騎兵作戰的經驗,也不知道蔣一陽這個廢物是怎麽被這夥人給殺了。
    \"傳令,\"曹文詔對身旁的曹變蛟說道,\"以鋒矢陣突擊,直取流寇中軍。記住,不要戀戰,衝散他們即可。\"
    曹變蛟點頭領命而去。片刻後,關寧鐵騎開始變換陣型,形成一個尖銳的箭頭陣型,曹文詔親自擔任箭頭的尖端。
    \"殺——!\"
    隨著一聲令下,一千多騎兵同時啟動,起初速度並不快,但隨著距離的縮短,衝鋒的速度越來越快,到最後幾乎如狂風般席卷而來。
    大地在鐵蹄下顫抖,義軍前排的士兵已經能看清對麵騎兵猙獰的麵容。
    \"放箭!\"紅軍友聲嘶力竭地喊道。
    數百支箭矢飛出,大部分都被騎兵的全身鎧甲和馬甲擋住,隻有極少數騎兵被箭矢射中鎧甲縫隙而落馬。轉瞬間,曹部騎兵已經撞上了義軍的防線。
    那場麵簡直如同熱刀切黃油,關寧鐵騎以曹文詔為鋒,輕易撕開了義軍的前排防線。
    長矛折斷,盾牌碎裂,血肉之軀在鐵騎麵前如同紙糊。
    義軍的陣型瞬間大亂,士兵們驚恐地四散奔逃,互相踐踏而死者不計其數。
    紅軍友目瞪口呆地看著這一切,他怎麽也想不到,自己五六千人,在一千多騎兵麵前竟如此不堪一擊。
    \"大當家!快走!\"李一龍一把拉住紅軍友的馬韁,\"再不走就來不及了!\"
    紅軍友這才如夢初醒,慌忙調轉馬頭,帶著殘部向西往麻城鎮逃竄。
    曹文詔並未窮追不舍,隻是命令部隊稍作休整,然後緩緩向隴州城開去。
    最近曹部官兵先打山西賊又趕路回來,能堅持作戰已經是很給他麵子了,自己不能把手下往死了用。
    當晚,隴州城內燈火通明,曹文詔受到了英雄般的歡迎,而知州張維賢也不顧文武尊卑,親自和曹文詔一桌喝酒。
    酒過三巡,張維賢忍不住問道:\"曹將軍為何不乘勝追擊,一舉殲滅那幫亂賊?\"
    曹文詔放下酒杯,微微一笑:\"窮寇莫追,我部已經連續作戰很久了。
    再說了,我已經想到了辦法對付他們,我派了細作潛入賊營,目前他們位置我也知曉了,隨時都能滅掉他們,知州大人請寬心。\"
    兩日後,紅軍友的殘部約四千人來到麻城鎮。
    這座小鎮位於隴州西北八十裏,位置較為偏僻。
    紅軍友還處在被曹文詔暴揍的恐懼中,因此驚魂未定,每日飲酒消愁。營中事務大多交給二當家李一龍處理。
    來到麻城鎮第二天,李一龍正在營中巡視,一名親兵匆匆跑來:\"二當家,抓到一個奸細!\"
    李一龍眉頭一皺:\"帶上來。\"
    很快,一個衣衫襤褸的農民被押了上來。那人一見李一龍就跪地求饒:\"二當家饒命!小人是被逼的啊!\"
    \"搜他身上。\"李一龍命令道。
    親兵從那人懷中搜出一封信,遞給李一龍。李一龍展開一看,臉色頓時大變。信是曹文詔親筆所寫,內容大致是稱讚李一龍深明大義,約定三日後裏應外合,共誅紅軍友,朝廷必有重賞雲雲。
    \"這...這是栽贓!\"李一龍又驚又怒,\"我與那曹文詔素不相識,何來勾結一說?\"
    他正欲撕毀信件,轉念一想,又停了下來:\"把這奸細關起來,嚴加看管。我去見大當家。\"
    紅軍友的營帳內酒氣熏天,聽完李一龍的匯報,紅軍友醉眼朦朧地盯著他:\"信呢?\"
    李一龍雙手奉上信件,紅軍友看完,臉色陰晴不定。
    突然哈哈大笑:\"好個曹文詔,竟想離間我們兄弟!\"他搖搖晃晃地站起來,拍了拍李一龍的肩膀,\"你我在官軍時便是兄弟,我豈會中這等拙劣之計?\"
    李一龍鬆了一口氣,以為紅軍友相信他了,就向紅軍友告退。
    沒想到紅軍友在他臨走前又補充了一句:\"為了避嫌,這幾日你就不要帶兵了,先在我帳前聽用吧。\"
    李一龍心中一沉,但麵上不露分毫:\"遵命。\"
    接下來的兩天,紅軍友表麵上對李一龍依舊親熱,暗地裏卻開始調換李一龍的親信將領,並派人監視他的一舉一動。
    李一龍心知肚明,卻裝作毫不知情,隻是暗中聯絡了他的幾個死忠。
    這件事過了三天,紅軍友越想越不順,正好戰敗沒有地方撒氣。
    於是他召集幾個心腹密議,想殺了李一龍,將戰敗的帽子扣他頭上。
    \"李一龍那廝必已投敵,不然我們怎麽會就這麽敗了,\"紅軍友咬牙切齒道,\"明日設宴,席間摔杯為號,你們立刻將他拿下!\"
    眾人領命而去。紅軍友不知道的是,他的一名親兵和李一龍是遠房親戚,將這一切都告訴了李一龍。
    次日傍晚,宴席如期舉行,李一龍帶著兩名親兵赴宴,其餘部下則按照事先約定,埋伏在營帳四周。
    酒過三巡,紅軍友突然歎息一聲:\"兄弟,你我相識多年,沒想到竟有今日...\"
    李一龍麵不改色:\"大當家何出此言?\"
    紅軍友猛地將酒杯摔在地上:\"動手!\"
    帳內埋伏的刀斧手一擁而上,卻見李一龍早有準備,一個翻身躲過,同時拔出佩刀。
    他的兩名親兵也一起發難,與刀斧手戰作一團。
    \"姓洪的!\"李一龍怒喝道,\"我們認識這麽多年又一起造反,你竟隻因為一封信就要殺我!\"
    紅軍友獰笑道:\"休要狡辯!你與曹文詔勾結,證據確鑿!\"
    就在此時,營帳外突然喊殺聲四起,原來李一龍的部下聽到動靜,立刻發動了預先安排好的行動,紅軍友的親兵猝不及防,很快被壓製。
    混戰中,李一龍一刀劈開帳篷,與外麵的部下匯合。
    紅軍友見勢不妙,轉身欲逃,卻被李一龍一箭射中大腿,栽倒在地。
    \"李一龍!你竟然真的投靠了曹文詔!\"
    李一龍冷冷地看著他:\"是你逼我的。\"說罷,手起刀落,紅軍友的人頭滾落在地。
    次日清晨,麻城鎮城門大開,李一龍率領還沒逃跑的殘部兩千餘人出城投降。
    而曹文詔好似料到了一樣,昨夜就來到了麻城鎮外,親自在城外受降李一龍等人,看到紅軍友的首級時,臉上露出滿意的笑容。
    李二當家深明大義,朝廷必有重賞,曹文詔和顏悅色地說道,現在李二當家可以揀選一支三百人的精兵加入我們,先充任一個千總,以後有功再行提拔。